道德恐慌 何時真、何時假?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真真假假誰說清,有圖有真相已經過時,羊群效應下,無處是為真⋯

媒體是傳播資訊的好方法,有多少人是依靠新聞媒體獲得資訊?

幾乎全地球的人。

著名社會學家Cohen說過,社交媒體充滿影響力,他們可以自主的宣傳他們想要的東西。

無論是真是假?

沒錯,把一件社會事件誇張化,甚至造成恐慌。在人們一傳十、十傳百下,某個群體成為了全個社會的敵人,備受關注。

曾經,在古代,資料很難傳到出去,因為沒有網絡。只有上層以及政府人士能夠得知某些消息,不是因為他們秘密,只是因為他們有那個財力去得到這些消息。

從一個城鎮到一個城鎮,他們四處趕路,就是為了把消息送到權貴的手上。可能會用數天、甚至數個月,如果是大航海時代的別處領土,你甚至要用船。

一份資料有多麼的珍貴?可不像現在的我們,轉身下樓去到書報攤都有報紙。

有圖有真相,可能曾經的確如此…,但在現代科技下,改圖甚至A I繪畫十分容易,甚至是普通人也能輕鬆做到,何況影響力巨大的媒體們。

現在我們必須保障自己的利益,因為隨時會有人Hack進你的電腦拿到你的資料,然後轉賣出去獲得金錢。也多了很多詐騙電話,他們專門選擇向一些不懂時事的老年人下手,然後欺騙他們,什麼也不用付出。

現在是21世紀,許多年輕人都想出頭,不要落後於人,成功闖出一片天。事實有沒有這麼容易,答案是-沒有!

我們經常說網上多陷阱,是事實,竟然有許多年輕人墮下這個深淵,那麼容易被欺騙⋯

之前的柬埔寨事件,許多人竟然相信能夠這麼輕鬆的獲得大量金錢?

電視也有說,小心提防騙案⋯

你們有沒有用心聽!

網路及媒體可以是一個武器,宣傳假消息,誇張化某事實,加深不同群體之中的對立,甚至嚴重至引發戰爭。

任何人都可以靠網路推廣自己,公司甚至是成為網紅,用正確的方面,網路可以是益處多多;用在錯的事上,可以是一種危險的兵器,用陰謀論及莫須有的罪名讓你成為一個目標。

還可以令你在他人心中的印象變得惡劣,即是妖魔化。單純看一個類似的樣子,就會把所有相似裝扮的人想成是罪犯。

譬如一個人曾經犯法,所有與他相同背景的人也會與之同罪-那麼公平嗎?

這個世界沒有完美,一隻錯誤不能改變,也不能事先知道,在這個壓迫的世界,有許多的困難,現在這個時代,絲毫不簡單,過於物質化,實力之上成為了社會的基礎,失去了快樂,失去了初心,卻總是在說“我是為了你…”,時代不同了,樓價高了,生活艱苦了,即使是一條菜也可以有爭執,想自由自主地走人生,先把所有什麼規矩放下,擁有自主價值觀,再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道德恐慌>>已經面世差不多50年,我們還是活在從前的那片天,享受着陰謀要幻想。

那證據是什麼?不就是為了真憑實據,用邏輯去思想,判斷一件事情的真相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研究人生 (寫作之貓)的沙龍
37會員
92內容數
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在不同地方為生活所戰鬥的故事
2022/12/14
波蘭,位於歐洲的中心,當然與大部份的古國一樣都有濃厚的騎士文化及虔誠的宗教文化。當地人十分尚武,再加上地理環境,自古以來波蘭經常被鄰國入侵,為了保護自己多年來發展出獨特的軍隊系統。尤其是翼騎兵,在中世紀時期是一支強大而聞名在外的軍隊,曾經擊退條頓騎士團以及其他的入侵者。 由於波蘭的背景及文化,從古代
Thumbnail
2022/12/14
波蘭,位於歐洲的中心,當然與大部份的古國一樣都有濃厚的騎士文化及虔誠的宗教文化。當地人十分尚武,再加上地理環境,自古以來波蘭經常被鄰國入侵,為了保護自己多年來發展出獨特的軍隊系統。尤其是翼騎兵,在中世紀時期是一支強大而聞名在外的軍隊,曾經擊退條頓騎士團以及其他的入侵者。 由於波蘭的背景及文化,從古代
Thumbnail
2022/11/20
龍是一種流行文化,這種虛構的生物到底有沒有可能是曾經真實存在的呢? 不過,即是在世界各地的傳說及文化中,龍也是經常出現的一種神秘的生物,有正有邪,不管怎樣也是人類恐懼或是敬重的對象,他們有着無法形容的強大力量,西方的龍會噴火、有着雙翼、比較邪惡,東方的龍甚至可以引起狂風驟雨、雷電四起的物理現象,比較
Thumbnail
2022/11/20
龍是一種流行文化,這種虛構的生物到底有沒有可能是曾經真實存在的呢? 不過,即是在世界各地的傳說及文化中,龍也是經常出現的一種神秘的生物,有正有邪,不管怎樣也是人類恐懼或是敬重的對象,他們有着無法形容的強大力量,西方的龍會噴火、有着雙翼、比較邪惡,東方的龍甚至可以引起狂風驟雨、雷電四起的物理現象,比較
Thumbnail
2022/09/10
都市傳說中有許多類似於時間旅行或失蹤案件的奇幻故事,但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能被證實的東西都只是故事而且;但是這一期的題材並不是說科技或是傳說而是以復仇者聯盟的teamwork來說說人性。 人始終都是人,還是會有害怕的東西,即使是超級英雄,聖人也有錯,作為人的超級英雄不是機械-他們也會有人的顧慮!
Thumbnail
2022/09/10
都市傳說中有許多類似於時間旅行或失蹤案件的奇幻故事,但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能被證實的東西都只是故事而且;但是這一期的題材並不是說科技或是傳說而是以復仇者聯盟的teamwork來說說人性。 人始終都是人,還是會有害怕的東西,即使是超級英雄,聖人也有錯,作為人的超級英雄不是機械-他們也會有人的顧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真真假假誰說清,有圖有真相已經過時,羊群效應下,無處是為真⋯ 媒體是傳播資訊的好方法,有多少人是依靠新聞媒體獲得資訊? 幾乎全地球的人。 著名社會學家Cohen說過,社交媒體充滿影響力,他們可以自主的宣傳他們想要的東西。 無論是真是假? 沒錯,把一件社會事件誇張化,甚至造成恐慌。在人們一傳十、十傳百
Thumbnail
真真假假誰說清,有圖有真相已經過時,羊群效應下,無處是為真⋯ 媒體是傳播資訊的好方法,有多少人是依靠新聞媒體獲得資訊? 幾乎全地球的人。 著名社會學家Cohen說過,社交媒體充滿影響力,他們可以自主的宣傳他們想要的東西。 無論是真是假? 沒錯,把一件社會事件誇張化,甚至造成恐慌。在人們一傳十、十傳百
Thumbnail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Thumbnail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世代,獲得取知識雖然前所未有地方便,卻也造就假新聞橫行,訊息戰四起的困境。如此風暴下,台灣自然無法倖免。2018年公投仍歷歷在目,在境外勢力、網軍、側翼已成耳熟能詳名詞的現在,面對各種「真相」都能被製造,一切皆不全可信的世界,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世代,獲得取知識雖然前所未有地方便,卻也造就假新聞橫行,訊息戰四起的困境。如此風暴下,台灣自然無法倖免。2018年公投仍歷歷在目,在境外勢力、網軍、側翼已成耳熟能詳名詞的現在,面對各種「真相」都能被製造,一切皆不全可信的世界,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台灣的假新聞攻擊領先全球好多,幾年前被歐洲認證時我一點也不意外。想著只要保持警覺、多方查證來源與真實性,這書上都教過了,年輕如我們哪那麼好騙? 也許是後知後覺,我後來才發現根本沒有那麼單純。
Thumbnail
台灣的假新聞攻擊領先全球好多,幾年前被歐洲認證時我一點也不意外。想著只要保持警覺、多方查證來源與真實性,這書上都教過了,年輕如我們哪那麼好騙? 也許是後知後覺,我後來才發現根本沒有那麼單純。
Thumbnail
歷史上從不缺資訊帶來的重大改變,從路德翻譯聖經開始的宗教改革就是從小冊子開始影響人,加上印刷術的推波助瀾,終成了影響歐洲歷史的大事。而美國革命成功後掌握地方報社,控制新聞宣傳,成為各黨側翼也不是新鮮事。直到社群媒體發展起來,形成的傳播速度超越原先想像的傳播鏈快到來不及管制,則是新興的社會現象,相對
Thumbnail
歷史上從不缺資訊帶來的重大改變,從路德翻譯聖經開始的宗教改革就是從小冊子開始影響人,加上印刷術的推波助瀾,終成了影響歐洲歷史的大事。而美國革命成功後掌握地方報社,控制新聞宣傳,成為各黨側翼也不是新鮮事。直到社群媒體發展起來,形成的傳播速度超越原先想像的傳播鏈快到來不及管制,則是新興的社會現象,相對
Thumbnail
因為現在網際網路發達,資訊流通很方便,然而也因此有很多假訊息會混雜其中,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分辨真偽,就很容易被騙,甚至還會助長假資料傳播,造成的後果小的可能只是看看笑笑,大的就可能傷害到身體。也因為如此,辨識假資訊的方法對我們來說變得越發重要。
Thumbnail
因為現在網際網路發達,資訊流通很方便,然而也因此有很多假訊息會混雜其中,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分辨真偽,就很容易被騙,甚至還會助長假資料傳播,造成的後果小的可能只是看看笑笑,大的就可能傷害到身體。也因為如此,辨識假資訊的方法對我們來說變得越發重要。
Thumbnail
每個人都要承認自己也有盲點,我們也都有自己的同溫層,也渴望互相取暖,我們跟所有人一樣,都會否認或忽視某些重要的事實,是的,我們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慢下來,冷靜下來,問問題,然後想像「我們可能是錯的」。  創作假新聞或編造聳動不實的訊息的動機有很多,不管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利益或純粹只是好玩,為了博取大家
Thumbnail
每個人都要承認自己也有盲點,我們也都有自己的同溫層,也渴望互相取暖,我們跟所有人一樣,都會否認或忽視某些重要的事實,是的,我們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慢下來,冷靜下來,問問題,然後想像「我們可能是錯的」。  創作假新聞或編造聳動不實的訊息的動機有很多,不管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利益或純粹只是好玩,為了博取大家
Thumbnail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根據谷歌、臉書、 推特、 Instagram等公司前主管跟員工的訪問,探討智能科技便利背後的隱憂,以及社群、網路媒體怎麼操控言論跟我們的思想。紀錄片進一步說明網路如何導致政治兩極化、社會信任度下降、青少女自殺率上升等社會問題。
Thumbnail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根據谷歌、臉書、 推特、 Instagram等公司前主管跟員工的訪問,探討智能科技便利背後的隱憂,以及社群、網路媒體怎麼操控言論跟我們的思想。紀錄片進一步說明網路如何導致政治兩極化、社會信任度下降、青少女自殺率上升等社會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