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恐慌 何時真、何時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真真假假誰說清,有圖有真相已經過時,羊群效應下,無處是為真⋯
媒體是傳播資訊的好方法,有多少人是依靠新聞媒體獲得資訊?
幾乎全地球的人。
著名社會學家Cohen說過,社交媒體充滿影響力,他們可以自主的宣傳他們想要的東西。
無論是真是假?
沒錯,把一件社會事件誇張化,甚至造成恐慌。在人們一傳十、十傳百下,某個群體成為了全個社會的敵人,備受關注。
曾經,在古代,資料很難傳到出去,因為沒有網絡。只有上層以及政府人士能夠得知某些消息,不是因為他們秘密,只是因為他們有那個財力去得到這些消息。
從一個城鎮到一個城鎮,他們四處趕路,就是為了把消息送到權貴的手上。可能會用數天、甚至數個月,如果是大航海時代的別處領土,你甚至要用船。
一份資料有多麼的珍貴?可不像現在的我們,轉身下樓去到書報攤都有報紙。
有圖有真相,可能曾經的確如此…,但在現代科技下,改圖甚至A I繪畫十分容易,甚至是普通人也能輕鬆做到,何況影響力巨大的媒體們。
現在我們必須保障自己的利益,因為隨時會有人Hack進你的電腦拿到你的資料,然後轉賣出去獲得金錢。也多了很多詐騙電話,他們專門選擇向一些不懂時事的老年人下手,然後欺騙他們,什麼也不用付出。
現在是21世紀,許多年輕人都想出頭,不要落後於人,成功闖出一片天。事實有沒有這麼容易,答案是-沒有!
我們經常說網上多陷阱,是事實,竟然有許多年輕人墮下這個深淵,那麼容易被欺騙⋯
之前的柬埔寨事件,許多人竟然相信能夠這麼輕鬆的獲得大量金錢?
電視也有說,小心提防騙案⋯
你們有沒有用心聽!
網路及媒體可以是一個武器,宣傳假消息,誇張化某事實,加深不同群體之中的對立,甚至嚴重至引發戰爭。
任何人都可以靠網路推廣自己,公司甚至是成為網紅,用正確的方面,網路可以是益處多多;用在錯的事上,可以是一種危險的兵器,用陰謀論及莫須有的罪名讓你成為一個目標。
還可以令你在他人心中的印象變得惡劣,即是妖魔化。單純看一個類似的樣子,就會把所有相似裝扮的人想成是罪犯。
譬如一個人曾經犯法,所有與他相同背景的人也會與之同罪-那麼公平嗎?
這個世界沒有完美,一隻錯誤不能改變,也不能事先知道,在這個壓迫的世界,有許多的困難,現在這個時代,絲毫不簡單,過於物質化,實力之上成為了社會的基礎,失去了快樂,失去了初心,卻總是在說“我是為了你…”,時代不同了,樓價高了,生活艱苦了,即使是一條菜也可以有爭執,想自由自主地走人生,先把所有什麼規矩放下,擁有自主價值觀,再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道德恐慌>>已經面世差不多50年,我們還是活在從前的那片天,享受着陰謀要幻想。
那證據是什麼?不就是為了真憑實據,用邏輯去思想,判斷一件事情的真相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在不同地方為生活所戰鬥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都市傳說中有許多類似於時間旅行或失蹤案件的奇幻故事,但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能被證實的東西都只是故事而且;但是這一期的題材並不是說科技或是傳說而是以復仇者聯盟的teamwork來說說人性。 人始終都是人,還是會有害怕的東西,即使是超級英雄,聖人也有錯,作為人的超級英雄不是機械-他們也會有人的顧慮!
昨天晚上,我身邊的人都在說着英女皇可能離世的消息。那個時間裏官方還沒有正式宣佈事情的真偽。最近的假新聞太多了,像我這種平日都不會看什麼新聞的“宅男”來說,自然不是什麼可以值得相信的消息。 直至官方、BBC電台正式公布事情…。 -可能就是這句話,這一句發言導致眾多的人相信這位鞠躬盡瘁的女王殿下吧!
。 何況地區歷史? 。 怎麼研究? 。 有什麼需要值得思考的? 。 地圖 。市政府檔案 。本地團隊
研究名人歴史第一集,來自法國的路易十四。
都市傳說中有許多類似於時間旅行或失蹤案件的奇幻故事,但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能被證實的東西都只是故事而且;但是這一期的題材並不是說科技或是傳說而是以復仇者聯盟的teamwork來說說人性。 人始終都是人,還是會有害怕的東西,即使是超級英雄,聖人也有錯,作為人的超級英雄不是機械-他們也會有人的顧慮!
昨天晚上,我身邊的人都在說着英女皇可能離世的消息。那個時間裏官方還沒有正式宣佈事情的真偽。最近的假新聞太多了,像我這種平日都不會看什麼新聞的“宅男”來說,自然不是什麼可以值得相信的消息。 直至官方、BBC電台正式公布事情…。 -可能就是這句話,這一句發言導致眾多的人相信這位鞠躬盡瘁的女王殿下吧!
。 何況地區歷史? 。 怎麼研究? 。 有什麼需要值得思考的? 。 地圖 。市政府檔案 。本地團隊
研究名人歴史第一集,來自法國的路易十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世界,每天有大量資訊不斷產生,遠超過以往所謂的知識爆炸或資訊超載。報紙上報導的都是前一天的資訊,而即時的消息需要透過電視和廣播來獲取。網路上更是充斥著各種假訊息。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這些資訊的影響也各不相同,讓人不禁思考在這個資訊時代中,如何保持對資訊的敏感度與判斷力。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這幾年的社會氛圍讓我越來越有一種笑貧不笑「壞」的感受,而我們對於生活許多面向也愈加不信任。個人的力量很小也很大,想改變這個社會,我們或許可以從「關心政策」開始。
Thumbnail
我們隱隱約約感覺到事情似乎不只如此,但歐美個人主義的「現代科學教」告訴我們,要確認所謂的「現實」,就要透過肉體感知到的是否符合正常和健康,若是,那就是真的。嗎? 揭示謊言:參透過去能預見未來? 我們的信念是根據過去經驗所形成的,這些經驗被不斷地釋放到當下,令我們先入為主的認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世界,每天有大量資訊不斷產生,遠超過以往所謂的知識爆炸或資訊超載。報紙上報導的都是前一天的資訊,而即時的消息需要透過電視和廣播來獲取。網路上更是充斥著各種假訊息。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這些資訊的影響也各不相同,讓人不禁思考在這個資訊時代中,如何保持對資訊的敏感度與判斷力。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這幾年的社會氛圍讓我越來越有一種笑貧不笑「壞」的感受,而我們對於生活許多面向也愈加不信任。個人的力量很小也很大,想改變這個社會,我們或許可以從「關心政策」開始。
Thumbnail
我們隱隱約約感覺到事情似乎不只如此,但歐美個人主義的「現代科學教」告訴我們,要確認所謂的「現實」,就要透過肉體感知到的是否符合正常和健康,若是,那就是真的。嗎? 揭示謊言:參透過去能預見未來? 我們的信念是根據過去經驗所形成的,這些經驗被不斷地釋放到當下,令我們先入為主的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