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相同】中華文化2.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維克・林恩

時代持續前進,萬物一直改變,唯一不變的是變,現在已經到了VUCA時代,但中華文化五千年持續不變。

不知你是否曾經好奇過,在手機IOS版本從1.0一直更新15.7,因應新需求會有新做法,而中華文化不用改變?

其實更新中華文化系統,一直以來都有人大聲疾呼,有溫和有激進。例如: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立四新,「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樹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很多人想改革,卻怎麼也推不動,中華文化已經深埋在華人的DNA裡面。

中華文化的基礎是儒家思想,儒家文化講求的是人倫和諧,五倫裡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大家各有各的位置,以禮相待和睦相處。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看似有秩序的規則,有著潛意識的位階,我想把它稱為「坎站文化」,意思是不管你表達的是什麼,先問你的坎站在哪裡。

儒家文化的興起

春秋末期,中原各地戰爭動盪,各家顧問公司(學者)提出各種解決方案,俗稱百家爭鳴。秦朝統一天下後,正想大顯身手,不巧太快殞落。

題外話:秦朝對中華文化也有貢獻,書同文車同軌制度,讓思想能夠被散佈,交流能夠更便利。就像現在一流的公司都在建制度,ISO、HACCP、IOS…。

漢朝董仲舒建議將儒家列為統治思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假如你是漢武帝應該也會同意「坎站文化」吧,當這個制度實施後,王就是最大的了,說什麼是什麼。

對現代的影響

從早期的「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到現在仍然常聽到的「官大學問大」「人微言輕」,家長和小孩講不贏的時候「你那是什麼態度」,在在顯示坎站文化的血液。

奇怪,我們是要討論事情還是要討論階級,如果討論事情那就公正述說利與弊,如果以階級那就是命令直接做了吧,在假民主的討論後以階級權力做決策,思想的紊亂造成事情的錯亂。

接下來的文化不相容主題,我想分享我看到的紊亂,提供給大家參考。我了解我可能看到了前人發現孔家店的不足,然而他們沒有成功,我人微言輕、人單勢孤,猶如螳臂擋車,無所謂,這些文章只為有緣份的你能夠更自在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永得的沙龍
9會員
38內容數
關於職場人生的專題,內容包含我們在企業裡會遇到的大小事,我們會從職涯規劃的角度切入,提供一些職場思辨,職涯諮詢,職場觀點,涵蓋心理學與企管的內容與您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Thumbnail
長時間以來,中國官方一直將中國文化視為統戰的一種手段,並標榜共產黨作為唯一的領導。然而,中國文化和政府實質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該文指出我們應該更關注的是被誰統治、管理,而不是喜歡哪個國家的文化。文章探討了中國文化對臺灣以及海內外華人的影響和困擾。
Thumbnail
長時間以來,中國官方一直將中國文化視為統戰的一種手段,並標榜共產黨作為唯一的領導。然而,中國文化和政府實質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該文指出我們應該更關注的是被誰統治、管理,而不是喜歡哪個國家的文化。文章探討了中國文化對臺灣以及海內外華人的影響和困擾。
Thumbnail
從 ❙清❙ 初的「滿蒙一體」﹑「滿漢一家」,到 ❙清❙ 末的「五族大同」﹑「六族大同」﹑「七族大同」,到 ❙中華民國❙ 的「中華民族」,各個名目均為為大一統鋪墊的踏板。 最後出現的是「五族共和」。 ...
Thumbnail
從 ❙清❙ 初的「滿蒙一體」﹑「滿漢一家」,到 ❙清❙ 末的「五族大同」﹑「六族大同」﹑「七族大同」,到 ❙中華民國❙ 的「中華民族」,各個名目均為為大一統鋪墊的踏板。 最後出現的是「五族共和」。 ...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二、中國文化   「據我看西方社會與我們不同所在,這「個性伸展社會性發達」八字足以盡之,不能複外。」如同其在《要義》所言,西方是團體、個人本位的社會,中國則是家庭、倫理本位的社會。此社會差異的發展,導致東西方不同文化果實的出現。   近代因作為世界主流文化的西方文化影響中國,致中
Thumbnail
二、中國文化   「據我看西方社會與我們不同所在,這「個性伸展社會性發達」八字足以盡之,不能複外。」如同其在《要義》所言,西方是團體、個人本位的社會,中國則是家庭、倫理本位的社會。此社會差異的發展,導致東西方不同文化果實的出現。   近代因作為世界主流文化的西方文化影響中國,致中
Thumbnail
  本學期閱讀了梁漱溟(1893—1988)的三本著作,分別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下稱《東西》)(1921)、《中國文化要義》(下稱《要義》)(1949)及《人心與人生》(下稱《人心》)(1984)。民國初年是思想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在極度動盪(內憂外患、軍閥割據)下百花齊放的年代
Thumbnail
  本學期閱讀了梁漱溟(1893—1988)的三本著作,分別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下稱《東西》)(1921)、《中國文化要義》(下稱《要義》)(1949)及《人心與人生》(下稱《人心》)(1984)。民國初年是思想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在極度動盪(內憂外患、軍閥割據)下百花齊放的年代
Thumbnail
  在陸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說明《新青年》宣揚西方民主與科學等進步思想(革新派),而反對中國傳統孔教三綱(保守派)的原因:   「中國舊學,是世界學術中的一部分;儒家孔學,是中國舊學中的一部分;孔教三綱,是孔學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對於孔學本分之內的價值存在,我們並不反對
Thumbnail
  在陸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說明《新青年》宣揚西方民主與科學等進步思想(革新派),而反對中國傳統孔教三綱(保守派)的原因:   「中國舊學,是世界學術中的一部分;儒家孔學,是中國舊學中的一部分;孔教三綱,是孔學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對於孔學本分之內的價值存在,我們並不反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