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三國篇-西魏十二將:趙貴】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raw-image

南北朝末年,三國鼎立,四方英雄並起。以最弱小的勢力,力抗群雄的西魏宇文泰,手下能人異士,想必是比人家多了這麼一丁半點。

就讓我們暫時離開一下「天子傳奇」,從大將的角度來看這個時代。

趙貴是什麼人?

是宇文泰手下十二大將之一。

簡單打個比方,如果宇文泰是劉備,那麼趙貴大概就是魏延了。

三國演義那個版本的。

在宇文泰薄有根基,高不成低不就的時期,趙貴的支持讓他快速的成為一方霸雄。魏延在演義中,也是隸屬荊州卻發了瘋支持劉備的角色。

最終,他也跟魏延一樣,打算謀宇文氏的反,失敗被殺。但趙貴可沒成為「天生腦後有反骨」的人物。


趙貴祖籍天水,曾祖父趙達在北魏的官職很是不小。不小而已,不算很大。在這樣的情況下,趙達的一個兒子趙仁就被以「良家子」的身分徵召。

東漢專門徵邊境良家子入京考核,為皇帝服務。

北魏的良家子反過來,是鎮邊用的。

趙仁因而在六鎮之一的武川落地生根,娶妻生子。

這大約是發生在北魏孝文帝之前的事情,也就是北魏的首都仍然主要仰賴六鎮守護的時期。

隨著孝文帝遷都洛陽,六鎮軍民的地位也慢慢發生改變。年少的趙貴,靜靜的看著這些改變,直到六鎮之亂爆發。

趙貴從小就很聰明,也讀了不少漢人書,對於忠孝節義的認同感相當高。所以他並沒有加入武川鎮的叛亂,反而帶著鄉親們往南逃難。

但沒想到,北魏內部的叛亂也開始了。

趙貴一行人在中山被叛軍葛榮抓了起來,葛榮希望趙貴能夠說服他的武川鄉親,一起加入叛軍。

所幸不久之後,爾朱榮就打了過來,成功擊破葛榮。

爾朱榮是個用人唯才的霸主。

問明這些囚犯經過,爾朱榮認為趙貴年紀雖輕,就能統領鄉親,實有統御之才,便以朝廷名義將趙貴徵召。

爾朱榮自己也不過三十出頭罷了。

這時,北魏首都洛陽遭到南朝陳慶之攻陷,魏帝元子攸倉皇逃出。爾朱榮身為朝廷第一大軍閥,隨即號召各地反攻。

在洛陽奪回戰中,趙貴指揮若定,征戰有功,更得爾朱榮信任。趙貴受封子爵,領伏波將軍,職武賁中郎將,那功勞是紮紮實實的。

不過這些北魏末年的詳細記錄,都落在北齊手中,像趙貴他們這種北周將,就有點被一筆帶過了。

後來,趙貴跟宇文泰一樣,被分派到賀拔岳的西征軍中。

跟靠關係的宇文泰不同,趙貴在前線殺敵,又是戰功彪炳,賀拔岳不但回報表其功勳,更讓趙貴得以獨領一軍。

接著,爾朱榮為元子攸所殺,動盪再起。

關中第一軍閥賀拔岳在宇文泰的運籌帷幄下,結合了西面各方勢力,掃蕩不平。卻不料遭友軍侯莫陳悅背叛,賀拔岳被害。

賀拔岳手下各軍有的逃散,有的打算自立山頭靜觀其變。

趙貴則找來部下討論:「仁義並不是每個人都奉行的準則,行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我們受到賀拔大人的恩德,怎能就此離去?」

說完,趙貴召集了五十人,前往侯莫陳悅陣營,希望能讓賀拔岳得到安葬

侯莫陳悅敬佩趙貴的膽識勇氣,就交出了賀拔岳的屍體。當然,他是希望趙貴能夠幫他去說服賀拔岳留下的部隊。

趙貴取回主君屍首,便趕往殘留部隊最大的寇洛將軍處。

寇洛年紀最長,處事柔和。想搞事的,想找大樹靠的,都紛紛在這裡集合。

而趙貴帶了主君屍首前來,自然很有話語權。

「唯今之計,我們應該投降。」趙貴道:「當然不是那個忘恩負義的侯莫陳悅……賀拔大人生前最信賴,為我們規劃戰略的宇文泰,才是我們應當投降的對象。」

先前,賀拔岳出征時,就派遣趙貴去跟宇文泰商量對策。

宇文泰曾說,侯莫陳悅不可信任。可惜趙貴沒辦法說服賀拔岳,但心裡對這個算無遺策再世諸葛,那也是很佩服的。


歷經一波三折,宇文泰趕來接收部隊,心知趙貴能服眾,便提拔趙貴為大都督,更領皇命聲討侯莫陳悅,進掃隴西。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宇文泰一邊平定隴西,一邊讓人下去治理。

趙貴本是天水人,此時治理隴西,為政清靜,直到離開後,當地的民眾跟官吏都很懷念他。

離開去了哪裡呢?

當宇文泰在西部逐漸站穩腳跟,北魏最大權臣高歡就動了消滅他們的念頭。雙方戰事越演越烈,宇文泰也不得不召後方軍閥前來助陣。

別人不敢說,以仁義為招牌的趙貴,自然是點兵應召。才剛抵達長安,宇文泰已經把魏帝救出來了。

說真的,宇文泰此時心中多少也有些忐忑。

論兵馬,趙貴可比他要強多了。

宇文泰決定以退為進,自己辭去大將軍職務,反而推薦趙貴坐上車騎大將軍。

車騎是平內亂用的。

宇文泰要交給趙貴的任務,就是回頭去對付與高歡勾結的內部軍閥:曹泥。

不過,這一戰的主帥並不是趙貴。

宇文泰設計了「三軍鼎立」之勢。

除了趙貴,首先是李弼。

李弼是遼東人,曾經隸屬於侯莫陳悅。於宇文泰西征時搶先投降。當時宇文泰就讓李弼跟趙貴共治秦州。

第三個人,其實當時不算是宇文泰派系。他的名字是李虎。唐高祖李淵的阿公。

李虎本是賀拔岳舊部,但當趙貴提議把部隊交給宇文泰時,李虎大力反對。甚至更把自己的兵馬帶走,去投靠賀拔岳的哥哥:賀拔勝。

不過賀拔勝不能勝,李虎也被當時的北魏朝廷軍擒獲。

但由於高歡尚未抵達洛陽,李虎就被魏帝元修釋放,並且任命率領禁軍。

說白了,這支曹泥討伐軍三帥各有立場,發展成相互牽制的可能,要比結合起來成為新叛軍的機率大得多。

李虎既是皇帝派,自是此戰名義上的老大。李弼是機靈的風向雞,趙貴又是仁義之師,結果三人合作無間。

但宇文泰也不算白費心機:至少,他確定了李虎,李弼跟趙貴都是可以信賴的夥伴。

當征討大軍返還,北魏又換了一個皇帝,不過李虎也沒什麼意見。

可宇文泰就幫趙貴多報了一個「預立新帝」有功,加官再晉爵。本來要再封當地刺史,但宇文泰的東線戰爭壓力越來越大,就讓趙貴留了下來。

趙貴是一個範例。

認真要說,當時「西魏」封什麼爵增幾個戶,基本上都是屁。不是領土沒人,是東魏高歡的進逼,讓大家連年有沒有得過都不知道。

但宇文泰硬是吸收了十二大將,聯合起來跟高歡決一死戰。

按照《周書》的說法,這十二大將有五個是跟宇文泰同等級的軍閥。宇文泰的魅力值這不是點滿而已啊,根本點到爆炸。

當時還有兩個同級軍閥,一在隴右一在河南,不受西魏朝廷管轄。此外就是李虎跟西魏宗室元欣,握有天子武力。

趙貴在這些人之中,不是宇文泰最親近的,但應該已經成為最信任的。幾乎可以平起平坐的對象。

在高歡大舉入侵之前,宇文泰還讓趙貴回返隴西平亂。這完全是能讓趙貴勢力再大一圈的指示。

但只要趙貴不叛,這就是最踏實的投資。

待到趙貴回到長安,宇文泰就召集十二將,展開東征。

先時連戰連勝,在高歡的反擊下,又策動渭曲背水陣大破東軍的,就是這場戰役了。可參考【黑獺之國】。

渭曲之戰結束,高歡息鼓歇陣,東魏南軍侯景就打過來了。

西魏這時的戰線有些分散,趙貴跟十二將之一的怡峰率領左軍迎敵。

很糟糕的是,本軍宇文泰中箭落馬。

當天由於兩軍的陣勢都很龐大,又在河橋決戰,突起大霧。趙貴的左軍跟獨孤信的右軍,都只知道宇文泰落馬,生死不知,連皇帝都失陷了。

在士氣大幅下降之下,開始節節敗退。大將們紛紛棄士卒先逃。

後方李虎等人接應,知道情況不明,就帶著大家一起撤走。

糟透了對吧?

不過錯有錯著。

在前方,宇文泰再次上馬奮戰。因為戰場上遺留的西魏士兵還夠多,偏又群龍無首,在宇文泰的號召下逐漸聚攏,反而打了一場大勝仗。

不過等宇文泰探明情況,決定撤退時,又給人攔住了。

這個時候,先前西魏俘虜的東魏將士造反,與高歡互通聲息。高歡再次來襲,東魏降卒們則佔領了城池,加大對宇文泰的阻擾與進攻。

雖然幾乎被掩蓋掉,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出,李虎主掌了大局。為什麼掩蓋?因為李虎一連串的決定都不漂亮。

從一開始不求援助前方,拯救皇帝跟宇文泰。這時更下令退出關中,帶太子往渭北去。

至少他還帶了太子。

此外,更讓趙貴去支援北方,先退高歡,保障渭北安全。

感覺到奇妙之處了嗎?

其實,當時後軍兩大將,除了李虎之外,就是前面提到,鎮守隴右的大軍閥:念賢。他本來就是不受魏帝跟宇文泰控制的軍閥。

只要能保住太子,保障退路,他就是下一個挾天子的……忠臣啊。

「河橋之役,賢不力戰,乃先還,自是名譽頗減。」

大家都先還,只有念賢被記了這一筆「名譽頗減」。

很顯然事後宇文泰把事情搞清楚了。

危機解除的隔年,念賢就被派往隴左,不知不覺的死掉了。

對,沒讓他回大本營。


這危機怎麼解除?

宇文泰後來跟魏帝成功會合,當時長安大城百姓更是主動起來反抗叛軍。裡應外合,加上宇文泰的姪兒宇文導集結了兵力來援,終於成功奪回長安。

咳,宇文泰真的沒有秋後算帳,只是趙貴從此賦閒長達四年之久。


西元543年,東魏高仲密獻虎牢關投降。宇文泰帶了諸將親自前去接收,趙貴也在其中。

才抵達,就收到高歡來找麻煩的報告。

宇文泰設計引誘高歡先渡河,再奇襲,打得高歡狼狽不堪。

可沒想到,宇文泰親自率領的右軍大勝,趙貴所督的左軍卻是大敗。東軍更藉此緩過氣來,重新聚集,給追擊的宇文泰一個迎頭痛擊。

這場邙山之戰,可說是兩魏交戰以來,宇文泰敗得最慘的一次。說不得,只能施展諸葛亮自貶之術。

皇上當然說:「大寇未除,丞相不能貶。貶其他人好了。」

誰最欠扁?從敘述上就知道趙貴被點名了。

趙貴當時是侍中、驃騎大將軍、領雍州刺史。有三個頭的怪物,給你砍幾個又怎麼了?這種就演一演而已,難道諸葛亮跟趙雲還真的會下台一鞠躬啊。

軍令狀只有馬謖會觸發嘛。


宇文泰隨即發起大徵兵,接著入朝掌握朝政了。

那大徵兵給誰?

趙貴繼續以驃騎、大都督的身分領軍。

老大都入朝了,趙貴的官也很快加回來:御史中尉加大將軍。監督,執法,掌軍,三效合一。

如果說宇文泰是自帶諸葛亮體質的劉備,趙貴就是魏延加趙雲的完全體。

都給你們演好啦(丟筆)。


548年,東魏大舉進攻西魏的河南軍閥。以前這種軍閥就是大家的緩衝,為什麼東魏突然決定翻臉?

因為高歡死掉了。他的兒子高澄,打算收掉侯景,所以要先破攔路虎。

宇文泰派出趙貴,一邊徵兵一邊出發救援。

志在徵兵不在救援。


於是,軍閥死掉了。

西魏得到了兵力。

東魏得到了進討侯景的康莊大道。

又是一個大家樂。


班師回朝的趙貴,很快的晉升為柱國大將軍。是為西魏八柱國之一,這什麼東西我們有機會再聊。

後面他打打柔然,當了什麼官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西魏又換了兩個皇帝,東魏變成了北齊,南梁覆滅為陳代。

隔年,西元556年十月,宇文泰過世。

十二月,魏帝禪讓給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覺。

宇文覺才十六歲。

這事絕對不是他策劃的,很簡單,因為北周建立後,是倚靠西魏柱國的力量,繼續當頂梁柱。

宇文之柱,不是小覺覺,而是晉國公宇文護。

宇文護更以謀反罪名,誅殺了趙貴,逼獨孤信自殺。


關於趙貴的結局,我們這裡就輕輕放下吧。

畢竟趙貴的離去,又是一個新時代的序幕。

到時,還有很多很多要說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6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2
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掀開了三國時代的序幕。 亂世,持續了超過三百年。雖然中間西晉一度完成大一統政府,但很快就敗亡了。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 在西元524年時,南北三國再次登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三國鼎立,局勢變化萬千,終於從其中一角的潰敗,迎來了中國再次一統的契機。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2022/08/01
在中國浩浩蕩蕩數千年歷史中,有如繁星點點那樣多的帝皇王公貴族。 這東西統稱為爵位。 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夠以封爵名行於後世。 比如楚霸王,專指項羽。 即使強如關羽,諸葛亮。漢壽亭侯跟武侯也不會成為他們的代名詞。 而「蘭陵王」,也是高長恭專屬的。 《蘭陵王入陣曲》。
Thumbnail
2022/07/31
小時候讀中國歷史,一定會要求我們知道國仇家恨。對大中國來說,外圍總是有著邪惡的侵略者。 從匈奴,到鮮卑。從鮮卑,到突厥。從突厥,到契丹,到女真,到蒙古……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對,這些邪惡的侵略者,至少都在中國北方建立過王朝,統治過中國人。 這是教育,不是歷史。
Thumbnail
2022/07/31
小時候讀中國歷史,一定會要求我們知道國仇家恨。對大中國來說,外圍總是有著邪惡的侵略者。 從匈奴,到鮮卑。從鮮卑,到突厥。從突厥,到契丹,到女真,到蒙古……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對,這些邪惡的侵略者,至少都在中國北方建立過王朝,統治過中國人。 這是教育,不是歷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趙佗死後,繼任的王太孫趙胡非常明白自己的國際定位,人家原來不叫這名字的,這名字是由趙眛改成了趙胡的。 直接將自己名字改成「胡」姿態已經不可謂不低了,武帝此時還年少,看到這麽給面子的同誌,自然也就保持了對嶺南的睦鄰友好關系。 一方面德高望重的嶺南老王新死,一方面漢帝國登基的是個半大小子,在這個關鍵的新
Thumbnail
趙佗死後,繼任的王太孫趙胡非常明白自己的國際定位,人家原來不叫這名字的,這名字是由趙眛改成了趙胡的。 直接將自己名字改成「胡」姿態已經不可謂不低了,武帝此時還年少,看到這麽給面子的同誌,自然也就保持了對嶺南的睦鄰友好關系。 一方面德高望重的嶺南老王新死,一方面漢帝國登基的是個半大小子,在這個關鍵的新
Thumbnail
這一章,註定淒涼傷悲。 沒辦法,歷史的車輪碾壓到了這裏,異姓諸侯成為了註定要被歷史淘汰的史前動物了。 他們什麽也沒做錯,只是歷史的車輪自我演化的開始無情啟動。 這一群當初扛起反秦大旗的難兄難弟們。 這一群和前天下第一的男人鏖戰九州的戰友們。 最終,除了極個別的,都沒有當初那個世界最強反派的下場好。
Thumbnail
這一章,註定淒涼傷悲。 沒辦法,歷史的車輪碾壓到了這裏,異姓諸侯成為了註定要被歷史淘汰的史前動物了。 他們什麽也沒做錯,只是歷史的車輪自我演化的開始無情啟動。 這一群當初扛起反秦大旗的難兄難弟們。 這一群和前天下第一的男人鏖戰九州的戰友們。 最終,除了極個別的,都沒有當初那個世界最強反派的下場好。
Thumbnail
南北朝末年,勢分三國。 南梁屹立不搖,只是後來被人篡掉。 但北魏卻分裂東西。 西魏宇文泰智比孔明,德勝劉備,手下十二大將有勇有謀又有兵。更不要說他們遵奉的,是北魏名義上真正的天子。 東魏憑什麼跟西魏二分北方?賀六渾高歡,除了長得帥,到底又有些什麼籌碼。 比方說賀六渾漢名高歡,是北魏高氏的子孫。
Thumbnail
南北朝末年,勢分三國。 南梁屹立不搖,只是後來被人篡掉。 但北魏卻分裂東西。 西魏宇文泰智比孔明,德勝劉備,手下十二大將有勇有謀又有兵。更不要說他們遵奉的,是北魏名義上真正的天子。 東魏憑什麼跟西魏二分北方?賀六渾高歡,除了長得帥,到底又有些什麼籌碼。 比方說賀六渾漢名高歡,是北魏高氏的子孫。
Thumbnail
南北朝末年,三國鼎立,四方英雄並起。以最弱小的勢力,力抗群雄的西魏宇文泰,手下能人異士,想必是比人家多了這麼一丁半點。 就讓我們暫時離開一下「天子傳奇」,從大將的角度來看這個時代。 趙貴是什麼人? 是宇文泰手下十二大將之一。 簡單打個比方,如果宇文泰是劉備,那麼趙貴大概就是魏延了。 糟透了對吧?
Thumbnail
南北朝末年,三國鼎立,四方英雄並起。以最弱小的勢力,力抗群雄的西魏宇文泰,手下能人異士,想必是比人家多了這麼一丁半點。 就讓我們暫時離開一下「天子傳奇」,從大將的角度來看這個時代。 趙貴是什麼人? 是宇文泰手下十二大將之一。 簡單打個比方,如果宇文泰是劉備,那麼趙貴大概就是魏延了。 糟透了對吧?
Thumbnail
由鮮卑人所建立的北魏王朝,在經過孝文帝的盛世頂峰後,開始衰敗。 如同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北魏的六鎮亂起,引發了群雄割據的局面。 先是由軍閥爾朱榮率軍入京挾天子展開。內亂,南朝侵攻,天子反殺權臣,北魏進入全面崩潰。 高歡的兵力,並不足以跟所有北方群雄交戰。 曹操當年也是。 為什麼要多待一日?
Thumbnail
由鮮卑人所建立的北魏王朝,在經過孝文帝的盛世頂峰後,開始衰敗。 如同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北魏的六鎮亂起,引發了群雄割據的局面。 先是由軍閥爾朱榮率軍入京挾天子展開。內亂,南朝侵攻,天子反殺權臣,北魏進入全面崩潰。 高歡的兵力,並不足以跟所有北方群雄交戰。 曹操當年也是。 為什麼要多待一日?
Thumbnail
趙雲,七進七出長坂坡,臨陣扶危救阿斗。 演義中諸葛亮最信賴,智勇雙全的武將。 今天不說他,說說他的兩個兒子。 能從少量的記錄中,找出多少東西? 這就是【蜀漢挖挖哇】的宗旨了。
Thumbnail
趙雲,七進七出長坂坡,臨陣扶危救阿斗。 演義中諸葛亮最信賴,智勇雙全的武將。 今天不說他,說說他的兩個兒子。 能從少量的記錄中,找出多少東西? 這就是【蜀漢挖挖哇】的宗旨了。
Thumbnail
劉備對陸遜,老手對新手,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Thumbnail
劉備對陸遜,老手對新手,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