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熹宗實錄》看天啟帝前期的治國方式和性格-以聖旨和上諭為中心-5.遼東戰事-熊廷弼的起廢(2)

2024/01/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二、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1.瀋陽和遼陽相繼淪陷:

新任經略袁應泰(?-1621)甫上任一改熊以往的嚴厲作風,對於軍兵、防禦工事等事務採鬆散式管理,並請旨接納各地前來投奔的部落民,將其編入遼、瀋守備部隊中充實軍力。天啟元年(1621)三月十二日,滿州軍隊迅速進軍,圍攻瀋陽。隔日,便由於防守的尤世功和賀世賢兩位總兵輕易與滿洲軍於城外決戰,隔日便兵敗被殺,瀋陽迅速陷落。同日,奉令支援瀋陽的浙江和四川土司軍隊在不遠的渾河受到女真軍隊夾擊,雖然因為以秦邦屏為首的土司兵拚死抵抗,女真軍隊才承受了數年內最慘重的數千傷亡,但援軍仍幾乎全軍覆沒。當時任遼東巡按御史的張銓(1577-1621),於遼陽詢問潰軍當日戰況後,隨即上疏報告渾河之戰經過:

...臣初聞瀋陽失陷,即與經臣議,遣令箭急撤川兵還守。不意差官未至,而川浙兵將已敗覆矣。臣細詢其潰卒,當瀋陽圍急,陳、童二將尚在遲疑...裨將周敦吉等欲直前薄賊,謂:「與瀋陽兵內外夾擊,可以成功。」即士卒亦踴躍爭先,阻之不聽。及知瀋陽已陷,諸將益忿激,曰:「我輩不能殺賊捄瀋,在此三年何為?」石柱司秦邦屏遂先率兵渡河..兵既渡,營陣未就,而虜以鐵騎四面撲攻,諸軍奮勇搏戰,殺賊落馬者二三千人。賊却而復前,如是者三。後虜益眾,諸軍饑疲不支,遂被衝散。吳文傑、周敦吉、秦邦屏皆戰死...其亡歸殘卒,有以首功來獻者,臣即時炤例給賞,乃痛哭階前,願不領賞,但願為主復仇。...自奴狂逞以來,敗衄接踵,從未聞血戰一場。今諸將以萬餘當虜數萬,殺數千人,雖眾不敵,力屈而死,其烈烈英氣,尚當為厲鬼殺賊,足以愧偷生巾幗之輩。此不待覆勘,亟宜從優褒錄,以鼓士氣者也。...
奉聖旨:覽奏,川浙兵將戰歿,奉集各兵撤回瀋陽,勢益危急。...陣亡川浙將,血戰捐軀,不必待勘,著即加褒錄,各將一體優恤,...-《張忠烈公存集》卷十

可見當時遼陽情勢不甚樂觀,雖然瀋陽渾河一戰確實可歌可泣,但也浪費了不少明軍的有生力量。張銓在此疏中還提及已開始集中兵力於遼陽,以確保遼東的行政核心安全。三月十八日,熹宗對於遼東的情況憂心忡忡,發出聖諭與兵部:

朕見近日風霾,時作日光晝晦,朕心深切警惕,今日覽御史張銓塘報,賊陷瀋陽,遼城危急,該鎮地方文武各官,職任封疆,全無備禦,疏防怠玩,應援各將,擁兵結營自固,坐視陷城,威令何在,姑都著策勵任事。兵部便馬上差人傳與經督撫按各官,作速挑選精銳兵馬,相機拒堵,務保萬全。如有仍前坐視的,即以軍法從事。河西併關內各路守禦應援事宜,一體申飭。 -《明熹宗實錄》卷八

然而當天滿州已進軍圍攻遼陽,相持兩天,經略袁應泰率軍出城應戰,接戰一觸即潰。三月二十日,由於之前投降的女真和蒙古人內應,與城外滿州軍隊裡應外合,遼陽當日便淪陷,經略袁應泰、巡按御史張銓等人皆遇難,經營數百年的遼東軍事中心從此失去,只剩下河西走廊一帶還在明朝手中。

2.再次起用熊廷弼和貶斥當時倒熊諸臣

三月十八日兵科給事中郭鞏上疏論熊廷弼:「喪師誤國、假病欺君等罪,三月二十二日,御史江秉謙重提熊廷弼保守危遼之功,認為「其才識膽畧有大過人者,使得安其位而展其雄抱,當不致敗壞若此。」熹宗拿不定主意,再次下廷議討論。三月二十四日,大概是已得知遼陽危在旦夕,天啟帝再次啟用熊廷弼,同時一同啟用的還有深負名望的高攀龍、趙南星和劉宗周等東林黨人,期望收拾人心。三月二十七日,皇帝再向兵部下達聖諭,要求催促熊廷弼盡快就任新經略,並稱熊「功著存遼,朕已洞鑒,朝議僉同,特茲起用」這段兩次廢起,可以看出熹宗對此實無主見,多是隨朝中風向起舞,無法打定主意給與熊廷弼堅定支持,一旦需要又把他請出收拾殘局。隔日,熹宗降下給熊廷弼的敕諭,表達對熊在遼東經營的肯定,以及之前因言罷免的歉意:

  朕惟爾經畧遼東一載,威懾夷虜,力保危城。後以播煽流言,科道官風聞紏論,勑下部議,大臣又不為朕剖分,聽令回籍,朕尋悔之。今勘奏具明,已有旨起用,適遼陽失陷,隳爾前功,思爾在事,豈容奴賊猖獗至此?爾當念皇祖環召之恩,今朕冲年遘茲外患,勉為朕一出籌畫安攘,其即日叱馭前來,庶見君臣始終大義。特命該部遣官齎勑召諭,如勑奉行。                -《明熹宗實錄》卷八

熹宗此敕姿態極低,把責任全推到廷議諸臣上,幾乎是乞求熊廷弼看在神宗以前重用他的面子上,回到遼東主持大局,並立刻發內帑一百萬兩,作為熊廷弼整頓遼東佈署的資本。朝中隨即掀起對之前彈劾熊的言官和大臣之清算,四月二日熹宗再發上諭,指示遼東部署,其中還提到要調查去年主張替換熊廷弼的名單和過程:

...即如熊廷弼守遼一載,未有大失,換過袁應泰,一敗塗地。當時倡議何人?扶同何官?將祖宗百戰封疆袖手送賊。若不嚴覈痛稽,何以懲前警後?該部院即將熊廷弼更換緣繇及參論各官詳開來看。...   -《明熹宗實錄》卷九

可以看出熹宗確實很關心遼東的壯況,上次罷免熊廷弼可能也是因年幼無知,尊重廷議的結果。但畢竟聖旨是以皇帝名義下達,熹宗難辭其咎,這時再檢討當時倒熊諸臣,可能也是做給熊廷弼看,以搏取其信任的手段。四月五日,兵科給事中因為之前論熊,被調外任用。在熊廷弼從湖北江夏出發,並於五月十八日面見熹宗後,當日上疏為言官寬解表示「無使臣有處言官名」但熹宗仍舊要求吏部上奏名單。五月二十六日,熹宗根據吏部的報告,將包含首先攻擊熊廷弼防邊不利的太常寺少卿姚宗文、御史馮三元和給事中魏應嘉等人嚴懲:

上切責部院大臣當時既不從公主持,今又含糊回奏,曲求寬觧。朝廷疆土人民、海內安危利害,反不若二三小臣官職情面,大臣任事任怨,何得如是?馮三元、張修德、魏應嘉扶同排擠,致誤封疆,都著降三級,調外任用。姚宗文陰險傾陷,實為禍始;本當逮問,姑從輕革職為民。 -《明熹宗實錄》卷十

當初排擠熊廷弼的言官是被熹宗處置了,但留給熊廷弼的時間已不多,這次經略任期僅短短半年便宣告結束......

    7會員
    36內容數
    簡單介紹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組織架構和職掌,略有涉及實際政治運作中的角色,亦會包括幾篇番外談明代的官員任用、考核和退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