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我是遺物整理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有人死去時,我的工作就開始了。」

●眼黑心弱的魚兒啊,必須克服恐懼游去那裡,只有這樣才能從嚴酷的深海壓力中釋放出來。

●負責清掃大樓的他口中的那位女子非常善良,但那樣善良的人也許對自己並不慈悲,最後成為結束自己生命的人。即使委屈和悲痛堆積如山,也無法對別人惡言相向;也許正是她無法將箭射向別人,才讓自己成為了箭反射後的靶心吧。連殺死自己的工具也要先分類好再丟棄的善良、正直心性,為何不能留給自己呢?為什麼不能成為只對自己善良的人呢?或許正是那顆正直的心,反而成為鋒利的針,不斷強迫地刺向她自己吧?

●窮困的人似乎大多是獨自離開人世,越貧窮似乎就會越孤獨。貧窮和孤獨就像形影不離的老朋友,總是肩並肩在這世界遊走。如果能有賢者點醒世人,這種想法不過是被貧窮蒙蔽了眼睛所造成的就好了。

●黃金啊,總有一天會像沉默的石頭一樣。垃圾啊,哪天也會像閃耀著光芒的純金。對能在貴賤的二分法中找到自由的人來說,每個瞬間都是幸福。

●我很希望可以再多理解那位曾住在這裡的房客,不想盲目將之歸類在「儲存強迫症」的黑洞裡,貼上「非正常人」的標籤。

●如果貓會脫下襪子,我希望自己能成為偷偷在裡頭放鮪魚罐頭的聖誕老人。然而現實不知怎麼的,一旦有貓咪死了,我似乎就成了不請自來的死神。

●後來從家屬那裡聽了才知道,過世的為一名女性,是獨居了十多年的老母親。丈夫早年去世,所有物品原封不動地留在她身邊,一直陪伴她直到去世的那一天。他的書架成了她的書架,而他的十字架也成了她的十字架嗎?歲月可以這樣原封不動地轉嫁嗎?我也不知道。那段歲月不是一個某天突然闖入,微不足道的清潔工有能耐測量的大小。

●歸根究柢,我在清掃這間屋子的過程中所看到的極致孤獨,其實只是再一 次審視自己觀念中陳舊的孤寂;在這死亡中看到的痛苦與絕望,也只是將我從未放開的人生痛苦和絕望,投射到這地下室的可怕狀況裡而已。看到一個不幸的男子在年輕時因為精神疾病無法照顧好自己,最終死去,而我就把過去如同寶物般珍藏的毫無意義的不幸,原封不動轉嫁給那個男人,然後佯裝不知情地置身事外。我總是像審視自己一樣看著別人和世界-那是我在這間地下房裡,唯一領悟到的事實。

●在決定自殺後,還擔心善後工作的男人;自己打電話打聽死後清理價格的男人。這世界到底有什麼無血無淚的殘酷事由,將一個人推向窮途末路還不夠,還逼著他要預先擔負活著的人為死者留下的東西清理的代價?

●水龍頭的存在是為了幫某人洗漱,但它無法清洗自己。只要是往生者的家,不管是誰,無論在哪裡,一旦接受委託我就必須好好清理,因為那是我的工作。但有天當我死了,我無法自行清理,這一點倒是和水龍頭很像。這是某天在某個往生者停止呼吸許久後才被發現的洗手間裡,擦拭水龍頭上的污漬時產生的想法。沒有別人的幫助,我們都無法活下去。

~金完
~《我是遺物整理師》
~《죽은 자의 집 청소》

#我是遺物整理師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我是遺物整理師》】↓↓
https://dreamstore.info/2xdrr

【金石堂購買《我是遺物整理師》】↓↓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68會員
2.3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大好人圖鑑:讓地球充滿愛,讓你我一生平安!》 ★發現自己也是好人,你會更喜歡自己!
Thumbnail
2025/04/21
《大好人圖鑑:讓地球充滿愛,讓你我一生平安!》 ★發現自己也是好人,你會更喜歡自己!
Thumbnail
2025/03/28
★以手機常用功能的使用習慣,分析隱藏在使用者背後的心理暗示。
Thumbnail
2025/03/28
★以手機常用功能的使用習慣,分析隱藏在使用者背後的心理暗示。
Thumbnail
2025/02/10
找回自己舒適的步調、遠離擾人的心念。
Thumbnail
2025/02/10
找回自己舒適的步調、遠離擾人的心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遺物整理和孤獨死的話題,內容並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悲傷。小島美羽的寫作風格輕盈,不帶太多情緒渲染,他只是平淡地記錄事實。在書中,他詳細描述了各種不同的孤獨死場景,並以微縮模型的方式再現了這些場景,讓讀者更直觀地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社會問題。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遺物整理和孤獨死的話題,內容並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悲傷。小島美羽的寫作風格輕盈,不帶太多情緒渲染,他只是平淡地記錄事實。在書中,他詳細描述了各種不同的孤獨死場景,並以微縮模型的方式再現了這些場景,讓讀者更直觀地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社會問題。
Thumbnail
ㄧ直很關心跟老年的相關議題,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有1位年輕的作者,因從事遺物整理師及特殊現場清理的工作的關係,目睹過很多死亡現場,其中,有很高的比例,都是死亡後1~3個月,因味道或害蟲增加,才被鄰居發現。於是,她透過製造及展示孤獨死現場模型屋,希望能讓大家更正視這個問題….
Thumbnail
ㄧ直很關心跟老年的相關議題,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有1位年輕的作者,因從事遺物整理師及特殊現場清理的工作的關係,目睹過很多死亡現場,其中,有很高的比例,都是死亡後1~3個月,因味道或害蟲增加,才被鄰居發現。於是,她透過製造及展示孤獨死現場模型屋,希望能讓大家更正視這個問題….
Thumbnail
對我們而言,真正留下的不是房子、金錢、名聲,而是曾經深愛過的誰,以及被深愛過的記憶。 我們人的一生,必須經過「生與死」,每人必須走完自己的一生,親人或其他至親的人未必可以走出傷痛地幫自己曾經最愛的人整理遺物,或處理死亡現場。因此他們需要「遺物整理師」。這書透過「遺物整理師」的職業告訴讀者他對「生與
Thumbnail
對我們而言,真正留下的不是房子、金錢、名聲,而是曾經深愛過的誰,以及被深愛過的記憶。 我們人的一生,必須經過「生與死」,每人必須走完自己的一生,親人或其他至親的人未必可以走出傷痛地幫自己曾經最愛的人整理遺物,或處理死亡現場。因此他們需要「遺物整理師」。這書透過「遺物整理師」的職業告訴讀者他對「生與
Thumbnail
        獨居《護理師》索菲亞疑遭入室行竊宵小用榔頭斃命,筆電不翼而飛。既沒有工作上的得罪同仁病人,亦沒有喜獲橫財遺產,想不到何人會對她起殺心。遺體的狀態顯示未遭受性侵的跡象,也沒有防禦性的傷痕,這與猜想的竊盜案件猜想有異。因為神不知鬼不覺就可以逃離現場的話為什麼要攻擊被害人呢?恐是熟人犯案。
Thumbnail
        獨居《護理師》索菲亞疑遭入室行竊宵小用榔頭斃命,筆電不翼而飛。既沒有工作上的得罪同仁病人,亦沒有喜獲橫財遺產,想不到何人會對她起殺心。遺體的狀態顯示未遭受性侵的跡象,也沒有防禦性的傷痕,這與猜想的竊盜案件猜想有異。因為神不知鬼不覺就可以逃離現場的話為什麼要攻擊被害人呢?恐是熟人犯案。
Thumbnail
安全感具有複雜的結構,有足夠的安全感不會是因為某個人提供,如果要在他人身上找,那無疑是緣木求魚。 最近家裡的吸塵器壞了,說壞了也不完全,就是電充不飽,大概吸個五分鐘就停了。這件事讓我很煩躁,我不太喜歡難用的工具。這時候我開始思考要換新的吸塵器還是掃地機器人。
Thumbnail
安全感具有複雜的結構,有足夠的安全感不會是因為某個人提供,如果要在他人身上找,那無疑是緣木求魚。 最近家裡的吸塵器壞了,說壞了也不完全,就是電充不飽,大概吸個五分鐘就停了。這件事讓我很煩躁,我不太喜歡難用的工具。這時候我開始思考要換新的吸塵器還是掃地機器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寡婦在丈夫去世後,收到一封商店函件,提到去年丈夫曾出售給他們一件重要物品,並囑咐待夫人身後再將物品購回。她懷著疑惑與好奇,踏上了揭開這個謎團的旅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寡婦在丈夫去世後,收到一封商店函件,提到去年丈夫曾出售給他們一件重要物品,並囑咐待夫人身後再將物品購回。她懷著疑惑與好奇,踏上了揭開這個謎團的旅程。
Thumbnail
去年媽媽驟然離開。在書友們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各種談死亡、悲傷的相關書籍,有像《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這樣的實用書,也有像《廚房》這樣的小說。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則是由一位日本特殊清掃隊員所寫的散文集,用另一個路數,帶我瞧見生死的另一種面貌。
Thumbnail
去年媽媽驟然離開。在書友們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各種談死亡、悲傷的相關書籍,有像《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這樣的實用書,也有像《廚房》這樣的小說。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則是由一位日本特殊清掃隊員所寫的散文集,用另一個路數,帶我瞧見生死的另一種面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