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腦部(一)

2022/06/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一系列的文章談到學習與知識,而無論是書本上還是生活上的學習,都與人類的腦部脫離不了關係,本週開始的文章要來探討腦部。

先從神經元談起

其實無論是人類還是其他動物的腦都是由極為複雜的神經元與其延伸出的神經通路所組成,有些神經元則更進一步的延伸到身體各處協助腦接收身體來的訊息,並控制身體各處。
神經元結構圖,摘自維基百科
如上圖所示,神經元的結構可分成:接收區(receptive zone)、觸發區(trigger zone)、傳導區(conducting zone),和輸出區(output zone)。
接收區(receptive zone):為樹突到胞體的部份(偽單極神經元為接受器的部份),會有電位的變化,為階梯性的生電(Graded electrogenesis)。所謂階梯性是指樹突接受(接受器)不同來源的突觸,如果接收的來源越多,對胞體膜電位的影響越大,反之亦然。而接受的訊息在胞體內整合。
觸發區(trigger zone):在細胞體整合的電位,決定是否產生神經衝動的起始點。位於軸突和胞體交接的地方。也就是軸丘(axon hillock)的部份。
傳導區(conducting zone):為軸突的部份,當產生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時,傳導區能遵守全有全無的定律(all or none)來傳導神經衝動。
輸出區(output zone):神經衝動的目的就是要讓神經末梢,突觸的神經傳遞物質或電力釋出,才能影響下一個接受的細胞(神經元、肌肉細胞或是腺體細胞),此稱為突觸傳遞。
神經元按照傳輸方向及功能可分為三種:感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聯絡神經元。不同功能、不同區域的神經元外型有所差異,依照突起的多寡分成多極神經元、單極神經元(偽單極神經元)、雙極神經元。如感覺神經元中的偽單極神經元,因為看起來只有一個突觸,只有單一條軸突,彷彿沒有樹突而得名。

絕大多數的傳入與傳出神經元都位於脊髓

脊髓(Spinal cord)位於脊柱的椎管內且被脊椎保護;是源自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延伸部分。中樞神經系統的細胞依靠複雜的聯繫來處理傳遞資訊。脊髓主要負責軀幹和四肢的反射動作,及傳送腦與外周之間的神經資訊。
脊髓是延伸自腦,由延髓至脊髓圓錐。脊椎圓錐的位置接近腰椎L1-2,由纖維狀延伸部分——馬尾終結。
如上圖,脊髓內的神經元有感覺神經元、聯絡神經元以及運動神經元,顧名思義感覺神經元就是將皮膚與肌肉臟器的刺激傳輸給中樞神經,運動神經元則是將腦部與脊髓的訊號傳至肌肉並完成指令,聯絡神經元則是連接上述兩種神經元或者將訊號網上傳至腦部。
倘若是簡單的反射作用(如迅速將手抽離熱鍋與膝跳),那就直接經過感覺神經元→聯絡神經元→運動神經元的快速路徑直接傳導,但若是其他更複雜的動作就會將訊號更進一步的傳至腦部做處理加工再傳出。
本週先講到神經元與脊髓,腦部的各個功能區之後會陸續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9會員
    131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