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心智圖是「思考訓練」或「觀點呈現」工具?
連續碰到兩位寫作老師,請同學別用製作心智圖來學習…也提到心智圖能够做的好,是因爲書籍或演講內容架構本身疏理的好——你認同嗎?
甚至,這次參與卡片營,古典老師也提到相同觀點,請學員聽課別用心智圖作筆記試試看…
不禁讓人思考,難道用心智圖學習有問題?作爲一個接觸心智圖8年多,幷經常性使用的人,我想從另一點切入回應。
首先,爲什麽通常是擁有寫作技能的老師提出?
我猜測是——寫作是同時具備思考訓練與觀點呈現要素的工具,而且寫作的成品(文章)通常會按照一定的邏輯框架。
舉例來說,要寫一篇:「如何找到圖卡設計點子」的文章。
我平日可能收集素材、寫短文記錄,等到真的要動筆寫時,會先思考誰是讀者,以及想要傳遞的內容,再去選定能够精准表達意思的邏輯框架,然後將文字梳理、寫成文章。
所以,當寫作老師看到同學用心智圖開了邏輯框架,或者把自己的文章拆解做成讀書筆記,却依然不會寫,就會跟同學說,先不要用心智圖,去練習動筆寫,隱含的意思是──請同學先收集素材。
寫作重要的是內容(素材),而非寫作框架(圖解大綱)。
其次,心智圖做爲「思考訓練工具」或「觀點呈現工具」被混淆?
東尼.博贊所發明的心智圖是按照大腦思考模式去設計,透過發散與收斂思考,最終將關鍵字(思考節點)濃縮精簡出來,照理說經過梳理步驟、思緒會更加清楚,是越用越聰明的思考訓練工具。
但現在,確實心智圖的關鍵字越來越長…
或許因爲部分的心智圖講師,是在教如何使用心智圖工具,並將其作爲輸出的「觀點呈現工具」使用,會做成竪版導圖、導圖月曆、知識圖譜等,又或者用簡單的思考框架(黃金圈、5W2H)讓使用者填字用,弱化思考部分。
填寫心智圖框架可能是——假裝有在思考。
舉例來說,在注册APP時,填寫姓名、出生年月、爲什麽報名此課程,需要深度思考嗎?
有進行思考的——是設計框架的人,他去設想在該場景下、需要哪些資料、那些必填、選填、需要那些按鈕,如何讓小白用戶不思考也能填寫。
將心智圖當呈現工具的人,等同把心智圖當word、PPT套版,把各類情境的表格開好…然而,拿框架套素材,思考會被框架給自我設限,說不定打word還可能思考更深邃。
古典老師,叫我們放下,是指在學習時,放下將心智圖當「觀點呈現工具」,邊聽課邊做筆記,是個記錄官/整理官,却誤以爲自己有在思考,有在學習。
最後,到底要如何用心智圖呢?
難道就真的如同幾位老師說的,放下心智圖...我目前思考如下:
1. 當「思考訓練工具」:在經過幾次心智圖學習,我發現8年前的老師是在教心智圖法,會先回去複訓,再將其作爲思考工具,目前仍會維持使用其他圖解工具作爲思考工具。(發現心智圖法的底層,可能是文轉圖的基礎)。
2. 當「觀點呈現工具」:如果在作社群營運工作,可將心智圖作爲傳遞觀點的工具,會成爲很好的整理官。我自己目前聽課程、閱讀仍使用心智圖做筆記,至少能够快速理解大綱,但由于我的目標在——用于學習,因此,不會去刻意美化。
3. 是否能混合使用,目前感到困惑,因爲當變成觀點呈現工具後,整個關鍵詞就變成長,反而限制思考,有點像用知識圖卡/知識卡片去建立知識體系,比較低效。
等我乖乖複訓完,來更新一下使用方式,我不要再亂上課了,發現思考工具找錯老師,腦袋會變成複製品,非管理階層的上班族可以用心智圖複製主管的流程,但自由工作者保持獨立思考會更好些。
如果你對于使用心智圖有什麽好想法,也歡迎分享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