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的DigitalLife26《從犯錯中成長:重新審視學習方法與記憶方法》

2023/04/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AI算圖
踏出舒適圈學習新事物,犯錯(低效執行)是必經的過程,犯錯後,重要的是要及時意識到錯誤,並將認知和行為修正(有效執行),繼續走向目的地,那麼,我該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偏離軌道了呢?
最近剛好發生一件事,讓我發現,自己原以為的寫作學習法,其實更偏向寫作記憶法,跟我原先要學習如何學習的目標有些差異,但我已經練習一陣子了,如何發現學習策略需要調整呢,以下將如何發現的過程記錄。
傳統的學習方式通常包括閱讀(輸入)和寫作(輸出),以達成學習閉環。市面上有各種筆記法,最終可以歸納為四個步驟:原文摘抄→概念轉譯→體驗連結→行動指引。
上述步驟是期待透過概念轉譯和連結個人體驗來理解摘抄的概念,並通過書寫行動指引將概念應用到實際場景。
然而,後來接觸到GPT和研究人工智能學習的于老師後,我開始思考記憶與學習的差異。于老師將記憶定義為能夠重複展現技能(如考試答題),學習則定義為能夠運用技能解決未知問題(如舉一反三)。
從這個角度來看,傳統的四步驟學習法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更偏向記憶方法,而非學習方法,因為,人們無法理解沒有經歷過的事物。比如,沒有親身體驗過登山的人,可能無法充分理解登山者在攀登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
這也是為什麼,執行此四步驟有個假設前提:需要找到書籍中觸動自己的在下筆,因為沒有真實體驗過的事物,是無法被觸動的。
換言之,寫作能幫助記錄、反思和總結,加深理解和提高思維能力,但對於某些實務經驗,寫作可能難以完全替代,若要知行合一,進入實際場景、用技能解決問題會更容易將理論與實務結合。
仔細思考,為什麼我會誤把寫作記憶法當成寫作學習法,是因為踏入新領域時,我沒有認真思考,想用套板學習,卻沒確認該方法的假設前提和適用邊界、盲目跟隨多數人的方向。
而這次能發現執行的學習方法對於我的目標,並非有效策略——是因為我查閱新的資訊,對接受資訊保持開放,因此,若要發現錯誤,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和成長心態,以便在遇到挑戰和新資訊時,能夠及時察覺調整策略。
最後,這整件事最有趣的地方在於,我犯錯了(體驗),而學習到如何察覺到犯錯這件事,這也讓我深刻體驗到,學習裡每走的一步路都不會白費,只要我們能從錯誤中吸取經驗,並持續調整策略,最終會達成自己的目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
知識視覺設計師 👩‍🎨 持續分享圖解筆記丨成長思維丨高效學習法~陪伴大家共同成長 ❤️ 🎯 現為圖解出版社圖解/插畫師|認證企業實訓指導師 🎓 曾為可視化網站PM|微軟ERP導入顧問 📮 課程|商用圖解諮詢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