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職場上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能提供什麼價值?
作為一個沒有擁有特定專業的特助,我時常困惑於這個問題。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終於對自己的價值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經歷和心得。
近日,我碰到同為特助職的學妹,給了她關於職場的建議,要盡可能將自己的職場成績保留下來,因為有些人無法理解特助與秘書的差異,而兩者間的區別,或者說與其他職務相比,特助更有機會去理解與實踐所謂的全流程,也就是經歷完整管理的生產、行銷、人資、研發、財務、資訊過程。
在職場中,人們通常鼓勵專注於特定職務的發展,例如從美工、到平面設計師、到UI設計師,因為這有助於累積專業知識、提高影響力並增加收入,那麼,沒有特定專業領域的人,如特助,在職務轉換上,可能換遭遇到困惑。
當離開公司成為自由工作者後,我特別困惑我的價值是什麼,直到我去參與生產管理培訓課程,裡頭的老師提出多能工的概念,意思是若在生產線上培養作業員,熟練掌握多個工站的工序,能夠少數人員即開線,並且可以互相支援,這不禁讓我聯想到過去的特助經驗。
以我自己的經歷為例,我曾在兩家公司中都經歷過全流程模型。其中一個是某領域的產品銷售全流程,涵蓋了從與廠商簽署合作合約、製作各類銷售工具,到最後的廣告行銷。在這家公司中,我同時負責招募和培訓相關人員,以及直接銷售產品:實現所謂的自產自銷。
有些人會覺得,這些事情怎麼可能是同一個人做的,任何一個創業的執行長都有可能負責全部的流程,但公司需要成長,需要擴大產能,會將每個流程的節點細化,去分配給所謂的,業務、電銷、人資、企劃、會計職務等等。
現在我比較能理解,為什麼我沒有領過資遣費,永遠是自己主動離職,因為,我是職場多能工,可以自主建構全流程,當模型完成,也能把作業者放適當位置,讓流程即使在我離開後,都能夠運作──這對企業而言是有價值的,因為這是一個商業變現閉環。
別人的作品可能是一個具體的成品,但我的作品則圍繞著商業變現閉環發散,使得作品很難分類。 但我逐漸開始明白,我的價值並不是協助某個人打造出某個成品,而是能夠創造出一個可以獲取商業價值的場域,並將其轉化為商業模式的閉環。
舉例來說,要進入我曾待過領域的創業者,我能夠有效的協助對方從0-50跑完,把全部流程開好,並備妥需要的工具,直接進行銷售,協助對方少走彎路與節省成本。
或許這是我能提供的價值,或許這也是許多全流程實踐者的價值。我可能有機會協助他人再度建立全流程,到時候再來分享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