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談台灣道路不合理的速限設計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身為一個上班都要騎一小時的通勤族,長時間在路上行駛,我實在對我國速限的設計非常不解
剛好前一陣子,我對朋友被開超速罰單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見解,當下的思路只是一些概念的骨架,我覺得有必要更完整的釐清思緒來變成一篇文章
當然,最近台灣的各地方政府,也正因為推動區間測速而引起民間的反對與不滿,我前一陣子去恆春的路上,體驗了屏鵝公路那個區間測速,真的非常的惱人啊
這些,就是促使我花時間把這篇文章生出來的原因啦
以下,我要提出幾個我對速限議題的看法,希望可以與大家有更進一步的探討,我們開始吧:
(一)是什麼決定了道路速限?客觀的科學數據是什麼?
大家有沒有想過,是什麼決定一條道路的速限?
你的腦袋是否浮現:先蓋好馬路之後,再看情況要插一根上面寫限速多少的牌子,接著就靠駕駛人的守法意識來維持?
這個說法也許不那麼違反直覺,但在此我要指出,以設置的邏輯來看這是一個順序錯誤的做法
理論上我們考過國考的交通部門菁英公務員應該知道這樣錯在哪,不過看看台灣跟屎一樣的交通硬體設計,說不定他們是真的什麼都不懂,整天亂搞一通==
速度管理的政策施行,不是『先蓋好道路才決定速限』,而是『先決定速限再去設計道路』。
在交通設置法規與觀念不完備的台灣,這個順序尤為重要,以下我會說明為什麼:
首先要知道的是,如何設計一條道路(標線、硬體、路幅等),就會決定這條路的車流速度是多少
當我們行駛在某條道路上,駕駛人會有一個直覺且舒服的速率,大家都順順的開,就會自然有一定的速度而形成『車流』
在交通研究的領域,便是透過測量『自由車流速度』與『85分位』來了解設置好的這條路應該設定什麼速限才合理
什麼是自由車流速率呢?
也就是在一條蓋好的路上,沒有塞車也沒有插測速照相的前提下,去測量大家自然舒適的依照駕駛直覺會開多快。
測量後會得到一張速率的分佈圖
然後,以美國為例,他們會以該資料為基準,抓85分位(即85%的用路人正常使用下不會超速的速率)作為訂定速限的基準
總而言之,就是當你的速度是極端快的前15%才會是超速要取締的對象
雖然我不是數學家,但這聽起來很合理對吧?
相信透過上面的說明各位可以大致有一點概念,一條道路的設計會引導出一個相對應的車流速度
也正因為如此,『先決定速限、再針對速限去設計道路』才不會發生路型與速限嚴重不符的情況
而台灣現在的情況,就是常常會蓋出一個又寬又直、可能自由車流速率85分位是70KM/H的路型,卻插一支40KM/H的測速照相說你超速,這完全不合理!
比如這種又大又直的經典範例,高雄民族十全交叉口往十全一路沿線,這條路速限40你敢信?
(二)設定不符路型的過低的速限會造成什麼問題?
設想,有一條又寬又直、沒有任何減速措施,自由車流速率85分位為70KM/H的路型
而政府因為事故頻傳,卻將事故錯誤歸因給超速,所以順應不科學的『民意』降低速限,從此這條路插了好幾根40KM/H的速限牌
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駕駛在正常駕駛的情況下本來就會開(騎)到70KM/H上下,但為了要不超速,駕駛就要一直不自然地壓低速率,這會直接造成三個危險:
(1)駕駛的注意力要從路況與其他用路人的互動,不停的轉移到低頭才能看到的儀表板,造成不必要的分心
(2)在接近測速設備前後突然減速是非常人性的反應,但這會造成與其他車輛產生突然的速差而導致碰撞風險驟升(這尤其體現在區間測速,直接在測速點前靠路邊停下來等都有可能)
(3)努力維持不合理速限規範的你,將跟不上其他正常行駛的車流,與其他車輛有速度差,還要承受不斷被超車的心理壓力
原本大眾以為降低速限會更安全,結果與路型不符造成的分心與速差,反而造成更多的車禍與危險,這就是政府不當的速度管理所導致的!
(三)怎麼樣的速度管理才符合邏輯?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一條道路的速限要怎麼設定才符合速度管理的原則?
首先,政府應該先將道路分類,在此可參照世界衛生組織《管理速度》中的分類表格:
決定特定路段應該適合哪種道路類型之後,接著才是依照安全速度來設計道路
比如該路段是國小周邊的交通寧靜區,因此決定速限要設置為30KM/HR
那我隨便舉例可能可以朝哪些方向設計:
(1)分配更多的道路空間給行人,車道做窄,讓駕駛必須要專注慢開才能開維持在車道內
從上圖改成下圖
(2)設置減速丘或減速標線讓高速的駕駛因為顛簸開得不舒服
(3)在轉角把人行道外推,強迫車輛在路口一定要減速
(4)透過地磚或路面的顏色區分,讓駕駛清楚自己所在的路段是交通寧靜區
(5)在非路口的行人穿越道設置英式折線型標線,利用視覺效果讓駕駛感覺車道變窄自動減速
其實一定不止以上這些,在下一個討論我會舉出更多減速設施的設置建議
大家可以認真想想台灣政府到底做到了幾項,如果根本沒有,那是不是完全就是怠惰?
當道路的減速設計完善了,在這條道路行駛的車輛自然就快不起來
這種快不起來是出自於駕駛對道路現況的自然反應,而不是被動地祈禱駕駛自律守法,硬體設計帶來的好處才是持續且有效的
這是一個理性且依據科學數據的政府該要遵循的速度管理方法
(四)有什麼減速設施可以設置?
也許你在見識了我國悲劇的交通現狀後,覺得我們國家的公務員一定是完全不懂啦,不然怎麼可能弄成這樣
那我要跟你說,中央交通部跟地方交通局還真的是不知道在幹嘛,但人家內政部營建署可是有做出設置建議的喔
我國內政部營建署所編定的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中,第六章交通寧靜區規劃設計裡面有提出策略與適用性的表格,整理如下:
此外也有像是美國的即時測速顯示裝置等設施等等,都是經實測有效,可以遵循或嘗試的方向
有那麼完整的設置建議與國外經驗,結果在台灣路上根本看不到幾樣,誰在雷已經很明顯了吧?
(五)政府完全錯誤的政策方向
有沒有一種印象,政府總是非常用力的宣傳「十次車禍九次快」、「超速很危險」這樣的論調?
然而我們來看看交通部自己發布的統計,可以看到事實上不論是死亡還是受傷的車禍肇因,超速都排不上前五
那為什麼每次有交通事故,不管真正的肇因是什麼,總是要提一下速度太快呢?
因為這種錯誤歸因可以讓主管機關脫免其他應負的責任!
先喊說速度太快,代表是駕駛人自己的問題,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說誰叫你要開那麼快!
這造成真正造成車禍的肇因被輕忽,反正出什麼事一定是先說駕駛開太快啦,這樣大家就不會注意到是不是其他交通設計或政策有問題了
而且只要怪給超速,政府就可以假裝自己有在做事,趕快順應「民意」降低速限、多插幾根測速照相,讓人民有感又能賺不合理的超速罰款,也不用針對真正肇因去改善,怎麼樣都贏,超爽的
這種觀念真的被政府玩到爛,甚至在民間也根深蒂固,堪稱是政府宣傳成功的一大典範
各種交通事故的新聞下面,一定有愚民留言說:「誰叫那台車開(騎)那麼快,達爾文發威啦」「愛飆車的猴子難怪撞到,天擇啦!」
搞到最後沒有人在乎車禍主因是什麼,然而事實上很多交通事故的發生,跟速度根本無關,光看上方的官方統計前五名,怎麼看都是濫發駕照跟硬體設置造成視距不足的問題吧==
當然,許多人會認同駕駛越慢越安全這種觀念
這件事是成立的,畢竟速度越慢能注意的東西與反應時間越多
但是,這種想法最後可能會導出有問題的結論
如果駕駛速度越慢越安全,所以我們就要不理性的降低道路速限
那怎麼不要乾脆所有路段速限都改成10KM/H好了?一定超安全的啊
但是你上班可能要多花五倍、十倍,大家在又寬又直的的路上一起龜整天,你要嗎?
交通政策本來就是要去尋找安全跟效率的平衡點
在數據與研究支持的前提下,根據科學統計與道路設計去管理車輛的速度才是合理的
如果這條路各種條件都允許大家以70KM/H行駛,那就不應該理盲的降低速限
要不然你一開始設計道路的時候就要加入減速的設施,這樣才不會變成政府挖陷阱給人民跳
交通3E的教育(Education)、工程(Engineering)及執法(Enforcement)有要遵循的順序
前端的駕駛教育與道路硬體工程是形成良善循環的前提,執法是針對少數違規者的最後手段
台灣的困境是不只前端的駕駛教育與道路硬體工程都爛到不可思議,還有一種所有問題都要以處罰為萬能解方的迷思,永遠都在大執法加強取締,但有想過前面的基礎打好了嗎?
如果整體有5%的人違規,靠取締可能還合理,但台灣的現況是可能將近30-40%的人都不知道在開(騎)三小,這要靠取締?直接把警察操死算了,根本抓不完!
先改善考照制度跟道路設計是目前的重點,現在因為資源放錯地方所造成的浪費,已經讓我們付出一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高達三千多人的代價,這還不夠促成政府的反省嗎?
最後提供一個思考方向:一個正常合理的測速點,如果罰單多到爆炸,政府應該沾沾自喜指責人民愛違規、還是覺得不對勁去思考是不是有其他地方要改善?不合理(陷阱式)的速限訂定,政府有在反省嗎?還是只顧數錢卸責而不願面對這個現實呢?
(六)結論
最後,我想說的大致可以整理成以下:
(1)道路的設計以及速限都有客觀的標準與數據可以參考,不應在未搭配減速設計的情況下隨意調降速限
(2)路型必須與速限可以對應,符合人性才能長遠,比起要求駕駛隨時盯著儀表板自律,直覺且合理的道路設計才是速度管理的關鍵
(3)面對速度管理,我國政府的態度與方向完全錯誤,自以為降低速限就等於安全,實際上反而造成了更多交通事故
(4)道路減速設計,不只國外有許多成功範例可參考,國內也已經有多項營建署的設置建議,交通部門卻遲遲沒有動作,這是典型的不作為與怠惰,已經造成數以萬計的國人死傷,大家必須要有共識一起推著交通部門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的整理,可以讓大家對這個議題更加重視,也歡迎大家對這篇文章多加指教,我們一起來讓交通變得更好,感恩!
參考資料:
1.111年1-4月道路交通安全說明:https://168.motc.gov.tw/theme/news/post/2206281437296
2.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https://myway.cpami.gov.tw/wiki/wikimain/1
3.世界衛生組織《管理速度》報告: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254760/WHO-NMH-NVI-17.7-chi.pdf;jsessionid=B376BFBFCE6267BEB74455F3DC25B3AA?sequence=6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 #週三來雜談 】6 -【中秋企劃】「2022清歌踏月」台灣Vtuber歌回接力這篇文章介紹了2022年中秋節期間的台V歌回活動:「2022清歌踏月」,由30位Vtuber參與。作者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偶然發現這個活動的,並推廣了一些參與活動的Vtuber以及他們的歌曲。文章中還提供了該活動的連結以及其他相關資訊。
    Thumbnail
    avatar
    歐拉熊AuraBear
    2024-05-08
    續 - 淺談台灣總經現狀與未來走勢 (04/2024)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3月製造業景氣轉綠 約6成產業至少亮綠燈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 (30) 日公布 3 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較上月增加 3 分至 13.41 分,燈號轉綠,亮綠燈的產業比重較上月大增 3 成衝上 45.26%,還有約 15% 的產業亮黃紅燈或紅燈,整體製造業景氣正持續走升中。
    Thumbnail
    avatar
    M大_峰谷之間
    2024-04-30
    淺談台灣總經現狀與未來走勢 (03/2024)快訊》央行宣布升息半碼!一文看決策重點 中央銀行今(21)日召開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升息半碼,即0.125個百分點,央行3大利率包括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由年息1.875%、2.25%及4.125%調整為2%、2.375%及4.25%,自3月22日起實施。
    Thumbnail
    avatar
    M大_峰谷之間
    2024-03-26
    淺談台灣這15年來房價一直升高原因臺灣房價分析及趨勢歷程,觀察分析臺灣房價上漲的原因及三個階段的現象。
    Thumbnail
    avatar
    愛瘋言瘋語的狼飄
    2024-03-13
    心理師看「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談台灣、韓國兩方的精神醫療差異藉由「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韓劇,談台灣、韓國兩方的精神醫療差異,並提供一些對精神病患的認識
    Thumbnail
    avatar
    穗波心理師
    2023-11-20
    上海人被特色管理是上海人活該?來看台灣人對上海特色管理的態度這次終於輪到上海被特色管理了!這回除了上海人以外,所有中國人都覺得自由民主不重要嗎? 台灣人要拿什麼態度看待上海特色管理呢?也許筆者才是比較政治不正確!大家快來批鬥!
    Thumbnail
    avatar
    溫莎菈
    2022-05-17
    題目:講不完的教育(九十一) 從考古遺址的摧殘談台灣在地文化教育的枯竭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avatar
    謝立婷
    2022-04-16
    路 不靠車子輾壓 而是人走出來的-- 淺談台灣交通以前出差的時候,差旅地儘管不乏一線大城、千年古都,最喜歡的國家還是加拿大。最懷念的是可以放心地走在馬路上,不用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深怕車子突然撞上來。雖然論風景,不像日本櫻花楓紅、度假小島海
    Thumbnail
    avatar
    ready for departure
    2021-11-20
    來自台灣的中小企業 歐萊德 即將於聯合國 COP15 登台分享保護生物多樣性最佳做法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 15 屆締約方大會 COP15,於 10月11-24 於昆明舉辦。由於新冠肺癌疫情肆虐,今年大會決定以網路會議的方式召開。 ​ 主辦單位世界氣候基金會表示,來自全球的科學證據告訴我們,暖化造成生物多樣性的損失,不光是對植物與動物的直接與間接傷害,更讓人類居住的環境,逐漸喪
    Thumbnail
    avatar
    O'right 歐萊德
    2021-10-12
    【你會的簡體字不一定來自中國】你以為只有現代人才懶得寫字嗎?一窺台灣簡體字的 3 種來源本文同步刊載於2020/09/23 BuzzOrange 【你會的簡體字不一定來自中國】你以為只有現代人才懶得寫字嗎?一窺台灣簡體字的 3 種來源 在臺灣長大的我們,除了標準字體,不知道大家偶爾遇到需要寫字時,會因為有些字的筆畫多,而改寫筆畫較少的字呢?
    Thumbnail
    avatar
    Yenling的漢字、生活與觀察
    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