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B型肝炎會好嗎?急性症狀、慢性帶原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黃志富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黃志富醫師:大家好,我是黃志富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急性B型肝炎?
黃志富醫師:急性B型肝炎一般所指的是以前沒有得過B型肝炎,在B型肝炎的病毒感染之後產生一些病毒性肝炎的症狀,譬如說倦怠、疲勞,甚至有時候會產生一些黃疸、茶色尿,這些種種急性肝炎的症狀。我們在臨床上都會推估,然後去做診斷,看看是不是由B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般這種急性肝炎在成年人大概只有不到5%,會變成慢性的B型肝炎。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慢性B型肝炎?
黃志富醫師:B型肝炎病毒在我們身體存在超過六個月以上,就叫做慢性B型肝炎。臨床上比較具體的就是用抽血檢查,也就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血清中存在大於6個月,在臨床上我們就把它定義做慢性B型肝炎。
劉育志醫師:感染B型肝炎病毒之後,出現症狀的比例大概有多少?
黃志富醫師:一般來講跟年紀還有他感染的時間有關係,一般在成年人大概一半以上,甚至有時候高達7、8成,都合併有些症狀。這些症狀有時候是非特異性的,譬如說都是一些倦怠、疲倦、想睡覺,有時候合併一些胃腸道的症狀,譬如說噁心、嘔吐,甚至比較嚴重一點會造成黃疸、茶色尿,這些常見的肝炎症狀。
劉育志醫師:感染B型肝炎病毒之後,變成慢性B型肝炎的比例大概有多少?
黃志富醫師:一般跟年紀有很大的關係,在年紀越輕的時候,譬如說新生兒、小兒、小朋友,他們在感染急性B型肝炎的時候一方面較容易產生、造成帶原的狀態,慢性B型肝炎感染。他們的症狀一般來講,比較輕微一點,就是偶爾一些倦怠、疲倦、疲勞、噁心、吃不下飯這些症狀。可是在成年人的感染樣貌又不大一樣,一般來講成年人感染到B型肝炎病毒的症狀會比較明顯,而且常常會合併比較嚴重的症狀。但是在成年人感染到急性B型肝炎,只有不到5%會產生、導致慢性的B型肝炎。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知道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
黃志富醫師:大部分就是自己做一個檢查,因為B型肝炎的帶原者大部分都沒有症狀,所以您不去檢查的話,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B型肝炎。以我們過去一些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大概只有一半的B型肝炎帶原者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帶原,也就是有將近一半的人事實上不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所以去做檢查就是了解自己是不是慢性B型肝炎帶原最好的方式,現在檢查,這些檢驗、抽血都是相當的簡便。
黃志富醫師:其實很多醫師在照顧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故事都相當多,從沒有症狀的帶原者,到第一次用健保卡就產生了肝癌,這個故事都有。我最近這幾年剛好有一個病人,一樣慢性B型肝炎,他50幾歲,是一個白領階級。他有定期在追蹤,每半年就過來這邊做腹部超音波、抽血,在一個固定的追蹤時間裡面,我們很早期就發現他有肝細胞癌,不到兩公分,就接受開刀的治療,治療之後我們也給予抗病毒藥物。目前已經追蹤三年了,到現在都沒有再復發的跡象,所以他從此就是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我想這個是截然不同的命運,這個命運的取決,就是我們真的是做為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要好好的去做定期的追蹤跟檢查。
劉育志醫師:感謝黃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黃志富醫師:掰掰。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感染B型肝炎會好嗎?急性症狀、慢性帶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2會員
6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感染Ⅱ:病變】如果隔離室可以隔音…緊張懸疑X分別囚禁 昏沈地在病房中醒來, 四周充斥莫名的詭異。 實驗依舊進行,秘密仍被埋藏,感染正在延續……
Thumbnail
avatar
爆雷女王
2024-06-11
【感染】從馬桶轉戰實驗室充滿謎團的秘密實驗室。 體内不尋常異樣感,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壓抑血液中的病毒,千萬要保持理智,找到解藥逃離這裡!​
Thumbnail
avatar
爆雷女王
2024-06-08
長新冠、持續性感染、再感染: 新冠科普術語索引我們常聽到新冠(SARS-CoV-2)的再感染(reinfections, RI)、持續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s, PI)、長新冠(long COVID, LC)其實是三個不同的專有名詞,但也經常被混淆。牛津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上發現,普通人群中高比例。。。
Thumbnail
avatar
A.H.
2024-04-11
關於日本的鏈球菌性咽喉感染…您該取消假期嗎?(Scroll down for English!) 今天早上,一位朋友給我(蕃薯媽媽)發短信,擔心在日本感染鏈球菌性咽喉炎,當時她正準備帶孩子和媽媽去度假… 問:“我們帶著孩子和老人,是不是不應該去呢?” 我聽說日本工作場所中鏈球菌性咽喉炎感染的個案有所增加。儘管如此,我的回答是: “還是去
Thumbnail
avatar
A Dr Dr mother's diary. 蕃薯一家的英國生活記 (牛津大學的學生網站現正轉載我們的博客!)
2024-04-09
感染界的大「麻」煩!像感冒症狀的麻疹病毒... 昨天再度新增了三例麻疹病患,其中一例是境外移入,另外兩例則分別是中和區28歲女性及永和區41歲男性。麻疹被列為 #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需要於 #二十四小時內通報。麻疹是麻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力非常強,Ro值是12-18,也就是一個被麻疹傳染的病人,在沒有防疫的情況之下,可以
Thumbnail
avatar
育兒上上籤。小兒感染科李尚謙醫師
2024-03-07
感染HIV,人生就一蹶不振了嗎?我可沒這麼想人生似乎一下子走入黑暗的谷底,這其實似乎是二十年前的思維了,但也存在是媒體或特定組織長期在無知主導下所呈現對HIV的汙衊與歧視。 台灣約莫十五年前在HIV感染者的治療上已經有了良好的成效,大多數感染者都能在愛滋指定
Thumbnail
avatar
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
2022-09-28
感染新冠病毒癒後一年的長期後遺症完整施打疫苗可以避免重症,但是否也可以避免或改善後遺症?
Thumbnail
avatar
周博士
2022-05-29
03-感染  四周高樓萬丈,雲朵蓬鬆形體緩慢飄動,是晨光乍現的時刻,從居住大樓走出的天佑,不時鬼鬼祟祟東張西望,彷彿要作奸犯科那般,綠燈後從跨越馬路,在對面,只足一人通過的窄門,上頭由電子閃爍訊號寫著:「萬士徳載具租借站。」   空腹發出飢餓的聲音,眼前晃動的信息,您有來電!不時放出某動漫的熱血片頭曲。
Thumbnail
avatar
蔡宗羽
2022-01-03
已感染康復COVID-19,我還要接種疫苗嗎? 今天閱讀一篇很科學,很基礎的文章、很複雜的研究發表於 " 科學轉譯醫學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國際期刊我正在想如何把這麼困難的科學研究,解釋簡單和清楚呢?A.受體結合端(RBD)美國西雅圖 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利用
Thumbnail
avatar
黃軒醫師
2021-10-05
感染過新冠肺炎 (COVID-19) 的孩子:什麼時候重新開始運動是安全的?台灣在2021年5月時,疫情再次爆發,約有1萬5千名民眾感染 COVID-19 ,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孩童。今天會與大家談談,您的孩子在感染新冠肺炎 (COVID-19) 後,應該等待多久的時間才能開始運動 ? 以下是美國兒科學會(AAP)給出的相關建議,讓孩子們能盡快回到疫情前的身體狀態。
Thumbnail
avatar
球霸運動團隊
202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