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緊張不是口吃者的專利,語言治療師挑戰英語演講,教你說得更有自信《說的自在-維持說話流暢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善用口吃日記,說得更流暢

raw-image

你認為,說話卡住,是在語言障礙者身上才會發生的嗎?

你認為,站在台上,全身緊繃、嘴唇發抖,是口吃者的專利嗎?

其實不僅語言障礙者,許多人都有容易緊張的問題。尤其當遇上不熟悉的語言、場合和對象,例如站在台上,和一群陌生人說英文,都會發生緊張和焦慮的感覺,也會覺得碰到巨大挑戰,困難重重。

本書的譯者之一曾鳳菊老師身體力行,相信「只要練習,什麼都有可能」。運用《說的自在-維持說話流暢技巧》提供的工具,與你一同前行。

講話結巴就是口吃嗎?專家這樣說《口吃:理論與實務工作》中提到兩項成人口吃療法,一是《口吃修正法》(stuttering modification),在那篇閱讀筆記中有說明,二是《流暢塑型法》(fluency shaping)。

今天要介紹的《說的自在-維持說話流暢技巧》就是基於《流暢塑型法》(fluency shaping)的工具書。


raw-image

流暢塑型法

分別來自於Stamurai以及SLTInfo,摘錄如下:

放慢語速

一開始,鼓勵非常緩慢地說話,大約每分鐘只有 40-60 個音節 (spm)。

在接下來的幾周內,逐漸加快,目標是速度約為 120-150 個音節 spm。

這是大多數被認為流利的成年演講者的典型語速。

拉長音節

將每個單詞分解為音節。例如,“Lemon”將分解為“le”和“mon”。

嘗試將每個音節拉長至少 2 秒鐘。

注意說出拉伸音節中的第一個聲音

例如,在“檸檬”中,你應該在接下來的 2 秒內將“L”拉長一秒鐘,然後再說“e”。

對「mon」執行相同的操作。應該聽起來像“Llll(1 秒)-eee(2 秒)”(休息)“mmm(1 秒)-ooon(2 秒)

橫膈膜呼吸

整理中榮醫訊AirwayFit 呼吸訓練YOGA PIECE的說明,也可以參考這支影片:

看完上面這部影片,可能還不夠讓自己感覺到橫膈膜是否有正常啟動。

下面啾 c 物理治療師示範的「全擴張呼吸法」,我覺得超棒。

影片中也教你,如何觀察橫膈膜有沒有正常運作的方法,照著做,會更有感覺。

輕鬆開始

輕微的接觸發音器官(如嘴唇、牙齒和舌頭)減少言語緊張。

可參考以下這支由語言治療師示範的影片:

漸進放鬆

一句話說完漸進放鬆法的重點:「先緊繃後放鬆」,讓自己可以充分感受,到特定肌肉緊張和放鬆時的不同感覺。
步驟:

  • 緊縮肌肉持續五秒鐘
  • 放鬆肌肉
  • 輕輕吐氣
  • 記住這種肌肉放鬆的感覺
  • 往下個肌肉前進

注意事項

  • 緊張時能夠確認,是身體哪個部位在緊張
  • 釋放緊張,讓肌肉放鬆,就可以繼續使用語暢技巧說話

每天在不同的情境練習漸進放鬆法,一有空檔就練習。先從不容易緊張的情境開始,譬如坐公車的時候,之後可以進階到其他情境,譬如開會時。多練習以後,你就能「覺察緊張」。

通常口吃者的橫膈膜肩膀脖子最緊張,透過這些練習,我們可以清楚分辨這些肌肉目前的狀態。

學習放鬆的理由是幫助增強信心,因為當你知道自己可以掌控身體的緊張,那控制說話,就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相反的,如果連身體緊張都不能控制,說話時就更容易慌張。

💡延伸閱讀:上台緊張不是口吃者的專利,語言治療師挑戰英語演講,教你說得更有自信《說的自在-維持說話流暢技巧》

不支援的圖片來源,請透過編輯器上傳圖片

發展和使用結構的日記

對於口吃者來說,能夠「自我觀察」、「自我認知」和「自我監督」是關鍵,規律的寫口吃日記,有系統的記錄自己的想法、感覺和行為,能夠幫助我們更熟練地使用語暢技巧。

口吃日記

應該要記錄成功經驗、如何用語暢技巧克服困難經驗、以及分析為何無法使用語暢技巧的原因三部分。重點是語暢技巧練習,而不在於流暢或者口吃。

好的紀錄

  • 明確:有評分
  • 具體:什麼時間、做什麼動作、話題、跟誰談論的時候

為每一段對話評分

4:非常成功,所有技巧都使用得很好

3:相當成功,做到許多技巧

2:普通成功,應用超過一半的技巧

1:沒有成功,只有使用一點點語暢技巧

0:沒有使用語暢技巧

raw-image

復發怎麼辦

忽然卡住沒什麼大不了的,任何運動員都會有失常的時候。有在重訓、減肥的人一定也都知道停滯期是什麼。明明和以前一樣訓練、飲食控制,但肌肉量和體脂的變化就是和以往不一樣了。

碰上這種情況,第一個是要告訴自己:這很正常。第二,找出發生的因素心理身體狀態是否平衡。例如可能上班累到根本沒有力氣注意自己的說話,也就不可能做語暢練習。其他的原因包含生病、情緒等。第三,收拾完這些外在因素以及心態調整後,回到練習的軌道

每天要做的事

我把書中提到的清單摘要為四個要素:「計畫」、「實踐」、「紀錄」、「回顧」。

在一天開始之前,用小卡片寫上今天要進行的練習,可以的話,將在哪裡、什麼時候也寫上去。在對話結束後,評估自己在剛才的情境中,語暢技巧使用的如何。一天結束後,記下今天的成功紀錄、練習技巧,以及遭遇的困難,整理成日記。

別忘了給自己鼓勵,在卡片上寫下自己的成功經驗,提醒自己可以做得很好。

raw-image

我的觀察

《說的自在-維持說話流暢技巧》的譯者之一曾鳳菊是一位語言治療師,就像許多語言治療師一樣,她是位言語流暢者。為了增進同理心,她曾參加《國際演講會》兩年的時間,藉由在講台上用英語演講,體驗口吃者面對的緊張和焦慮。

不只是體驗,曾老師一路講了二十幾場演講,甚至拿過區域比賽獎項。身為一個教練的角色,曾老師不只是坐在那,指導球員如何做,而是身體力行,實踐那些她教給學員的功課,像是吸收新知、持續練習、創造舞台等。從這些行動,不難看出老師的用心,令人感動。

你可以選擇勇敢告訴別人,你有時說話會結巴或不流暢,或是繼續做口吃的受害者。我選擇繼續練習英文,那你呢?

「你可以選擇勇敢告訴別人,你有時說話會結巴或不流暢,或是繼續做口吃的受害者。我選擇繼續練習英文,那你呢?」曾老師在書中向口吃者喊話,搭配上她的故事,顯得格外有說服力。

後記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卡羅‧杜維克(Carol Dweck)認為,人們可以擁有兩種思維: 固定型思維 和 成長型思維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人的潛能是未知的(they believe a person’s true potential is unknown)。

除了閱讀需要成長型思維,其實語言流暢也需要成長型思維。透過口吃日記,幫助自己時刻覺察說話,並持續鍛鍊語言技巧。

💡延伸閱讀:Q&A 口吃常見的 24 個問題 2024 更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中途筆記
6會員
53內容數
幫助內向的你找到熱愛工作,走出逆境、享受生活 海外生活 | 外商職場 | 閱讀筆記
中途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4/09/13
如何將嚴重青春痘轉變為事業,用克服痘痘的獨特方法,不依靠常規醫學
Thumbnail
2024/09/13
如何將嚴重青春痘轉變為事業,用克服痘痘的獨特方法,不依靠常規醫學
Thumbnail
2024/09/06
音樂家用創作和教學將音樂變成收入,從逆境中重建人生,平衡工作與家庭
Thumbnail
2024/09/06
音樂家用創作和教學將音樂變成收入,從逆境中重建人生,平衡工作與家庭
Thumbnail
2024/07/22
從真實故事學會如何支持和尊重每位口吃者的不同
Thumbnail
2024/07/22
從真實故事學會如何支持和尊重每位口吃者的不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身為熱愛學習新語言的我,因為口吃這件事情也苦惱不久。記得剛去日本念語言學校的時候,因為口吃時常發表前很緊張,怕「口吃」這個缺陷被大家發現。而越緊張越想表現好的結果可想而知,就是會讓口吃的程度越來越嚴重。加上以前咬字有點口齒不清伴隨著大舌頭,因為我念的語言學校班級是升學班身邊的同學大多是中國人,那時候
Thumbnail
身為熱愛學習新語言的我,因為口吃這件事情也苦惱不久。記得剛去日本念語言學校的時候,因為口吃時常發表前很緊張,怕「口吃」這個缺陷被大家發現。而越緊張越想表現好的結果可想而知,就是會讓口吃的程度越來越嚴重。加上以前咬字有點口齒不清伴隨著大舌頭,因為我念的語言學校班級是升學班身邊的同學大多是中國人,那時候
Thumbnail
意識到自己的語言表達還有進步空間,因此讀了一本叫「質感的說話課」的書。書中教授了在爭論中的保持餘裕的小技巧,例如音量、語速和眼神,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意識到自己的語言表達還有進步空間,因此讀了一本叫「質感的說話課」的書。書中教授了在爭論中的保持餘裕的小技巧,例如音量、語速和眼神,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提問: 大家都是怎麼練習口說呢?(歡迎留言) 大家的口說能力如何呢? 小編覺得自己「聽」「讀」的能力比較好(哈...), 遇到外國人會優先選擇微笑+沉默(腦袋死機...YYY不出來) (;Д;)
Thumbnail
提問: 大家都是怎麼練習口說呢?(歡迎留言) 大家的口說能力如何呢? 小編覺得自己「聽」「讀」的能力比較好(哈...), 遇到外國人會優先選擇微笑+沉默(腦袋死機...YYY不出來) (;Д;)
Thumbnail
近期把之前上課的筆記陸續重新整理,也把課程再重新學習一遍,整理的筆記將新開收費專題,歡迎訂閱。 正課內容如下,共有40課,另外還有約80堂的輔導課,會在正課筆記上線完畢後,挑選合適的內容上線。 第一階段 口腔訓練 第一課:【氣息】養成正確的發聲習慣,科學發聲 第二課:【聲帶】心有餘而”聲”不足,學會
Thumbnail
近期把之前上課的筆記陸續重新整理,也把課程再重新學習一遍,整理的筆記將新開收費專題,歡迎訂閱。 正課內容如下,共有40課,另外還有約80堂的輔導課,會在正課筆記上線完畢後,挑選合適的內容上線。 第一階段 口腔訓練 第一課:【氣息】養成正確的發聲習慣,科學發聲 第二課:【聲帶】心有餘而”聲”不足,學會
Thumbnail
在台灣學語言,聽說讀寫,聽和說一直是不被重視的,特別是說的部份 以英文為例,學了很久的英文,到了大學甚至出社會工作,遇到外國人還是不敢開口講話,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情況呢?做為一個自學語言的人,Wing今天想跟你分享我自學3種語言口說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Thumbnail
在台灣學語言,聽說讀寫,聽和說一直是不被重視的,特別是說的部份 以英文為例,學了很久的英文,到了大學甚至出社會工作,遇到外國人還是不敢開口講話,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情況呢?做為一個自學語言的人,Wing今天想跟你分享我自學3種語言口說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Thumbnail
你是不是每次遇到外國人都不敢開口,明明知道某個字卻總是講不出來,朋友能流利地跟外國人對話你卻只能在旁傻笑。這些其實都只有一個原因:「你的口說練得不夠!」,但是想要練習口說又沒有任何管道,也不知道要怎麼開始,這篇文章會給你解答
Thumbnail
你是不是每次遇到外國人都不敢開口,明明知道某個字卻總是講不出來,朋友能流利地跟外國人對話你卻只能在旁傻笑。這些其實都只有一個原因:「你的口說練得不夠!」,但是想要練習口說又沒有任何管道,也不知道要怎麼開始,這篇文章會給你解答
Thumbnail
剛剛一開YT,又看到很多標題黨危言聳聽。 大致是寫說「你就是缺少OO才說不出流利O文」 流暢且應用自如的對談,需要聽得懂對方說的話,並且還要能馬上反應過來回答對方。這一段過程牽涉到一連串能力的綜合應用。 什麼 「因為你缺少單字 你缺少助詞訓練 缺少修飾… 」 因為這些都只是很小部分的因素而已。 .
Thumbnail
剛剛一開YT,又看到很多標題黨危言聳聽。 大致是寫說「你就是缺少OO才說不出流利O文」 流暢且應用自如的對談,需要聽得懂對方說的話,並且還要能馬上反應過來回答對方。這一段過程牽涉到一連串能力的綜合應用。 什麼 「因為你缺少單字 你缺少助詞訓練 缺少修飾… 」 因為這些都只是很小部分的因素而已。 .
Thumbnail
很多英語學習者很常有這個困擾。英文學了很久,口說卻一直不好;英文看得懂,但是不太會講。諸如此類困擾不只是初學者有,我發現很多程度很進階的學習者常會覺得英文口說的能力,遠遠不及英文閱讀的能力。大部分的情況只是沒有用對方法。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
Thumbnail
很多英語學習者很常有這個困擾。英文學了很久,口說卻一直不好;英文看得懂,但是不太會講。諸如此類困擾不只是初學者有,我發現很多程度很進階的學習者常會覺得英文口說的能力,遠遠不及英文閱讀的能力。大部分的情況只是沒有用對方法。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
Thumbnail
語速   在訓練選手時,會發現大部分的人在一開始都將稿子念的太快。要試想著,如果台下聽眾在沒有稿子的情況下,能夠非常清楚你所表達的文句嗎? 況且當你的語速太快時,你也很難做出「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差異。 (你想想用卡提諾狂新聞的語速來念,是不是很難做出變化?) 所以我通常會建議選手放慢一點速
Thumbnail
語速   在訓練選手時,會發現大部分的人在一開始都將稿子念的太快。要試想著,如果台下聽眾在沒有稿子的情況下,能夠非常清楚你所表達的文句嗎? 況且當你的語速太快時,你也很難做出「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差異。 (你想想用卡提諾狂新聞的語速來念,是不是很難做出變化?) 所以我通常會建議選手放慢一點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