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奇緣】20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翻開迪士尼的動畫作品集,在走過21世紀的前十年低潮後,似乎從2012年的【無敵破壞王(第52部作品)】開始,他們終於開始花點力氣把故事說好,不讓兄弟的皮克斯專美於前,東山再起的霸業歷經2013年的【冰雪奇緣】、2014年的【大英雄天團】、2016年的【動物方城市】,來到2016年底的【海洋奇緣】,可以看出他們不同於過去致力講王子與公主的故事(這部份交給真人電影翻拍就好),而是將主角的個人成長元素加入故事中成了主旋律,搭配日精月益的電腦動畫技術,八九不離十,不會差到哪裡,只是這回看【海洋奇緣】,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海洋奇緣】的故事敘述南太平洋一座島嶼的酋長女兒-莫娜Moana,本來和族人安居樂業,直到有天,漁獲量漸漸短少,農作物開始黑死不生產…莫娜祖母的過世,讓她想起一個神祕的傳說,原來半神人毛伊Maui偷走了大地女神塔菲緹Te Fiti的「心」,因為黑暗力量Te Kā的關係,生態平衡受到破壞,於是莫娜違背父命獨自航海,想要找到半神人毛伊,請他歸還海洋之心…。
電影一開始以莫娜祖母敘述的傳說故事破題,到莫娜小時被海洋寵愛與海為伍,因父親期待、限制違背本性,專心待在陸地,進而為解決島民生活,出海找尋毛伊,這一路就是女主角莫娜蠻中規中矩的冒險故事──2013年【冰雪奇緣】寫下的「SHero」神話,來到了及2016年的【海洋奇緣】,多半有珠玉在前的壓力,即使電影在畫風和音樂有著不錯水準,但嚴厲的父親、溫柔的母親、智慧的奶奶、賣萌的寵物,人物設定加上女主角離家闖盪的成長行程,一直讓我想到【花木蘭】,毛伊的歌舞也神似1997年的【大力士Hercules】,音樂少了【冰雪奇緣】「吼伊去」的神曲渲染力,故事又沒了【動物方城市】藏在細節中的寓言,這就是我覺得少了些什麼的地方。
如果再深究下去,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這回【海洋奇緣】雖然利用太平洋島嶼神話/文化為背景,但知道的越多就越受障礙!!
迪士尼過去每每利用異國文化風情當成背景的作法,就常被說是剝削傳統文化而惹爭議(像當初人物定稿發表就已經惹發爭議-毛伊就被玻里尼西亞人批評一個神明被描繪的像「半豬半河馬」,或是販賣刺青兒童服裝販售,被抗議下架)。雖說動畫片並不是紀錄片/教育片,通常我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怎麼樣,迪士尼的動畫還是在說著西方白人中心價值觀的一個故事,但觀影過程,南島神話裡的「毛伊與希娜Sina」雙主神,只變成毛伊獨撐大局,希娜成了莫娜的母親一角,卻又沒發揮什麼作用(白眼),一直困擾著我。
這是「知識障」,一般人不必理會!!如果說將南島文化,改編成人畜無害的冒險成長歡樂故事,往好處想,【海洋奇緣】讓許多兒童一窺太平洋文化,讓文化流動,倒也有其功能存在。撇開南島文化的元素,我並沒有那麼差評,例如毛伊否定自己的人類身分、莫娜找回自己是海洋族的使命,及最後塔菲緹跟帖卡是一體兩面,不管是人或是神,從懷疑、否定到認清、接受自己,選擇自己想要成為誰──透過歌詞以及台詞,可以理解對於自我價值的理解與追尋仍舊是迪士尼動畫在強調的精神;電影最末把格局拉到人類對於大自然應該要懷抱著謙卑態度,學習尊重共榮(怎麼一下子跳到【魔法公主】了?),【海洋奇緣】又讓我開始猶豫我看到了什麼?!只有當片尾彩蛋出現「如果我有異國口音,名字叫賽巴斯汀,就會有人幫我翻身回來。」這一幕時,我才終於笑了出來,只能給87分,不能更高了。(本片導演就是【小美人魚】導演John Musker和Ron Clement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明天過後】羅蘭艾瑪瑞奇是個很聰明的導演,但絕對不是一個好導演,他懂得利用驚人的視覺特效來唬住觀眾,卻不懂得如何用更進一步的情感、故事來充實電影的內理。
2016年,國家地理頻道播出了一支紀錄片【洪水來臨前Before The Flood】,這部由費雪史蒂文斯導演,與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拍攝而成的記錄片,揭露了地球在這一百年來的全球暖化現象。
這不是一部會讓人哈哈大笑的電影,看完之後,身為電影所指涉的族群,無力感更重!電影片原文中的「Status」,不只是人生狀態,也是社會階級,【人生剩利組】描繪了一個現象,就是現實與夢想間的差距,往往大過於人的算計。
這是一篇寫在2004年一月9日的文章 ,貼了 2005年寫的【傲慢與偏見】一文 ,突然想到,再轉貼回來。從1998年一月,妳出版了【失樂園】之後,就再也沒有聽過妳的新作了。五年了,我沒忘記妳,一。直。都。沒。有。
【傲慢與偏見】的2005年電影版本,在原來的古典味道中加入新式英倫喜劇的橋段,自然也有其可觀處。對我來說,這個版本唯一的缺憾處,就是我希望達西先生能夠是1995年版的柯林佛斯主演,不過這自然又是我的一種偏見囉!!
【BJ有喜】最大的敗筆是加入前兩集的回憶片段,看到芮妮齊薇格與柯林佛斯的那種今非昔比容顏改變,活生生的愛情喜劇頓時變成恐怖片,驚覺原來一轉眼,自己也看BJ系列過了15個年頭了。
【明天過後】羅蘭艾瑪瑞奇是個很聰明的導演,但絕對不是一個好導演,他懂得利用驚人的視覺特效來唬住觀眾,卻不懂得如何用更進一步的情感、故事來充實電影的內理。
2016年,國家地理頻道播出了一支紀錄片【洪水來臨前Before The Flood】,這部由費雪史蒂文斯導演,與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拍攝而成的記錄片,揭露了地球在這一百年來的全球暖化現象。
這不是一部會讓人哈哈大笑的電影,看完之後,身為電影所指涉的族群,無力感更重!電影片原文中的「Status」,不只是人生狀態,也是社會階級,【人生剩利組】描繪了一個現象,就是現實與夢想間的差距,往往大過於人的算計。
這是一篇寫在2004年一月9日的文章 ,貼了 2005年寫的【傲慢與偏見】一文 ,突然想到,再轉貼回來。從1998年一月,妳出版了【失樂園】之後,就再也沒有聽過妳的新作了。五年了,我沒忘記妳,一。直。都。沒。有。
【傲慢與偏見】的2005年電影版本,在原來的古典味道中加入新式英倫喜劇的橋段,自然也有其可觀處。對我來說,這個版本唯一的缺憾處,就是我希望達西先生能夠是1995年版的柯林佛斯主演,不過這自然又是我的一種偏見囉!!
【BJ有喜】最大的敗筆是加入前兩集的回憶片段,看到芮妮齊薇格與柯林佛斯的那種今非昔比容顏改變,活生生的愛情喜劇頓時變成恐怖片,驚覺原來一轉眼,自己也看BJ系列過了15個年頭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迪士尼動畫電影要出續集的難度其實不高,看看那些古早的公主系列電影,有些續集都已經出到第三集了。但說到能登上大螢幕的續作,放眼望去目前也只有那位紅遍半邊天的艾莎女王有做到而已。殊不知來到2024年後竟有另一位公主也有此殊榮!那就是與海洋息息相關的音樂冒險電影《海洋奇緣2(Moana 2)》。
Thumbnail
每個時代吹著不同的風。1995年,迪士尼推出風中奇緣(Pocahontas),男女主分別是印第安公主寶嘉康蒂(Pocahontas)與英國探險家John Smith,講述了一段關於殖民時代,跨種族的愛情故事。擷取部分史實,走在迪士尼擅長的公式上。 雖然在結局上做出大膽突破,沒有happil
Thumbnail
《海洋奇緣2》作為迪士尼續集,再次展示了女主角莫娜的獨立與成長。電影不僅延續了第一集的故事深度和音樂魅力,還引發了對女性角色轉變和社會議題的反思。從過去的公主形象到如今的女強人,莫娜的故事啟發了觀眾重新思考女性在社會中的定位與價值。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電影中的角色發展及其對於當代女性的積極意義。
Thumbnail
迪士尼動畫長髮公主中的眾多片段之一,樂佩公主如何面對對外在探索與內心磨練的拉扯。文章探討土星雙魚逆行對心理的影響,以及母女關係中的罪惡感和渴望的矛盾情感。引導讀者主動與自己內心對話,探索成長的可能。
Thumbnail
馬達遇見了單純的愛情、圓滿了主述者不敢企望的美好,又因為活在沒有夢的現實中,馬達也成了主述者的替罪,承擔他不敢犯下的錯誤。馬達/主述者的愛情自毀,全然沒有周星馳<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那般為了大局只得棄情棄愛這種東方傳統深植的悲劇情結,而顯現出一種當代的虛無:事實上馬達沒有必須背叛牡丹的理由.....
Thumbnail
今年再次上映的《魔法公主》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深刻而感動的視覺心靈饗宴。這部經典動畫通過生動的角色、緊湊的劇情和細膩描繪的視覺畫面讓觀眾重溫了經典,同時它也提醒人們不應該忽略環境保護和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文章中介紹了動畫的故事背景、主要角色、主題及音視效果,讓人對這部經典作品有更深刻的瞭解。
《魔法公主》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之一,便是山獸神踏過之處,草木瞬間繁榮,又瞬間枯萎。 想從山獸神在《魔法公主》中的涵義、象徵,來稍稍談一下,這部描寫人與自然之鬥爭,展示「活著之真實」的作品。
Thumbnail
米卡莎是天狼星5次元的諾姆斯海族,一個擁有藍色鱗片和銀色頭髮的美麗種族。她的家族是宇宙中最古老和最智慧的文明之一,他們擅長控制水元素和精神力量,並且能夠自由穿梭於不同的次元空間。    米卡莎從小就對宇宙充滿了好奇心,她喜歡上宇宙歷史課,學習各種星系和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她的老師..
Thumbnail
如同他在 1995 年的備忘錄中所說的:「《魔法公主》並不打算解決整個世界的問題。狂暴的森林中神和人類之間的戰鬥無法止息,不可能會有幸福的結局。」這也意味著《魔法公主》註定是一個無解的故事。而在 27 年後重映的今日,作為人類的我們找到正確答案了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迪士尼動畫電影要出續集的難度其實不高,看看那些古早的公主系列電影,有些續集都已經出到第三集了。但說到能登上大螢幕的續作,放眼望去目前也只有那位紅遍半邊天的艾莎女王有做到而已。殊不知來到2024年後竟有另一位公主也有此殊榮!那就是與海洋息息相關的音樂冒險電影《海洋奇緣2(Moana 2)》。
Thumbnail
每個時代吹著不同的風。1995年,迪士尼推出風中奇緣(Pocahontas),男女主分別是印第安公主寶嘉康蒂(Pocahontas)與英國探險家John Smith,講述了一段關於殖民時代,跨種族的愛情故事。擷取部分史實,走在迪士尼擅長的公式上。 雖然在結局上做出大膽突破,沒有happil
Thumbnail
《海洋奇緣2》作為迪士尼續集,再次展示了女主角莫娜的獨立與成長。電影不僅延續了第一集的故事深度和音樂魅力,還引發了對女性角色轉變和社會議題的反思。從過去的公主形象到如今的女強人,莫娜的故事啟發了觀眾重新思考女性在社會中的定位與價值。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電影中的角色發展及其對於當代女性的積極意義。
Thumbnail
迪士尼動畫長髮公主中的眾多片段之一,樂佩公主如何面對對外在探索與內心磨練的拉扯。文章探討土星雙魚逆行對心理的影響,以及母女關係中的罪惡感和渴望的矛盾情感。引導讀者主動與自己內心對話,探索成長的可能。
Thumbnail
馬達遇見了單純的愛情、圓滿了主述者不敢企望的美好,又因為活在沒有夢的現實中,馬達也成了主述者的替罪,承擔他不敢犯下的錯誤。馬達/主述者的愛情自毀,全然沒有周星馳<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那般為了大局只得棄情棄愛這種東方傳統深植的悲劇情結,而顯現出一種當代的虛無:事實上馬達沒有必須背叛牡丹的理由.....
Thumbnail
今年再次上映的《魔法公主》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深刻而感動的視覺心靈饗宴。這部經典動畫通過生動的角色、緊湊的劇情和細膩描繪的視覺畫面讓觀眾重溫了經典,同時它也提醒人們不應該忽略環境保護和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文章中介紹了動畫的故事背景、主要角色、主題及音視效果,讓人對這部經典作品有更深刻的瞭解。
《魔法公主》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之一,便是山獸神踏過之處,草木瞬間繁榮,又瞬間枯萎。 想從山獸神在《魔法公主》中的涵義、象徵,來稍稍談一下,這部描寫人與自然之鬥爭,展示「活著之真實」的作品。
Thumbnail
米卡莎是天狼星5次元的諾姆斯海族,一個擁有藍色鱗片和銀色頭髮的美麗種族。她的家族是宇宙中最古老和最智慧的文明之一,他們擅長控制水元素和精神力量,並且能夠自由穿梭於不同的次元空間。    米卡莎從小就對宇宙充滿了好奇心,她喜歡上宇宙歷史課,學習各種星系和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她的老師..
Thumbnail
如同他在 1995 年的備忘錄中所說的:「《魔法公主》並不打算解決整個世界的問題。狂暴的森林中神和人類之間的戰鬥無法止息,不可能會有幸福的結局。」這也意味著《魔法公主》註定是一個無解的故事。而在 27 年後重映的今日,作為人類的我們找到正確答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