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幾個月前,我就買下《徽因》這部音樂劇的票。
比起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時代才女」的面目和風采才是吸引我踏進劇院的主因。
我很好奇,什麼樣的人會被封為「民國才女」,並被評價為「集知性與美貌於一身」。
對我來說,「才女」是個空泛的詞,所以才想藉由這部戲劇,弄清它的定義。
我也試圖回答心中的困惑:究竟是時勢造才女,還是才女造時勢?
我明白肯定不能拿音樂劇討論歷史事實,所以這番心得純粹是我在劇院的所見所聞所感。
如何成為「一代才女」
我認為,這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時代與人物互相影響交織,密不可分。
而「民國才女」終究是時代的產物,如今成為後人津津樂道的風範,或是文學裡一道永恆的風景。
畢竟,「才女」的定義隨時代改變。
歷史中的才女,她們多出生於文化世家,不僅有學識,也有才德;於今來看,文化和學養的傳承已經不是「才女」的必備條件,也許有張名校文憑,有幾項擅長的才藝,就能博得這個美名。
或許有人會說,無論從前或現在,「才女」不都是砸大錢養出來的嗎?
我不否認財富或社會地位是更有利的條件,不過我心目中的「才女」,最核心的素養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品性、風骨、思維、胸襟、膽識和視野,還要有謙遜、溫柔而明智的內心和頭腦,且對「社會責任」有高度意識,才藝和學識倒是其次(沒前者重要)。
共同的人性和情感經驗
我認為《徽因》這部音樂劇幾近完美──我看的音樂劇不多,所以至少是接近我心中的完美;本劇從劇情、舞蹈、音樂、服裝、造形、燈光、影像,還有舞臺設計,無一疲軟。
我很驚訝,同樣的歌曲和歌詞,在不同的脈絡和情境下,由不同的角色演唱出來,居然可以成立──那一刻,我明白這種情況成立的唯一條件,就是共通的人性和情感經驗;也唯有如此,才能跨越時空隔閡感動觀眾。
無論是女主角林徽因,還有分別作為她人生伴侶的梁思成、精神知己金岳霖、靈感與創作動力的徐志摩,他們即使個個擁有非凡成就,但終究只是凡人,難以躲過凡人所有的愛恨嗔癡,正如臺下每個觀眾。
所以,儘管這部音樂劇訴說的是上個世紀的故事,依然具有極強的渲染力。
我在觀眾席上,看到有人拭淚;走出表演廳,也看見有人毫不掩飾地淚流不止。
理想主義者當歡呼
我原想將劇中的「徽因」形象烙於心底,用來當作榜樣之一。
但我沒多久就想通了:「才女」不是我的目標,「成為自己」才是。
林徽因在她的時代,因為敢於「成為自己」,才譜寫出傳奇般的人生。
所以,不只是我,與其仰望某人,每個人更該朝向「理想的自己」前進。
雖然這麼說,也許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不過,老實說,我感到靈魂深處有可以跟林徽因共鳴的東西。
所以,我自作多情地認為,我了解林徽因的理想和困境,甚至感同身受。雖然在很多事情上,我未必會做出跟她一樣的選擇,但她確實很了不起。
最後,看完《徽因》這部音樂劇,我不再羞於承認自己是「理想主義者」,並再次體認「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必要。
看完《徽因》這部音樂劇,我才明白何以「理想主義者」活在「未來」。
而劇中每位角色全部傾盡於「當下」,無論以他們的抱負、心力、知識和才華,並以「當下」鋪砌出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