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十五 【一成一切成】

2022/07/29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又見心常住,稱之曰覺。
一成一切成,一覺一切覺。故云始成正覺。

—《無字寶篋經》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十五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 既博地凡夫,位齊諸佛者。云何不具諸佛神通作用。
: 非是不具,但眾生不知。故華嚴宗云。諸佛證眾生之體。用眾生之用。所以志公和尚歌云。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義。他家文字有親疏。莫起功夫求的意。任蹤橫。絕忌諱。長在人間不居世。運用元來聲色中。凡夫不了爭為計。

如有學人問大安和尚。

如何是諸佛神通
師云。汝從何處來。對云。江西來。師云。莫不謾語不。對云。終不謬言。學人再問。如何是神通。師云。果然妄語。斯皆可驗。並是現前日用不知。故諸佛將眾生心中真如體相用三大之因。為法報化三身之果。豈可更論具不具耶。如今若實未薦者。但非生因之所生。唯在了因之所了。
大涅槃經云。生因者,如泥作瓶。了因者,如燈照物。若智燈纔照,凡聖一如。若意解觀之,真俗似別。然世間多執事相。迷於真理。故法華經云。取相凡夫,隨宜為說。
金剛經云,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所以一切經論。皆破眾生身心事相等執。如寶藏論離微品云。夫經論者,莫不就彼凡情。破彼根量。種種方便,皆不住於形事。若不住形事者,則不須一切言說。及以離微也。故經云。隨宜說法。意趣難解。雖說種種之乘。皆是權接方便助道法也。
然非究竟解脫涅槃。如有人於虛空中畫作種種色相,及種種音聲。然彼虛空,實無異相,受入變動。故知諸佛化身,及以說法,亦復如是。於實際中,都無一異。是以天地合離。虛空合微。萬物動作。變化無為。
夫神中有智。智中有通。通有五種。智有三種

何為五種通

一曰道通。二曰神通。三曰依通。四曰報通。五曰妖通
  • 妖通者,狐狸老變。木石精化。附傍人神。聰慧奇異。此謂妖通。
  • 何謂報通。鬼神逆知。諸天變化。中陰了生。神龍隱變。此謂報通。
  • 何謂依通。約法而知。緣身而用。乘符往來。藥餌靈變。此謂依通。
  • 何謂神通。靜心照物。宿命記持。種種分別。皆隨定力。此謂神通。
  • 何謂道通。無心應物。緣化萬有。水月空華。影像無主。此謂道通。

何謂三智

一曰真智。二曰內智。三曰外智
  • 何謂外智。謂分別根門。識了塵境。博覽古今。皆通俗事。此名外智。
  • 何謂內智。自覺無明。割斷煩惱。心意寂靜。滅無有餘。此名內智。
  • 何謂真智。體解無物。本來寂靜。通達無涯。淨穢不二。故名真智。
真智道通。不可名目。餘所有者。皆是邪偽。偽則不真。邪則不正。惑亂心生。迷於本性。是以深解離微。達彼諸有。自性本真。出於群品。
夫智有邪正。通有真偽。若非法眼精明。難可辯了。是以俗間多信邪偽。少信正真。大教偃行。小乘現用。故知妙理難顯也。
百丈廣語云。應物隨形,變現諸趣。離我我所,猶屬小用。是佛事門收。大用者,大身隱於無形。大音匿於希聲。
龐居士偈云。世人多重金。我愛剎那靜。金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心通法亦通。十八斷行蹤。但自心無礙。何愁神不通。
如是解者,方入宗鏡之中。所有施為。皆入律行。自然成辦一切佛事。
如淨名私記云。得入律行者,如優波離章。是名奉律。是名善解。端坐不用經營辦供養具。而常作佛事心行中求。
已上並約性用心通。不約事解。
或諸家兼事說者。或云眾生理具。諸佛事圓。或云眾生在因。諸佛證果。或云眾生客塵所遮。諸佛種現俱盡。或云眾生妄見所隔。諸佛五眼圓通。天台教,多約本迹,明凡聖不二。辯生佛之因果。
故肇法師云。本迹雖殊,不思議一。所以湛然尊者,約三觀四教十如十乘,一念三千等。於此迹門,論其十妙。若知迹門尚妙。本門可知。遂撮略色心不二等十門。明權實之宗。辯能所之化。故云為實施權,則不二而二。開權顯實,則二而不二。斯則始終明不二。

十門者。

一,色心不二門者

且十如境乃至無諦,一一皆有總別二意。總在一念分別色心。何者。初十如中。相唯在色。性唯在心。體力作緣,義兼色心。因果唯心。報唯約色。十二因緣,苦業兩兼。惑唯在心。四諦,則三兼色心。滅唯在心。二諦三諦,皆俗具色心。真中唯心。一實諦及無諦。準此可見。既知別已。攝別入總。一切諸法,無非心性。一性無性。三千宛然。
當知心之色心。即心名變。變名為造。造謂體用。是則非色非心。而色而心。唯色唯心。良由於此。故知但識一念。遍見己他生佛。他生他佛,尚與心同。況己心生佛,寧乖一念。故彼彼境法。差而不差。

二,內外不二門者

凡所觀境,不出內外。外謂託彼依正色心。即空假中。即空假中妙故。色心體絕。唯一實性。無空假中。色心宛然。豁同真淨。無復眾生七方便異。不見國土淨穢差品。而帝網依正,終自炳然。
所言內者,先了外色心一念無念。唯內體三千即空假中。是則外法全為心性。心性無外。攝無不周。十方諸佛。法界有情,性體無殊。一切咸遍。誰云內外色心己他。此即用向色心不二門成。

三,修性不二門者

性德只是界如一念。此內界如。三法具足。性雖本爾。籍智起修。由修照性。由性發修。在性則全修成性。起修則全性成修。性無所移。修常宛爾。
修又二種。順修逆修。順謂了性為行。逆謂背性成迷。迷了二心,心雖不二。逆順二性,性事恆殊。可由事不移心,則令迷修成了。故須一期迷了。照性成修。見性修心。二心俱泯。
又了順修對性。有離有合。離謂修性各三。合謂修二性一。修二各三。共發性三。是則修雖具九。九只是三。為對性明修,故合修為二。二與一性。如水為波。二亦無二。亦無波水。應知性指三障。是故具三。修從性成。成三法爾。達無修性。唯一妙乘。無所分別。法界洞朗。此由內外不二門成。

四,因果不二門者

眾生心因,既具三軌。此因成果,名三涅槃。因果無殊。始終理一。若爾因德已具,何不住因。但由迷因,各自謂實。若了迷性。實唯住因。故久研此因。因顯名果。只緣因果理一。用此一理為因。理顯無復果名,豈可仍存因號。
因果既泯。理性自忘。只由忘智親疏,致使迷成厚薄。迷厚薄故,強分三惑。義開六即。名智淺深。故如夢勤加。空冥惑絕。幻因既滿。鏡像果圓。空像雖即義同。而空虛像實。像實故稱理本有。空虛故迷轉成性。是則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體一。
若謂因異果,因亦非因。曉果從因,因方剋果。所以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三千無改,無明即明。三千並常,俱體俱用。此以修性不二門成。

五,染淨不二門者

若識無始即法性為無明。故可了今無明為法性。法性之與無明,遍造諸法名之為染。無明之與法性。遍應眾緣號之為淨。濁水清水。波濕無殊。清濁雖即,由緣而濁成本有。濁雖本有,而全體是清。以二波理通。舉體是用。
故三千因果,俱名緣起。迷悟緣起,不離剎那。剎那性常。緣起理一。一理之內。而分淨穢。別則六穢四淨。通則十通淨穢。
故知剎那。染體悉淨。三千未顯,驗體仍迷。故相似位,成六根遍照。照分十界。各具灼然。豈六根淨人,謂十定十。分真垂跡。十界亦然。乃至果成。等彼百界。
故須初心。而遮而照。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爾空中。終日雙亡。終日雙照。不動此念,遍應無方。隨感而施,淨穢斯泯。亡淨穢故。以空以中。仍由空中。轉染為淨。由了染淨。空中自亡。此以因果不二門成。

六,依正不二門者

已證遮那。一體不二。良由無始,一念三千。以三千中,生陰二千為正。國土一千屬依。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雖無能所。依正宛然。是則理性名字觀行,已有不二依正之相。故使自他因果相攝。
但眾生在理,果雖未辦。一切莫非遮那妙境。然應復了,諸佛法體,非遍而遍。眾生理性,非局而局。始終不改。大小無妨。因果理同。依正何別。故淨穢之土。勝劣之身。塵身與法身量同。塵國與寂光無異。是則一一塵剎一切剎。一一塵身一切身。廣狹勝劣難思議。淨穢方所無窮盡。若非三千空假中。安能成茲自在用。如是方知生佛等。彼此事理互相收。此以染淨不二門成。

七,自他不二門者

隨機利他。事乃憑本。本為一性。具足自他。方至果位。自即益他。如理性三德三諦。三千自行,唯在空中。利他三千赴物。物機無量,不出三千。能應雖多,不出十界。十界轉現,不出一念。土土互生,不出寂光。眾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諸佛由三千理滿故能應。應遍機遍。欣赴不差。
不然。豈能如鏡現像。鏡有現像之理。形有生像之性。若一形對不能現像。則理鏡有窮。形事未通。若與鏡像隔。則容有是理。無有形對而不像者。若鏡未現像。由塵所遮。去塵由人磨。現像非關磨者。
以喻觀法。大旨可知。應知理雖自他具足。必籍緣了為利他功。復由緣了與性一合。方能稱性施設萬端。則不起自性,化無方所。此由依正不二門成。

八,三業不二門者

於化他門。事分三密。隨順物理得名。不同心輪鑒機。二輪設化。現身說法。未曾毫差。在身分於真應。在法分於權實。二身若異,何故乃云即是法身。二說若乖,何故乃云皆成佛道。
若唯法身,應無垂世。若唯佛道,誰施三乘。身尚無身。說必非說。身口平等,等彼意輪。心色一如,不謀而化。常冥至極。稱物施為。豈非百界一心,界界無非三業。界尚一念,三業豈殊。果用無虧,因必稱果。
若信因果。方知三密有本。百界三業,俱空假中。故使稱宜遍赴為果。一一應色。一一言音。無不百界。三業具足。化復作化。斯之謂歟。故一念凡心,已有理性三密相海。一塵報色,同在本理毘盧遮那。方乃名為三無差別。此以自他不二門成。

九,明權實不二門者

平等大慧。常鑑法界。亦由理性。九權一實。實復九界。權亦復然。權實相冥。百界一念,亦不可分別任運常然至果。乃由契本一理。非權非實。而權而實。此即如前,心輪自在。致令身口,赴權實機。三業一念。無乖權實。不動而施。豈應隔異。對說即以權實立稱。在身則以真應為名。三業理同。權實冥合。此以三業不二門成。

十,受潤不二門者

物理本來。性具權實。無始熏習。或權或實。權實由熏。理恒平等。遇時成習。願行所資。若無本因。熏亦徒設。遇熏自異。非由性殊。性雖無殊。必藉幻發。幻機幻感。幻應幻赴。能化所化。並非權實。然由生具非權非實。成權實機。佛亦果具非權非實。為權實應。物機應契。身土無偏。同常寂光,無非法界。
故知三千同在心地。與佛心地三千不殊。四微體同。權實益等。此以權實不二門成。
已上並是約理事權實因果能所等解釋。
大凡理事二門。非一非異。如大智度論云。有二種門一畢竟空門。二分別好惡門。今依分別門中,則理是所依為本。事是能依為末。又理妙難知為勝。事麁易見為劣。如今祇可從勝。不可徇劣。但得理本。本立而道生。事則自然成矣。
又理實應緣,無礙事之理。事因理立,無失理之事。如今不入圓信之者,皆自鄙下凡。遠推極聖。斯乃不唯失事,理亦全無。但悟一心無礙自在之宗。自然理事融通。真俗交徹。若執事而迷理,永劫沈淪。
或悟理而遺事,此非圓證。何者。理事不出自心。性相寧乖一旨。若入宗鏡。頓悟真心。尚無非理非事之文。豈有若理若事之執。但得本之後。亦不廢圓修。
如有學人問本淨和尚云。師還修行也無。對云。我修行與汝別。汝先修而後悟。我先悟而後修。是以若先修而後悟,斯則有功之功,功歸生滅。若先悟而後修,此乃無功之功,功不虛棄。所以融大師信心銘云。欲得心淨。無心用功。
又若具智眼之人,豈得妄生叨濫。況似明目之者,終不墮於溝坑。若盲禪闇證之徒,焉知六即。狂慧徇文之等,奚識一心。如今但先令圓信無疑。自居觀行之位。
古人云。一生可辦,豈虛言哉。切不可迷性徇修,執權害實。棄本逐末,認妄遺真。
據世諦之名言。執無始之熏習。將言定旨。立解明宗。一向合塵。背於本覺。如昔人云。妄情牽引何年了。辜負靈臺一點光。
又真覺大師歌云。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瑠璃含寶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歇。且如世間有福之人。於伏藏內,得摩尼珠。法爾以種種磨治。然後自然雨寶。況悟心得道之者,亦復如是。既入佛位。法爾萬行莊嚴,悲智相續。
如華嚴經中,第十法雲地菩薩。況如大摩尼珠,有十種性。十地品云。佛子。譬如大摩尼珠,有十種性。出過眾寶。何等為十。
  • 一者,從大海出。
  • 二者,巧匠治理。
  • 三者,圓滿無缺。
  • 四者,清淨離垢。
  • 五者,內外明徹。
  • 六者,善巧鑽穿。
  • 七者,貫以寶縷。
  • 八者,置在瑠璃高幢之上。
  • 九者,普放一切種種光明。
  • 十者,能隨王意,雨眾寶物。如眾生心,充滿其願。
佛子。當知菩薩,亦復如是。
有十種事,出過眾聖。何等為十。
  • 一者,發一切智心。
  • 二者,持戒頭陀,正行明淨。
  • 三者,諸禪三昧,圓滿無缺。
  • 四者,道行清白,離諸垢穢。
  • 五者,方便神通,內外明徹。
  • 六者,緣起智慧,善能鑽穿。
  • 七者,貫以種種方便智縷。
  • 八者,置於自在高幢之上。
  • 九者,觀眾生行,放聞持光。
  • 十者,受佛智職。墮在佛數。能為眾生,廣作佛事。
故知悟道如得珠。豈無磨治莊嚴等事。
: 若不具神變,將何攝化。
: 若純取事相神通,有違真趣。如輔行記云。修三昧者忽發神通。須急棄之。有漏之法,虛妄故也。

故止觀云。

能障般若。何者。種智般若,自具諸法。能泯諸相。未具已來,但安於理。何須事通。若專於通。是則障理。又不唯障理。反受其殃。如欝頭勝意之徒,即斯類矣。
夫言真實神變者,無非演一乘門。談無生理。一言契道,當生死而證涅槃。目擊明宗,即塵勞而成正覺。剎那而革凡為聖。須臾而變有歸空。如此作用,豈非神變耶。
所以寶積經云。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夫說法者,為大神變。若是下劣根機之者。諸佛大慈,不令孤棄。一期方便,黃葉止啼。
如維摩經云。以神通慧,化愚癡眾生。若上上根人。只令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如昔有彭城王問諸大德等。實若證果,即得成聖者。與我左腋出水。右腋出火。飛騰虛空。放光動地。我即禮拜汝為師。
牛頭融大師答云。善哉善哉。不可思議。今若責我如此證果者,恐與道乖。審如是成佛者,幻師亦得作佛。且與諸大德及諸人士證者。昔釋迦在於。僧中演無上道,與僧不異。維摩在俗說解脫果,與俗不殊。勝鬘女人說大乘法,女相不改。善星比丘行闡提行,僧相不移。此乃正據其內心解與不解,以為差隔。何關色身。男女相貌,衣服好醜。若言形隨證改,貌逐悟遷是聖者。則瞿曇形改。方成釋迦。維摩相遷,乃成金粟。即知證是心證,非是形遷。悟是智變,非關相異。
譬如世間任官之人。為遷改官。官高豈即貌別。又古人云。不改舊時人。只改舊時行履處。設或改形換質。千變萬化。皆是一心所為。乃至神通作用。出沒自在。易小令大。展促為長。豈離一心之內。故知萬事無有不由心者。但證自心,言下成聖。若不識道,具相奚為。
故金剛經云。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又偈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古人云。若不達此理。縱然步步脚踏蓮華。亦同魔作。
龐居士偈云。色聲求佛道。結果反成魔。若決定取神通勝相作佛者。不唯幻士成聖。乃至天魔外道,妖狐精魅。鬼神龍蜃等,皆悉成佛。彼咸具業報五通。盡能變化故。若不一一以實相勘之,何辯真偽。但先悟宗鏡。法眼圓明。則何理而不通。何事而不徹。一切佛事攝化之門。自然成就。

如華嚴論云。

經云。入深禪定,得佛神通者。以心稱理原。無出入體。無靜亂體。無造作性。任理自真。不生不滅。理真智應。性自遍周。三世十方,一時普應。對現色身。隨智應而化群品。而無來往。亦不變化。名佛神通。智無依止。無形無色。體無來去。性自遍周。非三世攝,而能普應三世之法。名曰神通。是故經云。智入三世而無來往。為三世是眾生情所妄立,非實有故。為智體無形無色,不造不作,而應群品,名之為神。圓滿十方,無法不知,無根不識,名之為通
又云,法華經云。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聲聞及緣覺。不退諸菩薩。皆悉不能知。此等即是門前三乘也。為未明世間相常住。是法住法位。為三乘同厭苦集,樂修滅道之心。未明苦集,本唯智起。不了滅道,本自無修無造無作。化諸群品。如幻住世。性絕無明,即是佛故。
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何須苦死要三僧祇。但自了三界業。能空業處,任運接生。即是佛也。何須變易,方言成佛。龍天變易,豈為佛耶。三乘之人亦變易。何故待三僧祗,佛方成故。十地之上。方能見性。
是故經云。若以色性大神力。而欲望見調御士。彼即瞖目顛倒見。彼為不識最勝法。佛者。覺也。覺業性真,業無生滅,無得無證。不出不沒。性無變化。本來如即是佛故。隨緣六道。行菩薩行。變化神通,接引迷流。佛非變化。

淨名經云。

雖成正覺。轉于法輪。不捨菩薩之道,是菩薩行故。以此善財,十住初心。於妙峯山上德雲比丘所,得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即便成正覺。然後始詣諸友,求菩薩道。行菩薩行。當知正覺體用之時,即心無作處,即是佛故。不須修行。設當行滿,亦不移今故。
如化佛示成化相之時。苦行麻麥。剃髮持衣。捨諸飾好。藉草等事。為化外道。經中佛自和會。非佛自須如是等行。無增上慢者,豈須如是。一念任無作性佛。智慧現前,無得無證。即是佛也。
還如善財證覺之後。方求菩提道,菩薩行。所以然者。為覺道之後。方堪入纏。處俗無縛,始能為眾生說法解縛。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說時前後,法是一時故。當知若欲行菩薩行,須先成正覺。
又經頌云,文殊法常爾者。為文殊是諸佛之慧。不動智是體。文殊是用。以將此一切諸佛一切眾生根本智之體用門。與一切信心者作因果體用。故使依本。故迄至究竟果滿,與因不異,無二性故。方名初發心,畢竟心,二種不別。明此十信心難發難信難入。聞之者。皆云我是凡夫,何猶可得是佛。故設少分信者,即責神通道力。
是故當知。且須如是正信。方始以正信正見法力加行,如法進修。分分無明薄,解脫智慧明。依自得法淺深,漸當神通德用,隨自已得。信猶未得何索神通。說言漸漸者,不移一時,一法性一智慧,無依住無所得中漸漸故。以十玄六相義圓之法性理中,無有漸頓。但為無始無明慣習熟。卒令契理純熟難故而有漸漸。
: 佛稱覺義。覺何等法。
: 無法之法,是名真法。無覺之覺,是名真覺。則妙性無寄。天真朗然。華嚴經頌云。佛法不可覺。了此名覺法。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
無字寶篋經云。爾時勝思惟菩薩白佛言。何等一法,是如來所證覺知。善男子。無有一法如來所覺。善男子。於法無覺是如來覺。善男子。一切法不生,而如來證覺。一切法不滅,而如來證覺。是以若有覺乃眾生。無覺同木石。俱非真性。不契無緣。無覺之覺,方齊大旨。無覺故不同眾生。覺故不如木石。則一覺一切覺。無覺無不覺。無覺故慧解寂然。無不覺故虛懷朗鑒。又見心常住,稱之曰覺。一成一切成。一覺一切覺。言窮慮絕不壞假名。故云始成正覺。
: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者。云何復說後心菩提。
: 非初非後,不離初後。如大智度論云。不但以初心得。亦不離初心得。所以者何。若但以初心得,不以後心者。菩薩初發心便應是佛。若無初心,云何有第二第三心。第二第三心,以初心為根本因緣。亦不但後心,亦不離後心者。是後心亦不離初心。若無初心。則無後心。初心集種種無量功德。後心則具足。具足故,能斷煩惱習。得無上道。須菩提。此中自說難因緣。初後心心數法不俱。不俱者,則過去已滅,不得和合。若無和合,則善根不集。善根不集。云何成無上道。
佛以現事譬喻答。如燈炷非獨初焰燋。亦不離初焰。非獨後焰燋。亦不離後焰而燈炷燋。佛語須菩提。汝自見炷燋。非初非後而炷燋。我亦以佛眼見菩薩得無上道。不以初心得。亦不離初心。亦不以後心得。亦不離後心而得無上道。
燈譬菩薩道。炷喻無明等煩惱。焰如初地相應智慧。乃至金剛三昧相應智慧。燋無明等煩惱炷。亦非初心智焰。亦非後心智焰。而無明等煩惱炷燋盡,得成無上道。
又如燈雖念念滅。而能相續破闇。心亦如是。雖念念不住。前後不俱。而能相續。成其覺慧。成無上道。
清涼疏云。華嚴經云。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者。
夫初心為始。正覺為終。何以初心便成正覺。故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覺法自性,即名為佛故。
經頌云。佛心豈有他。正覺覺世間。斯良證也。斯則發者,是開發之發。非發起之發也。何謂現前之相。夫佛智非深。情迷謂遠。情亡智現。則一體非遙。既言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則知此心,即一切法性。今理現自心。即心之性,已備無邊之德矣。
成就慧身者,上觀法盡也。正法當興,今諸見亡也。佛智爰起,覺心則理現。理現則智圓。若鏡淨明生。非前非後。非新非故。寂照湛然。
不由他悟者,成上慧身,即無師自然智也。又不由他悟,是自覺也。知一切法,是覺他也。成就慧身為覺滿也。成就慧身,必資理發。見夫心性,豈更有他。若見有他。安稱為悟。既曰心性。自亦不存。寂而能知。名為正覺。

故法華經云。

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夫一者,即古今不易之一道。大者,是凡聖之心體。故十方諸佛,為此一大事出現於世。皆令眾生,於自心中。開此知見。若立種種差別,是眾生知見。若融歸一道,是二乘知見。若一亦非一,是菩薩知見。
若佛知見者,當一念心開之時。如千日並照。不俟更言。即是祖師西來。即是諸佛普現。故云念念釋迦出世。步步彌勒下生。何處於自心外,別求祖佛。則知眾生佛智,本自具足。若欲起心別求,即成遍計之性
故六祖云。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觀照。不假文字。若如是者,何用更立文字。今為未知者,假以文字指歸。令見自性。若發明時。即是豁然還得本心。於本心中。無法不了。故云,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是知若入無念法門。成佛不出剎那之際。
若起心求道。徒勞神於塵劫之中。如釋迦文佛。從過去無量劫來。承事供養。無數恒河沙等諸佛。皆不得記。何以故。以依止所行有所得故。至燃燈佛時。因獻五莖蓮華。乃得授記釋迦之號。方達五陰性空,心無所著。始見天真之佛。頓入無得之門。故將蓮華獻佛。用表證明。
所以華嚴經頌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尚不用瞥起思量。豈況勞功永劫。
《宗鏡錄》 卷十五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會員
254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