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十七 【知幻即離】

2022/08/01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故知長短之劫,由一念來。」
圓覺經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十七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成佛之理。或云一念。或云三祇。未審定取何文,以印後學。
答 : 成佛之旨,且非時劫。遲速之教,屬在權宜。
故起信論明,為勇猛眾生,成佛在於一念。為懈怠者,得果須滿三祇。但形教跡之言,盡成方便。

楞嚴經鈔云。

劫者,是時分義,而有成住壞空。皆由眾生,妄見所感。且妄見動,外感風輪。由愛發故,外感水輪。由堅執心,外感地輪。由研求懆故,外感火輪。由四大故,起六根。起六根故,見六塵。見六塵故,有時分。若了無明根本一念妄心。則知從心所生三界,畢竟無有。且時因境立。境尚本空,時自無體。何須更論劫數多少。但一念斷無明,何假更歷僧祇。
是以首楞嚴經云。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又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圓覺經云。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故知長短之劫,由一念來。三乘趣果,並是夢中。說悟時事,皆無多劫耳。所以法華經,演半日為五十小劫。維摩經,演七日為一劫。
又如涅槃經云。屠兒廣額,日殺千羊。後發心已,佛言。於賢劫中成佛。諸大菩薩。及阿羅漢疑云。我等成佛即遠劫。廣額何故成佛在先。佛言,欲得早成者,即與早。欲得遠成者,即與遠。若頓見真性,即一念成佛。故知利鈍不同。遲速在我。可驗心生法生。心滅法滅矣。以三界無別法。但是一心作。一切境界,皆因動念。念若不生,境本無體。返窮動念,念亦空寂。即知迷時無失。悟時無得。以無住真心,不增減故。

如首楞嚴經云。

佛言。富樓那。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
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來。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古釋云。頭無得失者,頭喻真性。無明迷時,性亦不失。無明歇時,亦不別得。歇即菩提者,但悟本體,五現量識。一切萬行,皆悉具足。即是菩提。
如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無漏智性,本自具足。又頓從漸得名,俱稱方便。
古釋云。若據說頓,亦是方便。若云漸頓俱是,亦謗於佛。俱不是,亦謗於佛。是以本覺體上,離頓漸,離言說,何處有頓漸名字。
第六識動,有分別。不動,即等周法界。五現量識等。一一根皆遍法界。眼見色時,色不可得。元來等法界。
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即知世間一切諸相,本來常住。何行位能知。唯佛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為眾生迷不知,故說。若知,不俟更說。方知有說皆屬方便。
: 即自心成佛者,還立他佛不。若決定不立,則無諸佛之所威神建立,加被護念等。便成斷見。
: 以自心性,遍一切處故。所以若見他佛,即是自佛。不壞自他之境,唯是一心。眾生如像上之模。若除模,既見自佛。亦見他佛。何者。雖見他佛。即是自佛。以自鑄出故。亦不壞他佛。以於彼本質上,雖變起他佛之形。即是自相分故。變與不變,皆是一心。所以因眾生迷悟二心。有見不見自他之理。若約真性,迷悟何從。自他俱泯。以法身無形,無自他相見之相。

古德云。

迷有二種

心外取境。生想違理。故不能見無相之佛。
取內蘊相。不了性故。不見心佛。

悟有二種

了一切法。即心自性。性亦非性。情破理現,則見舍那身,稱於法性。無內外也。
了蘊性相。則見自心之佛,與舍那非一非異。如天帝釋不修天業,宮殿何以隨身。轉輪王不作王因,七寶無由聚集。唯憑自善,外感勝緣。
是以華嚴經云。佛子。一切如來,同一體性。大智輪中,出生種種智慧光明。佛子。汝等應知,如來於一解脫味。出生無量不可思議種種功德。眾生念言。此是如來神力所造。佛子。此非如來神力所造。佛子。乃至一菩薩,不於佛所曾種善根,能得如來少分智慧,無有是處。但以諸佛威德力故,令諸眾生見佛功德。而佛如來,無有分別。無成無壞。無有作者。亦無作法。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之相。
寶藏論云。夫所以真一無一,而現不同。或有人念佛佛現。念僧僧現。但彼佛非佛非非佛,而現於佛。乃至非僧非非僧。而現於僧。何以故。彼妄心希望現故。不覺自心所現,聖事緣起。一向為外境界,而有差別。實非佛法僧。而有異也。
乃至譬如有人,於大冶邊。自作模樣,方圓自稱。願彼融金,流入我模,以成形像。然則融金,雖成形像。其實融金,非像非非像。而現於像。彼人念佛。亦復如是。大冶金,即喻如來法身。模樣者,即喻眾生希望。念融得佛。故以念佛和合緣生,起種種身相。
然彼法身,非相非非相。何謂非相,本無定相。何謂非非相,緣起諸相。然則法身,非現非非現。離性無性。非有非無。非心非意。不可以一切量度也。但彼凡夫隨心而有。即生現佛想。一向謂彼心外有佛。不知自心和合而有。或一向言心外無佛。即為謗正法也。
釋曰。何謂非相,本無定相者。以因心所現。外相無體,從心感生。緣盡即滅,何相之有。故云本無定相。何謂非非相,緣起諸相者。既稱無定,但隨緣現。因緣和合,幻相不無。故云緣起諸相。若能不生分別。不執自他。內不執有而取諸蘊。外不執無而謗正法。則開眼合眼。舉足下足。非見非非見,為真見佛矣。

寶性論云。

依佛義故。經云。佛告阿難。言如來者,非可見法。是故眼識,不能得見故。依法義故。經云。所言法者,非可說事。以是故非耳識所聞故。依僧義故。經云。所言僧者,名無為。是故不可身心供養,禮拜讚歎。故知三寶,如虛空相。非見聞之所及。則眾生之心佛。度佛心之眾生。若有一法對治,盡成邪見。故六祖云。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即是真度。
: 既心外無佛。見佛是心。云何教中,有說化佛來迎。生諸淨剎。
: 法身如來。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應一際。即不來不去,隨應物心。又化體即真,說無來去。從真流化,現有往還。即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也。不來而來。似水月之頓呈。不見而見,猶行雲之忽現。
: 如上所說,真體則湛然不動。化相則不來而來。正是心外有他佛來迎。云何證自心是佛。
: 一是如來慈悲本願功德種子增上緣力。令曾與佛有緣眾生念佛修觀,集諸福智,種種萬善功德力以為因緣。則自心感現佛身來迎。不是諸佛,實遣化身而來迎接。但是功德種子本願之力。以所化眾生,時機正合,令自心見佛來迎。則佛身湛然常寂,無有去來。眾生識心,託佛本願功德勝力,自心變化,有來有去。
如面鏡像。似夢施為。鏡中之形,非內非外。夢裏之質,不有不無。但是自心。非關佛化。則不來不去,約諸佛功德所云。有往有還,就眾生心相所說。是知淨業純熟,目覩佛身。惡果將成,心現地獄。如福德之者,執礫成金。業貧之人,變金成礫。礫非金而金現。金非礫而礫生。金生但是心生。礫現唯從心現。轉變是我。金礫何從。抱疑之徒。可曉斯旨。
: 如前剖析。理事分明。佛外無心。心外無佛。云何教中更立念佛法門
: 只為不信自心是佛,向外馳求。若中下根,權令觀佛色身。繫緣麁念。以外顯內。漸悟自心。若是上機,只令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如佛藏經云。

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乃至又念佛者,離諸想。諸想不生。心無分別。無名字。無障礙。無欲無得。不起覺觀。何以故。舍利弗。隨所念起一切諸想,皆是邪見。
舍利弗。隨無所有,無覺無觀。無生無滅。通達是者,名為念佛。如是念中,無貪無著。無逆無順。無名無想。
舍利弗。無想無語,乃名念佛。是中乃至無微細小念。何況麁身口意業。無身口意業處,無取無攝。無諍無訟,無念,無分別,空寂無性。滅諸覺觀,是名念佛
舍利弗。若人成就如是念者。欲轉四天下地,隨意能轉。亦能降伏百千億魔。況弊無明,從虛誑緣起,無決定相。是法如是,無想無戲論。無生無滅。不可說,不可分別。無暗無明。魔若魔民,所不能測。
但以世俗言說。有所教化,而作是言。汝念佛時,莫取小想。莫生戲論。莫有分別。何以故。是法皆空,無有體性。不可念一相。所謂無相。是名真實念佛
華嚴經頌云。譬如日月住虛空。一切水中皆現影。住於法界無所動。隨心現影亦復然。又頌云。譬如帝青寶。照物皆同色。眾生見佛時。同佛菩提色。釋云。諸佛菩提之色,即眾生心性之光。以心無相故,菩提亦復然。
所以文殊頌云。無色無形相。無根無住處。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又頌云。虛空無中邊。諸佛心亦然。心同虛空故。敬禮無所觀。
華嚴入法界品中,德雲比丘,入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乃至住一切世念佛門。隨於自心之所欲樂,普見三世諸如來故。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品頌云。心能普集無邊業。莊嚴一切諸世間。了一切法皆是心。現身等彼眾生數。
入楞伽經偈云。佛及聲聞身。辟支佛身等。復種種色身。但說是內心。
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云。如來密藏法,謂一切智心。乃至是心為柱。不怯不弱。不羸不壞。無有懶惰。不背不捨。順向是心,而覺了之。
華手經云。一切諸法。如日明淨。隨所正觀。皆入無際。釋曰。一切諸法。皆是心光。無有瑕翳。故云如日明淨。隨所有法。能作斯觀。無不入自心無際之際。

又止觀明

念佛三昧門者,當云何念。為復念我,當從心得佛。從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以故。心者佛無心。色者佛無色。故不用色心得三菩提。佛色已盡。乃至識已盡。佛所說盡者,是癡人不知。智者曉了,不用身口得佛。不用智慧得佛。何故。智慧索不可得。自索我了不可得。亦無所見。一切法本無所有。壞本絕本。
又如夢見七寶。親屬歡樂。覺已追念。不知在何處。如是念佛。

又如佛在時,三人為伯仲。聞毘耶離國婬女人,名菴羅婆利。舍衛國有婬女人,名須曼那。王舍城婬女人,名憂鉢羅槃那。此三人,各各聞人讚三女人,端正無比。晝夜專念,心著不捨。便於夢中,夢與從事。覺已心念,彼女不來。我亦不往。而婬事得辦。因是而悟,一切諸法,皆如是耶。於是往到跋陀婆羅菩薩所,問是事。跋陀婆羅答言。諸法實爾。皆從念生。如是種種為此三人,方便巧說諸法空。是時三人,即得阿鞞跋致。是知人不來往,而樂事宛然。當如是念佛。
又如人行大澤,飢渴夢得美食。覺已腹空。自念一切所有法,皆如夢。當如是念佛。數數念,莫得休息。用是念,當生阿彌陀國。是名如相念
大方等大集經云。佛告賢護。我念往昔,有佛世尊,號須波日。時有一人,行值曠野。飢渴困苦,遂即睡眠。夢中具得諸種上妙美食。食之既飽,無復飢虛。從是寤已,還復飢渴。是人因此,即自思惟。如是諸法,皆空無實。猶夢所見,本自非真。
如是觀時,悟無生忍,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如人以寶倚瑠璃上,影現其中。亦如比丘觀骨,起種種光。此無持來者,無有是骨。是意作耳。
如大方等大集經云。復次賢護。譬如比丘,修不淨觀見新死屍,形色始變。或青或黃。或黑或赤。乃至觀骨離散。而彼骨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唯心所作,還見自心。
又如鏡中像,不外來。不中生。以鏡淨故,自見其形。行人色清淨。所見者清淨。欲見佛,即見佛。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歡喜。自念佛從何所來。我亦無所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見佛。心是佛。心是我。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泥洹。是法無可示者。皆念所為。設有其念。亦了無所有,空耳。是名佛印。無所貪。無所著。無所求。無所想。所有盡。所欲盡。無所從生。無所可滅。無所敗壞。道要道本。是印,二乘不能壞。何況魔耶。
婆沙論,明新發意菩薩。先念佛色相,相體,相業,相果,相用,得下勢力。次念佛四十不共法心,得中勢力。次念實相佛。得上勢力。而不著色法二身。
偈云。不貪著色身。法身亦不著。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虛空。勸修者。若人欲得智慧如大海,令無能為我作師者。於此坐不運神通,悉見諸佛,悉聞所說,悉能受持者。常行三昧,於諸功德,最為第一。
此三昧,是諸佛母,佛眼,佛父,無生大悲母。一切諸如來。從此二法生。碎大千地,及草木為塵。一塵為一佛剎。滿爾世界中寶,用布施。其福甚多。不如聞此三昧不驚不畏。況信受持讀誦為人說。況定心修習,如搆牛乳頃。況能成是三昧。故無量無邊。
又婆沙論云。劫火官賊怨。毒龍獸眾病。侵是人者,無有是處。此人常為天龍八部諸佛,皆共護念稱讚。皆共欲見。共來其所。若聞此三昧,如上四番功德皆隨喜。三世諸佛菩薩皆隨喜。復勝上四番功德。若不修如是法。失無量重寶。人天為之憂悲。如齆人,把栴檀而不嗅。如田家子。以摩尼珠博一頭牛。
故知不識自心是佛,反求他法者。背道修道,其過如是。即凡夫不達心寶,飲毒食於人天。二乘遠離家珍,求除糞之傭直。
故法華經云。有智若聞,則能信解。無智疑悔,則為永失。
: 夫成佛門,若論修善。則有前後。若是性善。本一心平等。諸佛既有性惡。闡提亦有性善。既同一性。俱合成佛。云何闡提不成佛耶。
: 若言性佛,何人不等。若約修成,闡提未具。
台教問 : 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
: 闡提斷修善盡。但俱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
: 闡提不斷性善。還能令修善起。佛不斷性惡。還令修惡起耶。
: 闡提不達性善。以不達故,還為善所染。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惡。以達惡故,於惡得自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惡。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闡提為例耶。
若闡提能達此善惡,則不復名為一闡提也。若依他文明闡提斷善盡。為阿賴耶識所熏,更能起善。阿賴耶,即是無記無明。善惡依持,為一切種子。闡提不斷無記無明,故還生善。佛斷無記無明盡。無所可熏,故惡不復還生。若欲以惡化物。但作神通變現,度眾生耳。
: 若佛地斷惡盡,作神通以惡化物者。此作意方能起惡。如人畫諸色像,非是任運。如明鏡不動,色像自形,可是不思議理能應惡。若作意者,與外道何異。
: 今明闡提不斷性德之善,遇緣善發。佛亦不斷性惡,機緣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惡事化眾生。以有性惡,故名不斷。無復修惡,名不常。若修性俱盡,則是斷。不得為不斷不常。闡提亦爾。性善不斷,還生善根。如來性惡不斷。還能起惡。而是解心無染,通達惡際即是實際。能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縛不脫。行非道而通佛道。闡提染而不達,與此為異也。何謂不達。以不了無性故。
是以善惡諸法,皆以無性為性。此性,即是佛性。即無住本。即法性故。此善惡性,不可斷也。即今推自心性不可得,即無住處。能遍一切處,即善惡性也。性無善惡。能生善惡。善惡可斷。性不可斷。善惡同以心性為性。若斷性惡。則斷心性。性不可斷,所以闡提不斷性善。縱墮三塗,性善不減。性惡不增。直至成佛,性善不增。性惡不減。此性即法身也。
猶如明鏡,本無好醜眾像。能現一切好醜眾像。像有增減。明淨光體,不增不減也。鏡本無像,故能現像。佛性無善惡,能現善惡。眾生不得性,但得善惡。為善惡所拘,不得自在也。性善不壞,故地獄發佛界善。性惡不壞,故佛能現六趣惡。
又性者,即是善惡等諸法之性。遍十方三世眾生國土等,一切處。無有變異。不增不減。能現善惡凡聖垢淨因果等。從性而起,故云性善性惡。若善惡等,即無定相,隨緣搆習。如鏡中像,無體可得。若遇淨緣即善。若因染緣即惡。從修而得,故名修善修惡。若論性善,不唯闡提。若論性惡,不唯諸佛。以是善惡諸法之性故。
即一切眾生,皆悉具有,一際平等。若覺了此性,即便成佛。故能示聖現凡,自在無礙。
若論修善修惡。於上中下根,即不可定。隨修成之厚薄。任力量之淺深。得世間報而六趣昇沈。成出世果而四聖高下。以不了善惡之性,故為善惡業之所拘,而不自在。若見性達道,何道不成。則法法標宗。塵塵契旨。豈唯善惡二法,而得自在耶。
: 三寶如虛空相,非見聞之所及者。教中云何說見道。又稱見佛。
: 約本智發明,假稱名見。非眼所覩。唯證乃知。離見非見,方名真見。
涅槃經云。菩薩實無所見。無所見者,即無所有。無所有者,則一切法。是以法性無所有,菩薩則無所見。與法理會,假稱為見。實非見也。真性湛然。非是見法。
經云。不行見法,諸佛速與受記。則是離斷常二邊,即見自身清淨。見身清淨,即是見佛清淨。乃至見一切法,悉皆清淨。無非是佛。無非是法。以自心性無生,順物遍一切處故。若一微塵不是佛者,則成翳障。不入普眼之門。唯墮能所之見。
大集經云。梵天問海慧菩薩言。善男子。汝今了了見佛法不。梵天言。佛法非色,不可覩見。汝云何言了了見佛法耶。一切諸法,悉不可見。夫了了者,即是佛法,無有二相。是以來同水月。散若幻雲。見猶夢形。聞如谷響。覺處即現,不從方來。迷處自無,不從此去。
如圓覺經云。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
般若假名論偈云。如來法為身。但應觀法性。法性非所見。然亦不能知。法性者,所謂空性。無生性。此即諸佛第一義身。若見於此,名為見佛
經云。以見空性,名見如來。又法性之處,無有一物可名所知。由是彼智,亦不能知。又經言,大王。一切法性,猶如虛空。等與眾物,為所依止。而其體性,非是有物。亦非無物。能知此中,寂然無知。名為了知。名為知者。隨俗言說,信解無生之福。多於寶施。
如有頌言。若人持正法。及發菩提心。不如解於空。十六分之一。是以解第一義空,方成般若。見無生自性,始了圓宗。以真空不壞業果。尊卑宛然。不同但空不該諸有。
如大涅槃經云。有業有報。不見作者。如是空法,名第一義空。所以見性之時,性本離念,非有念而可除。觀物之際,物本無形,非有物而可遣。故云離念之智,等虛空界。
如大乘千鉢大教王經云。是時普明菩薩,則證入毘盧遮那如來金剛法藏三昧三摩地。令一切菩薩,及一切有情眾生。同願修持,入此性淨真如法藏三昧真際觀。
云何應得修入此觀。菩薩則當觀照心地,覺用心智。唯照心性,細細觀覺。覺照心體,見性無動。證覺不動,即能恒用。用觀體智,見性清淨。性自離念。離念無物,心等虛空。即證聖智如如聖性。二俱澄寂,空同無體。性體虛靜,則是名為菩薩證入真如法界性印。法藏真際觀門。故知法界性,即眾生心性。眾生心性。即虛空性。

故大智度論云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波羅蜜。釋云。
  • 內空者。即內法。所謂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無我,無我所等。
  • 外空者。即外法,所謂外六入,色聲香味觸法。色空無我,無我所等。
  • 內外空者。即內外十二入。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等。
  • 空空者。以空破內空,外空,內外空。破是三空,故名為空空。
  • 大空者。即十方空。東方無邊,故名為大。亦一切處有,故名為大。
  • 第一義空者。第一義名諸法實相。不破不壞故。是諸法實相亦空。何以故。無受無著故。若諸法實相有者,應受應著。以無實故,不受不著。若受若著,即是虛誑。
  • 有為空。無為空者。有為法,名因緣和合生。所謂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無為法,名無因緣。常不生不滅,如虛空。
    問曰 : 有為法。因緣和合生。無自性故空,此則可爾。無為法,非因緣生法。無破無壞。常若虛空。云何空。
    答曰 : 若除有為,則無無為。有為實相,即是無為。如有為空。無為亦空。以二事不異故。
  • 畢竟空者。一切法皆畢竟空。是畢竟空亦空。空無有法故,亦無虛實相待。復次畢竟空者。破一切法,令無遺餘。故名畢竟空。若有少遺餘,不名畢竟空。
  • 無始空者。如經中說,佛語諸比丘。眾生無有始。無明覆愛所繫。往來生死。始不可得。破是無始法,故名為無始空。
  • 散空者。散名別離相。如諸法和合故有。如車以輻輞轅轂。眾合為車。若離散各在一處,則失車名。五陰和合因緣,故名為人。若離五陰,人不可得。
  • 性空者。諸法性常空。假來相續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熱。止火停久。水則還冷。如經說,眼空無我。無我所。何以故。性自爾耳。
  • 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種相。總相。別相。是二相空,故名為相空。總相者,如無常等。別相者。諸法雖皆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為堅相。火為熱相。
  • 一切諸法空者。一切法有好有醜。有內有外。一切法有心生。故名為有。無自體故空。
  • 無所得空者。一切法,乃至無餘涅槃不可得,故名無所得空。
  • 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者。無法,名法已滅。是滅無故。名無法空。有法空者。諸法因緣和合生,故有法。實性無故,名有法空。
  • 無法有法空者。取無法有法相不可得,是為無法有法空。乃至云,離我我所故空。因緣和合生故空。無常苦空無我,故名為空。始終不可得故空。唯心,故名為空。
故知一切萬法。皆從心現。悉無自體。盡稱為空。所以云,若住此十八空門,當學般若。則未甞有一法,能出我之靈臺智性矣。
此十八空,下至有為世間五陰,上至無為第一義諦。收一切法,無不皆空。若不學般若。別尚餘宗。體有而未達有原。窮空而不盡空理。須歸宗鏡,內照發明。則外無一法,更有遺餘矣。
又此是如空。非體是空。以真心無礙,映現萬法。如虛空不拒諸相發揮故。於真心中,能現一切。其所現一切。雖依心無體。照見五蘊皆空。然亦不著於空。能興佛事。
如華嚴經頌云。
十方所有諸如來。了達諸法無有餘。
雖知一切皆空寂。而不於空起心念。
以一莊嚴嚴一切。亦不於法生分別。
如是開悟諸群生。一切無性無所觀。
: 法身之理,為復有法成。為復無法成。為復一法成。為復異法成。
: 本覺心宗。法身性地。口欲言而詞喪。心欲緣而慮亡。所以然者,說有則妙體虛玄。談無則道無不在。言生則三界無物。云滅則一體常靈。言一則各任其形。說異則同歸實相。是知不可以稱量不可以希冀。若開方便。欲曉疑情。則不有不無。非一非異。能超四句。方會一乘。

古德問云 : 若眾生與諸佛同一心佛性,等有法身。則有二過。一,眾生悉當成佛。則眾生界盡。二,諸菩薩闕利他行。以無所化機故。
: 此所問難。並由妄見眾生界故,妄起此難。
不增不減經云。大邪見者,見眾生界增。見眾生界減。以不如實知一法界,故於眾生界,起增減見。經意則一切眾生。一時成佛。佛界不增。眾生界不減。
故經云。眾生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眾生法身。義一名異。解云。況眾生界。如虛空界。設如一鳥,飛於虛空。從西向東,經百千年。終不得說東近西遠。何以故。虛空無分劑故。亦不得云總不飛行。以功不虛故。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非有滅度,令有終盡。非無終盡,有不滅度。故眾生界,甚深廣大。唯是如來智所知境。不可輒以狂心限量斟酌。起增減見。且如虛空界,雖無分劑。不礙鳥飛。類眾生界,雖不可盡。不妨滅度。但不起增減之見。去取之情。則智翼高翔。真空無滯。

如華嚴疏釋經云。

佛智廣大同虛空者。量智包含而普遍。理智無分別而證入。是以太虛含眾像。眾像不能含太虛。太虛不分別眾像。眾像乃差別太虛。以況我法不能容佛智。佛智乃能容我法。有我法者,分別如來。是如來者,不分別我法。二普遍喻中,妙觀察智,無不遍知。即普遍義,成所作智,曲成無遺。即隨入義。
經頌云。佛智廣大同虛空。普遍一切眾生心。此即體遍。悉了世間諸妄想。此約知遍。
又云。得一切法量等心。此約證遍。智性全同於色性故。此約理遍。云何遍入。不壞能所。有證知故。
經頌云。世間諸國土。一切皆隨入。智身無有色。非彼所能見。由隨於如,即入無所入,故云平等。是以虛空遍入國土。國土不遍入虛空。有國土處,必有虛空,有虛空處,或無國土。虛空之於國土,平等隨入。國土之於虛空,自有彼此。虛空可喻佛智。國土可喻三世。三世有處,佛智必在其中。佛智知處,三世或無其體。佛智之於三世,平等隨入。三世之於佛智,自有始終。
此猶約不二而二說耳。若二而不二。國土虛空。三世佛智。同一性故。皆互相入。舉一全收。普遍亦然。三世間圓融,則言思道斷。故名佛智為不思議也。
大集經云。文殊言,世尊。如來若坐菩提樹下。如來世尊則有二相。一者如來。二菩提樹。如來世尊已離二相。佛言,善男子。菩提眾生,一切法性。等無差別,一味一性。如來坐於菩提樹下,見如是法。是故名為逮得菩提。我都不見離菩提外,別有一法。見一切法,皆悉平等。而是平等,不入於數。是故平等,名為無礙。又此法門,舉一則法界全收。
如舉眼為門。諸根相好,及佛剎土,莫不皆是一眼中現。乃至六根,一塵一毛中現,亦如是。
如云,毘盧遮那身中,具足三道六趣眾生等。此則一身含一切身。又一身遍一切身。即入重重。包遍無礙。
如華嚴經頌云。有一堅密身。一切塵中見。無生亦無相。普現於諸國。
《宗鏡錄》 卷十七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會員
233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 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 只有淨土念佛法門, 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 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行住坐臥, 念念不捨, 如此念佛, 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