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十一 【以心標宗】

2022/07/23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以心標宗,能治一切。
如千方共治一病。萬義俱顯一心。

永明延壽大師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十一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所度之機無量。能度之法無邊。立五行門,廣闢賢愚之路。張八教網,遍摝人天之魚。何乃以心標宗。能治一切
: 方便有多門,則遐張八教之網。歸源性無二,乃高峙一心之宗。是以病行,憩聲聞於化城。兒行,誘凡夫於天界。兼但對帶,俯為差別之機。開示悟入,唯證一乘之道。如千方共治一病。萬義俱顯一心。令不執見徇文,失真法之味。所冀研心究理,得正覺之原。

如法華玄義云。

一心五行,即是三諦三昧。聖行,即真諦三昧。梵行,嬰兒行,病行,即俗諦三昧。天行,即中道王三昧。又圓三三昧。圓破二十五有。即空故,破二十五惡業見思等。即假故,破二十五無知。即中故,破二十五無明。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故名如來行
又如來室。冥熏法界。慈善根力。不動真際。和光塵垢。以病行慈悲應之。示種種身。如聾如啞。說種種法。如狂如癡。有生善機。以嬰兒行慈悲應之。婆婆啝啝。木牛楊葉。有入空機。以聖行慈悲應之。執持糞器。狀有所畏。有入假機。以梵行慈悲應之。慈善根力。見如是事。踞師子床。寶机承足。商估賈人。乃遍他國。出入息利。無處不有。有入中機。以天行慈悲應之。如駃馬見鞭影。行大直道,無留難故。無前無後。不並不別。說無分別法。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圓應眾機。如阿脩羅琴。若漸引入圓。如前所說。若頓引入圓。如今所說。入圓等證。更無差別。為顯別圓初入之門。慈善根力。令漸頓人。見如此說。此一心法門。橫通竪徹。攝盡恒沙之義,故號總持。能為萬法之宗,遂稱無上。若但論事行。失佛本宗。
如金光明經疏云。如王子飼虎。尸毘貸鴿。皆捨父母遺體。非捨己身。己身者,法性實相是也。釋論云。持戒為皮。禪定為血。智慧為骨。微妙善心為髓。為他說戒,能遮罪修福,無相最上。非持非犯尸波羅蜜者,是施己皮也。說諸禪定,神通變化,不起滅定,現諸威儀者。是施己血也。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者,是施己骨也。檀忍等,應是肉也。說甚深法相,諸佛行處,不一不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微妙中道者。是施己髓也。將此充足飢餓眾生,況餘飲食。餘飲食者,即是人天二乘,戒皮,定血,慧骨,真諦之髓耳。
法華經云。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者。即其義也。是以能說此法門者,是徹佛真心施於己髓矣。

又此一心宗。

若全揀門。則心非一切,神性獨立。若全收門。一切即心,妙體周遍。若非收非揀。則遮照兩亡。境智俱空。名義雙絕。可謂難思妙術,點瓦礫以成金。無作神通,攪江河而為酪。轉變自在。隱顯隨時。或卷或舒。能同能別。實乃能治之妙,何病而不痊。巧度之門,何機而不湊。洗除心垢。拔出疑根。言言盡契本心。一一皆含真性。法法是金剛之句。塵塵具祕密之門。如入法界體性經云。文殊言,諸法性不壞。是故名金剛句

華嚴經頌云。若於佛及法。其心了平等。二念不現前。當踐難思位。勝天王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一切境界。無有一法不通達者。修行如是智波羅蜜。二乘外道不能掩蔽。以智觀察。從初發心,至入涅槃。皆悉明了。能以一法知一切境界。一切境界即是一法。何以故。如如一故。不見我能修及所修法。無二無別,自性離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通達智般若波羅蜜。
思益經云。網明謂梵天言。是五百比丘從座起者。汝當為作方便,引導其心,入此法門。令得信解,離諸邪見。梵天言,善男子。縱使令去至恒河沙劫。不能得出如此法門。譬如癡人。畏於虛空,捨空而走。在所至處,不離虛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雖復遠去。不出空相。不出無相相。不出無作相。又如一人求索虛空。東西馳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是人但說虛空名字,而不得空。於空中行,而不見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欲求涅槃。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所以者何。涅槃者,但有名字。猶如虛空。但名字,不可得取。涅槃亦復如是。但有名字而不可得。是知一切不信眾生。邪見外道。徒生厭離。枉自妄求。究竟一心位中,未曾暫出。
故密嚴經偈云。如飯一粒熟。餘粒即可知。諸法亦如是。知一即知彼。譬如鑽酪者。嘗之以指端。如是諸法性。可以一觀察。
楞伽經偈云。譬如鏡中像。雖見而非有。於妄想鏡中。愚夫見有二。
法集經云。爾時海慧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欲願見涅槃。應觀虛妄分別寂滅之心。如是之處得於涅槃。是名勝妙法集。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云。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告妙德等五百長者。我為汝等,敷演心地微妙法門。我今為是啟問如來。云何為心。云何為地。乃至薄伽梵,告諸佛母無垢大聖。
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大善男子。
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祕密,心地法門。
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
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
此法名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
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
此法能引諸菩薩眾,到色究竟自在智處。
此法能引詣菩提樹,後身菩薩,真實導師。
此法能雨世出世財,如摩尼寶。滿眾生願。
此法能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功德本原。
此法能消一切眾生,諸惡業果。
此法能與一切眾生,所求願印。
此法能度一切眾生,生死險難。
此法能息一切眾生,苦海波浪。
此法能救苦惱眾生,而作急難。
此法能竭一切眾生,老病死海。
此法善能出生諸佛因緣種子。
此法能與生死長夜,為大智炬。
此法能破四魔兵眾,而作甲冑。
此法即是正勇猛軍,戰勝旍旗。
此法即是一切諸佛,無上法輪。
此法即是最勝法幢。
此法即是擊大法鼓。
此法即是吹大法螺。
此法即是大師子王。
此法即是大師子吼。
此法猶如國大聖王,善能正法。
若順王化,獲大安樂。若違王化,尋被誅滅。
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利教他。讚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二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
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速將心法。為三界主。心法本元,不染塵穢。云何心法,染貪瞋癡。於三世法。誰說為心。過去心已滅。未來心未至。現在心不住。諸法之內性不可得。諸法之外相不可得。諸法中間都不可得。心法本來無有形相。心法本來無有住處。一切如來尚不見心。何況餘人得見心法。一切諸法,從妄想生。以是因緣。今者世尊。為大眾說。三界唯心。願佛哀愍。如實解說。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言
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問。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說眾喻,以明其義。善男子。心如幻法。由遍計生。種種心想。受苦樂故。心如水流。念念生滅。於前後世,不暫住故。心如大風。一剎那間遍歷方所故。心如燈焰。眾和合而得生故。心如電光。須臾之頃,不久住故。心如虛空。客塵煩惱,所覆障故。心如猿猴。遊五欲樹,不暫住故。心如畫師。能畫世間種種色故。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心如獨行。無第二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乃至善男子。如是所說。心心所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於諸法中,求不可得。去來現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無。心懷染著。從妄緣現。緣無自性。心性本空。如是空性。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一不異。非斷非常。本無生處。亦無滅處。亦非遠離。非不遠離。如是心等,不異無為。無為之體,不異心等。心法之體,本不可說。非心法者,亦不可說。何以故。若無為是心,即名斷見。若離心法,即名常見。永離二相。不著二邊。如是悟者,名見真諦。悟真諦者,名為賢聖。一切聖賢。性本空寂。無為法中。戒無持犯。亦無小大。無有心王,及心所法。無苦無樂。
如是法界,自性無垢。無上中下差別之相。何以故。是無為法,性平等故。如眾河水。流入海中。盡同一味,無別相故。此無垢性。是無等等。遠離於我,及離我所。此無垢性。非實非虛。此無垢性。是第一義。無盡滅相,體本不生。此無垢性,常住不變。最勝涅槃,我樂淨故。此無垢性。遠離一切。平等體無異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一心,修習如是心地觀法。
大智度論問云。般若波羅蜜。是菩薩第一道一相。所謂無相。何以故說是種種道。
答曰。是道皆入一道中。所謂諸法實相。初學有種種別。後皆同一無有差別。譬如劫盡燒時,一切所有,皆同虛空。故知越此弘修,絕進步之地。離斯方便,無成佛之期。乃至從初得道,畢至涅槃。於中能化所化。師弟始終。本末同時。機應一際。俱不出自心矣。
如台教云。心王即如來。心數即弟子。但眾生剎那相續。日夜常生無量百千眾生。心王十數邪,一切法邪。魔眷屬也。心王十數正,則一切法正。今時學道行人。須善得此意。若修智慧。但當內起慧數思惟分別。因此發半滿智慧。自行化他。即同舍利弗,莊嚴雙樹也。如是一一約心數行成,化十弟子。一一之行,顯由心也。若能諦觀心性。即是見佛性。住大涅槃。即同如來,具足莊嚴娑羅雙樹也。若觀行心明者。見心王即是法王。心數即大弟子。莊嚴雙樹之義。猶如眼見。
問。台宗觀心語密。疏豈盡心。還原集云。法華經云。受持行誰經。稱揚何佛道。華嚴經云。色經論。受想行識經論。若隨自意語。亦得云,眼經論。耳鼻舌身意,貪嗔癡經論。所以然者。經云。知眼無生無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六根同此經。經只是法。知眼空法,即眼經論。耳空法。即是耳經論。諸界亦爾。道理必須實照。不可虛談為自欺也。行住坐臥,受持陰界入,為行誰經。於色上發智,即是受行色經。乃至隨一切處悟,即是受持一切處經。
是乘從三界中出,至薩婆若中住。以不動故,即是其義。若堅信深思,則如法住。經云。如法住者,如彼六根性空法。而假言住也。
稱揚何佛道者。瓔珞經云。實智性為法身。若見實性,即是稱揚法身佛。聞身有實性,即於陰界入。得空三昧,六度七覺,三賢十地。妙覺等。以報前功。即是稱揚報身佛。得前諸法,應眾生身。即是稱揚應身佛。此則於身內,一念見三佛。眾生不觀察。雖近而不見。
大集經云。無出之出,是名佛出。無禪之禪,是名正禪。無脫之脫,是名正脫。
魔逆經云。魔請文殊解縛。文殊云。無人縛汝。汝自想為縛也。魔即語云。我畢竟永不解脫。經云。本自無縛。其誰求解。若使法界有繫縛者,我即解脫。此真實不生不滅也。當於心行中求。無智人中,莫說此經。恐生邪見。藥反成病。知離名為法。覺法名為佛。知離者,色性離。受想行識亦自離。從一性空法。而假出三寶之名。
黃蘗和尚云。爾若擬著一法,印早成也。印著有,四生文出來。印著空,即空界無想文現。如今但知決定不印一切物。此印與虛空不一不異。虛空不空。本印不有。見十方虛空世界諸佛出世,如電一種。觀一切蠢動,如響一種。千經萬論。只說汝之一心。一切法不生不滅。即是大涅槃果。所以道,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故知菩提果滿,結自心華。世界緣興,始於識浪。
如昔有東國元曉法師,義相法師。二人同來唐國尋師。遇夜宿荒。止於塚內。其元曉法師,因渴思漿。遂於坐側。見一泓水。掬飲甚美。及至來日觀見。元是死屍之汁。當時心惡,吐之。豁然大悟。乃曰。我聞佛言。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故知美惡在我。實非水乎。遂却返故國。廣弘至教。故知無有不達此者。頓息遊心。任負笈携囊。廣歷三乘之學肆。縱尋師訪友,遍參法界之禪扃。

若欲絕學棲神。究竟應須歸於宗鏡。

如大涅槃經云。佛言。云何菩薩信順一實。菩薩了知一切眾生,皆歸一道。一道者,謂大乘也。釋曰。大乘者。所言大者,即眾生心性。能包能遍。至小無內,無一塵而能入。至大無外,無一法而不含。所言乘者,以運載為義。能運行人,直至薩婆若海。是知此海不遙。心寶常現。則趙璧非貴。隋珠未珍。善友徒泛滄波。卞和虛傳荊岫。

若入宗鏡,不動神情。

剎那之間,其寶自現。何須遍參法界。廣歷叢林。當親悟時。實非他得。如寒山子詩云。昔年曾入大海中。為探摩尼誓懇求。直到龍宮深密藏。金關鎖斷鬼神愁。龍王守護安身裏。寶劍星寒勿處搜。賈客却歸門內去。明珠元在我心頭。
杜順和尚偈云。遊子謾波波。巡山禮土坡。文殊只者是。何處覓彌陀。石鞏和尚弄珠吟云。如意珠。大圓鏡。亦有中人喚作性。分身百億我珠分。無始本淨如今淨。日用真珠是佛陀。何勞逐物浪波波。隱顯即今無二相。對面看珠識得麼。
: 一切萬法皆唯識性者。云何有虛有實。立色立空。真俗二諦之門。性相雙通之道。
: 森羅影現,皆唯心之本宗。差別跡分,盡唯識之妙性。唯識之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即遍計所執。二者真實,即圓成實。於前唯識性,所遣清淨。於後唯識性,所證清淨。又有二種。一者世俗,即依他起。二者勝義,即圓成實。於前所斷清淨。於後所得清淨。又相即依他起,該有為之門。性即圓成實,通無漏之道。又色,即依他起之相。空,即圓成實之性。斯則虛實真俗,性相有空。徹本窮原。皆唯識性矣。

慈恩云。識性識相,皆不離心。

心所心王,以識為主。歸心泯相。總言唯識。唯遮境有。執有者喪其真。識簡心空。滯空者乖其實。是以佛心如海,無一流而不入。佛心如鏡,無一像而不生。佛心如珠,無一寶而不雨。佛心如地,無一種而不成。萬像現於法身。諸義生於般若。則一文一字,一念一塵。皆入不二之法門。盡住不思議解脫矣。
如金剛三昧經云。若住大海,則括眾流。住於一味,則攝諸味。無行經偈云。菩提非菩提。佛陀非佛陀。若知是一相。是為世間導。故知能了此一際無相之宗。可為明為導。為師為匠。普救群迷。不憩化城。直至寶所。故經云。常樂觀寂滅。一相無有二。其心不增減。現無量神力。

又華嚴經出現品云。

佛子。譬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乃至此大經卷。雖復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塵中。如一微塵。一切微塵皆亦如是。時有一人。智慧明達。具足成就清淨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內。於諸眾生,無少利益。即作是念。我當以精進力。破彼微塵,出此經卷。令得饒益一切眾生。作是念已。即起方便。破彼微塵,出此大經。令諸眾生,普得饒益。如於一塵。一切微塵應知悉然。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無量無礙。普能利益一切眾生。具足在於眾生身中。但諸凡愚,妄想執著。不知不覺。不得利益。
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教彼眾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釋曰。大千經卷者,即如來智慧。在一微塵中,即是全在一眾生心中。一切微塵,皆亦如是。即一切法界眾生皆含佛智。以情塵自隔。不能內照。空埋金藏。枉蔽靈臺。如鬪沒額珠。醉迷衣寶。不因指示。何以發明。
故先德云。破塵出卷者,恒沙佛法。一心中曉。是知水未入海則不醎。薪未入火則不燒。境未歸心則不等。但以宗鏡收之。萬法皆同一照。是非俱泯。逆順同歸。無一心而非佛心。無一事而非佛事。未見剎那頃,不是如來得菩提時。無有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
故先德云。心非境外故無得。境非心外故無相。即心是境故甚深。即境是心故難入。如肇法師云。即事無不異。即空無不一。極上窮下,齊以一觀,乃應平等也。台教云。如地無差別。草木若干。若干無若干。無若干若干。又如約心論法。約法論心。心有諸數。法無諸數。心不離法。法不離心。無數而數。數而無數耳。
所以起信論云。復次真如。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所言不空者,以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真如者,古釋云。遣妄曰真。顯理曰如。觀和尚拂此義云。無法非真,何有妄可遣耶。則真非真矣。無法不如,何稱理可顯耶。故如非如矣。斯則無遣無立。為非安立之真如矣。此釋甚妙。
故信心銘云。良由取捨。所以不如。立即是取。遣即是捨。今無遣無立。道自玄會矣。豈有真妄當情乎。如百論序云。儻然靡據,而事不失真。蕭焉無寄,而理自玄會。反本之道,著于茲矣。可謂無心合道。理事俱通。

又真如自相。

唯離念境界。則不可以有無思。故云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何者。若有二,可得名俱。今有即無故。則有外無無可與有俱。今無即有故。則無無外有可與無俱。故亦有亦無。相違不立。言不俱不立者。若定有有無。遮彼有無。有俱非句。今有即無,何有非無。今無即有,何有非有。故雙非亦寂。故知言亡四句。無句可亡。了此無句。即真亡矣。
問 : 一心平等理絕偏圓。云何教中,又說諸法異。
答 : 隨情說異。雖異而同。對執說同。雖同而異。將同破異。將異破同。雖同雖異。非異非同。如云捉子之矛,刺子之楯。亦如騎賊馬逐賊。以聲止聲。所以云。朝四暮三,令眾狙而喜悅。苦塗水洗,養嬰兒以適時。皆是俯順機宜。善權方便。
如莊子云。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茅。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注云。夫四之與三,眾狙妄生喜怒。非之與是。世人競起愛憎。聖人還以是非,止世人之是非。狙公又將四三,以息眾狙之三四。達人於一。豈一勞神明於其間哉。
大涅槃經云。譬如女人。生育一子。嬰孩得病。是女愁惱。求覓良醫。良醫既至。合三種藥。酥乳石蜜。與之令服。因告女人。兒服藥已。且莫與乳。須藥消已。方乃與之。是時女人。即以苦味。用塗其乳。語其兒言。我乳毒塗。不可復觸。其兒渴乏。欲得母乳。聞毒氣便捨遠去。其藥消已。母乃洗乳。喚子與之。是時小兒。雖復渴乏。先聞毒氣。是故不來。母復告言。為汝服藥。故以毒塗。汝藥既消。我已洗竟。汝便可來。飲乳無苦。其兒聞已。漸漸還飲。經合譬意。譬無我等,猶如毒塗。說如來藏,如喚子飲。或時說我。或說無我。皆為適機。如彼塗洗。
如義海云。謂塵事相是異。剋體唯法是無異。只由法體不異。即異義方成。以不失體故。只由塵事差別。即不異義方成。以不壞緣,方言理也。
故經云。奇哉世尊。於無異法中。能說諸法異。如森羅雖異,不能自異。虛妄雖同,不能自同。以無體故,法法常生。以無用故,塵塵恒寂。皆是世間分別。眾生妄情。於平等法中,自生差別。向無二相處,強立多端。猶若畫師,邈成高下之相狀。或如金匠,鍛出大小之器形。萬法體常虛。但唯自心變。
大莊嚴論偈云。譬如工畫師。畫平起凹凸。如是虛分別。於無見能所。譬如善巧畫師。能畫平壁起凹凸相。實無高下,而見高下。不真分別。亦復如是。於平等法界,無二相處。而常見有能所二相。是故不應怖畏。云何不須怖畏,以自心變故。如畫凹凸,由自手畫故。
《宗鏡錄》 卷十一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會員
249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