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九十九 【由心現境】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由心現境。由境顯心。
心不至境。境不入心。
常作此觀。智慧甚深。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九十九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製論釋經。傍申佛意。或法身大士,垂迹闡助化之門。或得旨高人,依教弘法施之道。乃至義疏章鈔,銘訣讚序等。與宗鏡相應者,皆當引證。是以眾生言論,悉法界之所流。外道經書,盡諸佛之所說。
大智度論云。
論法入佛心中,唯一寂滅,一三昧門,攝無量三昧。如牽衣一角。舉衣皆得。亦如得蜜蜂王,餘蜂盡攝。
又頌云。
佛法相雖空。亦復不斷滅。雖生亦非常。諸行業不失。
諸法如芭蕉。一切從心生。若知法無實。是心亦復空。
毘婆沙論云。
善覺長者,為那伽說四韋陀典曰。若人心生而不起。若人心起而不滅。心起而起。心滅而滅。
又云。若離初發心,則不成無上道。所以云。一切功德,皆在初心。
大乘攝論云。
: 何以故。此識取此識為境。
: 無有法能取餘法。雖不能取。此識變生,顯現如塵。譬如依面見面。謂我見影。此影顯現,相似異面。
顯揚論云。
由所依所緣力而得建立。由所依力者,謂立眼識,乃至意識。由所緣力者,謂立色識,乃至法識。青識黃識,乃至苦識樂識。
發菩提心論云。
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雖如是觀心心數法生滅散壞。而常不捨聚集善根。助菩提法。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云。

如契經等法,如理作意。發三摩地。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觀此影像,不異定心。依此影像,捨外境想。唯定觀察,自想影像。
爾時菩薩,了知諸法唯自心故,內住其心。知一切種,所取境界,皆無所有。所取無故,一切能取亦非真實。故次了知,能取非有。次復於內,捨離所得二種自性,證無所得。依此道理。佛薄伽梵,妙善宣說偈云。
菩薩依靜定。觀心所現影。捨離外塵想。唯定觀自想。
如是內安心。知所取非有。次觀能取空。後觸二無得。
依者,謂轉依。捨離一切麁重,得清淨轉依故。
十二門論偈云。
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
釋曰。故知萬法,從心所生。皆無自性。所依之心尚空。能依之法何有。
入大乘論云。
若離眾生,則無有得菩提道者。從眾生界,出生一切諸佛菩提。
如尊者龍樹所說偈云。
不從虛空有。亦非地種生。但從煩惱中。而證成菩提。
故知從心證道。不假他緣。能成無師自然之智。
俱舍論云。
眼所現見,名為所見。從他傳聞,名為所聞。自運己心,諸所思構,名為所覺。自內所受,及自所證,名為所知

佛地論云。

現見虛空,雖與種種色相相應。而無諸色種種相故。如煙霧等共相應故,有時見空有種種相。由虛妄分別力故,但見煙等有種種相。非見虛空。以虛空性,不可見故。乃至心淨法界,離名言故。一切名言,皆用分別所起為境。然諸法教,亦不唐捐。是證法界展轉因故。如見字書,解所說義。由此法教,是諸如來大悲所流。能展轉說,離言說義。如以眾彩,彩畫虛空。甚為希有。若以言說,說離言義。復過於彼。
般若論云。
須菩提言。如來無所說。此義云何。無有一法,唯獨如來說,餘佛不說。謂佛所說,但是傳述古佛之教,非自製作。
釋曰。故知此法,過去佛已說。今佛現說。未來佛當說。所以一佛說時,十方佛同證。乃至智慧剎土,真俗等法,凡聖等性,皆同無二。以唯共一心故,終無異旨。
如華嚴經佛不思議品云。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二行自在法。何等為十。所謂:
一切諸佛。悉能善說授記言辭。決定無二。
一切諸佛。悉能隨順眾生心念,令其意滿。決定無二。
一切諸佛。悉能現覺一切諸法,演說其義。決定無二。
一切諸佛。悉能具足去來今世,諸佛智慧。決定無二。
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剎那,即一剎那。決定無二。
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佛剎,入一佛剎。決定無二。
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佛語,即一佛語。決定無二。
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諸佛,與其所化一切眾生,體性平等。決定無二。
一切諸佛。悉知世法,及諸佛法,性無差別。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諸佛,所有善根,同一善根。決定無二。是為十。
又信心銘云。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可成堅信。永斷纖疑。則宗鏡之文。傳光不朽矣。
廣百論云。
覺慧等諸心心法,非隨實有諸法轉變。但隨串習成熟種子,及心所現眾緣勢力,變生種種境界差別。外道等,隨其自心,變生種種諸法性相。
若法性相是實有者,豈可如是隨心轉變。諸有智者,不應許彼所執現在實法有生。以必不從去來二世,更無第三可從生故。滅必隨生。生既非有。滅亦定無。乃至三世行,皆相待立。如長短等,何有實性。
又頌云。
眼中無色識。識中無色眼。色內二俱無。何能令見色。依他起性,即是心心法。從緣起時,變似種種相名等塵。應知有心心法。但無心外所執諸塵。云何定知諸法唯識。故佛告善現。無毛端量實物可依。

寶藏論云。

夫天地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在形山。識物靈照。內外空然。寂寞難見。其謂玄玄。巧出紫微之表。用在虛無之間。
端化不動。獨而無雙。聲出妙響。色吐華容。窮觀無所。寄號空空。唯留其聲。不見其形。唯留其功。不見其容。幽顯朗照。物理玄通。森羅寶印。萬像真宗。乃至其寶也。
煥煥煌煌。朗照十方。隱寂無物。圓應堂堂。應聲應色。應陰應陽。奇物無根。妙用常存。眴目不見。側耳不聞。其本也冥。其化也形。其為也聖。其用也靈。可謂大道之真精。其精甚靈。萬有之因。凝然常住。與道同倫。故經云。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任用森羅。其名曰聖。
釋摩訶衍論云。
一切諸法一心量。無心外法。以無心外法故。豈一心法與一心法作障礙事。亦一心法與一心法作解脫事。無有障礙。無有解脫。一心之法,一即是心。心即是一。無一別心。無心別一。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一相無相。作一種光明心地之海
寶生論偈云。
微笑降伏大魔軍。明智覺了除眾欲。
於此大乘能善住。深識愛原唯自心。
寶性論偈云。
如空遍一切。而空無分別。自性無垢心。亦遍無分別。
金剛三昧論云。
一切心相,本來無本。本無本處,空寂無生。若心無生,即入空寂。空寂心地,即得心空。善男子。無相之心,無心無我。一切法相,亦復如是者。一切心相,種子為本。求此本種,永無所得。
若是現在,則與果俱,無本末異。如牛兩角。若已過去,則無作因。無體性故。猶如兔角。如是道理,本來法爾。故言本來無本
又生滅心生,必依本處。本處既無,則不得生。當知心相本來無生,故言空寂無生。所入空寂,即是一心。一切所依,名之為地。故言即入空寂之心地
分別功德論云。
有諸沙門,行諸禪觀。或在塚間。或在樹下。時在塚間。觀於死屍。夜見餓鬼打一死屍。沙門問曰。何以打此死屍耶。答曰。此死屍困我如是。是以打之。道人曰。何以不打汝心。打此死屍,當復何益也。於須臾頃,復有一天。以天曼陀羅華,散一臭屍。沙門問曰。何為散華此臭屍耶。答曰。由我此屍,得生天上。此屍即是我之善友。故來散華,報往昔恩。道人答曰。何以不散華汝心中,乃散臭屍。夫為善惡之本,皆心所為。乃捨本求末耶。
思益論云。
不見一切諸法,是菩提相。不證一法,而證諸法。是故說為應正遍知
金剛論云。
教中譬如星宿,為日所映,有而不現。能見心法,亦復如是。
釋曰。此有二解。
  • 一,若迷心為境。如日爍眼光,入室不見自物。如被外境所換,不見自心,亦復如是。
  • 二,若以悟境是心。則萬法如星宿。一心如日光。心光遍爍時。無法可披露。
法性論云。
蓋聞之先覺曰。體空入寂,莫先於見法。尋法窮原,莫妙於得性。得性則照本。照本則達自然。達自然見緣起。見緣起斯見法也。將窮其原,必存其要。要而在用者,其唯心法乎。心法者,神明之營魄。精識之丹譽。其運轉也,彌綸於萬行。其感物也,會通於群數。統極而言,則無不在矣。

顯性論云。

一念見性者,見性是凡聖之本體。普遍一切,而不為一切之所傾動。在染不染,而能辯染。在淨不淨,而能辯淨。其性不在一切法,而能遍一切法。若觀一法,即不見性。若不觀一法,亦不見性。其性不在觀。不在不觀。
於一眾生身中見心性時,一切眾生悉皆見。於一微塵中。見心性時,一切微塵悉皆見。以性遍凡聖善惡故。凡處徹聖處。聖處徹凡處。善惡相徹。本性自爾。
以一切法,並不得取。並不可捨。性相自爾。自性淨故,終日說不得一說。終日聞不得一聞。終日見不得一見。終日知不得一知。並非凡聖之所安立。
是故經云。若我出世及不出世。此法常然。
顯宗論云。
我此禪門一乘妙旨。以無念為宗。無住為本。真空為體。妙有為用
夫真如無念,非念想能知。實相無生,豈色心能見。真如無念,念者即念真如。實相無生,生者即生實相。無住而住,常住涅槃。無行而行,能超彼岸。
如如不動,動用無窮。念念無求,常求無念。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妙有即摩訶般若。真空即清淨涅槃。
般若無見,能見涅槃。涅槃無生,能生般若。西天諸祖,共傳無住之心。同說如來知見。
顯正論云。
: 欲顯何義,名為顯正。
: 欲顯明一切眾生本原清淨無生心體,即是諸佛之正性也。所以者何。一切萬法,心為其本。然其心性,都無所依。體自圓融,不礙萬法。雖應現萬法,而性自常真。無住無依,不可取捨
勝天王經云。
清淨心性,為諸法本。自性無本。虛妄煩惱,皆從邪念顛倒而生。當知此心,即是最勝清淨第一義諦。一切諸佛證知所歸。
問曰 : 定以何法為心體。
答曰 : 不應求心之定體。何以故。心非所緣,無無相故。亦云非能所,絕相待故。
體不可染,性常淨故。非合非散,自性離故。不礙緣起,性虛融故。不可說示,名字空故。諸法虛淨,緣相離故。靈照不竭,用無盡故。果報不同,作業異故。因果宛然,不斷絕故。亦非真實,業性如幻故。
又不斷絕,現施為故。亦不可取,畢竟空故。諸法平等,一相如故。境智無差,離分別故。萬法即空,性無生故。是以一切分別,不離自心。一切諸境,不離名相。若了萬法,不了自心。分別無由能絕。
乃至楞伽經云。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我說為一乘。彼心者,即取相所得心也。一乘者,即離相清淨無生心也。此心悉能包含運載一切諸法,故名一乘
法苑珠林云。
夫壅其流者,未若杜其源。揚其湯者,未若撲其火。何者。源出於水。源未杜而水不窮。火沸於湯。火未撲而湯詎息。故有杜源之客,不壅流而自乾。撲火之人,不揚湯而自止。故知心為源。境為流。不察本心源。但隨諸法轉。意如火。事如湯。不制自意地。唯從境界流。斯皆失本迷。源隨流徇末。若能頓明意地。直了心源。不求脫於諸塵。不繫縛於一法。可謂究末遇本。尋流得源矣。遂乃無功而自辦。無作而自成。顯此一心。萬法如鏡。
歸心論云。
夫論心性者,若別說,一一生佛,皆以法界為身。一一摩耶胎內,亦如是廣狹皆等,不相妨礙。若總說,一一生佛,同在胎內。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互隱互顯。互存互奪。重重互現,皆不思議法身。說時不增。不說時不減。性海如是。豈可言盡不盡耶。
六妙門云。
此為大根人善識法要。不由次第,懸照諸法之原。所謂眾生心也。一切法由心而起。若能反觀心性,不得心原。即知萬法皆無根本。

頓教五位門云。

第一識心者,語是心。見是心。聞是心。覺是心。知是心。此是第一悟,一一能知。如許多心,皆是一心。一心能遍一切處。
第二知身,同無情身,不知痛痒。好惡一切皆是心,不干身事。心能作人畜。心能作魚鳥。
第三破四大身,身即是空。空即是無生。空無內外中間。離一切相。
第四破五陰,色陰若有,四陰不虛。色陰若無,四陰何有。
第五見性成佛,湛然常住。
十住經序云。
以靈照故,統名一心。以所緣故,總號一法。若夫名隨數變,則浩然無際。統以心法,則未始非二。
十二門論序云。
論之者,欲以窮其心原,盡其至理也。若一理之不盡,則眾異紛然。有惑趣之乖。一原之不窮,則眾途扶疏。有殊致之迹。殊致之不夷。乖趣之不泯。大士之憂也。
般若燈論序云。
始夫萬物非有。一心如幻。心如幻故,雖動而恒寂。物非有故,雖起而無生。是以聖人說如幻之心。鑒非有之物。了物非物,則物物性空。知心無心,則心心體寂。達觀之士,得其會歸,而忘其所寄。於是分別戲論,不待遣而自除。無得觀門,弗假修而已入。蕩蕩焉,不出不在,無住無依者也。
華嚴論云。
猶如大海。有清淨德,而能影現七金山等。眾生心海,影現六道四生。分明顯現山河大地,色空明闇等。
緣生論云。
元是一心。積為三界。凡則迷而起妄。聖則悟以通真。
陀羅尼三昧法門偈云。
是法法中高。猶如須彌山。是法法中海。眾源所共歸。
是法法中明。猶如星中月。是法法中燈。能破無邊闇。
是法法中地。荷載遍十方。是法法中母。出生諸佛種。

法華演祕云。

事理圓融者,即種種事稱理而遍。以真如理為洪鑪。融萬事為大冶。鐵汁洋溢,無異相也。若開權顯實一切唯心者,亦先融為本,事事無礙也。重重交映。如地獄苦報,身各自遍。難思妙事,本自如此。佛佛自覺。眾生不知。今解此知,即眾生心是佛智也。即事玄妙。入心成觀。
法華玄贊疏云。
如經中說一時者,即是唯識時。說聽二徒心識之上,變作三時相狀而起。實是現在隨心分限,變作短長。事緒終訖,總名一時。如夢所見,謂有多生。覺位唯心,都無實境。聽者心變三世亦爾。唯意所緣。是不相應行蘊法界法處所攝。
此言一時。一則,不定約剎那。二則,不定約相續。三則,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等。四則,不定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名為一時。但是聽者根熟,感佛為說。說者慈悲,應機為談。說聽事訖,總名為一時。
不定約剎那等者,聽法之徒,根器或鈍。說時雖短。聽解時長。或說者時長。聽者亦久。於一剎那,猶未能解。故非剎那。
亦不定約相續者,猶能說者得陀羅尼。說一字義,一切皆了。或能聽者得淨耳意。聞一字時,一切能解。故非相續。由於一會聽者,根機有利有鈍。如來神力,或延短念為長劫。或促多劫為短念。亦不定故。總約說聽究竟名時。
亦不定約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者,一日一月,照四天下。長短暄寒,近遠晝夜,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故。又除已下。上諸天等,無此四時及八時等。經擬上地諸方流通。若說四時等,流行不遍故。
亦不定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者,三乘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道已來,近遠各不同故。
釋曰。上所說不定約剎那時,及相續時,與四時六時八時十二時等,及約成道已後年數時節名為一時者。以長短不定。前後無憑。但說唯心之一時,可為定量。無諸過失。事理相當。既亡去取之情。又絕斷常之見。不唯一時作唯識解。實乃萬義皆歸一心。則稱可教宗。深諧祕旨。能開正見。永滅群疑。
所以經云。一切諸法,以實際為定量。又云。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故知但說大無過。
夫言大乘者,即是一心之乘。乘是運載義。若論運載,豈越心耶。
又夫不識心人,若聽法看經。但隨名相。不得經旨。如僧崖云。今聞經語,句句與心相應。又釋法聰。因聽慧敏法師說法,得自於心,蕩然無累。乃至見一切境,亦復如是。若不觀心。盡隨物轉。
是故大乘入道安心法云。
若以有是為是,有所不是。若以無是為是,則無所不是。一智慧門,入百千智慧門。見柱作柱解,得柱相。不作柱解,觀心是柱法。無柱相。是故見柱。即得柱法。一切形色,亦復如是。
故華嚴經頌云。
世間一切法。但以為心主。
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
又古人云。
六道群蒙,自此門出。歷千劫而不返,一切痛哉。是知因心得道。如出必由戶。何所疑乎。
百法鈔云。
大乘一切,皆是心所變故。離心之外。更無有法。即萬般造作,皆不離心。千種起言,豈超心外。
法界觀序云。
法界者,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也。從本已來,靈明廓徹。廣大虛寂。唯一真之境而已。無有形貌,而森羅大千。無有邊際,而含容萬有。昭昭於心目之間,而相不可覩。晃晃於色塵之內,而理不可分。非徹法之慧目。離念之明智。不能見自心如此之靈通也。於是稱法界性,說華嚴經。令一切眾生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而證法界也。乃至故佛身一毛端,則遍一切含一切也。世界爾。眾生爾。塵塵爾。念念爾。法法爾。無有一法定有自體而獨立者。
提婆傳云。
提婆菩薩,博識淵覽。才辯絕倫。誕名天竺。為諸國所推。所愧以為所不盡者,唯以人不信用其言為憂。其國中有大天,神驗。黃金像之。坐身二丈。號曰大自在天。人有求願。能令現世如意。
提婆詣廟。求入拜見。主廟者言。天像至神。人有見者。既不敢正視。又令人退後失守百日。汝但詣門求願。何須見耶。提婆言。若神必能如汝所說。乃從令我見之。若不如是。豈是吾之所欲見耶。
時人奇其志氣。伏其明正。隨入廟者,數千萬人。提婆既入。天像挺動其眼。怒目視之。提婆問。天神則神矣。何其小也。當以精靈感人。智德伏物。而假黃金以目。多動玻璃以熒惑。非所望也。即便登梯。鑿出其眼。
時諸觀者,咸有疑意。大自在天,何為一小婆羅門所困。將無名過其實。理屈其詞耶。
提婆曉眾人言。神明遠大。故以近事試我。我得其心。故登金聚。出玻璃。令汝等知神不假質。精不託形。吾既不慢。神亦不辱也。言已而出。即以其夜。求諸供備。明日清旦。敬祠天神。
提婆先名既重。加以智參神契。其所發言。聲之所及。無不響應。一夜之中,供具精饌。有物必備。大自在天。貫一肉形。數高四丈。左眼枯沒。而來在坐。歷觀供饌。歎未曾有。嘉其德力。能有所致。而告之言。汝得我心。人得我形。汝以心供。人以質饋。知而敬我者。汝畏而誣我者人。汝所供饌。盡善盡美矣。唯無我之所須。能以見與。真上施也。
提婆言 : 神鑒我心。惟命是從。
神言 : 我所乏者左眼。能與我者,便可出之。
提婆言 : 敬如天命。即以左手,出眼與之。天神力故。出而隨生。索之不已。從旦終朝,出眼數萬。
天神讚曰 : 善哉摩納。真上施也。欲求何願。必如汝意。
提婆言 : 我稟明於心。不假外也。唯恨悠悠童蒙,不知信受我言。神賜我願。必當令我言不虛設。唯此為請。他無所須。
神言 : 必如所願。於是而退。
詣寺願受出家法。剃髮法服。周遊揚化。於天竺大國之都。四衢道中。敷高座。作三論言。
一切諸聖中,佛聖最第一。
一切諸法中,佛法正第一。
一切救世眾,佛僧為第一。
八方諸論士,有能壞此語者。我當斬首以謝其屈。
所以者何。立理不明。是為愚癡。愚癡之頭。非我所須。斬以謝屈。甚不惜也。八方論士,既聞此言。亦各來集。而立誓言。我等不如。亦當斬首。愚癡之頭。亦所不惜。
提婆言。我所修法。仁活萬物。要不如者。當剃汝鬚髮,以為弟子。不斬首也。立此要已。各撰名理。建無方論。而與酬酢智淺情近者,一言便屈。智深情遠者,極至二日。則辭理俱匱。即皆下髮。如是日日。王家送衣鉢。終竟三月。度十餘萬人。
釋曰。稟明於心,不假外者。審如斯語。何往不從。故能德動明神,鑿大自在天之眼。化諧人意,度十萬外道之心。可謂救世良醫。度人妙術。不得斯旨。悲願何成。自利利他。理窮於此。
天台無量壽佛疏云。
就一字說者。釋論云。所行如所說。所說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佛即是法身。觀即般若。無量壽即解脫。當知即一達三。即三達一。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於一字上達無量義。況諸字。況一題。況一經。況一切經耶。故經云。若聞首題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獲無限功德耶。
釋云。若不歸一心解。安獲無限功德。以無量功德,即一心具足。若離心,所見皆不圓滿。悉成邪倒。設具行門,皆成分限。
起信疏云。
夫真心寥廓,絕言像於筌罤。沖漠希夷,亡境智於能所。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岐。逐迷悟而昇沉。任因緣而起滅。雖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原。靜鑒虛凝,未甞乖於業果。故使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恒分。不捨緣而即真,凡聖一致。其猶波無異水之動,故即水以辯於波。水無異動之濕,故即波以明於水。是則動靜交徹。真俗雙融。生死涅槃。夷齊同貫。
安樂集云。
: 何因一念佛之力,能斷一切諸障。
: 如經云。譬如有人。用師子筋以為琴絃,音聲一奏,一切餘絃,悉皆斷壞。若人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煩惱一切諸障悉皆斷滅。亦如有人,搆取牛羊驢馬一切諸乳,置一器中。若將師子乳一渧投之,直過無難。一切諸乳,悉皆破壞。變為清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惡魔諸障,直過無難。
寶藏論注云。
實此非彼,實彼非此。鳥跡空文,奇特現矣者。破彼此也。諸法如幻,比鳥跡空文。皆從心生,奇特現矣。
又云。
光超日月,德越太清,萬物無作,一切無名。轉變天地,自在縱橫者。萬物不能自立。人為作名。皆自心起。轉變天地,了一切唯心。則萬法無累其神明。即所向自由。即自在縱橫。

天台涅槃疏云。

煩惱與身一時者,除彼所計之一時。若是所解言一時者,此是前後而一時。一時而前後。只於一時義中,說有前後。即煩惱為前。身屬於後。何以故。因果無二。色心體一。三道三德,一念無乖。五陰五脫,剎那理等。貴在破執。執已,了性同空。空無前後。如炷與明一時有。要因炷有明。煩惱與身亦然。故知前後一心。一心前後。如是解者,有何差別。只恐心外取法,而自異耳。
杜順和尚,攝境歸心真空觀云。
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心外更無一法可得。故曰歸心。謂一切分別,但由自心。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
論云。
由依唯識故。境本無體。真空義成故。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由此方知。由心現境。由境顯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常作此觀。智慧甚深。
唯識序云。
離心之境克湮。即識之塵斯在。帶數之名攸顯。唯識之稱兆彰。故得一心之旨,永傳而不窮。八識之燈,恒然而無盡。
《宗鏡錄》 卷九十九完

avatar-img
12會員
348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求經覓佛。不如將理勘心。若勘得自心本自清淨。不須磨瑩。本自有之。不因經得。何乃得知。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若能如是解者。一念相應。即名為佛。」龐居士頌云。萬法從心起。心生萬法生。生生不了有。來去枉虛行。寄語修道人,空生有不生。如能達此理,不動出深坑。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唯智能知。更無別行。」—第五祖弘忍大師云. 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唯有一乘法。一乘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心無形色。諸祖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傳法偈云。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持地經云。是心無來無去,無住異可得。是心非過去未來現在。是心識緣故,從憶念起。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中間。是心無一生起相。是心無性無定。無有生者。無使生者。起雜業故,說名為心。識雜緣故,說名為心。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故,說名為心。但令眾生通達心緣相故,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已來,不生不起。
「修行正念者。不取不捨,即名正念。不觀不異,名為行。不著不縛不脫,名為行。不去不來,名為行。」— 入一切佛境界經云 勝天王般若經云。三世如來。同在一處自,性清淨無漏法界。若一若異,不可思議。智慧神力,同一法界。般若方便,二相平等。最勝王經云。離無分別智,更無勝智。離法如如,無勝境界。
「若入一心一相之門,尚無常住之法。豈有起滅之緣。自然不動如山。心安如海。可謂菩薩行處。諸佛所居矣。」—永明延壽大師. 一稱南無佛,皆當作佛者。若法界含生三乘五性。能歸命一心無不成佛。以離自心一相一門外。更無有法可作歸依。無二無三畢竟空寂。如是觀者五欲自斷。以六塵境,隨妄念故有。無念則無境。何用更斷。
「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心知人心。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攝己從他。萬事消和。攝他從己。諸事競起。則內外指歸。證明無盡。」—永明延壽大師 此一心實相之門。般若甚深之旨。於難信之中,或有信者。法利無盡。唯佛能知。若有毀者。謗般若罪過莫大焉。以般若是一切世出世間凡聖之母。或若謗之。則謗一切佛地三寶功德。
「求經覓佛。不如將理勘心。若勘得自心本自清淨。不須磨瑩。本自有之。不因經得。何乃得知。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若能如是解者。一念相應。即名為佛。」龐居士頌云。萬法從心起。心生萬法生。生生不了有。來去枉虛行。寄語修道人,空生有不生。如能達此理,不動出深坑。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唯智能知。更無別行。」—第五祖弘忍大師云. 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唯有一乘法。一乘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心無形色。諸祖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傳法偈云。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持地經云。是心無來無去,無住異可得。是心非過去未來現在。是心識緣故,從憶念起。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中間。是心無一生起相。是心無性無定。無有生者。無使生者。起雜業故,說名為心。識雜緣故,說名為心。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故,說名為心。但令眾生通達心緣相故,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已來,不生不起。
「修行正念者。不取不捨,即名正念。不觀不異,名為行。不著不縛不脫,名為行。不去不來,名為行。」— 入一切佛境界經云 勝天王般若經云。三世如來。同在一處自,性清淨無漏法界。若一若異,不可思議。智慧神力,同一法界。般若方便,二相平等。最勝王經云。離無分別智,更無勝智。離法如如,無勝境界。
「若入一心一相之門,尚無常住之法。豈有起滅之緣。自然不動如山。心安如海。可謂菩薩行處。諸佛所居矣。」—永明延壽大師. 一稱南無佛,皆當作佛者。若法界含生三乘五性。能歸命一心無不成佛。以離自心一相一門外。更無有法可作歸依。無二無三畢竟空寂。如是觀者五欲自斷。以六塵境,隨妄念故有。無念則無境。何用更斷。
「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心知人心。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攝己從他。萬事消和。攝他從己。諸事競起。則內外指歸。證明無盡。」—永明延壽大師 此一心實相之門。般若甚深之旨。於難信之中,或有信者。法利無盡。唯佛能知。若有毀者。謗般若罪過莫大焉。以般若是一切世出世間凡聖之母。或若謗之。則謗一切佛地三寶功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卷積神經網路(CNN)是一種專門用於影像相關應用的神經網路。本文介紹了CNN在影像辨識中的應用,包括圖片的組成、Receptive Field、Parameter Sharing、以及Pooling等技術。通過本文,讀者將瞭解CNN在影像辨識領域的優勢和運作原理。
Thumbnail
基隆地檢新聞稿文義明確地定調違法「騙取搜索票」,即「騙票行為」的一種態樣,基礎型態都是以偽造文書或公務登載不實為主,從而後續引發進一步的基本權侵害:違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騙拘票型,例如2018年的新北斬手騙票案)、違法搜索而侵害隱私權等基本權(騙搜索票型,例如基檢的這件案子)。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棵二元樹的根結點, 要求我們計算滿足局部路徑節點和=targetSum的數目有多少? 註: 局部路徑節點和 =由節點a往下走到某個節點b,這個區間內的節點值總和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xample 1: Input: root = [10,5,-3,3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顆二元樹的根結點Root node,和指定的目標值targetSum。 問我們能不能從二元樹裡面找到一條從根結點到葉子結點的路徑,其路徑上的節點值總和恰好為targetSum? 可以的話,返回True。 無解的話,返回False。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
Thumbnail
今天跟大家分享在地端資料中心內建立Kubernetes叢集之後,如何針對網路進行更進一步的優化。除了CNI(容器網路接口)的設定,實務上我還會再另行建立Loadbalancer的機制。
Thumbnail
象山淨宗寺2004年成立,%Arabica咖啡台灣首店8月11日開幕
Thumbnail
這個活動,邀請全體蓮友繼續參與,更歡迎您轉介給您的親友,每天依個人的步調與發心,或多或少(時間與數量)參與線上的念佛與迴向。
Thumbnail
念佛成佛二十則(動畫)(國語版) 新竹淨宗學會 轉貼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tcYLnNA3LI 📷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卷積神經網路(CNN)是一種專門用於影像相關應用的神經網路。本文介紹了CNN在影像辨識中的應用,包括圖片的組成、Receptive Field、Parameter Sharing、以及Pooling等技術。通過本文,讀者將瞭解CNN在影像辨識領域的優勢和運作原理。
Thumbnail
基隆地檢新聞稿文義明確地定調違法「騙取搜索票」,即「騙票行為」的一種態樣,基礎型態都是以偽造文書或公務登載不實為主,從而後續引發進一步的基本權侵害:違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騙拘票型,例如2018年的新北斬手騙票案)、違法搜索而侵害隱私權等基本權(騙搜索票型,例如基檢的這件案子)。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棵二元樹的根結點, 要求我們計算滿足局部路徑節點和=targetSum的數目有多少? 註: 局部路徑節點和 =由節點a往下走到某個節點b,這個區間內的節點值總和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xample 1: Input: root = [10,5,-3,3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顆二元樹的根結點Root node,和指定的目標值targetSum。 問我們能不能從二元樹裡面找到一條從根結點到葉子結點的路徑,其路徑上的節點值總和恰好為targetSum? 可以的話,返回True。 無解的話,返回False。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
Thumbnail
今天跟大家分享在地端資料中心內建立Kubernetes叢集之後,如何針對網路進行更進一步的優化。除了CNI(容器網路接口)的設定,實務上我還會再另行建立Loadbalancer的機制。
Thumbnail
象山淨宗寺2004年成立,%Arabica咖啡台灣首店8月11日開幕
Thumbnail
這個活動,邀請全體蓮友繼續參與,更歡迎您轉介給您的親友,每天依個人的步調與發心,或多或少(時間與數量)參與線上的念佛與迴向。
Thumbnail
念佛成佛二十則(動畫)(國語版) 新竹淨宗學會 轉貼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tcYLnNA3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