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If I have seen farther than others, it is because

I have stoo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Isaac Newton艾薩克·牛頓爵士

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

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煉金術士。

1687年他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闡述了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

奠定世界物理和天文學的基礎,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

牛頓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看去的風景真有不同

一個人的格局與高度是可透過養成得來的

如果你已經看見了遠方的風景

請不要吝嗇與身邊的人分享

共同欣賞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第三空間的沙龍
5會員
179內容數
第三空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Hi 親愛的大家😊 【與我閱讀Read with Me #090】 最近我被問到幾個當下不知該怎麼回答的問題: 1. 為什麼一直有活力? 2. 為什麼英文說得這麼好? 3. 為什麼會做這份工作?  4. 為什麼這麼有耐心?  老實說,每一個回答我可以說出好多的原因,但是,真相只有一個
Thumbnail
2025/04/07
Hi 親愛的大家😊 【與我閱讀Read with Me #090】 最近我被問到幾個當下不知該怎麼回答的問題: 1. 為什麼一直有活力? 2. 為什麼英文說得這麼好? 3. 為什麼會做這份工作?  4. 為什麼這麼有耐心?  老實說,每一個回答我可以說出好多的原因,但是,真相只有一個
Thumbnail
2025/04/04
Hi 親愛的大家😊 【與我閱讀Read with Me #089】 「愛是給予,成熟的愛在於有能力去愛自己和他人」; 「一個不懂得愛自已的人也不懂得如何愛他人」Christine認爲以上這兩句話是真的,給予與付出讓我們更懂得愛,所以英文書名為「The Art of Loving」是一行動而非消
Thumbnail
2025/04/04
Hi 親愛的大家😊 【與我閱讀Read with Me #089】 「愛是給予,成熟的愛在於有能力去愛自己和他人」; 「一個不懂得愛自已的人也不懂得如何愛他人」Christine認爲以上這兩句話是真的,給予與付出讓我們更懂得愛,所以英文書名為「The Art of Loving」是一行動而非消
Thumbnail
2025/02/13
Hi 親愛的大家😊 【與我閱讀Read with Me #088】 自助在西方被譽為「聖經之二」,1859年自英國出版後走向世界,在當時成為僅次於聖經的世界暢銷書。 認識「自助Self Help」這本書源自一份韓國研究生所寫的自我控制論文,論文前言即談到自助這本書與自我控制的相關性因此引發我
2025/02/13
Hi 親愛的大家😊 【與我閱讀Read with Me #088】 自助在西方被譽為「聖經之二」,1859年自英國出版後走向世界,在當時成為僅次於聖經的世界暢銷書。 認識「自助Self Help」這本書源自一份韓國研究生所寫的自我控制論文,論文前言即談到自助這本書與自我控制的相關性因此引發我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二 前面說過,牛頓關心的不是抽象的數學問題,他要解決的是天體運動的問題。他知道,假如他擁有該天體在任何一刻的瞬速數據,他便能夠從質量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二 前面說過,牛頓關心的不是抽象的數學問題,他要解決的是天體運動的問題。他知道,假如他擁有該天體在任何一刻的瞬速數據,他便能夠從質量
Thumbnail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Thumbnail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Thumbnail
在中學物理課程裡,大多學生認為“力學”是最難的課題,這是因為它包含有比較多的抽象概念和常常需應用不同的數學技巧。 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能量和力以及它們與物體的平衡、變形或運動的關係。  「“牛頓定律”被認為是力學的最重要理論,我們在這裡簡單介紹它的三條定律。」
Thumbnail
在中學物理課程裡,大多學生認為“力學”是最難的課題,這是因為它包含有比較多的抽象概念和常常需應用不同的數學技巧。 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能量和力以及它們與物體的平衡、變形或運動的關係。  「“牛頓定律”被認為是力學的最重要理論,我們在這裡簡單介紹它的三條定律。」
Thumbnail
我最近閱讀了吳軍的著作《數學通識講義》,深入探討了微積分的發展歷程,特別著墨於牛頓和萊布尼茲之間的微積分發明權之爭。這篇文章引領我們回顧微積分的起源和演進,揭示了兩位偉大數學家的獨特貢獻。 微積分的誕生 微積分的發展始於牛頓的長篇手稿《論以無窮像方程進行分析》。這份手稿總結了他在倒數方面
Thumbnail
我最近閱讀了吳軍的著作《數學通識講義》,深入探討了微積分的發展歷程,特別著墨於牛頓和萊布尼茲之間的微積分發明權之爭。這篇文章引領我們回顧微積分的起源和演進,揭示了兩位偉大數學家的獨特貢獻。 微積分的誕生 微積分的發展始於牛頓的長篇手稿《論以無窮像方程進行分析》。這份手稿總結了他在倒數方面
Thumbnail
重力簡史: 牛頓的蘋果如何啟發重力法則、相對論、量子論等重大物理學觀念
Thumbnail
重力簡史: 牛頓的蘋果如何啟發重力法則、相對論、量子論等重大物理學觀念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三部份: 科學與世界觀的近代發展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三部份: 科學與世界觀的近代發展
Thumbnail
撰文/張文亮教授 愛因斯坦說:「在人類的歷史上,能夠結合物理實驗、數學理論、機械發明成為科學藝術的人,只有一人 ── 那就是牛頓。」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發明微積分;首先提出可見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個分光組成;他將數學導入科學,使物理、化學成為更精確的學問;在牛頓的動力學三定律裡
Thumbnail
撰文/張文亮教授 愛因斯坦說:「在人類的歷史上,能夠結合物理實驗、數學理論、機械發明成為科學藝術的人,只有一人 ── 那就是牛頓。」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發明微積分;首先提出可見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個分光組成;他將數學導入科學,使物理、化學成為更精確的學問;在牛頓的動力學三定律裡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物理力學中的基本力量時,重力是其中之一。重力是指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吸引力,這種力量是由物體的質量產生的,而這個概念被稱為萬有引力定律。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重力的工作原理、它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以及它在宇宙中的作用。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物理力學中的基本力量時,重力是其中之一。重力是指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吸引力,這種力量是由物體的質量產生的,而這個概念被稱為萬有引力定律。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重力的工作原理、它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以及它在宇宙中的作用。
Thumbnail
9月3日,No. 246,東風與支點,以及夠長的棍子 阿基米德(Archimedes)、牛頓、高斯被譽為三大數學家,很可惜我們除了他的數學發現成就外,正式史書對他的記載並不多,大部分是他的手稿與傳說等稗官野史。 今天每日猜著這句話,往往被用來解釋自己欠缺一個條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意味
Thumbnail
9月3日,No. 246,東風與支點,以及夠長的棍子 阿基米德(Archimedes)、牛頓、高斯被譽為三大數學家,很可惜我們除了他的數學發現成就外,正式史書對他的記載並不多,大部分是他的手稿與傳說等稗官野史。 今天每日猜著這句話,往往被用來解釋自己欠缺一個條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意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