膩了人生勝利組的劇本,普通人的海外求職路Aaron帶你這樣走(下篇)

2022/08/0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普通人的海外求職指南- 用精實創業的精神找國際工作

出國工作就像創業,你的產品就是你自己

事實上出國工作就像創業,市場是國際人力市場,而產品就是你本人!我們已經看到,義祥成功的關鍵,不是天賦異稟、不是擁有無限銀彈、也不是一擊必殺的好運,而是他能一直留在國際的求職市場中,一邊快速迭代強化實力,一邊實戰測試等待時機。沒有無限資源的他怎麼能一直留在求職市場中實驗呢?因為他每次測試的成本夠低,人在台灣不用離職就能持續進行。沒有國際學經歷的他又為什麼呢找到符合國際市場的調整方向呢?因為他設定了正確的學習指標,能夠即時透過面試數據和招募人的回饋進行調整。這其實就是精實創業的核心精神:用低成本的方式快速推出產品,直接用市場的回饋來即時調整產品,持續迭代優化直到成功。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用 LIST 原則幫你列舉出國工作的行程表

LIST 原則是下面這四個步驟的英文縮寫:
  • Localize (融入當地):讓自己像個當地人
  • Internationalize (跨出國界):讓自己被世界看見
  • Strengthen (強化專業):建立國際通用的專業能力
  • Test (不斷測試): 用免費的人力市場指標來檢驗自己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LIST 原則是一個迭代循環,而不是而不是一條線性步驟

Localize(融入當地):讓自己像個當地人

第一步你必須要先讓自己看起來像個當地人。不是外型或口音上像個當地人,而是讓雇主相信你是屬於當地人力市場的人。如同前一節提到的,雇主也怕用錯人,所以大部分的公司也都傾向先在當地找人,至少最低程度可以確保:你是有合法工作權的,而且你不會有語言障礙或是文化適應的問題,至於能力相關的問題可以在面試的流程中進行篩選。反過來說,如果你能讓雇主知道你並不會有簽證方面的問題,同時也能夠直接使用當地可接受的語言進行溝通,你就能夠和其他當地的求職者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了。至於語言要到什麼程度才能「像個當地人」呢?關鍵其實是在「當地可接受」這件事。有的地區即使官方語言不是英文你也可以只靠英文在當地工作,也有的地區其實口音非常多元,以臺灣人普遍的英文程度是足以起步工作的,這些詳情都會在本書的第三章中細談。

Internationalize(跨出國界):讓自己被世界看見

第二步則是讓自己能夠被世界看見。要進到當地人力市場,你就必須要能夠被負責招募的人搜尋得到,所以你必須讓自己的存在出現在對方會去搜尋的地方。你存在的證明就是你的履歷,而對方會搜尋的管道除了求職網站之外,就是公司自己的人力資料庫和 LinkedIn 了。招募人搜尋人才的方式其實和我們使用 Google 進行搜尋是類似的,都是使用關鍵字來找到目標,而最常使用的關鍵字就是職稱和職務所需的技能。換句話說,你必須要確保自己履歷上列出的內容包含招募人會使用的關鍵字。

Strengthen(強化專業):建立國際通用的專業能力

第三步則是培養自己的實力,而且是跨國認可的專業能力。對方找到你之後,你還得讓對方相信你是值得被找來面試的,而在履歷上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你過去的實績和技能樹。之前提到過,國際職涯不是一條直線,當你蒐集了大量的職務說明之後,你應該也能歸納出自己和目標職缺的能力落差,而要填補這個落差就只能靠自己工作上的積累和下班後的努力,這些都需要時間,那也正是你必須優先從職缺出發,再回頭思考要培養哪些能力的原因。

Test(不斷測試): 用免費的人力市場指標來檢驗自己

第四步則是去測試自己。不像找國內工作,你可以以很低成本的方式直接去進行面談,在決定辭職挑戰海外之前,你可以先進行簡單的市場測試,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經成功出現在國際的人力市場上了,具體的檢核點就是看看自己有沒有辦法人在台灣就獲得面試邀約。這邊的檢核重點不是是否能通過面試,而是是否能拿到面試。如果你能夠常態性地得到面試機會,那就代表你已經順利進到目標地區的人力市場了。這時候你也可以開始建立自己的夢幻職缺清單,主動投遞履歷到理想的公司。關鍵是盡可能從前一步的實驗中取得大量面試機會,以戰養戰,慢慢優化自己的面試能力和需要加強的核心技能。大量的面試機會也能夠累積你的自信,不至於因為一次的失敗就裹足不前。
Photo by Marten Bjork / Unsplash
把這四個步驟聯繫起來,就是 LIST 原則,把 LIST 原則的每個行前準備活動集合起來,也就是你出國工作的第一份檢核表 (checkLIST)。這裡要記住的是這是一個測試的過程,不用太在意一次的成敗,每一次測試都是為了認知自己的不足,關鍵是學習指標,而不是成功數量。不用追求完美,你能越快速地優化自己的履歷和 LinkedIn,你就能越快抓到市場需要的訊號,找對方向去強化自己的專業。如果經過多次測試還是不順利,也許就是需要軸轉的時刻了,你可以試著調整自己的目標地區,先以第三地為跳板,著陸之後再思考下一次跨國的機會,甚至開始思考轉職的可能性。你不妨試著以你三到六個月為一個循環,持續精進。
這本書的核心在於「選擇」:只要你能為自己創造出更多選擇,然後用心去選,你就能不被一兩次的失敗所擊倒,保持自信以戰養戰。你不用很厲害才開始,只要開始就能變得很厲害。掌握了大方向之後,就讓我們拿著這份地圖,一一清點待辦事項,勇敢啟程吧!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想了解更多,在這裡購買:
博客來:https://reurl.cc/o1RGel
金石堂:https://reurl.cc/q5VeOD 
讀書吧:https://reurl.cc/o1RGZQ
讀墨:https://reurl.cc/NAQeqn
圓神書活網:https://reurl.cc/OAMWM7 
My Book:https://reurl.cc/d2nZmD
Book Walker:https://reurl.cc/p13Evb
原文於2022/05/20刊登在NEX Foundation內的Media Lab:
認識本文作者:Aaron Hsieh
台灣未來協會(NEX Foundation, TW)前理事長、台灣工程師在英國(TEiUK)社群共同
創辦人。前倫敦未來五十(Tech Nation Future 50)人資科技新創主管,現於矽谷科技
公司擔任資深工程師。生科系畢業並退伍後,歷經求職失利、創業失敗的窘境,越挫越勇
轉職寫程式,並隻身前往倫敦,搭上種子輪的新創火箭,協助在地團隊在三年內從八人成長
為八十人的跨國企業,並多次異地取得英國、德國、日本、新加坡、澳洲等跨越地理區的
錄取通知。
工作之餘也定期進行社群分享和顧問輔導,文章散見於《到世界的職線距離》專欄。
信箱:[email protected]
專欄:https://medium.com/dimly-lit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areerToTheWorld
執行編輯 : I-Cheng Huang
核稿編輯 : Sophia Cheng
《NEX媒體實驗室》為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提供給讀者與作者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NEX媒體實驗室與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NEX Foundation 台灣未來基金會
NEX Foundation 台灣未來基金會
成立於2018年,以西雅圖及台北為據點,希望透過研發和經營線上資源平台,協助海外人才在國際舞台上的職涯發展,更進一步扮演橋樑的角色,連結活躍於世界各地的台灣人才,共同推動企業媒合、職涯諮詢、媒體實驗、社群聚會等計畫,期盼建立具有延續性的全球台灣人才互助圈。https://www.nexf.or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