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只想擁有必要的物品,剛剛好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喜歡物品數量在掌控之中的感覺,
我不需要因為找不到另一雙更精美的筷子或更漂亮的碗而苦惱;
每一樣物品在我需要的時候都可以立即取得,存在的剛剛好。

當物品超過可以掌控的數量,就可能會購入好幾個相似的物品

若是有在化妝的女生大部分可能都會有好多隻唇膏,而我們也都心知肚明一隻唇膏要被使用完畢可能都超過兩年。

那些為了某次特殊場合而購買的唇色, 可能在下一次要使用的時候發現已經變質乾裂;甚至超過保存期限,都還是捨不得直接丟掉。

那麼要如何讓自己減少囤物的習慣呢?

存貨原則:保持必要的最低庫存,先進先出

每個人心中的「最低庫存」數量都不一樣,這不需要比較,我們需要的是練習降低對物品的依賴感。

你可以發現家中有哪些東西容易放到過期?哪些東西消耗的速度沒有你想像中的快?從觀察中發現你的習慣,然後調整你的「庫存量」。

而「先進先出」是最好的方法,意思就是先使用存貨,再拿取新的。

囤貨、存貨是我們未雨綢繆的天性。
尤其是當我們看見喜歡的東西在特價時,經常會想著多買一點。

浴室裡,有一隻牙刷就可以完成清潔,牙膏也只需要一條就足夠。
如果開了很多不同功能的牙膏,可能會因為用不完而過期、發霉,然後你捨不得丟,就越囤越多。

這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其他商品,像是洗髮精分為去屑、柔順、粗細髮、直髮捲髮等族繁不及備載的商品。

一個不注意,浴室就要被這些瓶瓶罐罐塞滿,洗手台遺留著粘膩又帶著灰塵的液體,因為不容易清潔,形成另一個藏污納垢的部落。

多一秒停下來想一想:我真的需要嗎?

下次當你去逛美妝店看見新款牙膏的時候,請先不要動手去拿。

現在的你不再是過去那個囤積物品的你。 請思考家中還有沒有庫存?有的話,我應該先用完庫存,等到牙膏快用完再來買新的。

不再追逐流行一時的物品,不需要為了買不到某項限量商品而苦惱。

我若不需要三個功能,就不要買多功能複合的產品,不需要為了「某天可能會用到」的附屬功能買單。

這是你新生活的購物座右銘。

「夠了」,剛剛好的生活

無盡的慾望會讓我們迷失方向,心靈空洞的狀態會讓人不斷向外渴求,盲目地尋找那個可以彌補內心不安的事物。

事實上,當你對自己說「夠了」,靜下心來看看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已經足夠。

留心自己的行為和生活,將你每一次的「覺察」轉化成下一次的「行動」,慢慢地將注意力轉回自己身上,從內心長出自己安定的力量。

在這個資源豐富的世代,我們需要透過減物、惜物來平靜內心,也減少地球的環境負擔。


░ 更多的 ZN ░
整理師小語錄 ZN 宜整理
潛水、生活誌 ZN Instagram
吉他翻唱作品 ZN 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泡澡的太陽-avatar-img
2022/09/09
現在真的是物質豐富的社會 但太過豐富的物質卻沒辦法掩蓋掉內心的空洞 精神的空洞才是現代最大的問題
整理師 ZN-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9/10
是的,謝謝你的回覆交流 :) 空洞的靈魂就像是一個慾望的無底洞, 購物、向外追求所得到快感,很容易讓人再次陷入精神空虛、茫茫然......
avatar-img
整理師 ZN的沙龍
29會員
9內容數
因為喜歡東西物歸原位的清爽感 ; 需要使用物品的時候可以清楚找到的安全感 ; 因為喜歡助人的工作。在2022年開始整理服務,幫助案主打造理想的生活空間。此外,在每一次的服務故事,都讓ZN和自己對話物品與生命的關係。ZN 希望透過這些分享,讓想要整理、或是想要幫助別人整理的你,能夠有脈絡可循,自助,也助人。
整理師 Z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23
其實從小我們就學會整理, 學會打理自己、熱了脫衣服、冷了加衣服, 學習不會在流了滿身大汗的時候還繼續穿上毛衣。
Thumbnail
2022/09/23
其實從小我們就學會整理, 學會打理自己、熱了脫衣服、冷了加衣服, 學習不會在流了滿身大汗的時候還繼續穿上毛衣。
Thumbnail
2022/09/19
當計劃不如預期進行的時候,比起「重新計畫」這個選擇,更有效的方法是刪除計畫。
Thumbnail
2022/09/19
當計劃不如預期進行的時候,比起「重新計畫」這個選擇,更有效的方法是刪除計畫。
Thumbnail
2022/06/22
整理目的是讓「生活節奏更流暢、更美好。」
Thumbnail
2022/06/22
整理目的是讓「生活節奏更流暢、更美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自性為軸心,努力執行斷捨離,不斷磨練對於各項物事「需不需要」、「愉不愉快」、「合是不合適」的感知能力。 徹底詢問自己:「適合我的東西適合什麼?」不需要的就放手。捨去的部分,就由「餘裕」取代之。 廚房 廚房的水平面只放水壺:以「7:5 :1法則」打造一個美麗的空間 拿取物品時一個動作就完成:
Thumbnail
以自性為軸心,努力執行斷捨離,不斷磨練對於各項物事「需不需要」、「愉不愉快」、「合是不合適」的感知能力。 徹底詢問自己:「適合我的東西適合什麼?」不需要的就放手。捨去的部分,就由「餘裕」取代之。 廚房 廚房的水平面只放水壺:以「7:5 :1法則」打造一個美麗的空間 拿取物品時一個動作就完成: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透過極簡生活方式,我們可以輕鬆應對家務和搬家,同時不需要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透過定量化和定額化的方式,我們可以有效控制購物慾望,讓家中物品保持在最少的狀態,同時遇見真正喜歡的衣物和飾品。文章將分享各種定量化和定額化的方法,並提倡減少不必要的購買和物品浪費,實現心中的輕鬆生活。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透過極簡生活方式,我們可以輕鬆應對家務和搬家,同時不需要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透過定量化和定額化的方式,我們可以有效控制購物慾望,讓家中物品保持在最少的狀態,同時遇見真正喜歡的衣物和飾品。文章將分享各種定量化和定額化的方法,並提倡減少不必要的購買和物品浪費,實現心中的輕鬆生活。
Thumbnail
廚房是家中累積垃圾最快的地方,為了環境,也為了不想常倒垃圾的自己,試試一些超簡單、平凡,懶散的人(就是我本人)也可以做得到的減少垃圾的方法吧。
Thumbnail
廚房是家中累積垃圾最快的地方,為了環境,也為了不想常倒垃圾的自己,試試一些超簡單、平凡,懶散的人(就是我本人)也可以做得到的減少垃圾的方法吧。
Thumbnail
起源 前情提要一下: 最近要告別住了一年的家,並決定要開始過稍微不太一樣的生活,這幾天如火如荼的要趕快把家裡的東西都清乾淨和淨空,讓這個房子可以好好地給下一任房客接手。 真的有點想不明白,其實一年並不是很長的時間,平常也不覺得自己算是愛積物的人,甚至跟不少人相比,已經算是簡約生活,怎麼東西還是這麼的
Thumbnail
起源 前情提要一下: 最近要告別住了一年的家,並決定要開始過稍微不太一樣的生活,這幾天如火如荼的要趕快把家裡的東西都清乾淨和淨空,讓這個房子可以好好地給下一任房客接手。 真的有點想不明白,其實一年並不是很長的時間,平常也不覺得自己算是愛積物的人,甚至跟不少人相比,已經算是簡約生活,怎麼東西還是這麼的
Thumbnail
我喜歡物品數量在掌控之中的感覺, 我不需要因為找不到另一雙更精美的筷子或更漂亮的碗而苦惱; 每一樣物品在我需要的時候都可以立即取得,存在的剛剛好。
Thumbnail
我喜歡物品數量在掌控之中的感覺, 我不需要因為找不到另一雙更精美的筷子或更漂亮的碗而苦惱; 每一樣物品在我需要的時候都可以立即取得,存在的剛剛好。
Thumbnail
幾年前,終於決定搬離承租七年的住處,不整理倒還好,才開始打包裝箱,就在各個角落撈出一些「不曾相識」的物品:書籍、衣物、接近保存期限的乳液……盡是些用不上,甚至早就遺忘的物品。經歷這七年一次的大搬家,不得不說自己有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Thumbnail
幾年前,終於決定搬離承租七年的住處,不整理倒還好,才開始打包裝箱,就在各個角落撈出一些「不曾相識」的物品:書籍、衣物、接近保存期限的乳液……盡是些用不上,甚至早就遺忘的物品。經歷這七年一次的大搬家,不得不說自己有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Thumbnail
一、遇缺不補 這大概是我最有感的了,有時候缺某項物品一段時間沒有補充,會發覺:好像沒有這個也無妨呢~省荷包兼具環保,室內空間也稍微變乾淨了,長期積沙成塔,心情也會變好喔~ 二、進一物,丟一物 若努力保持物品量的平衡,即使沒有確實實踐,還是能避免有突然爆買的情形喔 也可以視情況需要,自行調整為進一物,
Thumbnail
一、遇缺不補 這大概是我最有感的了,有時候缺某項物品一段時間沒有補充,會發覺:好像沒有這個也無妨呢~省荷包兼具環保,室內空間也稍微變乾淨了,長期積沙成塔,心情也會變好喔~ 二、進一物,丟一物 若努力保持物品量的平衡,即使沒有確實實踐,還是能避免有突然爆買的情形喔 也可以視情況需要,自行調整為進一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