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物件筆記|地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地圖是一個本位主義濃厚的物件,地圖的功用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讓使用者能夠在陌生的地域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地圖的繪者將立體的世界壓縮成平面的的圖標,用一張薄薄的畫紙將各地收錄在使用者的口袋,我可以不再因未知而感到迷惘,透過地圖,這個世界就要服膺在我的腳步下。繪製地圖是個收斂的過程,地圖上只會留下有利方位辨識的資訊,小範圍的地區特別有效,倘若行走的範圍越大,地圖也會隨著步伐的推進而失準。

大/小地圖也在此出現了弔詭的便利性:大地圖的地域性廣而泛用,卻無法聚焦使用;小地圖的地域性窄而精確,卻無法隨之遷移。大地圖有著廣度,小地圖則有深度,兩者的交替存在著負相關的連動。我無法拿著台北市大安區的地圖走到宜蘭縣羅東鎮再散步台至東縣池上鄉,換言之,我需要三張(或者更多)地圖才能滿足我的這趟跨越南北的奇妙旅程;然而,即使我貪圖方便只帶著一張台灣全島的地圖也無法真正滿足我的需求,而讓我迷失在腳下的這片綠色大地。

raw-image

十六世紀,西歐各國航海野心的擴張,催生出了各地理學家發明各式的地圖投影法,藉此讓航海隊在遠征的路上能順利稱霸海洋的無邊無際。其中,麥卡托投影法(Mercator projection)製成的地圖最常被應用於航海用途。繪製該地圖的投影法得名於法蘭德斯地理學家傑拉杜斯.麥卡托(Gerardus Mercator),他在 1569 年發表了長 202 公分、寬 124 公分以他自創的投影法所繪製的世界地圖。用該投影法繪製的地圖上,會將地球在平面上等距展開,經線、緯線在地圖上的任何位置皆垂直相交,使得該世界地圖可以繪製在一個長方形的圖紙上,地圖的任一點在各種方向的長度均相等。

raw-image

那時的航海探險多半發生於在赤道南北三十緯度間,也是我們熟知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因此,有鑑於麥卡托地圖任意兩點的相對位置精確,該地圖成了大航海時代最泛用的航海地圖。滿腹雄心的航海家們的確用了這張地圖發現了不少未曾開發的寶藏,包含墨西哥的阿茲特克、在當時仍是一片荒蕪的北美洲、以及在太平洋上有如一顆芝麻大小的福爾摩沙;然而,也因為麥卡托地圖,將其繪製過程產生的幾何偏誤鑲嵌至使用者對於世界的想像。(你可以在這個互動網站體驗到該地圖如何縮放各地)

raw-image
raw-image

當地圖碰上了數位化,一張換一張的問題也隨之被解決。如今,每個人手上都能有一張強大的世界地圖,可大可小,可近可遠。數位化的地圖更能貼合每一位使用者的需求,量身訂做兩地之間最適合的旅程路線,而不再需要拿著尺規在泛黃的地圖上作畫。地圖發展至今,解決了許多人找路的問題,但是,也帶來了路徑依賴的隱憂:沒了地圖我們哪都去不了。當我們拿著地圖指認方向的時候,看到的也不過是立體世界的平面、真實世界的投影;地圖上看不見山海的縱深,只看得見旅途的方向,地圖越清晰,我們對於自然的印象反而越模糊。

有次我去宜蘭旅遊,刻意不帶手機在身上,我選擇「開口」找路。一路上跌跌撞撞,甚至將「東山路」錯聽成「松安路」不得已之下還是向遊客服務處索取了羅東鎮的地圖,靠著地圖的簡圖對照現實的地標,我最終還是順利回到礁溪的青年旅館。回到住所後,我回顧剛剛在羅東兩小時的流浪路程,在 Google 地圖上只消花費45分鐘即可來回。梳洗過後我躺在床上想著,這一番折騰後我學到了什麼?後來,我理解了:我不是在使用地圖,而是依賴著地圖,對地圖而言,我彷彿是個無法脫離襁褓自主的幼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27會員
264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5/02/04
我經常想著「為什麼一定要拿湯碗裝燒仙草呢?」又或者「我應該也可以用杯子裝玉米濃湯吧?」對我來說,杯和碗,在功能上似乎是可以互換的容器。
Thumbnail
2025/02/04
我經常想著「為什麼一定要拿湯碗裝燒仙草呢?」又或者「我應該也可以用杯子裝玉米濃湯吧?」對我來說,杯和碗,在功能上似乎是可以互換的容器。
Thumbnail
2024/11/26
中國政府在人民幣上所採用的翻譯技術,拼音只是個形式,更重要的是權力的展現。人民幣的英文翻譯並非針對外國遊客,而只是為了讓中國人用得「舒服」。
Thumbnail
2024/11/26
中國政府在人民幣上所採用的翻譯技術,拼音只是個形式,更重要的是權力的展現。人民幣的英文翻譯並非針對外國遊客,而只是為了讓中國人用得「舒服」。
Thumbnail
2024/10/22
椅子並非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發展出不同的坐姿,坐椅子的需求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發明。
Thumbnail
2024/10/22
椅子並非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發展出不同的坐姿,坐椅子的需求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發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十五世紀末,葡萄牙發現了往印度的新航路,西班牙則往西意外到了美洲。這個「地理大發現」對威尼斯這個老牌海上強權的影響是可驚的:從此歐洲香料貿易,再也不是它一家獨大。 但與其說這讓威尼斯的生意一落千丈,不如說,這是在心理面上摧毀威尼斯。 就貿易實務來看,葡萄牙開闢的新航路不只非常遙遠,還相當危險
Thumbnail
十五世紀末,葡萄牙發現了往印度的新航路,西班牙則往西意外到了美洲。這個「地理大發現」對威尼斯這個老牌海上強權的影響是可驚的:從此歐洲香料貿易,再也不是它一家獨大。 但與其說這讓威尼斯的生意一落千丈,不如說,這是在心理面上摧毀威尼斯。 就貿易實務來看,葡萄牙開闢的新航路不只非常遙遠,還相當危險
Thumbnail
古有一商團,他們經商數十載,這片大陸幾乎都有他們的就足跡,也因為他們走遍天下,繪製出了最初的世界地圖。
Thumbnail
古有一商團,他們經商數十載,這片大陸幾乎都有他們的就足跡,也因為他們走遍天下,繪製出了最初的世界地圖。
Thumbnail
{A Map of the Gold Coast- from Issini to Alampi} by M. D’ ANVILLE April 1729. 這是一張繪製非洲迦納海岸線的古地圖。
Thumbnail
{A Map of the Gold Coast- from Issini to Alampi} by M. D’ ANVILLE April 1729. 這是一張繪製非洲迦納海岸線的古地圖。
Thumbnail
你曾經幻想過天堂是什麼模樣嗎? 馬克・吐溫曾經在個人遊記《赤道漫遊記》提到:「天堂的原型是依照模里西斯所創造出來的。」 然而,模里西斯到底在哪裡呢?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事實上,模里西斯是在印度洋上的一個小國,靠近馬達加斯加島,面積約為台灣的十八分之一,而人口約為一百二十萬
Thumbnail
你曾經幻想過天堂是什麼模樣嗎? 馬克・吐溫曾經在個人遊記《赤道漫遊記》提到:「天堂的原型是依照模里西斯所創造出來的。」 然而,模里西斯到底在哪裡呢?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事實上,模里西斯是在印度洋上的一個小國,靠近馬達加斯加島,面積約為台灣的十八分之一,而人口約為一百二十萬
Thumbnail
地圖是一個本位主義濃厚的物件,地圖的功用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讓使用者能夠在陌生的地域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地圖是一個本位主義濃厚的物件,地圖的功用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讓使用者能夠在陌生的地域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Thumbnail
剛開始讀的時候,我彷彿在每座城裡都看見了土耳其。大概因為書中提及忽必烈和地中海東部,以及我最近剛好看了些在土耳其各地旅行的影片。但讀著讀著,當可汗要求馬可講講威尼斯,而他回答:難道你以為我一直在講別的城?從那之後我讀到的每座城都成了威尼斯。甚至,往前翻閱,原本的那些城也都搖身一變似地成了威尼斯。
Thumbnail
剛開始讀的時候,我彷彿在每座城裡都看見了土耳其。大概因為書中提及忽必烈和地中海東部,以及我最近剛好看了些在土耳其各地旅行的影片。但讀著讀著,當可汗要求馬可講講威尼斯,而他回答:難道你以為我一直在講別的城?從那之後我讀到的每座城都成了威尼斯。甚至,往前翻閱,原本的那些城也都搖身一變似地成了威尼斯。
Thumbnail
紐約時報暢銷榜、歐普拉雜誌選書、 立場新聞年度城市學之書,售出全球十二國版權 網路如此發達的現代,Google Map、Wikipedia、衛星空照圖等資訊唾手可得,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地球上已無未知之處。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這些未現身於地圖上的地方,告訴我們地理大發現或許尚未結束…
Thumbnail
紐約時報暢銷榜、歐普拉雜誌選書、 立場新聞年度城市學之書,售出全球十二國版權 網路如此發達的現代,Google Map、Wikipedia、衛星空照圖等資訊唾手可得,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地球上已無未知之處。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這些未現身於地圖上的地方,告訴我們地理大發現或許尚未結束…
Thumbnail
  言及「街景」,應該鮮少有人無法在心中喚起對日常必經之路的記憶與圖像。但是,當此時加入第二個人,則經常可以發現,不同人所描述的同一地點,往往在呈現上出現分歧。也可能正好相反,明明是不同空間場所,卻由不同敘事者給出了高度相像的形容。由是我們幾乎可以看見,當一名讀者拿起並翻閱《看不見的城市》,一場時間
Thumbnail
  言及「街景」,應該鮮少有人無法在心中喚起對日常必經之路的記憶與圖像。但是,當此時加入第二個人,則經常可以發現,不同人所描述的同一地點,往往在呈現上出現分歧。也可能正好相反,明明是不同空間場所,卻由不同敘事者給出了高度相像的形容。由是我們幾乎可以看見,當一名讀者拿起並翻閱《看不見的城市》,一場時間
Thumbnail
這本書談的是不折不扣的地理學,總共介紹47個地球上不起眼的地點;雖然偶爾也帶有少許的故事性,不過大多著墨於政治與歷史,而非充滿想像空間的軼聞。這點與我心目中的落差,說實在是讓人蠻失望的。
Thumbnail
這本書談的是不折不扣的地理學,總共介紹47個地球上不起眼的地點;雖然偶爾也帶有少許的故事性,不過大多著墨於政治與歷史,而非充滿想像空間的軼聞。這點與我心目中的落差,說實在是讓人蠻失望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