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自信反抗壓迫,世界才會與我們同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裴洛西的來訪,可以窺見某些台灣人對壓迫的看法。他們不把壓迫視作必須對抗的非正義,而是把壓迫視作無法改變的現狀或既定的規則,他們所有的行動,都是遵循著壓迫者的要求,他們以為這是聰明的生存法則,實際上只是逐步變成壓迫者捏塑的形狀。

舉個大家比較好理解的例子:在常見的爭取黑人民權或女權電影中,一定都有黑人或女人反對自己的群體反抗。他們不見得都是自私或膽小,只是無法跳脫被壓迫的框架。對他們而言,這個框架就是世界本來的樣子,他們能做的只有在框架內求生、求好。

於是,這些黑人不會在生活中對抗偏見,而會讓自己活得像個白人;這些女人不會在職場上爭取權利,而會讓自己在職場男性化。他們各自放棄了群體的自主性、特殊性甚至優勢,去服膺白人、男人的標準,因此他們始終會輸在起跑點上。

更糟糕的是,當你放棄反抗,壓迫者就從你的視野中消失了,壓迫就像一草一樹般成為了「自然的」。因此當這些人遇到挫折,不會發現自己整個群體在起跑點就已經輸了,而是會檢討自己在同樣規則下表現得技不如人,他們再也看不到更大的壓迫,當然也看不到規則是由壓迫者量身打造的。

透過這種價值觀的傳遞,壓迫者成功地把傷害的責任,從壓迫者身上,轉移到了被壓迫者身上:都是被壓迫者表現得不夠好,才導致他們受到傷害。

raw-image

上一代台灣人的成長環境,外有中國的武力威脅,內有中華民國的白色恐怖,長期受到兩個中國壓迫的結果,就是某部分人已經很習慣順從、習慣被壓迫,當壓迫成為自然,他們就會開始檢討自己人不是合格的被害者。例如當柯文哲提到裴洛西來訪時,臉書寫著「中國海關總署在昨晚宣布台灣100多家食品禁止進口,不知又有多少台灣農漁民受害」,但他沒有接著去檢討壓迫者中國,而是檢討被壓迫的台灣不夠「左右逢源」。

這種發言其實跟統促黨沒有兩樣,都是把中國的壓迫當成自然的,而把台灣反抗壓迫視作活該被懲罰的挑釁。但兩者間有個重大差別:統促黨是把自己當成中國人,是壓迫者的一部分,而柯文哲知道自己是被壓迫者,只是他沒有想到這是一件應該反抗的事,而只想要在這個既定的壓迫下「左右逢源」。

某種程度上,這比統促黨還要可悲。

國民黨或民眾黨,總是像柯文哲寫的,抱持著「夾在中間的台灣,更應該與中國、美國保持暢通聯絡管道,才能有效避免危機」的幻想,但實際上,一邊是對你索求無度的壓迫者,另一邊是尊重你的民主國家,如果你把這個現況視為自然而不去反抗,那你唯一可能取得的平衡,就是當中國為了侵略你而進一步,你就要求美國為了尊重你而退一步。當你不反抗壓迫,所謂的「左右逢源」,實際執行時永遠都是服從壓迫者,這就是為什麼國民黨執政時總是宣稱自己在捍衛中國民國,可是在其他人眼中卻都是過度傾中。

昨天有很多媒體到飛機巷或君悅飯店外訪問民眾,看到許多20歲左右的年輕朋友大方表達對戰爭擔憂的同時,也表達自己知道捍衛民主跟自由的生活是有代價的,所以才會在這裡歡迎裴洛西,看了心裡很感動。96台海危機時我只是個小孩,可是那種集體恐懼感我一直都記得,而今日的台灣,也許在某些人眼中顯得有些樂觀,但在我看來,是新一代的台灣人擺脫了服從壓迫者的命運,即使面對更強大的中國也不再誠惶誠恐,因為我們知道,當我們為了捍衛民主自由而選擇反抗時,全世界都會站在我們這裡。

這時我才懂,勇敢自信,世界同行,原來是這個意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貳說-avatar-img
2022/08/06
「把壓迫者當成自然的」這句真的分析得太好了,突然有種茅塞頓開的感受!
簡單說,就是不要當奴才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5/23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脫北者和人權倡議者朴研美在上一本著作《為了活下去》講述了她逃離北韓的經過,而這次她則把焦點轉向正在撕裂美國社會的文化鬥爭、身分認同政治和威權主義傾向,挺身對大眾敲下警鐘。 ❃ 群體思考與取消文化|寡頭政治與自製矛盾|捍衛自由 ❃
Thumbnail
脫北者和人權倡議者朴研美在上一本著作《為了活下去》講述了她逃離北韓的經過,而這次她則把焦點轉向正在撕裂美國社會的文化鬥爭、身分認同政治和威權主義傾向,挺身對大眾敲下警鐘。 ❃ 群體思考與取消文化|寡頭政治與自製矛盾|捍衛自由 ❃
Thumbnail
◎ 人人在社會上工作生存,總是會遇到一些無知愚昧之人的侮辱。台灣西化嚴重,認為無法忍受,想報復回去的人,應該不少。尤其是青壯年男人,但是可有想到後果是會影響到工作事業的成功與否? 為什麼忍辱很重要 ? 也許中國千年前歷史【三齊王】韓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能給我們許多啟發!
Thumbnail
◎ 人人在社會上工作生存,總是會遇到一些無知愚昧之人的侮辱。台灣西化嚴重,認為無法忍受,想報復回去的人,應該不少。尤其是青壯年男人,但是可有想到後果是會影響到工作事業的成功與否? 為什麼忍辱很重要 ? 也許中國千年前歷史【三齊王】韓信忍胯下之辱的故事,能給我們許多啟發!
Thumbnail
  從小我便對於歷史有所迷戀,這份迷戀並非源於王國的興起或滅亡,更非為了利益、權力而機關算盡的各種奇思妙想,最令我驚嘆的是,總是有人願意在世道最艱難、最黑暗的時刻,站出來,無論他是為了族人、國家,乃至人類,無論他是善是惡,只要他選擇站了出來,他便有讓人欽佩的地方。
Thumbnail
  從小我便對於歷史有所迷戀,這份迷戀並非源於王國的興起或滅亡,更非為了利益、權力而機關算盡的各種奇思妙想,最令我驚嘆的是,總是有人願意在世道最艱難、最黑暗的時刻,站出來,無論他是為了族人、國家,乃至人類,無論他是善是惡,只要他選擇站了出來,他便有讓人欽佩的地方。
Thumbnail
--起來!不願做美日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反帝反霸思想,築成我們新的精神長城! --「中國人是很容易變成奴隸的, 而且變成了奴隸還萬分喜歡」---魯迅 --許多台灣人崇洋媚日, 在精神上早已被殖民, 成為帝國主義與西方文明的奴隸。
Thumbnail
--起來!不願做美日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反帝反霸思想,築成我們新的精神長城! --「中國人是很容易變成奴隸的, 而且變成了奴隸還萬分喜歡」---魯迅 --許多台灣人崇洋媚日, 在精神上早已被殖民, 成為帝國主義與西方文明的奴隸。
Thumbnail
從裴洛西的來訪,可以窺見取多台灣人對壓迫的看法。他們不把壓迫視作必須對抗的非正義,而是把壓迫視作無法改變的現狀或既定的規則,他們所有的行動,都是遵循著壓迫者的要求,他們以為這是聰明的生存法則,實際上只是逐步變成壓迫者捏塑的形狀。
Thumbnail
從裴洛西的來訪,可以窺見取多台灣人對壓迫的看法。他們不把壓迫視作必須對抗的非正義,而是把壓迫視作無法改變的現狀或既定的規則,他們所有的行動,都是遵循著壓迫者的要求,他們以為這是聰明的生存法則,實際上只是逐步變成壓迫者捏塑的形狀。
Thumbnail
這個社會並不是非黑即白,不同立場的人也不是全錯或全對;但是,「求同存異」已經越來越難,因為大家都只看到對方的「異」。然而,給對方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也是給這個撕裂的社會一個機會;如果可以,當我們從困境走出來的時候,台灣就會更加強大。
Thumbnail
這個社會並不是非黑即白,不同立場的人也不是全錯或全對;但是,「求同存異」已經越來越難,因為大家都只看到對方的「異」。然而,給對方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也是給這個撕裂的社會一個機會;如果可以,當我們從困境走出來的時候,台灣就會更加強大。
Thumbnail
         疫情再度的爆發,現在的情形比起去年剛開始的時候,那時的三、四月還要悽慘。更可怕的是人心惶惶,我們似乎已經慢了好幾拍,整個由被動到不知所措的情況。幾乎可以確定接下來最起碼到六月底,應該都不會太樂觀,甚至要有心理準備做最壞的打算。          當然疫情的崩壞有批評聲是很正常的,再
Thumbnail
         疫情再度的爆發,現在的情形比起去年剛開始的時候,那時的三、四月還要悽慘。更可怕的是人心惶惶,我們似乎已經慢了好幾拍,整個由被動到不知所措的情況。幾乎可以確定接下來最起碼到六月底,應該都不會太樂觀,甚至要有心理準備做最壞的打算。          當然疫情的崩壞有批評聲是很正常的,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