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情升級的一些想法#2/程天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個社會並不是非黑即白,不同立場的人也不是全錯或全對;但是,「求同存異」已經越來越難,因為大家都只看到對方的「異」。然而,給對方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也是給這個撕裂的社會一個機會;如果可以,當我們從困境走出來的時候,台灣就會更加強大。

raw-image

抹黑對手不會讓自己更白,阻礙競爭者不會讓自己跑得更快。

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只有讓自己不斷的改過,才會更強大。我先前提過的《了凡四訓》一書中,第二篇「改過」中說到「要發恥心、畏心、勇心,才能真正改過」;其中「恥心」就是要認錯,因為不認錯的人永遠不會改。

「畏心」就是要畏懼不改過的後果;因為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永遠不會改;「勇心」就是要堅持到底,因為自己的惰性和環境的壓力,讓你無法堅持改過。

而當這個社會越來越兩極化的時候,往往會讓我們覺得越來越孤獨。

我們需要異中求同

近日疫情爆發造成恐慌,確診和死亡人數快速攀升,許多家庭面臨生離死別的悲劇;同時也因為快篩、普篩、警戒升級、進口疫苗、國產疫苗等等的話題和政治立場,讓受傷的台灣加劇了撕裂的痛苦。

在網上看到太多負面的情緒,許多不同立場的社群裡,攻擊對方的話語越來越辛辣惡毒;平常友善的群裡,開始有人退出,另外成立同溫層的小群。多年的同鄉、同學、同事、朋友之情,在立場不同的情況下,變成非常脆弱,轉眼就消失了。

於是,我在前一篇文章中轉貼了林宏文的文章,並提出我的建議;其實在我的短中長期規劃建議中,都包含了不同立場所採取的辦法,我只是將它們整合一下而已。

如果有足夠的高度、宏觀的角度、客觀的態度,從這篇文章中就可以看到,即使是不同立場的對方,也會有正確的想法和做法。

但是,在情緒推波助瀾之下,許多看法成了意氣用事之爭;彼此眼中看不到對方的優點,看到的都是缺點。即使做錯了事、講錯了話,不論是中央、地方、民眾,經過同溫層的放大,每一個人都自認為是公理正義的化身。

在只有顏色、沒有是非的情況下,各方都不認為有錯、有過也不會改;在同溫群體的支持和保護下,也不會有畏懼之心,天不怕地不怕,再惡毒的事都做的出來、再尖酸刻薄的話也說的出口,有過更不會改。

所以我在前面引述了《了凡四訓》,給大家一些反思的空間、為目前兩極化的社會提出改過建議。

這個社會並不是非黑即白,不同立場的人也不是全錯或全對;但是,「求同存異」已經不再可能,因為大家都只看到對方的「異」。

我原以為這樣的說法會引起爭議,也已經準備好接受批評和攻擊,沒想到卻廣受歡迎;來自讀者的回應,甚至遠比我花很多時間寫的管理文章都高。

所以我發現我的網友和文章讀者們,大部分都具有高度、宏觀、客觀的態度,回應也都是正面、樂觀、包容的,令我十分感動。

悔改與饒恕

我的老朋友劉維鯤也私訊給我,並且分享了一部微電影;這部根據真人實事拍攝的20分鐘影片,我是流著淚看完的。

他私訊告訴我:

看到了你的Facebook貼文。我2017年参加了一個影視團隊。我們拍了四部微電影,這四部都是勵志的。下面傳給你看其中的一部,主旨是「悔改與饒恕」,與你此次的貼文有關連,分享給你。

他說的沒錯,要真正改過,除了「了凡四訓」中提到的,想改過的人必須發「恥心」、「畏心」、「勇心」之外,對受到傷害的他人是否能夠給予「包容」和「饒恕」,也是很重要的關鍵。

如果對於有心要「悔改」的人,始終採取報復和追殺的心態、不給機會,那麼「悔改」也沒有用了。其實,給對方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也是給這個撕裂的社會一個機會;如果可以,當我們從困境走出來的時候,台灣就會更加強大。

這篇文章一開始強調的是「悔改」、這部微電影強調的是「饒恕」,而正是目前被撕裂的台灣所需要的兩個療方。

讓我們用「同理心」,來看看這部以呂代豪牧師真人真事改編拍攝、令人感動的《「收刀入鞘」系列之首部曲:伊竟還鄉》官方正式版微電影。

再次謝謝劉維鯤的提點和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這一篇講的是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要過於輕浮於事,輕率於事,為人輕飄飄的,有失威望。地處超然的態度道法之所在,行事與有榮焉。面對任何事情變化都要穩住,不可輕易相信
Thumbnail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這一篇講的是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要過於輕浮於事,輕率於事,為人輕飄飄的,有失威望。地處超然的態度道法之所在,行事與有榮焉。面對任何事情變化都要穩住,不可輕易相信
Thumbnail
在台灣這種傳統的教育下,我們是乎都把忍耐都做美德,吃虧就是占便宜奉為聖旨。但出社會後,我發現這兩個道理在我眼裡看來都是害人不淺的觀念。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代表會跟人吵架,為何要讓自己吃虧不舒服還要說服自己接受?這在我眼裡看起來真的完全不合理,套用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一樣的。在年紀增長過程中,要適時分辨什麼是
Thumbnail
在台灣這種傳統的教育下,我們是乎都把忍耐都做美德,吃虧就是占便宜奉為聖旨。但出社會後,我發現這兩個道理在我眼裡看來都是害人不淺的觀念。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代表會跟人吵架,為何要讓自己吃虧不舒服還要說服自己接受?這在我眼裡看起來真的完全不合理,套用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一樣的。在年紀增長過程中,要適時分辨什麼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作者談論《寬容》一書則指出人類戰爭與殺戮的主因是不寬容,例如對異教徒、不同種族和文化的不寬容,以及自私自利。作者認為寬容應該限制於不妨礙他人權益的範疇內,並主張對自己也要寬容。這樣的寬容才是真正的放過自己,也提醒寬容他人同時也要寬容自己。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作者談論《寬容》一書則指出人類戰爭與殺戮的主因是不寬容,例如對異教徒、不同種族和文化的不寬容,以及自私自利。作者認為寬容應該限制於不妨礙他人權益的範疇內,並主張對自己也要寬容。這樣的寬容才是真正的放過自己,也提醒寬容他人同時也要寬容自己。
Thumbnail
時機,就不講究自己還能失去什麼,而是得失已不再重要的底氣。
Thumbnail
時機,就不講究自己還能失去什麼,而是得失已不再重要的底氣。
Thumbnail
優良品格 在這個世界上,充滿太多的仇恨、憤怒和邪惡能量。我們往往很容易被攻擊性、騷擾和惡意所影響,忘記了寬容、愛與善意的力量。然而,這正是這種優良品格,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更有意義。 開放的心胸 寬容是一種開放的心胸,能夠包容別人的缺點和不完美。我們都是人,難免會犯錯,做錯一些事。但
Thumbnail
優良品格 在這個世界上,充滿太多的仇恨、憤怒和邪惡能量。我們往往很容易被攻擊性、騷擾和惡意所影響,忘記了寬容、愛與善意的力量。然而,這正是這種優良品格,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更有意義。 開放的心胸 寬容是一種開放的心胸,能夠包容別人的缺點和不完美。我們都是人,難免會犯錯,做錯一些事。但
Thumbnail
接納更多觀點,讓自己重新思考!
Thumbnail
接納更多觀點,讓自己重新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