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旅》:個體化找回自己的碎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接在《成為一個人》之後,閱讀《英雄之旅》恰好能繼續探索自我,更深入思考關於成為自己、解殖,或榮格稱之為「個體化」的歷程。我所理解榮格的「個體化」是指:人從集體走向個體、成為自己、長出自己的意識與認同的歷程,有點近似Carl Rogers的「成為一個人」,但個體化又更仔細剖析人的心理發展、成長過程,兩者的互補其實讓「自我成長」的軌跡變得清晰許多。雖然我並不完全能理解榮格心理學,但閱讀的過程中總是能引發不少靈感,以下整理心得:


個體化是分解與合成的運動

「榮格提出成人的個體化歷程是以兩個主要的運動向前推展,第一個運動和透過分析而拆解無意識有關,鍊金術士稱此為分離separatio),也就是把混合的物質分開。這種透過分析的分離工作包括兩部分,一是分解個人對心靈之外的現實角色或內容所仿製的認同(例如他人或客體);二是分解奠基於心靈本身最原初及最重要的人物與對其內涵的認同。這種解除認同的運動會創造出較為清明的意識,也就是一面比較澄澈的鏡子。」P.31

作者首先介紹榮格的個體化理論,榮格用鍊金術的「分析」與「合成」概念來說明人的意識和認同如何進行再創造和重新建構。就如同鍊金術將混合的物質分解、將雜質過濾,個體化運動要分解成長過程中對於各種客體的認同,分辨出哪些是受他人影響而壓抑自己的「雜質」,過濾出純淨、真實的自我意識


內在權威的聲音

就經驗上來說,這些嵌在心靈結構中的、會引起激烈情感反應的聲音( voices)或意象(images),它們由心靈結構所支撐並做出權威的要求,這才是問題的成因。這些聲音和意象代表一個人所認同的人物或情感所繫之人 — 父母、良師益友、愛人、社區領袖丶敵人、幽靈(ghosts)等等。」P.61

從出生開始,我們接收來自父母、朋友、重要他人的聲音,教導我們該怎麼度過生活、解決問題,這些聲音幫助我們成長,同時也默默鑲嵌到我們的潛意識當中,成為內在的權威。基於模仿的天性,我們的認同和意識受其影響,這些從依附關係和客體而來的認同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建構自己,卻也容易成為阻礙自己、壓抑自己,讓自我意識被限制成特定的樣貌

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為了不脫離社會主流一份子,我們會不惜壓抑自我意識和真實自我,選擇用「假我」來應付生活,長期累積下來的假我就成了「人格面具」。個體化運動正是將人格面具鬆動,尋回真實自我的歷程。


個體化是人的本性

個體化原則界定了人類的某種本質。人會將自身與所處環境區分開來,這絕對是人類主體中的基本驅力。個體化創造所需的能量是人類意識中的天賜。在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就必須造成區別與分離。在人類意識中,想要創造特異性、想要成為一個人自然的模樣,這樣的驅力其實深植於本性當中。因此,尋求個體化是符合人性的。」⁡P.34

個體化是人類的本性,一種想「做自己」的驅力。我們天生就會想創造自己的獨特性,區分出自身與環境,讓自己脫離集體,變得更靠近真實自我。作者也提到,榮格將個體化解釋為「認同」的相反,也就是反過來從累積的認同中脫離、解除,尋求自己的獨特性。這讓我想到資本主義的異化使人失去自我感,因為我們天生就有創作的本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物品、作品、人際關係,從中得到歸屬感,認識到自己是個獨特的有機體。

「分析所做的…首先是化約。分析的是你的態度。你必須開始覺察那些壓抑你真實心理活動或歷程的許多阻抗和個人議題,所有這些抑制都是大量的雜質。你的心靈必須先被淨化,才能開始心理轉化的歷程。第一項個體化運動與淨化心靈的無意識認同有關,這是一種還原作用(reduction)。」⁡⁡P.32

更仔細探討個體化運動,榮格以鍊金術為比喻,說明所有壓抑自我意識、真實自我的束縛都是「雜質」,例如從他人而來的認同和期待,扭曲了原本的自我意識,使其變得混濁。而個體化是分解自我、過濾雜質的過程,這些潛意識中的壓抑和雜質也被榮格稱為「陰影」,當整合了陰影之後,真實的自我意識有如還原作用般被淨化

意識將變得如鏡子一般

經由它,意識和認同變成比較不像畫中固著的客體及模式,而變得更像一面鏡子;透過它,客體可以自由地漂浮進出視野,但不會永遠地進駐其中。這個分析運動包含對依附於宗教客體、傳統習俗及投射性神學的溶解。對某個宗教人物、部落或國家象徵,或文化價値的固著認同,到了此處再也沒有立足之地了。」P.60

當雜質被分離乾淨後,自我意識逐漸明朗,像是鏡子變得清晰一般,能順利映照外來的光線而不被扭曲,自我認同不再僵固而是動態的,能夠允許他人經驗自由進出。對我來說,鏡子的隱喻帶有深邃的象徵意義:鏡子使我們能看見第一人稱視角以外的視野,進行反身性思考,鏡中自我也像是平行世界的另一個自己,讓我們好好觀察、聆聽自己並與其對話


小結:個體化是一場冒險

「身為榮格分析師,可以覺察一個被個體化歷程緊緊抓住的人所承受的懷疑與焦慮。這是一種隨著看似混亂與極不確定的心理旅程,但卻朝向更新的整合與更寬廣的意識邁進。……個體化歷程需要質疑一個人最珍愛的文化成見與執著的信念,這意味著放下先前的認同,開放地探索經常令人嫌惡的未知領域(內在層次的分離)一個人也必須對『異己』抱持開放的態度,願意和外來元素展開對話(合體)。這需要整合自己内在的陌生元素,包括潛抑的、陰影的、害怕的與遺忘的。」P.216

作者在第三章用童話故事說明個體化開始於一個冒險行為,必須要跨出某個界限、自己的舒適圈,個體化才能順利進行。要從孕育自我認同的環境中獨立,一點都不簡單,勢必會感到自我懷疑和焦慮,然而,成長的歷程也正是如此充滿不確定性,同時充滿可能性

綜合來看,Rogers的成為一個人、Maslow的自我實現、Jung的個體化概念彼此都能互相補充,為自我成長指出一條明確的道路。個體化的概念也讓我想到Bowen的自我分化,指出個人受到家庭情緒系統影響的程度,或許可以說是家庭範圍內個體化的程度。

最後,榮格的理論真的很難讀懂,但個體化的概念仍給我不少靈感,像是書中提到靈啟經驗以及榮格對現代宗教的批判,幫助我重拾了對靈性的信心。延續《成為一個人》的收穫,更明確瞭解何謂自我實現、自我成長、自我解殖,心中也多了些自我意識感和踏實感。

作者說:「個體化是持續的創作,永遠不會有終點,也不會完成。」對現在的我來說,思考自我意識的確像是照鏡子一樣,觀察、聆聽、認識自己,過程中會發現,不管是痛苦、焦慮或各種情緒,都能在自我對話中找到出口。並且,當靜下心來聆聽自己時,潛意識也會冒出源源不絕的靈感,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穫。


個體化的練習:找回自己的碎片

在我一邊閱讀《英雄之旅》的時候,非暴力溝通的課程正好進行了「找回自己的碎片」的活動,我發現這是一個很好幫助個體化的練習:拿100張卡片盡力寫下自己生命中曾經擁有的身份或經驗,並將其排序重要/不重要、公開/隱藏

一開始,當我把所有卡片攤開在桌上檢視時,頓時感到矛盾,因為每一張卡片所代表的身分和經驗背後也指認出了認同和意識,但其中可以分為「主動/被動」,也就是自身主動追求、爭取而來的身分或經驗,以及被強迫賦予、毫無選擇的身分或經驗。一部分是我能選擇的,一部分是我無法改變的,「自我」正是這樣矛盾的組合

找回自己碎片」⁡是讓個體化變得具體的活動,同樣以鍊金術來說,我們將名為「自我」的材料用不同方式分解,一一檢視每個身分或認同的來源,允許自己接受或否定它。藉此,被壓抑住的自我得以從過去的經驗中解放、從他人的期待中獨立。我很喜歡活動中討論到「從來沒有告訴過任何人的經驗」,因為在社會化的作用下我們變得非常善於防衛自己,知道某些事可以說、某些事不適合說出口,那些沒說出口的經驗其實並沒有消失,而一直存在於潛意識中,當我們探詢那些被隱藏起來的聲音時,也就變得更靠近自己了


閱讀書摘

《英雄之旅》|閱讀書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文揚的沙龍
12會員
9內容數
林文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5
很值得放在心上的忠告是,看見社會的現實面,少點擔心,多點「活在當下」。有人說過,人性本懶,Shameless則凸顯出人人都是無恥之徒,人類是逐利益而生的存在,都是會為了自身利益考量的自私鬼,所以少在那邊裝作道德高尚的人。這也是Frank的生存之道。
Thumbnail
2025/02/15
很值得放在心上的忠告是,看見社會的現實面,少點擔心,多點「活在當下」。有人說過,人性本懶,Shameless則凸顯出人人都是無恥之徒,人類是逐利益而生的存在,都是會為了自身利益考量的自私鬼,所以少在那邊裝作道德高尚的人。這也是Frank的生存之道。
Thumbnail
2023/06/02
當案主可以主動做出決定時,那麼就如《成為一個人》所說的可以更加成為自己,這中間要克服的是:該如何為自己做出決定?該如何信任自己的體驗?該如何面對挫折的可能?承擔失敗的風險?這個過程也就是「成為自己」了。
Thumbnail
2023/06/02
當案主可以主動做出決定時,那麼就如《成為一個人》所說的可以更加成為自己,這中間要克服的是:該如何為自己做出決定?該如何信任自己的體驗?該如何面對挫折的可能?承擔失敗的風險?這個過程也就是「成為自己」了。
Thumbnail
2022/10/03
「誠」字代表的是真誠,對自我的真誠、對他人的真誠、對創傷的真誠、對陰影的真誠,對死亡焦慮的真誠、對生命的真誠。「真誠」這件事,實為人生最重要的,真誠的精神即串連起《成為一個人》、《逃避自由》、《擁抱陰影》、「一致性溝通」等。特別想指出的是,「誠」也包含了「對苦難的真誠」。
Thumbnail
2022/10/03
「誠」字代表的是真誠,對自我的真誠、對他人的真誠、對創傷的真誠、對陰影的真誠,對死亡焦慮的真誠、對生命的真誠。「真誠」這件事,實為人生最重要的,真誠的精神即串連起《成為一個人》、《逃避自由》、《擁抱陰影》、「一致性溝通」等。特別想指出的是,「誠」也包含了「對苦難的真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超越自我:從個體到整體的覺醒之旅 超越自我,這是一場從個體到整體的覺醒之旅。我們每個人都能體驗到這種衝動,一種超越個人意識的渴望,這種渴望源於生命、上帝和整體性,希望我們能夠實現自我覺醒。當整體意識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時,這就是覺醒的時刻,也是永恆自我覺醒的時刻。 一個深度覺醒的人能夠體驗到整體意識,那
Thumbnail
超越自我:從個體到整體的覺醒之旅 超越自我,這是一場從個體到整體的覺醒之旅。我們每個人都能體驗到這種衝動,一種超越個人意識的渴望,這種渴望源於生命、上帝和整體性,希望我們能夠實現自我覺醒。當整體意識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時,這就是覺醒的時刻,也是永恆自我覺醒的時刻。 一個深度覺醒的人能夠體驗到整體意識,那
Thumbnail
世界原是一,就連「個體」的概念都不是與生俱來,是透過漫長歲月逐漸形塑而成,是動態演化的過程,隨著不同的政經、文化背景、時空環境而適應出不同的樣貌。
Thumbnail
世界原是一,就連「個體」的概念都不是與生俱來,是透過漫長歲月逐漸形塑而成,是動態演化的過程,隨著不同的政經、文化背景、時空環境而適應出不同的樣貌。
Thumbnail
榮格這樣的類比也已經默默地隱含著,如果這種運作不只是侷限在人類心靈的領域之中,也出現在物理化學的運作裡。在兩個這麼不同的領域中都體現了這個運作,暗示著我們可能從中反思出一種「存有」的運作方式。
Thumbnail
榮格這樣的類比也已經默默地隱含著,如果這種運作不只是侷限在人類心靈的領域之中,也出現在物理化學的運作裡。在兩個這麼不同的領域中都體現了這個運作,暗示著我們可能從中反思出一種「存有」的運作方式。
Thumbnail
作者說:「個體化是持續的創作,永遠不會有終點,也不會完成。」對現在的我來說,思考自我意識的確像是照鏡子一樣,觀察、聆聽、認識自己,過程中會發現,不管是痛苦、焦慮或各種情緒,都能在自我對話中找到出口。並且,當靜下心來聆聽自己時,潛意識也會冒出源源不絕的靈感,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穫。
Thumbnail
作者說:「個體化是持續的創作,永遠不會有終點,也不會完成。」對現在的我來說,思考自我意識的確像是照鏡子一樣,觀察、聆聽、認識自己,過程中會發現,不管是痛苦、焦慮或各種情緒,都能在自我對話中找到出口。並且,當靜下心來聆聽自己時,潛意識也會冒出源源不絕的靈感,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穫。
Thumbnail
要進行的一系列與認識自己、實踐個人使命有關。 每個人有很多層次的面向可以挖掘,但這可以是一個起點,就像很多大師說的,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生下來的使用手冊,當你熟悉操作方式,就可以比較運用自如的使用它,然後再去和世界宇宙互動,或許就不會那麼多阻礙。 人腦可以鍛鍊,因此不斷學習是重要的。 像鍛鍊肌肉一樣
Thumbnail
要進行的一系列與認識自己、實踐個人使命有關。 每個人有很多層次的面向可以挖掘,但這可以是一個起點,就像很多大師說的,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生下來的使用手冊,當你熟悉操作方式,就可以比較運用自如的使用它,然後再去和世界宇宙互動,或許就不會那麼多阻礙。 人腦可以鍛鍊,因此不斷學習是重要的。 像鍛鍊肌肉一樣
Thumbnail
「身」指身體 「心」指心理和情緒 「靈」指靈性 身心靈就是自我、本我和超我。 Body「身」 靈魂的載體,擁有非常完善的機能,用於充分體驗生命歷程,完成靈魂自我探索的渴望。互動方式是透過人體器官的刺激訊號而產生的五大資訊類別: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Mind「心」 Spirit「靈」
Thumbnail
「身」指身體 「心」指心理和情緒 「靈」指靈性 身心靈就是自我、本我和超我。 Body「身」 靈魂的載體,擁有非常完善的機能,用於充分體驗生命歷程,完成靈魂自我探索的渴望。互動方式是透過人體器官的刺激訊號而產生的五大資訊類別: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Mind「心」 Spirit「靈」
Thumbnail
深度心理學對我來說,是面對無意識心理的分析方法,可以是榮格的神話、夢、殺盤分析;也可以運用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 大約在10年前,我念研究所時因為一連串的神祕經驗,為了找尋個人的答案,而跑去念心理諮商研究所--找尋與印證心理學的煉金術從何而來,找尋跨越與改變的鑰匙。 那時,世道對榮格的理解還在乏善
Thumbnail
深度心理學對我來說,是面對無意識心理的分析方法,可以是榮格的神話、夢、殺盤分析;也可以運用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 大約在10年前,我念研究所時因為一連串的神祕經驗,為了找尋個人的答案,而跑去念心理諮商研究所--找尋與印證心理學的煉金術從何而來,找尋跨越與改變的鑰匙。 那時,世道對榮格的理解還在乏善
Thumbnail
修煉當下的力量是我在2017年經歷一連串的神秘啟靈經驗之後,第一本接觸的靈性實修書,他讓我破解了,也同時還在闖關所有頭腦在跟我玩的把戲。今年六月開始實修昆達里尼瑜伽,明顯地感受到自身能量的穩定與穩固,從緊縮向內的習慣逐漸向外擴展開來,感覺體內的傢俱、景觀裝修全部都重新升級了一番,窗明几淨的,尤以身
Thumbnail
修煉當下的力量是我在2017年經歷一連串的神秘啟靈經驗之後,第一本接觸的靈性實修書,他讓我破解了,也同時還在闖關所有頭腦在跟我玩的把戲。今年六月開始實修昆達里尼瑜伽,明顯地感受到自身能量的穩定與穩固,從緊縮向內的習慣逐漸向外擴展開來,感覺體內的傢俱、景觀裝修全部都重新升級了一番,窗明几淨的,尤以身
Thumbnail
當代世界遭遇的災難就是意識心智完全從無意識根源中分裂時所導致的。為我們的祖先帶來滋養的無意識互動形式,像是夢境、靈境、儀式及宗教經驗等,我們幾乎全都失去了,被現代心智中的原始或是迷信等概念所打發掉。
Thumbnail
當代世界遭遇的災難就是意識心智完全從無意識根源中分裂時所導致的。為我們的祖先帶來滋養的無意識互動形式,像是夢境、靈境、儀式及宗教經驗等,我們幾乎全都失去了,被現代心智中的原始或是迷信等概念所打發掉。
Thumbnail
這本書《男人.英雄.智者:男性自性追尋的五個階段》,描述了這些年日益引人興趣的心理發展議題,出版後受到一度的歡迎。這書很快有了中文譯本,又一次證明了心理發展與各種極其不同的歷史和傳統,都是有一定程度關聯的。在這一頁又一頁的書寫裡,我試著所勾勒與男性的心理和靈性相關的發展模式,根據的是這五十多年來我作
Thumbnail
這本書《男人.英雄.智者:男性自性追尋的五個階段》,描述了這些年日益引人興趣的心理發展議題,出版後受到一度的歡迎。這書很快有了中文譯本,又一次證明了心理發展與各種極其不同的歷史和傳統,都是有一定程度關聯的。在這一頁又一頁的書寫裡,我試著所勾勒與男性的心理和靈性相關的發展模式,根據的是這五十多年來我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