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讀║個體的概念何來?- 淺讀佛洛姆《逃避自由》

2023/01/1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佛洛姆《逃避自由》
首次接觸佛洛姆,是大學時代因緣際會認識了《愛的藝術》這本書,買起來後有一搭沒一搭地讀,也是放在書櫃裡捨不得丟。後來的日子裡累積的故事多了,重新翻閱,才札札實實體會到書中要傳達的精髓,深刻而雋永,無論到什麼樣的年齡,都值得再次翻閱,細品滋味,當作時刻自我提醒的小書。
多年後,在職場社畜之外,也多了個碩士生的身份。課堂上老師、同學辯證著關於人、組織、社會、自然、個體與整體的關係,教材廣泛到讀也讀不完,但是能明白課堂要帶給我們的,是用一種新的眼光看待身處的世界,認知到自己也屬於其中、參與其中,所有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在最初始,本沒有「與」的概念,所有的所有都是「合一」的,所有的所有,就是「整體」本身。
這些觀念聽來順耳,實際探討起來卻容易自我打架。如果所有的「存在」都為「整體」而生,個體的角色是什麼?個體的聲音在哪?
舉例來說,一個高度集權的社區,生活大小事都是以群體為考量,居民也都接受這些安排,但居民沒有自己的面孔,發不出自己的聲音。當個人的聲音被壓制,個人想法意見不被採納,他們會產生什麼念頭?還是根本不覺得有哪裡不對勁?
這是當時課堂上,我的疑惑。
疑惑沒有被解開,直到最近讀了第二本佛洛姆 —《逃避自由》,才有了些懂得。
在《逃避自由》第二章中提到,人類社會的發展始於擺脫了與自然合而為一的狀態,並逐漸意識到自己是由整體世界與周遭他人所分離出來的實體。當嬰兒從媽媽子宮中獨立出來、臍帶剪斷的那刻,是個人獨立存在的起點;之後的幼兒、兒童、青少年、成人各階段,我們在所處的世界中尋找新的方向與根基,並以新的方式尋求安全感,這是我們個體化發展的過程。然而,個體化發展過程的其中一個面向,便是越來越強烈的孤獨感,當個人成為獨立的個體,就會開始感到孤立無援,被迫面對外在環境的各種冒險,以及令人無法忍受之處。在這個時候,人會有一股衝動想放棄所謂的「個體性」,藉由讓自身淹沒於外在世界之中,來克服孤獨與無力感。簡言之,人透過動態參與這個世界的過程,意識到你與我、自己與世界是分開的,這件事,讓人感覺孤立,為了消除這種孤立感、尋求安全感,人會傾向順從外在世界的運作邏輯生存,「順從外在權威」遂成為個體化發展的其中一種結果。
有了這一點理解,再回到前面的提問,就多了份謙卑。世界原是一,就連「個體」的概念都不是與生俱來,是透過漫長歲月逐漸形塑而成,是動態演化的過程,隨著不同的政經、文化背景、時空環境而適應出不同的樣貌。
下次說出「個體的角色是什麼、個人發不出自己的聲音、個人的聲音被壓制」這類陳述前,應該先想想自己為何這樣陳述?陳述與提問背後的邏輯是如何形成的?這個邏輯放進該事物的脈絡中,是否恰當?是否有謬誤?
這就是佛洛姆Erich Fromm ,二十世紀著名的人本主義哲學家、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他給你的永遠不是唾手可應用的工具,而是觸發你思考的人生指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王琇賢
王琇賢
在數字裡掙扎,在文字中徜徉。 #齁齁看電影 #未來老年學 #雜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