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歧視的少數 以及 否定歧視存在的多數暴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日前 YouTuber 阿翰 和 家樂福合作了中元節購物的電視廣告 (目前家樂福已下架該影片)
內容包含了阿翰模仿越南新住民的橋段
引發了台灣越裔總會會長陳凰鳳在Facebook上po文 反應 新住民感受被歧視集體連署下架該影片,並要求家樂福道歉

家樂福影片醜化新住民?「每一秒的模仿口音,都是如美工刀般劃過新住民及子女的心」

後續的新聞一出
便引起許多網友的反應,以及爭相在陳凰鳳的粉絲專頁下留言
而內容大多是不理性的批評反駁

摘取幾則如下:

「感謝這位所謂的政大講師、越南會長,成功的挑起越南新住民跟台灣人的對立!」
「真心不覺得有歧視,所以外國人模仿台灣腔就是歧視台灣人嗎?」
「阿翰也有模仿日本人阿,怎麼就不歧視了?」
「太玻璃心了吧!」
「我身邊許多越南朋友都很喜歡阿翰的影片耶」
「我已經檢舉了這篇文章,因為我覺得你們歧視台灣人,台灣人有言論自由的,更何況,這廣告根本沒有任何歧視,他甚至是傳達台灣婆婆對阮月嬌很好,到底哪裡歧視?」

諸如此類的留言充斥著po文底下
幾乎蓋過了所有的其他中立或支持原文觀點的留言

且不論留言者認為"歧視"是否存在
或著留言者的越南朋友認為如何
這些都沒有辦法否認po文者認為受到歧視的感受

歧視通常指的是不同的族群,基於某些偏見的觀點,而受到不同的對待
當越南新住民此族群來到台灣,若不是長期使用華語,講話自然會有口音,若因此在電視上被模仿說話的口音,可能自然會有不適的感受,某個部分可能也加深我們對於新住民說話口音的刻板印象。

令人訝異的是,對於陳述受歧視的言論,大多數人認定不是歧視,便反過來抨擊陳訴受歧視者。這種非黑即白的觀點 "我認為不是歧視,則受歧視就是錯誤"的言論,難道不是否定了我們的言論自由,進入一種一言堂的世界嗎?

當多數人支持某一觀點的同時,我們似乎忘記了事實上歧視通常是少數人的感受,例如在美國的非裔美國人,是少數族群,長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以及歧視。或著去到美國的華人,受到言語或行為的惡意,所受到的歧視。

這些歧視都是少數族群的主觀感受,自然也不是身為身為多數族群的會感受到的
如果說我們認定不是歧視,而他們認為是,我們又用多數的聲音去蓋過他們的聲音,難道不是一種多數對少數的暴力嗎?

許多人對於爭取少數權益以及反歧視的聲音,時常仍然抱有歧視,包含性別平等、女性權益、新住民、原住民、身心障礙、精神障礙患者...身為多數的人,應給予不同的族群應當的權益與發聲的空間,這也是社會正義的一環。

我認為感受到歧視的陳述聲音應該被聽見,而身為多數的我們,應該給予尊重。而家樂福將影片下架,也就是一種尊重的表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鐘建麟的沙龍
8會員
9內容數
鐘建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25
負面情緒是什麼? 哭泣、難過、憂鬱、自責、生氣、憤怒、壓抑? 為什麼這些情緒是負面的? 負面情緒的負面,是社會告訴我們的,也就是社會建構的
2022/09/25
負面情緒是什麼? 哭泣、難過、憂鬱、自責、生氣、憤怒、壓抑? 為什麼這些情緒是負面的? 負面情緒的負面,是社會告訴我們的,也就是社會建構的
2022/09/17
”Father, don't you see I'm burning?” 這句話是佛洛伊德在著作Die Traumdeutung中描述的一個故事: 父親在兒子死後守夜 夢見兒子對他所說的一句話 而父親醒來後發現,兒子遺體旁的蠟燭正倒在遺體上,燃燒著
2022/09/17
”Father, don't you see I'm burning?” 這句話是佛洛伊德在著作Die Traumdeutung中描述的一個故事: 父親在兒子死後守夜 夢見兒子對他所說的一句話 而父親醒來後發現,兒子遺體旁的蠟燭正倒在遺體上,燃燒著
2022/09/03
我們以為的稀鬆平常, 這種誤解也許只不過更增添了一些他人的芝麻
2022/09/03
我們以為的稀鬆平常, 這種誤解也許只不過更增添了一些他人的芝麻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提出歧視性政見--「LGBTQ與狗不得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引起社會譁然。很多人發文,表示國家花這麼多資源教育出來的優秀學生,竟然在品格與文明水平上腐朽不堪。
Thumbnail
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提出歧視性政見--「LGBTQ與狗不得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引起社會譁然。很多人發文,表示國家花這麼多資源教育出來的優秀學生,竟然在品格與文明水平上腐朽不堪。
Thumbnail
有人說,這是言論自由。 身在民主社會,我們不是該「尊重」各種不同的聲音,讓大家都可以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怎麼可以聽到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就封殺他的自由呢? 然而這裡面有些盲點,比如寬容的悖論:無限制的寬容最終會導致寬容消失。若果我們把無限制的寬容應用在對待不寬容之人,或者我們對不寬容之人的打擊不作準備,
Thumbnail
有人說,這是言論自由。 身在民主社會,我們不是該「尊重」各種不同的聲音,讓大家都可以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怎麼可以聽到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就封殺他的自由呢? 然而這裡面有些盲點,比如寬容的悖論:無限制的寬容最終會導致寬容消失。若果我們把無限制的寬容應用在對待不寬容之人,或者我們對不寬容之人的打擊不作準備,
Thumbnail
近日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政見,因充滿歧視性少數、原住民、僑生與性行為的言論,遭到網友撻伐,甚至是學長姐發文要利用在業界的人脈,去抵制這樣的學生未來的實習和就業機會。兩位正副會長候選人之後發文道歉,強調是自己開玩笑不當傷害了人,並表示雖無法退選,但會停止競選活動。
Thumbnail
近日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的政見,因充滿歧視性少數、原住民、僑生與性行為的言論,遭到網友撻伐,甚至是學長姐發文要利用在業界的人脈,去抵制這樣的學生未來的實習和就業機會。兩位正副會長候選人之後發文道歉,強調是自己開玩笑不當傷害了人,並表示雖無法退選,但會停止競選活動。
Thumbnail
歧視無所不在,有時出於不理解他人的不同,有時是佔優勢方不想放棄優越感故用歧視來展現自己高高在上。
Thumbnail
歧視無所不在,有時出於不理解他人的不同,有時是佔優勢方不想放棄優越感故用歧視來展現自己高高在上。
Thumbnail
最近發生Youtuber阿翰以自創角色「阮月嬌」客串家樂福廣告,被台灣越裔總會會長陳凰鳳批評「把霸凌當有趣」,而隨後遭到下架的事件。這件事可以讓大家思考喜劇的意義以及面對衝突的處理。 喜劇的元素是悲劇 此次衝突發生與理想處理方式
Thumbnail
最近發生Youtuber阿翰以自創角色「阮月嬌」客串家樂福廣告,被台灣越裔總會會長陳凰鳳批評「把霸凌當有趣」,而隨後遭到下架的事件。這件事可以讓大家思考喜劇的意義以及面對衝突的處理。 喜劇的元素是悲劇 此次衝突發生與理想處理方式
Thumbnail
歧視或玻璃心?從阿翰九天玄女的影片與主張影片具有歧視的網路文章出發,討論大眾如何看待歧視經驗,以及自己的主觀評論。
Thumbnail
歧視或玻璃心?從阿翰九天玄女的影片與主張影片具有歧視的網路文章出發,討論大眾如何看待歧視經驗,以及自己的主觀評論。
Thumbnail
再者,愛莉莎莎的所謂約會影片,其實處處還是流露明顯的廣告性質,以樣板化原住民形象來推廣某種觀光行程。這麼高流量點閱的頻道,說的一兩句話都勝過我們這些路人。所以愛莉莎莎和她的粉絲們真的,要愛原住民的話,可以用比較不製造歧視的方法,衷心希望再一起想想,好嗎? 以下摘錄和修改自podcast內容:
Thumbnail
再者,愛莉莎莎的所謂約會影片,其實處處還是流露明顯的廣告性質,以樣板化原住民形象來推廣某種觀光行程。這麼高流量點閱的頻道,說的一兩句話都勝過我們這些路人。所以愛莉莎莎和她的粉絲們真的,要愛原住民的話,可以用比較不製造歧視的方法,衷心希望再一起想想,好嗎? 以下摘錄和修改自podcast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從每天來點布農語啊整理過來的播客內容介紹。 前陣子分別有兩支涉及原住民題材的爆紅影片(來自網紅阿翰和喬瑟夫),在原民間話題再起。雖然大家都住在美的國度,雖然你沒有用過小米9手機,但媒體輸出的刻板印象、歧視與消費原住民等問題,仍持續困擾族人。並不是不去談,問題就不存在,更不是懂得笑就不會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從每天來點布農語啊整理過來的播客內容介紹。 前陣子分別有兩支涉及原住民題材的爆紅影片(來自網紅阿翰和喬瑟夫),在原民間話題再起。雖然大家都住在美的國度,雖然你沒有用過小米9手機,但媒體輸出的刻板印象、歧視與消費原住民等問題,仍持續困擾族人。並不是不去談,問題就不存在,更不是懂得笑就不會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