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偏見的人更受歡迎-心理師教你五招提高多元文化意識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提出歧視性政見--「LGBTQ與狗不得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引起社會譁然。很多人發文,表示國家花這麼多資源教育出來的優秀學生,竟然在品格與文明水平上腐朽不堪。我從心理學角度思索這件事,那位學生確實有性別歧視,但在生活中像他一樣對人有歧視比比皆是,只是因為就讀學校不會被關注或非名人而沒引起注意。
檢視自己是否有歧視的信念
你有歧視嗎?下面是一些生活信念,對的寫Yes,錯的寫No。
1.( )女人就該做家事
2.( )男生不會遭受家庭暴力
3.( )胖子就好吃懶做
4.( )對女同事說A罩杯好小
5.( )原住民很愛喝酒
6.( )客家人好小氣
7.( ) 亞洲人都聰明勤勞
8.( )年輕人就該讓坐
9.( )藝術家都很自我
10.( )台灣人都愛喝珍珠奶茶
計算你得到幾個Yes,幾個No。Yes越多表示你的歧視越多,No越多表示你的歧視越少。其實上面10個都是歧視。
甚麼是歧視?
歧視是一種不公正、不平等對待的行為,歧視也是一種偏見通常基於個人或群體的某些特徵,例如種族、性別、宗教、性取向、年齡、身體殘疾等等。歧視的形成可能涉及多個因素,包括社會、文化、政治和個人等方面。
你有覺察到自己的歧視嗎?
意識歧視和無意識歧視都是人們心理中的一種現象,它們反映了我們對他人的看法和態度。以下我將說明兩者的定義並舉一些例子幫助大家了解:
無意識歧視:指我們不自覺地對某個群體或個體持有歧視,這可能是由於我們的文化、經驗、社會化等因素影響了我們的認知。例如,當我們看到某個人時,我們可能會根據他們的種族、性別、年齡等特徵對他們做出評價,而不自覺地形成刻板印象。
意識歧視:指我們故意對某個群體或個體持有歧視,這可能是由於我們的態度、信仰、偏好等因素影響了我們的認知。例如,一個人可能因為種族、性別等原因而拒絕雇用某個人,或者因為宗教信仰而對某個群體有負面評價。
理解了無意識歧視與意識歧視,接下來我要分享如何提升自我覺察力,破除自我框架,擁抱多元意識,讓自己在人際中更受歡迎。
1.多元交流:我們可以通過多元化閱讀、與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參加多元文化活動等方式,了解其他人的文化和背景,增加對其他群體的理解和尊重。例如語言交換會、文化講座、戶外拓展等等,通過與其他國際學生交流和互動,增加對其他群體和個人的理解和尊重,減少偏見和歧視。
2.進行自我反思:通過自我反思,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是否存在偏見。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學習和瞭解不同種族和文化的背景和價值觀,以增加對其他群體和個人的理解和尊重。
3.經常與自己對話:聽到別人發表的想法時,不要照單全收,例如:朋友說:同志都很亂”,你可以問自己”很多人都是如此嗎?還是那僅是少數人如此?”
4. 培養同理心:我們可以嘗試從其他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嘗試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從而培養同理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其他群體和個人的經歷和感受,減少對他人的歧視和偏見
5.參與宣導:我們可以積極參與宣導減少歧視和偏見的活動,例如加入反歧視組織或支援相關活動。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相關議題和問題,同時也可以鼓勵他人加入這種宣導行動,從而在社會上推動更廣泛的變革。
這些活動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瞭解其他文化的藝術、音樂、食物、服飾等等,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同理和尊重其他文化和群體。
avatar-img
63會員
79內容數
《心理健康之旅——探索心靈的秘密,提升生活品質》是一本探討心理學的專題書籍,從多角度深入探討人的情感、行為、身心健康和社會的影響。適合對心理學有興趣的讀者,想透過心理學了解自己、愛自己的人,特別適合20~40歲的年輕人,能增強情商和社交技能,深入了解自我和周遭世界的關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蓁愛惠客室 的其他內容
小強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助理工程師,他每天都要面對大量的工作任務和緊張的工作壓力。他為了緩解壓力,晚上經常會熬夜追劇或打遊戲,往往在淩晨才會上床睡覺。儘管他知道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但他總是覺得年輕有本錢,不在意這些。然而,不久之後,他開始感到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也下降了很多。他還經常感到焦慮和煩躁,
「抓住機會,不要等待完美。」(Seize the opportunity, don't wait for perfection.) 這句話提醒我們,有時候等待完美的時刻永遠不會到來。如果你看到一個機會,不要猶豫不決,要抓住機會,即使它不完美。
感覺通常指的是通過五官獲得的信息,而直覺則是指在缺乏明確證據或邏輯推理的情況下,基於直覺和直覺感受做出的決策或判斷。感覺和直覺都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它們可以相輔相成,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周圍的事物和情況。 我有兩個好朋友, 心想與事成兩個性格非常有特色。 心想和事成的不同性格讓他們在處理生
從年輕時到現在,我一直有正職工作,但假日有空時候,我會去接親職講座,因為我非常熱於與家長分享親職教育。同時,平時我也會通過寫作來記錄和分享我和孩子生活中的點滴。 最有趣的是,我也認識了一位有多元能力的青年,他是一位音樂家兼獸醫。在他的音樂生涯中,他創作了很多美妙的音樂作品,贏得了很多粉絲和讚譽。
哈佛幸福學研究認為,幸福是一種綜合性的態度和情感,不僅受到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還受到個體的人際關係、自我價值感和情感穩定性等因素的影響。哈佛最長的幸福學研究給你答案,追求幸福就要避免成為下面所述的八種人。若你能做到,恭喜你離幸福不遠了。
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不同的人對幸福的定義可能有所不同。總體而言,幸福可以被定義為對生活的整體滿意度和幸福程度的主觀感受。幸福通常意味著感覺愉悅、滿足和快樂,以及對自己的生活、關係和環境有積極的態度和看法。幸福不僅是一種情感體驗,也是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
小強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助理工程師,他每天都要面對大量的工作任務和緊張的工作壓力。他為了緩解壓力,晚上經常會熬夜追劇或打遊戲,往往在淩晨才會上床睡覺。儘管他知道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但他總是覺得年輕有本錢,不在意這些。然而,不久之後,他開始感到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也下降了很多。他還經常感到焦慮和煩躁,
「抓住機會,不要等待完美。」(Seize the opportunity, don't wait for perfection.) 這句話提醒我們,有時候等待完美的時刻永遠不會到來。如果你看到一個機會,不要猶豫不決,要抓住機會,即使它不完美。
感覺通常指的是通過五官獲得的信息,而直覺則是指在缺乏明確證據或邏輯推理的情況下,基於直覺和直覺感受做出的決策或判斷。感覺和直覺都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它們可以相輔相成,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周圍的事物和情況。 我有兩個好朋友, 心想與事成兩個性格非常有特色。 心想和事成的不同性格讓他們在處理生
從年輕時到現在,我一直有正職工作,但假日有空時候,我會去接親職講座,因為我非常熱於與家長分享親職教育。同時,平時我也會通過寫作來記錄和分享我和孩子生活中的點滴。 最有趣的是,我也認識了一位有多元能力的青年,他是一位音樂家兼獸醫。在他的音樂生涯中,他創作了很多美妙的音樂作品,贏得了很多粉絲和讚譽。
哈佛幸福學研究認為,幸福是一種綜合性的態度和情感,不僅受到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還受到個體的人際關係、自我價值感和情感穩定性等因素的影響。哈佛最長的幸福學研究給你答案,追求幸福就要避免成為下面所述的八種人。若你能做到,恭喜你離幸福不遠了。
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不同的人對幸福的定義可能有所不同。總體而言,幸福可以被定義為對生活的整體滿意度和幸福程度的主觀感受。幸福通常意味著感覺愉悅、滿足和快樂,以及對自己的生活、關係和環境有積極的態度和看法。幸福不僅是一種情感體驗,也是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果歧視始於校園裡,如何實踐教育的本質;如果身為教師就帶有歧視,如何讓學生習得友善共融? 家有身心障礙童並非被詛咒,對於身心障礙兒童的家庭來說,任何帶有歧視的言語都是非常不尊重、不禮貌更是一種霸凌。懷孕的婦女每一個都有可能會生到故事裡主人翁這樣唐氏症的孩子~糖糖。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經由邏輯導通解析歧視的來源,發現有兩種後,便可以更好得帶來美好,說是帶來,其實只是做自己。 而在發現歧視的表象下,是社會中自由、平等、博愛的不暢通時,也許我們應該做的事,是貫徹價值,而非打擊表象。
Thumbnail
種族歧視,不是種歧視,而是每個人對於該地的無知,以及他們那不改的觀念。   為何說不改的觀念?倒不如說為何不改!因為“自以為是”又或者因為 年紀大,“自認為”明白所有,所以去限制,去辱罵,以“自已”的那觀點,去認定所有。     何為歧視?只因他與我“不同”所以排擠、辱罵或孤立 ,這講的好像
哈!你是不是有看到昨天英國有一個新聞說一個日本裔的大學教授(女性)不久之前就覺得她在大學的上司是歧視非白人女性,然後某天她的老闆說什麼“我喜歡吃壽司”,然後這個教授就把她的老闆告上法庭,說他歧視!! 這個世界啊。。。吃飯也歧視,吃麵包也歧視,吃肉又歧視。。。頂。。。除了仆街之外我也無言了。 雖然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性別平等下,我們真的秉棄所有偏見與歧視?或者在性別平等的現狀下是大眾理所當然?觀察身邊從親戚到明星,原來性別偏見無處不在。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和英國沾得上邊的台灣人都有被問過這個問題? 我個人的感覺是一個人不會因為他是英國人就種族歧視, 有種族歧視的人是這個人的問題, 和他是不是英國人無關. 最近有一個旅英網紅因為交通違規被英國人不友善的對待, 他覺得這是種族歧視, 因為其他英國人也違規, 就只有他被針對, 那這絕對就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我很直白地指出了,對方就是個充滿性別刻版印象與歧視的人。 事件發生在我和那位不放棄跟他和睦共處的同事從聚餐地點走回辦公室的路上。其實在吃飯前,大概就預料到氣氛應很難熱絡起來,因為無論是工作事務的合作,還是私下相處的閒聊,我都明顯感覺到自身與對方的不契合。
Thumbnail
世界上有那麼多和自己想法相左的人事物,尊重與道德這類問題也變得很難以單一價值去解釋。但讀過這些理論與實踐之後,讓我思索了很多:在覺察了自己,並且明白對話的重要性之後,品德教育還可以怎麼延伸,與什麼議題連結?
Thumbnail
如果歧視始於校園裡,如何實踐教育的本質;如果身為教師就帶有歧視,如何讓學生習得友善共融? 家有身心障礙童並非被詛咒,對於身心障礙兒童的家庭來說,任何帶有歧視的言語都是非常不尊重、不禮貌更是一種霸凌。懷孕的婦女每一個都有可能會生到故事裡主人翁這樣唐氏症的孩子~糖糖。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經由邏輯導通解析歧視的來源,發現有兩種後,便可以更好得帶來美好,說是帶來,其實只是做自己。 而在發現歧視的表象下,是社會中自由、平等、博愛的不暢通時,也許我們應該做的事,是貫徹價值,而非打擊表象。
Thumbnail
種族歧視,不是種歧視,而是每個人對於該地的無知,以及他們那不改的觀念。   為何說不改的觀念?倒不如說為何不改!因為“自以為是”又或者因為 年紀大,“自認為”明白所有,所以去限制,去辱罵,以“自已”的那觀點,去認定所有。     何為歧視?只因他與我“不同”所以排擠、辱罵或孤立 ,這講的好像
哈!你是不是有看到昨天英國有一個新聞說一個日本裔的大學教授(女性)不久之前就覺得她在大學的上司是歧視非白人女性,然後某天她的老闆說什麼“我喜歡吃壽司”,然後這個教授就把她的老闆告上法庭,說他歧視!! 這個世界啊。。。吃飯也歧視,吃麵包也歧視,吃肉又歧視。。。頂。。。除了仆街之外我也無言了。 雖然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性別平等下,我們真的秉棄所有偏見與歧視?或者在性別平等的現狀下是大眾理所當然?觀察身邊從親戚到明星,原來性別偏見無處不在。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和英國沾得上邊的台灣人都有被問過這個問題? 我個人的感覺是一個人不會因為他是英國人就種族歧視, 有種族歧視的人是這個人的問題, 和他是不是英國人無關. 最近有一個旅英網紅因為交通違規被英國人不友善的對待, 他覺得這是種族歧視, 因為其他英國人也違規, 就只有他被針對, 那這絕對就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我很直白地指出了,對方就是個充滿性別刻版印象與歧視的人。 事件發生在我和那位不放棄跟他和睦共處的同事從聚餐地點走回辦公室的路上。其實在吃飯前,大概就預料到氣氛應很難熱絡起來,因為無論是工作事務的合作,還是私下相處的閒聊,我都明顯感覺到自身與對方的不契合。
Thumbnail
世界上有那麼多和自己想法相左的人事物,尊重與道德這類問題也變得很難以單一價值去解釋。但讀過這些理論與實踐之後,讓我思索了很多:在覺察了自己,並且明白對話的重要性之後,品德教育還可以怎麼延伸,與什麼議題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