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覺得,倪匡的作品屬於冒險小說,或可說是東方007。倘若歸類為科幻小說,稍嫌名實不符。科幻小說顧名思義,主題須是科學加上幻想,無論是現今的科學,抑或未來的科學,總之一定要有科學的角色。
科幻小說出現於十九世紀後期,為工業革命之後逐漸發展的小說類型。二十世紀中葉興盛,出現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和傑出作家,比如美國的艾西莫夫,並衍生許多相關的漫畫、影視作品。與艾西莫夫的小說相較,倪匡的缺點一覽無遺:只有幻想,沒有科學。
艾西莫夫為貨真價值的科學家,早年亦曾在大學教書,當寫作收入超過任教之後,他毅然放棄學術生涯,成為全職作家。艾西莫夫代表作之一的機器人系列,遇到那一本都不妨讀讀。儘管部份作品出版超過五、六十年,惟現今讀來依舊不過時。比如永生不死的機器人,在問世兩百年之後堅決求死,箇中選擇值得深思。
而艾西莫夫設定的「機器人三定律」,至今亦讓讀者津津樂道。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命令和第二定律發生衝突。第三定律:在不違背第一或第二定律之下,機器人可以保護自己。艾西莫夫之後亦有相關補充。這些相關的定律,構成艾西莫夫獨特、繽紛多彩的機器人故事主要的世界觀。現今部份以AI為主題的科幻小說,依舊沿用艾西莫夫的設定。據說1950年之後,科幻小說深受艾西莫夫影響,不是以他的風格為典範,就是避之唯恐不及。
衛斯理總是強調,他曾接受「嚴格的傳統中國武術訓練」,因而屢屢化險為夷。然而假使不相信這個前提,整個故事就變得莫名其妙,缺乏說服力,垮了。倪匡小說不易跨越文化藩籬,這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然而,倪匡小說是相當出色的通俗小說,超越時代,深深吸引一代又一代廣大的華文讀者,這是對作家最誠摯的讚美。無論任何年代,大家都需要好故事,通俗小說為影視、電玩、漫畫等等行業提供眾多素材,亦是許多讀者熱愛閱讀的緣起,大家渴望通俗文學滋養心靈,通俗小說對社會非常重要。倪匡實為華文文壇通俗小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