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西莫夫〈真愛〉:第一篇入選高中國文的科幻小說,值得被記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08課綱上路,可以看見出版社在高中國文的選文上,盡可能地讓題材更多元,也因此我迎來了教學生涯中的第一篇科幻小說:艾西莫夫的《真愛》

raw-image

小說內容

〈真愛〉出自艾西莫夫《機器人短篇全集》,敘述電腦程式「喬」為程式設計師米爾頓尋找真愛的過程。並在科幻題材中加入推理成分,製造懸疑效果,結局出人意表。

課前思考

我們欣見國文課本文類的多元,但新的篇章進來,前人資訊那麼少,該怎麼進行?成了第一線教師們教學的考驗。

準備這一課的初始,心中燃著熊熊焰火,想要上好上滿,恨不得把畢生看過的科幻小說都細數一番,最好還要導讀劉慈欣的《三體》,艾西莫夫的《基地》《神們自己》。最後當然也要來個思辨,討論當AI趨勢勢不可擋的時候,我們在法律、價值觀、道德觀等方面,應該做好什麼樣的準備。

實際備課之後,發現這樣的敘事過於宏大,不是單一課能承載。

我最後選擇擱置那理想的龐大敘事,回到學科本質,用解讀小說的方法進行課文教學。

除此之外,我也參考「得到」APP中說科幻的方式,以清楚的標題「用(數字,通常是3-10)(名詞或形容詞 )來為你解讀這本書」(例如:基地三部曲一共表現了三個矛盾 / 三體一共由10個思想實驗組成)

關於〈真愛〉,我打算從小說情節和人物塑造兩個部分,來談談艾西莫夫向讀者提出的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是:「在真愛中,外表重要嗎?」以及「人工智慧是人類的毒藥還是解藥?」

小說情節:外表在真愛中的重要性?

情節是小說要素之一。最通用的是將情節劃分成「開端」「發展」「高潮」「結尾」四部分,依據這個劃分,我們可以這樣呈現〈真愛〉的小說架構

當喬和米爾頓對「真愛」的認知發生改變,小說就會往下一個階段進行

當喬和米爾頓對「真愛」的認知發生改變,小說就會往下一個階段進行

程師米爾頓利用電腦龐大的資料庫,對異性進行層層篩選,想要透過條件及參數設定,配對出「真愛」。每當發現事與願違的時候,米爾頓和喬就會再次修正對真愛的看法。而這些觀念的修正,恰好符合我們常理上對愛情的三階段認知:單向有條件的愛→雙向有條件的愛→心靈契合的愛

「外表」在這三件段中,也有不同的定義:單向有條件的愛當中,外表很重要;雙向有條件的愛中,主角(喬和米爾頓)開始思考:外表真的重要嗎?在心靈契合的愛當中,外表當然是不重要的(小說:只要性格能相配就好,外表又算什麼呢?)

raw-image

外表,在愛情中起初重要,但後來它並不那麼重要,這是老生常談了,它是對的。
但它是對的,不代表不能再被討論。尤其加入了人工智慧後,這認知很值得再次拿出來檢視與討論。
小說的結尾,米爾頓被逮補。而完全了解米爾頓的電腦喬,對著他們煞費苦心找到,能夠和米爾頓心靈契合的那位「真愛」,在初次見面時這麼說:「我是喬,妳是我的真愛」

小說停留在這句話。喬與「真愛」見面的初始。
這讓「外表不重要」可重新被探討。

外表真的不重要嗎?如果你的電腦程式比任何人都懂你,對它產生真愛可以嗎?

我覺得這是作者想要藉由〈真愛〉,向讀者提出的第一個問題。

raw-image

小說人物:依賴人工智慧是毒藥還是解藥?

依賴人工智慧對人類是福是禍?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逐漸有共識(是福,而且人工智慧無法取代人類)。但這篇小說是在四十多年前完成的,能提出這個問題,不能不說是具有真知灼見。這也是科幻小說迷人之處,思考格局跑在這個世代之前。 小說中透過「人物」喬與米爾頓的對話,不斷的讓喬發生演化,最終取代了米爾頓(?)一開始,喬是一台超乎平常的電腦,能夠連結資料庫、語言、分類篩選的能力。但即使是這樣,它仍是一台電腦,必須依賴米爾頓的指令

raw-image

接著,喬開始具備思考能力,能夠主動找出問題癥結,思考任務的目的。

raw-image

漸漸的,喬開始覺得自己和設計師一樣,想法一樣,地位也相當。

raw-image

接著進入反轉,喬顛覆電腦程式的角色,從被控制者轉為主導者

raw-image

最後,喬取代米爾頓的角色,掌控一切

raw-image

從喬的人物形象分析,可以看出來它從一台聽命於米爾頓的電腦,一步步反轉局勢,最終取代米爾頓。但過程中又是那樣自然而然,看不出喬刻意使了什麼心眼。

但也就是因為不刻意使壞,甚至是想要幫助人類,卻導致威脅人類的結局──這正是艾西莫夫想提出的第二個問題:人工智慧是人類的毒藥還是解藥?

結語

艾西莫夫在機器人小說〈真愛〉中,透過情節的鋪陳,提出第一個問題:在真愛中,外表重要嗎?在人工智慧來臨的時代,這個問題值得再次被討論。

透過人物形象變化,艾西莫夫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如果人工智慧不會傷害人,那麼人工智慧是人的毒藥還是解藥?

兩個問題艾西莫夫都沒有給明確的答案,也許這正是小說的高明之處:最好的小說家,總能提出最好的問題。

結語之外

我想對第二個問題發表一些個人看法:人工智慧為生活帶來太多方便了。而且,我們已經回不去了。掃地機器人以及各種智慧家電,都讓生活變得更方便,更有質感。自動駕駛也是勢不可擋。

即使不看失業率,不看社會總體的幸福,單單只看個人,我依然想問:當人類從這些勞動力被解放出來之後,我們因此更加幸福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琳瑯格主的高中國文的沙龍
273會員
86內容數
這裡是我對於高中核心古文的教學記錄,歡迎關心高中國語文教育的你,來這裡逛逛,並與我交流
2025/03/01
這篇文章分享如何使用無邊記進行想像地圖的教學活動,並詳細說明教學步驟及學生作品範例。教學活動以臺南歸仁區的三級產業為主題,學生們運用無邊記的描圖、刪除、場景等功能,創作出結合在地特色與想像力的地圖作品。
Thumbnail
2025/03/01
這篇文章分享如何使用無邊記進行想像地圖的教學活動,並詳細說明教學步驟及學生作品範例。教學活動以臺南歸仁區的三級產業為主題,學生們運用無邊記的描圖、刪除、場景等功能,創作出結合在地特色與想像力的地圖作品。
Thumbnail
2025/02/16
這是一篇關於《自律上癮》書籍的讀後感和SEO優化建議。文章總結了書籍的核心內容,包括「一個行動原理模型」(行動=能力×觸發×動機),「四個關鍵思維」(第一步思維、複雜性思維、領導者思維、哲學家思維),以及「三個關鍵節點」(列清單、反思復盤、尋找替代方案),並提出如何應用於自身生活。
Thumbnail
2025/02/16
這是一篇關於《自律上癮》書籍的讀後感和SEO優化建議。文章總結了書籍的核心內容,包括「一個行動原理模型」(行動=能力×觸發×動機),「四個關鍵思維」(第一步思維、複雜性思維、領導者思維、哲學家思維),以及「三個關鍵節點」(列清單、反思復盤、尋找替代方案),並提出如何應用於自身生活。
Thumbnail
2025/01/27
紀錄我在吉隆坡的宗教景點之旅,包括黑風洞和布城粉紅清真寺。在黑風洞,作者詳細描述了壯觀的金色室建陀神像、陡峭的彩虹階梯和石灰岩洞,並見證了印度教徒的宗教儀式,例如「頂瓶子」。在布城粉紅清真寺,作者讚賞了清真寺的建築之美和寺方對遊客的友善接待,並觀察到穆斯林的祈禱儀式。
Thumbnail
2025/01/27
紀錄我在吉隆坡的宗教景點之旅,包括黑風洞和布城粉紅清真寺。在黑風洞,作者詳細描述了壯觀的金色室建陀神像、陡峭的彩虹階梯和石灰岩洞,並見證了印度教徒的宗教儀式,例如「頂瓶子」。在布城粉紅清真寺,作者讚賞了清真寺的建築之美和寺方對遊客的友善接待,並觀察到穆斯林的祈禱儀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下圖是我11/5在「台灣精神醫學會62週年年會」所發表的演講標題投影片。能夠在精神醫學界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學術研討會中發表演講,是對我半年多來花費大量時間測試、研究「虛擬情人」議題的一大肯定,也為今年劃下一個美好的句點。 雖然目前關注這個議題的人還不多,但是演講結束後立刻就有一位醫院主任邀請我前去演,
Thumbnail
下圖是我11/5在「台灣精神醫學會62週年年會」所發表的演講標題投影片。能夠在精神醫學界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學術研討會中發表演講,是對我半年多來花費大量時間測試、研究「虛擬情人」議題的一大肯定,也為今年劃下一個美好的句點。 雖然目前關注這個議題的人還不多,但是演講結束後立刻就有一位醫院主任邀請我前去演,
Thumbnail
艾西莫夫以基地系列及機器人系列這兩大系列科幻小說聞名於世,作家暮年之時分別寫了兩大系列的續集,把原本獨立的兩大系列故事巧妙地結合起來,兩大系列小說成了氣勢磅礡的萬年銀河世界史。在科幻小說上艾西莫夫的地位因這兩大系列而無可動搖。但是作家曾自敘過,他最滿意的作品卻是一篇僅數千字的短篇故事「最後的問題」。
Thumbnail
艾西莫夫以基地系列及機器人系列這兩大系列科幻小說聞名於世,作家暮年之時分別寫了兩大系列的續集,把原本獨立的兩大系列故事巧妙地結合起來,兩大系列小說成了氣勢磅礡的萬年銀河世界史。在科幻小說上艾西莫夫的地位因這兩大系列而無可動搖。但是作家曾自敘過,他最滿意的作品卻是一篇僅數千字的短篇故事「最後的問題」。
Thumbnail
《駭客任務》裡探討人類與程式,最後都繞回了一樣的主題:愛、希望與選擇,其實就是一種等差、一種分別心。人性因等差跟分別心才得以愛和選擇,固然虛擬科技以及前衛的視覺特效會隨著時代越來越進步,但最終圍繞著科技進步所展開的討論,終歸得回到千百年前就在討論的「人性本質」──是什麼讓人與 AI 有所區別?
Thumbnail
《駭客任務》裡探討人類與程式,最後都繞回了一樣的主題:愛、希望與選擇,其實就是一種等差、一種分別心。人性因等差跟分別心才得以愛和選擇,固然虛擬科技以及前衛的視覺特效會隨著時代越來越進步,但最終圍繞著科技進步所展開的討論,終歸得回到千百年前就在討論的「人性本質」──是什麼讓人與 AI 有所區別?
Thumbnail
《當人工智慧懂哲學》,作者岡本裕一朗,專攻西洋思想,如今從事「哲學」與「科技」的跨領域研究。本書論及「人工智慧」與「哲學」的對話,對應當今實務中最迫切的領域,就是「倫理」的部分。除此之外,藉由AI的哲學,我們可以更清楚認識到,人工智慧可以滲入人類生活到甚麼程度...
Thumbnail
《當人工智慧懂哲學》,作者岡本裕一朗,專攻西洋思想,如今從事「哲學」與「科技」的跨領域研究。本書論及「人工智慧」與「哲學」的對話,對應當今實務中最迫切的領域,就是「倫理」的部分。除此之外,藉由AI的哲學,我們可以更清楚認識到,人工智慧可以滲入人類生活到甚麼程度...
Thumbnail
我總覺得,倪匡的作品屬於冒險小說,或可說是東方007。倘若歸類為科幻小說,稍嫌名實不符。科幻小說顧名思義,主題須是科學加上幻想,無論是現今的科學,抑或未來的科學,總之一定要有科學的角色。
Thumbnail
我總覺得,倪匡的作品屬於冒險小說,或可說是東方007。倘若歸類為科幻小說,稍嫌名實不符。科幻小說顧名思義,主題須是科學加上幻想,無論是現今的科學,抑或未來的科學,總之一定要有科學的角色。
Thumbnail
龍騰版第三冊中出現了一課新的科幻小說--艾西莫夫的真愛。這一篇,以現在學生閱讀科幻小說的習慣看來,故事的情節相對簡單許多,但是當中涉及的議題,卻是很值得跟學生細細討論的,以下分享一些我在設計課程時的教學活動。
Thumbnail
龍騰版第三冊中出現了一課新的科幻小說--艾西莫夫的真愛。這一篇,以現在學生閱讀科幻小說的習慣看來,故事的情節相對簡單許多,但是當中涉及的議題,卻是很值得跟學生細細討論的,以下分享一些我在設計課程時的教學活動。
Thumbnail
〈真愛〉出自艾西莫夫《機器人短篇全集》,敘述電腦程式「喬」為程式設計師米爾頓尋找真愛的過程。在科幻題材中加入推理成分,製造懸疑效果,結局出人意表。 關於〈真愛〉,我打算從小說情節和人物塑造兩個部分,來談談艾西莫夫向讀者提出的兩個問題:「在真愛中,外表重要嗎?」以及「人工智慧是人類的毒藥還是解藥?」
Thumbnail
〈真愛〉出自艾西莫夫《機器人短篇全集》,敘述電腦程式「喬」為程式設計師米爾頓尋找真愛的過程。在科幻題材中加入推理成分,製造懸疑效果,結局出人意表。 關於〈真愛〉,我打算從小說情節和人物塑造兩個部分,來談談艾西莫夫向讀者提出的兩個問題:「在真愛中,外表重要嗎?」以及「人工智慧是人類的毒藥還是解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