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壓力】婆婆幫付200萬頭期款 12年後夫妻想賣房遇難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房價居高不下,不少人是透過長輩贊助頭期款得以買房,日前有網友在網路上發文,表示12年前靠著婆婆幫忙,拿出頭期款200萬元,買了間透天厝,現在夫妻倆缺錢有意變賣,詢問只還款當初的200萬可以嗎?

人妻投稿至《靠北租屋2.0》,描述一家五口含婆婆,共6人同住透天厝,小叔每周假日會回來住。但人妻指出,房貸、家中開銷全由老公支付,婆婆在家只會「等吃等喝」,什麼家事也不幫忙。

💲想知道鍾情物件的每層每戶身價?加LINE一鍵立即查

🤔買賣租房好頭痛!全台16個在地社團任你問~

raw-image

而且小叔目前無業,專心照顧小孩,每周都會來家中耍廢,一待就是3天,讓人妻不爽的是,「小叔會帶他家垃圾回來給我們倒,也沒分擔水電還天天開冷氣」。如今夫妻倆缺錢想賣房,老公請她去和婆婆與小叔溝通,她表示,「婆婆自己也有一透天收租,如果房子賣掉,只還當初200萬頭期款可以嗎?」

貼文曝光後,網友卻認為不妥,「12年前的200萬跟現在的200萬不一樣吧?而且婆婆幫忙拿出200萬,可以幫你們省下不少利息,只還200萬有點說不過去」、「照買房款的比例原則分配」、「12年前的200萬,妳現在房子賣了至少要還400萬吧!」、「12年前的房子至少都漲翻倍了」。

猜你也想看:
公婆出頭期買房 人妻卻崩潰求助?網見「金額」秒懂了
先買房才結婚! 她鐵了心「否則女兒單身一輩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 Grey的沙龍
42會員
775內容數
不定時分享房地產知識的一個網站。
E. Gre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5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住展雜誌彙整台北市2024年進場預售新案,各行政區實價資訊中的最低單價社區,12區中的文山、士林、萬華、北投、中正5區還可在單坪百萬元以內購得,以文山與士林兩區最難得,竟有6字頭的佛心價。而其餘7區皆突破百萬元,松山與大安區最低單價分別是117.5萬元與
Thumbnail
2025/03/15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住展雜誌彙整台北市2024年進場預售新案,各行政區實價資訊中的最低單價社區,12區中的文山、士林、萬華、北投、中正5區還可在單坪百萬元以內購得,以文山與士林兩區最難得,竟有6字頭的佛心價。而其餘7區皆突破百萬元,松山與大安區最低單價分別是117.5萬元與
Thumbnail
2025/03/14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資訊中心資料顯示,2024年首季60歲至80歲購屋核貸案件達2386件較2014年同期成長64%,65歲至80歲成長幅度竟擴大至1.3倍!且內政部最新統計,65歲以上長者居住的住宅數量,全國達69.5萬宅,創下新紀錄;全國平均屋齡已達33年,也同步創新高
Thumbnail
2025/03/14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資訊中心資料顯示,2024年首季60歲至80歲購屋核貸案件達2386件較2014年同期成長64%,65歲至80歲成長幅度竟擴大至1.3倍!且內政部最新統計,65歲以上長者居住的住宅數量,全國達69.5萬宅,創下新紀錄;全國平均屋齡已達33年,也同步創新高
Thumbnail
2025/03/14
財政部日前發布訊息,從今年5月開始,根據房屋稅2.0新制度將首次徵收,並將對自住及出租房屋的納稅義務人提供減稅優惠。 房屋稅或地價稅必須在開徵前的40天內提出申報(也就是說,房屋稅應在每年3月22日前申請;地價稅應在9月22日前申請,若該截止日遇假日則順延),才能自當期(年)開始享受優惠稅率。
Thumbnail
2025/03/14
財政部日前發布訊息,從今年5月開始,根據房屋稅2.0新制度將首次徵收,並將對自住及出租房屋的納稅義務人提供減稅優惠。 房屋稅或地價稅必須在開徵前的40天內提出申報(也就是說,房屋稅應在每年3月22日前申請;地價稅應在9月22日前申請,若該截止日遇假日則順延),才能自當期(年)開始享受優惠稅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可能就是那天,你不辭風雨的三度去了那個地方。也許是昏黃的路燈下,也許是中午的大太陽。一開始也迷茫,你不懂那是一種甚麼感覺。也猶豫,找了好多朋友確認自己的心情。 對,這就是該下斡了 不下斡怎麼買的到呢? 下斡這件事我們分兩個部分來討論,一個是流程,一個是方法。 在這兩個問題之前, 首先,為甚麼要下斡?
Thumbnail
可能就是那天,你不辭風雨的三度去了那個地方。也許是昏黃的路燈下,也許是中午的大太陽。一開始也迷茫,你不懂那是一種甚麼感覺。也猶豫,找了好多朋友確認自己的心情。 對,這就是該下斡了 不下斡怎麼買的到呢? 下斡這件事我們分兩個部分來討論,一個是流程,一個是方法。 在這兩個問題之前, 首先,為甚麼要下斡?
Thumbnail
你是已經結婚的新婚夫妻嗎?還是準備有結婚規劃的人呢?推薦如果你是有結婚規劃的新婚夫妻,一定也要瞭解房子頭期款及斡旋金,要準備多少才好喔!本篇文章就也分享過去的經驗,讓你可以有更多瞭解喔!
Thumbnail
你是已經結婚的新婚夫妻嗎?還是準備有結婚規劃的人呢?推薦如果你是有結婚規劃的新婚夫妻,一定也要瞭解房子頭期款及斡旋金,要準備多少才好喔!本篇文章就也分享過去的經驗,讓你可以有更多瞭解喔!
Thumbnail
整理好情緒之後,我總算有力氣來寫這篇「買房筆記」了。 先說結果,房子沒有買到。 原因是斡旋第一順位的人,直接把價格加到550萬。 以購屋壓力來說,超過這個價格, 是「不得不放棄」的選項。 縱使這間房子可以貸款八成, 由於我只有準備一百萬要給小妹當頭期款, 後面不足的頭期款,還有 加上後續的規費與契稅
Thumbnail
整理好情緒之後,我總算有力氣來寫這篇「買房筆記」了。 先說結果,房子沒有買到。 原因是斡旋第一順位的人,直接把價格加到550萬。 以購屋壓力來說,超過這個價格, 是「不得不放棄」的選項。 縱使這間房子可以貸款八成, 由於我只有準備一百萬要給小妹當頭期款, 後面不足的頭期款,還有 加上後續的規費與契稅
Thumbnail
大綱: 1.什麼時候買?要買什麼房? 2.合理的房價?桃園的房價觀察 3.背房貸20~30年,生病怎麼辦? 語音網誌: https://sndn.link/willyfc5566/arJxk1 什麼時候買?要買什麼房? 有需要的就可以買房,當居住希望有的定所,不想頻繁的搬屋,希望有一個穩定的住處可以
Thumbnail
大綱: 1.什麼時候買?要買什麼房? 2.合理的房價?桃園的房價觀察 3.背房貸20~30年,生病怎麼辦? 語音網誌: https://sndn.link/willyfc5566/arJxk1 什麼時候買?要買什麼房? 有需要的就可以買房,當居住希望有的定所,不想頻繁的搬屋,希望有一個穩定的住處可以
Thumbnail
最近一個偶然的時間遇到同社區的鄰居,閒聊之下才得知對方在20年前買下房子的時候,竟然不需要頭期款!!!!鄰居並且告訴我,當時只準備了13萬即入住,這是真的嗎?
Thumbnail
最近一個偶然的時間遇到同社區的鄰居,閒聊之下才得知對方在20年前買下房子的時候,竟然不需要頭期款!!!!鄰居並且告訴我,當時只準備了13萬即入住,這是真的嗎?
Thumbnail
這個算是我買房投資的紀實,雖然不知道寫作的目的是甚麼,就當作算是自我批評一類的文章吧,就是指突然想寫,客官就隨便看看吧!隨著通膨起來,買房好像是防守的策略,但實際操作後,發現全部不是那回事,當中心酸苦辣,我只能在記憶還很濃烈的時候寫下來,雖然這樣不是個很愉快的過程,但也許這樣才能釐清當時發生的一些事
Thumbnail
這個算是我買房投資的紀實,雖然不知道寫作的目的是甚麼,就當作算是自我批評一類的文章吧,就是指突然想寫,客官就隨便看看吧!隨著通膨起來,買房好像是防守的策略,但實際操作後,發現全部不是那回事,當中心酸苦辣,我只能在記憶還很濃烈的時候寫下來,雖然這樣不是個很愉快的過程,但也許這樣才能釐清當時發生的一些事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有位演講會的會長特地約我到他家聊天。 講了一個房地產的故事,年輕的時候買了一千多萬的房子,大家勸他不要太衝動,但是他把房貸當作租金,也許稍微高一點,但是擁有所有權,然後二十年後這間房子是他的,價值兩千多萬,他等於存錢兼賺到人生的財富。 投資房地產起家的親戚,也跟我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失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有位演講會的會長特地約我到他家聊天。 講了一個房地產的故事,年輕的時候買了一千多萬的房子,大家勸他不要太衝動,但是他把房貸當作租金,也許稍微高一點,但是擁有所有權,然後二十年後這間房子是他的,價值兩千多萬,他等於存錢兼賺到人生的財富。 投資房地產起家的親戚,也跟我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