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買了一台Macbook air。
疫情再不久就要滿三年,這三年間我既像修生養息的人,也像從體內挖去過去人生中讓自己不舒服不要留在未來的那些爛瘡。接案十多年,沒有一刻不把「工作」放在心上,在疫情間我終於開口跟案主說:「欸我電腦很重,我不想背出門,但我要出去玩,等我兩天回來好嘛?」
若是在從前,因為害怕「一拒絕」「一拖延」就不會有人要給我工作,總是百般地站在時間的最前端人,使命必達給所有人方便,是能力中等的我能讓自己存活久一點的方法,能活在這樣的生活狀態中十多年,已經是接案以前、上班族的我無法想像的事。
(不要相信任何人對你的否定句,因為「能不能」這件事,真的「遇到」才會知道。你得先學會所有存活的細節,而不是害怕「自己做不到」)
我緩慢且糾糾結結地在疫情間尋找更多讓人生繼續前進的方式。日子看似緊迫且過分超速的運轉著,每天要把這些事全部擰進跟別人一樣的二十四小時:所有賺錢的工作,從手作、教學、設計、進貨、做貨、賣貨⋯⋯運動、做飯寫作、閱讀、看電視電影,以及不常的社交活動。一個人的屋子裡堆滿了母親看到一定會一人嫌惡的雜亂,總是抽不出時間整理,時時被堆了滿地的東西給絆倒,摔得那裡這裡紅紅紫紫,還經常性地找不到東西。
久未見面的朋友問我:「你這段時間都在做什麼?」其實都寫在網上了,不是?大概交代了收入來源,其他的、關於日子裡遇到的那些能說或不能說,甚至說來話長的事,即使只是這段其實不算長但也不算短的時間裡所發生的事,都再沒有起念細說從頭。當下也只想說當下的事,還願意開口說的事。
日子過得很快。進入中年以後,日子再也不是能夠賴在地上什麼事都不做、對著天花板發呆好久,才過了一個鐘頭,而是經常一累想躺躺,也沉睡不了,但醒來已經是一個下午過去,該做的事,又得往後順延了。
想起在此之前,那說走就走帶著電腦就出發的戰力,活像個停不下來、開關機制壞掉的玩具,好像非得到耗盡所有的電力,才能真的休息。也許是夏天所致,或者也是疫情確實是趨緩了,開始天天出門游泳,開始想帶著電腦去遠方(反正總是心心念念的都在想賺錢的事)⋯⋯但確實不想再把日子的節奏用極高的轉速運作,賺錢的事擺在最前頭,運動、做飯、休息跟在後,其餘的,就看心裡想怎麼去就怎麼走吧!
也是疫情這兩年多,維持了一種莫名其妙幾乎天天都要寫文的習慣,真的創作、假的無病呻吟、填充日子而寫的、有感而發的、發洩傷心或者憤怒的⋯⋯內在壞掉的靈魂都在這些文字(以及跟閱讀文字的人交換心情)終於回到可以不要那麼迫切地想要說些什麼的安靜。
除了寫文和貼食物照之外,經常性地沒有想要再多說什麼!也許讀到某本書、看到某部電影(影集)會有些想說的,便還是將它們都寫成文字了;那些本來在寫的、想記錄下來的,多半都需要一點回想再往前繼續。若是心裡不再有什麼需要向世界闡述,那麼就會呈現一種更為安靜的片刻。
這半年跟朋友/網友對話都會有這句:有賺錢的事要做再來找我,平常不用(硬要)聯絡。
認真來說,其實是我也很不容易太主動的、太熱絡的關心著誰。想通了以後發現「常聯絡」這件事,容易顯得沒有話說而硬要說出不合時宜的交談,最後選擇各自安好就好。
接下來的日子,應該還是那種緊湊但不壓迫的節奏,為了維持著那樣的不壓迫,必然需要從中捨棄些什麼!比如說天天寫文或一週寫出五篇文字這件事,應該要將此頻率調整到更緩慢的狀態,好讓生活中有些空白,不用在腦海裡填入大量的文字或也「終於」不用再那麼急切地想要向世界說些什麼。
但如往常一般的仍是:
我又可以帶著我的新電腦,在日子中坐在任何一間咖啡店、燒烤店、百貨賣場的美食街、速食店⋯⋯開啟它記錄什麼或寫下新的、想說的。(但我想背電腦出門多半還是為了工作吧!)
但疫情或者世界的局勢究竟會將我們帶往哪個遠方?誰知道呢?每天都要過得很充實,才不至於總是思考那些活著的意義,或者一直焦慮地想像未來的遠方。
20220811。原來大太陽好像又要下起大雨的高雄。日記
圖:20171029誤闖高雄世貿食品展,Canon EOSM3(好久沒有去拍海惹,其實是很久沒有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