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從頭
要說平板之前,一定要先講講智慧型手機。
如果在2010年前後五年,你是具有完全意思能力的人,一定經歷過智障型手機轉換到智慧型手機的過程。而平板是在智慧型手機之後才出現的3C裝置。
平板的定位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螢幕比較大的手機,也有人認為是簡易型的筆電。但總之,不斷推陳出新的平板產品,已經證明了它的市場需求:他既不是手機、也不是電腦,他就是平板。
以下我會從同時使用兩台智慧型手機講起,再以同時身為律師、研究生的角度,分析為甚麼我還需要購買一台iPad平板。
兩種智慧型手機,我全都要
Apple在2007年發表了全新的產品-iPhone,搭配全新的作業系統iOS,成功開啟Apple獲利起飛的大門。而在2009年,由Google主導開發的Android系統也問世,由HTC首發全球第一款Android手機,隨後陸續有更多手機OEM廠商搭載Android系統。雖然在當時,手機作業系統仍有其他競爭對手,如黑莓(BlackBerry)、微軟(Windows Phone)等,但經過十年的市場淘汰,基本上就只剩下iOS和Android兩大陣營。
而智慧型手機開始爆發性成長的這十年,正好是我高中到大學的階段,也正是對新科技、3C產品無限嚮往的年紀。礙於經濟因素,我直到2012年才真正擁有我的第一台智慧型手機-HTC One X。後來陸續換過ASUS Padfone mini、HTC E8,直到目前仍在服役中的HTC U11。雖然下一支Android手機可能不會再是HTC(HTC也沒有再出甚麼旗艦新機了),但Android手機仍然是我不會割捨的一部分,畢竟古早時期我也曾經用Java寫過簡單的Android app,且Android系統的自由度很高,對於偽工程師如我仍然是有一定的吸引力。
上了大學之後,因
(陰)緣
(錯)際
(陽)會
(差)進入法律系(相關文章:
選填大學志願經驗談),每當系上或社團活動結束時都會合照,再「airdrop」給大家。使用Android手機的我,只能拜託別人用LINE或其他通訊軟體轉傳給我,極度不便。直到出社會工作後,才用實習賺來的血汗錢,買了人生第一支iPhone 11。
當然,購買iPhone除了是為了不要再被airdrop排擠之外,因為律師工作需要用LINE跟客戶溝通,常常公私訊息混雜,一天可能會有上百則未讀訊息,家人朋友的訊息常常被洗到最底下而被我忽略。因此新買的iPhone就成為了我的私人手機、安裝家人朋友專用的私人LINE,原先的HTC U11保留作為公務機使用。
這樣的雙機模式已經運作了快三年的時間。可能有人會覺得帶兩支手機很麻煩,但我自己是蠻習慣的,也很喜歡這樣的模式。雖然有時真的很難完全區分公務和私人(畢竟律師的案件來源總有一部分是來自於親友),但至少公務機訊息爆炸的狀態已經不太會影響我和家人朋友的聯繫。
購入平板
Apple發表iPhone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後,在2010年進一步發表了全新的平板產品-iPad,隨後各大OEM廠商也紛紛推出搭載Android系統的平板。
而我人生中的第一台平板是在2017年購入,當時正值準備律師國考期間,需要在閱覽室觀看函授。律師考試的書籍已經很重,不想再多揹2.X Kg的筆電,但用手機看又太小、抄不到板書,於是就梭哈了歷年的壓歲錢買了ASUS ZenPad 3S 10平板。在當時這個平板已經搭載了Type C的接口,支援QC 3.0快充和OTG功能,即使是在網路不佳的閱覽室,還是可以用外接硬碟觀看函授影片,非常的好用。
而實習、工作之後,平板的使用率就漸漸下降。一來是因為系統已經停止更新,停留在Android 7.0,導致許多app都不能裝;二來是因為RAM只有4 GB,跑起app來也是有些力不從心。因此目前大多是放在家裡晚上看Youtube用 (甚至已經無法安裝Disney+、Netflix)。
從Android平板跳槽iPad
去年我辭去受僱律師的正職工作,重返校園念碩士,如今也準備面臨碩士論文的考驗。先說結論,得「疫」於2022年的防疫險,我意外獲得一小筆保險金,讓我可以搭配Apple一年一度的Back To School折扣專案,購入我人生第一台iPad Air 5。
至於為何選擇iPad而非其他Android平板,主要可分為以下三個原因:
工作用途:電子卷證
早在實習的工作期間,我就已經發現其他在當受僱律師的同學,開始用iPad開庭。
一台iPad搭配電子卷證(相關文章:
遠距事務所 part 2-電子卷證),
可以說是受僱律師肩膀和檢索效率的救贖。iOS/iPad OS本身就內建功能不俗的PDF閱讀器,可以進行註解和螢光標記,若搭配Mac電腦,還可以進行接力,無縫在電腦和平板兩端進行切換。且跟筆電相比,平板少掉了鍵盤的部分,在法院或地檢署的狹窄律師席位上,比較容易操作。
此外,開庭筆記也可以記在平板上,減少紙本遺失的風險、增加歸檔和搜索的效率。市面上支援手寫功能的平板眾多,但擁有防掌觸和專用筆記軟體的平板,目前僅有 Apple 的 iPad 和 Samsung 的 Galaxy Tab。
研究用途:Zotero & LiquidText
而對研究生來說,Zotero 和 LiquidText 這兩個app可以說是研究生的得力助手(相關文章:我的研究流程(workflow))。Zotero 和 LiquidText 在電腦(Windows、Mac)上的支援度都很好,但要透過 Zotero 叫出文獻、在 LiquidText 進行研讀、手寫,只能依賴 iOS/iPad OS 系統的平板,別無其他選擇。
我也嘗試過使用雲端版本的 Zotero 和 OneNote 來進行文獻研讀,但 LiquidText 的拉線連結和文件收縮功能,仍然是其他筆記軟體無法取代的。(相關文章:
相見恨晚的LiquidText)
日常用途:跨裝置使用LINE
應該很少台灣人不用LINE,但LINE在多裝置、跨平台使用上一直做的很差(對,我就是在抱怨LINE)。尤其在2022年2月,LINE停止支援LINE Lite之後,情況更是雪上加霜。目前想要多裝置使用LINE,選擇基本上只有:
手機 (iOS/Android) 一台
電腦 (Mac/Windows) 一台
平板 (iPad OS) 一台
穿戴裝置 (Watch OS/Wear OS) 一台
前面提到,我目前有兩支手機,分別有公務LINE帳號和私人LINE帳號各一。電腦的部分我目前使用搭載Windows系統的筆電,透過Windows版的軟體登入公務LINE,另外再使用Chrome的外掛登入私人LINE,達成雙開LINE的效果。
平板的部分原先是使用LINE Lite登入私人LINE(因為我用舊平板的時間是下班回家之後,通常是回私人LINE的機率比較高),公務LINE是透過
Join這款付費app,將訊息推送到ASUS平板,如果真的有急需回覆的訊息,再拿公務機回覆。但LINE Lite停止支援之後,ASUS平板就只能接收公務LINE的訊息通知。
使的我不得不在使用平板的同時,還得不斷拿起兩隻手機回訊息,十分不便。
因此,此次購入iPad的第三個原因,正是LINE推出了LINE for iPad的專用app,可以填補LINE Lite的空缺,功能也較LINE Lite完整。但衍生而來的新問題是,
Join並沒有 iOS/iPad OS 的版本,如何將第二個LINE的訊息推送到iPad,這部分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總結
我認為,手機、平板、電腦這三樣東西,應該是同時身為一位律師、一位研究生必備的電子產品。或許不需要像我一樣兩支手機,但手機、平板、電腦各一應該是不為過。
而綜觀具有筆記功能的平板,目前市面上主要是 Apple 的 iPad 和 Samsung 的 Galaxy Tab 兩強競爭。但考量到上述研究和日常用途因素,Android 系統的 Galaxy Tab 目前尚無法滿足我對平板的需求。
這次購入iPad Air 5,又使我向蘋果生態圈更靠進一步。至於之後會不會直上「蘋果全家桶」(iPhone、iPad、Macbook),我想我還需要一些時間摸索。至少現階段而言,iPad的效用並不同於手機、也不同於電腦、更無法被Android平板取代。
最後,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推)助(坑)到還在考慮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