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要治療你!?諮商師真的對案主來者不拒? Part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久沒有寫這類主題了,最近開始有了新的體悟與發現。但我嘗試不再使用列點,就講一些我自己內在高度感覺可惜的事情。
其實我見過一些家境不錯的家庭,父母其中一方帶著孩子前來接受諮商。以前年輕時的我就會覺得嗯好,孩子是重點,所以我就跟孩子在諮商室內討論,父母就在外面等著,兼當付款者。
但近來我越來越覺得這樣不對......
這樣單獨和孩子談的狀態其實我碰了一大鼻子灰,常常發生孩子根本不想理我,或是你看得到孩子面露為難,勉為其難的講兩句話,但再細問,常常就只會聽到「不知道」。有時我可以感覺到孩子講的「不知道」其實是拒絕再被看見內心。
為什麼會拒絕被看見內心?也許有一部分的原因跟坐在外面的家長有關,有時家長甚至不是坐在外面,像是把孩子丟到一個小時的安親班一樣,自己去忙別的事情了。
後來我學乖了,每一個家長帶孩子的場合,我都堅持,第一次見面至少15分鐘是家長和孩子需要坐在一起,怎麼描述他們為什麼來,發生甚麼事情,家長怎麼講,孩子怎麼講,以及同時觀察家長和孩子之間有甚麼樣的隱微感覺在話題以外正在發生。而我也很慶幸有碰上不少家長和孩子共同討論,覺得孩子有一些心理議題,需要專業的討論來幫助,那樣子的孩子我們諮商起來,就會自然形成信任感,與共同方向。
但有時,其實最難過的是,家長把小孩孤零零地丟入一個,小孩自己根本也不認識眼前這個大人是誰的諮商室內,怎麼開口?可以講甚麼?我到底在這裡幹嘛?我家人對我期待甚麼?我自己想完成家人的期待嗎?這一些其實跟家長態度與反應息息相關的事情,如果沒有家長的穿針引線,我幾次體驗下來,諮商能發揮的效果不到10%。
其實很可惜,花了大把金錢,但得到了效果奇差無比。但我也許可以說是因為我在面對某一類少年的精準度不足,所以才需要仰賴家長的協助與觀察。但是,我仍然想說:您的孩子是您的孩子,善盡好父母的責任,我不是才藝班,安親班,甚至是來談就能治百病的神。我如果和您的孩子諮商進展順利,其中一定需要大量家長的配合與協助,而家長的配合,我想不只是繳錢了事。
諮商不是學才藝,也不是機械修理廠,那是有血有肉,關乎內在的對談與語言,還沒長大的孩子,要去面臨一個完全陌生的大人,需要充分的協助。
而有時,我也常常在和這些父母的個別對談中,我可以感受到這些父母內心其實有很多屬於自己的衝突,矛盾,有時甚至是以愛包裝的隱性的恨。
言重了。
父母愛孩子天經地義,想將寶貴的諮商資源都給孩子也可以理解,但我想著,有時孩子有狀況,會不會第一個需要協助和一起思考的,是父母?或是需要接受一段諮商的,可能是父母?
雖然我的語氣像是在抱怨這些父母,說的他們很像不負責任,但我想......也許將諮商這些珍貴的資源用在自己身上,當父母願意開始理解自己,能鬆動自己的期待與情感,也許產生的改變才有機會讓孩子重新看到父母願意為自己而努力,那才有機會形成一個孩子心中的楷模:原來我的父母愛我到願意去接受這一個不容易輕易接受的心理諮商!

所以,如果只是想將孩子和問題全部丟包給我的父母,我開始嘗試拒絕,也嘗試去問父母:您很關心您的孩子,那您怎麼關心您自己呢?
您很關心您的孩子,那您怎麼關心您自己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看清楚現實吧,別讓你的努力感動你自己。
撕感想一則。
斯感想一則。
私感想一則,然後文章關鍵字建議我列毛骨悚然。
私感想一則
私感想一則。
看清楚現實吧,別讓你的努力感動你自己。
撕感想一則。
斯感想一則。
私感想一則,然後文章關鍵字建議我列毛骨悚然。
私感想一則
私感想一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老實說,處理父母的問題,會比處理孩子的問題更加麻煩得多。我們可以 設法改變孩子,卻很難改變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肯跟著改變,要讓孩子確 實改過自新,就會非常困難」~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接觸過很多犯罪的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自於父母管教太多或是忽略的狀態,甚至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老實說,處理父母的問題,會比處理孩子的問題更加麻煩得多。我們可以 設法改變孩子,卻很難改變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肯跟著改變,要讓孩子確 實改過自新,就會非常困難」~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接觸過很多犯罪的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自於父母管教太多或是忽略的狀態,甚至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