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聲音

更新於 2022/08/2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意識到每天環繞於身旁的聲音,多是機械之聲的沮喪感,令我想要特意尋找自然之聲。首先是風。沒有到一定強度的風聲,需要掠過某些物件才能被發現:簾子、塑膠袋,臺北城裡的樹,很少會跟著風搖曳,經常是靜靜地,佇立街頭。上一次在永和見到迎風搖曳的樹是何時呢?我幾乎想不起來了。也因此,有次南返,站在街頭,看見風奔馳過一整排的路樹,像是一個開心嬉戲馳騁的孩子,我忍不住在內心裡笑了起來。
多麽開心的風啊,樹啊。
人們行走於開心的樹底下,衣裳、髮絲被一波波拂起,他們只是下意識地拉著衣角,或者將頭髮不厭其煩地撥回原位。
那樣的時刻,我才知道,我有多麽,想念自然。
仿若已臨末世,無自然可棲的生物般懷舊。
前陣子夜半裡不停啼叫的夜鷹,已經不見蹤影。
今年,我有沒有聽見蟬聲?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沙貓貓的貓與書與貓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99會員
218內容數
每月,小小會精選一定量的選書,直送到選書成員的信箱裡。有不好朋友好奇,除此之外,要如何可以讀得到這些選書呢?除了選書之外,有時沙貓貓也會想要跟大家聊聊關於選書、閱讀的種種。在網路時代,是否你感覺到自己的閱讀其實變得越來越侷限呢?由書店老闆親選每月各類不同新書,一舉突破閱讀同溫層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題目:在接下來的一週裡,仔細聆聽並全神貫注於與朋友的對話。你可能希望記錄自己的反應。有些朋友比其他人更善於聆聽,用筆記下朋友的互惠表現「好、 中等」,這麼做可以讓你在朋友中找到相信鏡,而那個朋友能讓你看見自己的力量和可能性。留意讓你感覺樂觀的朋友,那個人是無價之寶。 摘要: 練習:
聲音與聲音之間的沉默地帶,音與音之間的空白。那是等待,從上一秒到下一秒之間的心靈眨眼,雨滴與雨滴之間的那個延遲,有什麼在那樣的空白之間跳躍著,舞動著。
今天騎車經過樹蔭底下時,一陣涼風,我才意識到,有好多年沒有在樹下乘涼了。氣候對心情的影響,在現在室內空調越形普遍的情況下越來越小。有時候進到大樓裡,在大樓裡辦公的人,對外面的天氣變化毫無感覺,下雨或是暴熱,都沒有差別。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颱風受到上班族矚目的原因,因為那是幾乎唯一一種會影響其出入的氣候
那是我最不想要改變的聲音,我希望這些聲音,能夠留存在我的生活裡,他們會讓我感覺到,這世界上除了人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物種存在,在我們的生活裡,與我們共存著。
真正的問題,或許還不是處於這樣的吵雜空間裡,而是,我們根本就聽不見了。
我總想起呂旭亞教授在談及自由書寫時曾經說:自由書寫唯一的障礙是心的抗拒。
題目:在接下來的一週裡,仔細聆聽並全神貫注於與朋友的對話。你可能希望記錄自己的反應。有些朋友比其他人更善於聆聽,用筆記下朋友的互惠表現「好、 中等」,這麼做可以讓你在朋友中找到相信鏡,而那個朋友能讓你看見自己的力量和可能性。留意讓你感覺樂觀的朋友,那個人是無價之寶。 摘要: 練習:
聲音與聲音之間的沉默地帶,音與音之間的空白。那是等待,從上一秒到下一秒之間的心靈眨眼,雨滴與雨滴之間的那個延遲,有什麼在那樣的空白之間跳躍著,舞動著。
今天騎車經過樹蔭底下時,一陣涼風,我才意識到,有好多年沒有在樹下乘涼了。氣候對心情的影響,在現在室內空調越形普遍的情況下越來越小。有時候進到大樓裡,在大樓裡辦公的人,對外面的天氣變化毫無感覺,下雨或是暴熱,都沒有差別。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颱風受到上班族矚目的原因,因為那是幾乎唯一一種會影響其出入的氣候
那是我最不想要改變的聲音,我希望這些聲音,能夠留存在我的生活裡,他們會讓我感覺到,這世界上除了人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物種存在,在我們的生活裡,與我們共存著。
真正的問題,或許還不是處於這樣的吵雜空間裡,而是,我們根本就聽不見了。
我總想起呂旭亞教授在談及自由書寫時曾經說:自由書寫唯一的障礙是心的抗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很多時候,音樂製作人都會追求音質一定要最好,混音混到完美、錄音一定要用最頂尖的錄音室,雖然這麼做當然沒錯,但是音質好,音樂真的一定好嗎?
Thumbnail
由於社交軟體和社群媒體的發達,人們開始了不用說話的交談,尤其特別適合社恐內向的人,例如在下我。不用面對面、不用擔心聲音不動人、可以延長思考時間、還可以修改甚至收回(來得及的話)。社交好像變得容易了,距離好像更加緊密了,但是關係卻可能疏遠了?為何?因為少了聲音的溫度。
前言 從呱呱落地開始,聲音就伴隨著人,直到人亡氣熄,人死聲滅為止。活著,除非特殊狀況,我們常透過聲音與人溝通,表達情緒,說出心聲,聲音幾乎無時無刻伴隨著我們,可是我們卻往往忽略其存在,舉個例子好了,跟人打招呼:「嗨!」你有注意過此音是如何發出的嗎?它是重還是輕?它是快還是慢?它是大還是小?…你
Thumbnail
當初踏上聲音療癒學習之旅的原因,主要只是因為我很喜歡發出奇怪的聲音,還有唱歌。 打從我會說話開始,我就喜歡發出聲音和哼調子,小時候常被同學老師嫌大嗓門很吵,大笑起來連隔了一面牆的鄰居都很像坐在我旁邊聽我笑,興致來了就隨著心情大聲唱歌,那時候覺得發出聲音、說話、唱歌就是給予我動力和能量的源頭。
對許多人來說,記憶中熟悉而親近的氣味就是他生活史的一部分,當這種氣味不期而至,人的記憶體開關就被打開,跟著這股氣味前往往昔的生活場景。既然氣味有如此神奇功能,那麼蟲聲同樣有召喚記憶的魔力。   以為我例, 1990年代我在日本第一次聽見蜩(晚蟬)的聲音,覺得那「キキキキキ…」鳴叫聲,尤其它是從暮
Thumbnail
“聲音遮蔽法”(Sound Masking)是室內噪音問題的一種經濟有效的干預手段, 但是目前一般國人都還比較少知道的一種方法! 在室內噪音處理上,阻隔與吸音方法是一般常用的手段, 在此就不多做說明. 2. 經過科學過程的研究開發, 在辦公室環境下, 聲音遮蔽法與傳統方法結合應用下,辦公室員工:
Thumbnail
小時候,嗚住耳朵聽外頭的聲音會顯的含糊, 可聽自己的聲音卻是一陣陌生又清晰。 長大之後,在某個難熬的時日, 總會刻意嗚住耳朵, 只為了能更仔細聽清楚自己的聲音。
Thumbnail
從工作室成立到現在,每隔一陣子就會收到有人來信詢問是否可以幫他們的重要聲音檔”消雜音”。雖然現在錄音科技進步到數位時代,很多以前的門檻被打破,很多新的技術出現。但真的所有問題都能解決嗎?錄音中出的聲音問題真的都能消除嗎? 雜訊消除(其實我較喜歡稱之為”降噪”,因為能真的完全消除的狀況很少)是怎樣消除
隨著科技的進步,錄音也有了一些黑科技,在錄音數位化的過程中,當然DAW、plugin也算是時代的突破性發明,但發展的過程中,我覺得除了AutoTune外,近年就是iZotope開發的RX聲音修復軟體最令人驚豔了。
Thumbnail
中譯在聲音工作這行上….也許應說影視技術這塊領域上,一直沒什麼有系統的中文化,現有的中文翻譯書也是各翻各的,甚至譯者不見得有這行經驗,反正先翻先贏也是某種話語權,至於翻的正不正確?合不合原意?是不是最佳的?業界認同?就見人見智了。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很多時候,音樂製作人都會追求音質一定要最好,混音混到完美、錄音一定要用最頂尖的錄音室,雖然這麼做當然沒錯,但是音質好,音樂真的一定好嗎?
Thumbnail
由於社交軟體和社群媒體的發達,人們開始了不用說話的交談,尤其特別適合社恐內向的人,例如在下我。不用面對面、不用擔心聲音不動人、可以延長思考時間、還可以修改甚至收回(來得及的話)。社交好像變得容易了,距離好像更加緊密了,但是關係卻可能疏遠了?為何?因為少了聲音的溫度。
前言 從呱呱落地開始,聲音就伴隨著人,直到人亡氣熄,人死聲滅為止。活著,除非特殊狀況,我們常透過聲音與人溝通,表達情緒,說出心聲,聲音幾乎無時無刻伴隨著我們,可是我們卻往往忽略其存在,舉個例子好了,跟人打招呼:「嗨!」你有注意過此音是如何發出的嗎?它是重還是輕?它是快還是慢?它是大還是小?…你
Thumbnail
當初踏上聲音療癒學習之旅的原因,主要只是因為我很喜歡發出奇怪的聲音,還有唱歌。 打從我會說話開始,我就喜歡發出聲音和哼調子,小時候常被同學老師嫌大嗓門很吵,大笑起來連隔了一面牆的鄰居都很像坐在我旁邊聽我笑,興致來了就隨著心情大聲唱歌,那時候覺得發出聲音、說話、唱歌就是給予我動力和能量的源頭。
對許多人來說,記憶中熟悉而親近的氣味就是他生活史的一部分,當這種氣味不期而至,人的記憶體開關就被打開,跟著這股氣味前往往昔的生活場景。既然氣味有如此神奇功能,那麼蟲聲同樣有召喚記憶的魔力。   以為我例, 1990年代我在日本第一次聽見蜩(晚蟬)的聲音,覺得那「キキキキキ…」鳴叫聲,尤其它是從暮
Thumbnail
“聲音遮蔽法”(Sound Masking)是室內噪音問題的一種經濟有效的干預手段, 但是目前一般國人都還比較少知道的一種方法! 在室內噪音處理上,阻隔與吸音方法是一般常用的手段, 在此就不多做說明. 2. 經過科學過程的研究開發, 在辦公室環境下, 聲音遮蔽法與傳統方法結合應用下,辦公室員工:
Thumbnail
小時候,嗚住耳朵聽外頭的聲音會顯的含糊, 可聽自己的聲音卻是一陣陌生又清晰。 長大之後,在某個難熬的時日, 總會刻意嗚住耳朵, 只為了能更仔細聽清楚自己的聲音。
Thumbnail
從工作室成立到現在,每隔一陣子就會收到有人來信詢問是否可以幫他們的重要聲音檔”消雜音”。雖然現在錄音科技進步到數位時代,很多以前的門檻被打破,很多新的技術出現。但真的所有問題都能解決嗎?錄音中出的聲音問題真的都能消除嗎? 雜訊消除(其實我較喜歡稱之為”降噪”,因為能真的完全消除的狀況很少)是怎樣消除
隨著科技的進步,錄音也有了一些黑科技,在錄音數位化的過程中,當然DAW、plugin也算是時代的突破性發明,但發展的過程中,我覺得除了AutoTune外,近年就是iZotope開發的RX聲音修復軟體最令人驚豔了。
Thumbnail
中譯在聲音工作這行上….也許應說影視技術這塊領域上,一直沒什麼有系統的中文化,現有的中文翻譯書也是各翻各的,甚至譯者不見得有這行經驗,反正先翻先贏也是某種話語權,至於翻的正不正確?合不合原意?是不是最佳的?業界認同?就見人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