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獸神的頭與人類的處境──神隱少女│《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書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目前從各家書商收到的書裡,《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一定屬於頭三最愛了!從 1984 年的《風之谷》到 2020 年的《安雅與魔女》,本書按時間軸為吉卜力工作室一共 24 部動畫電影,逐一提供了恰好的介紹,包括創作動機、製作過程、花邊軼聞、以及兩位作者的英式影評。

雖然本書叫做完全指南,但其實英文書名叫《Unofficial Guide to the Movies of Studio Ghibli》(吉卜力電影的非官方指南),正正是這個「非官方」才讓人更加期待!

好比針對影迷大愛的《神隱少女》,書中的影評是寫道:

「複雜且稍微華而不實的情節、作為典範的角色設計和極富想像力的動畫並存於電影中。」

我在上週四的特映中,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也頭一回覺得某些場面稍微有點華而不實,但我仍然會被《神隱少女》一個又一個的瞬間所感動。

而大多數高畑勲粉最愛但也不敢多看一遍的《螢火蟲之墓》,作者則冷靜分析出畫面的美學與背後的情感:

「清太和節子站在一間被摧毀的醫院外空地,地平線還看得見剛剛被『被擦掉』的城市碎片;天空、土地和孩子的臉,與爆炸過後空氣中的單色粉塵全然融合為一體。這就是高畑勲的『細節』,在某一刻它是如此集中、精確地描述某事物,以致表現得像紀錄片;在另一刻,它卻將細節全部抹去,只留下足以傳遞情感的事物。」

更多的內容還是留給讀者自己去品嘗,我還是回到我擅長的心理學領域,分享讀後特別有感的給大家:《魔法公主》!

raw-image

就我特別鍾情的《魔法公主》(1997)來說,它從一開始就充斥流血與斷肢,這樣的暴力以及善惡難分的人性,讓買下美國發行權的迪士尼公司一時手足無措,即便最後交由傾向發行藝術電影的 Miramax 發行,但他們想要把 135 分鐘的片長剪剩 90 分鐘,意圖讓它變成更合乎美國主流那種善惡分明又合家歡的動畫電影。最終在一刀未剪的形式下,《魔法公主》在美國的票房比日本差很多很多。

從商業角度看,發行商當然希望刪去血腥和文化上難懂的部份,來提高票房,但要是從精神分析的角度思考,這現象反映著美國有一個無法消化而極力排斥的經驗──原來故事裡人類和森林眾神間無止息的戰爭,是宮崎駿藉處理世界面對後冷戰時期和愛滋病危機的黑暗情緒所投影出的一部史詩

《魔法公主》的結局是黑帽大人奪走了山獸神的頭,而化成螢光巨人的山獸神則拼命尋找自己的斷頭,過程中牠用毒汁摧毀了整個森林和城鎮。即便最後男女主角,阿席達卡和小桑把頭還給山獸神,但所有的傷害已無法挽回,古老的諸神亦已不復存在。尾片唯一的希望,是山獸神把荒土變回草地,暗示著把時代變遷後管理世界的責任,交到人類手上。

raw-image

精神分析師 Bion 曾用「Godhead」(神格,或直釋「神的頭」)來逼近一種終極現實,一種只能以親身體會的方式才能領悟的創傷與不幸,然而,絕大部份的人都會從這個終極現實中逃離或失足。

我試著把《魔法公主》的山獸神的頭理解作 Bion 所謂的 Godhead,一種人類必然在浸泡的悲劇。也就是說,創傷已經發生,被戰爭與病毒改變過的世界是無法回頭!不是把頭還回去,一切便能夠從頭再來!

我們無法擁抱現代的新事物,而不同時接受它所帶來的問題,更無法緊抓過去的好,就以為能處理現在的壞。

就像智能手機與社交媒體一樣,它的整個運作邏輯總是讓人類狠狠地墮入自戀的迴路,我們被誘導去展示、被拉攏去比較、被催趕去發文、又被迫去自卑。我們享受 21 世紀即時資訊的便利、人與人零時差的交流,便無法迴避起了這個「頭」以後的科技世界得處理的種種問題。自戀也不過是作為心理師的我尤其關注的一個問題而已。

我見過不少人因為感到自己被社交媒體影響太深,就在關掉帳號及重新安裝帳號之間遊離。一位年輕女士幾乎從不在 IG 發文,但她坦誠自己會一直偷偷關注朋友的動態,然後從別人展示的光鮮亮麗中深到自卑,離開 IG 世界幾天,她便又感到孤獨而再次輪迴。

還有一位很資深的心理治療師,他說過自己以前很愛用社交平臺,但會上癮般陷進去,因此他要強迫自己刪除帳號,只用傳統的智障手機來生活,傳個訊息都得用限 70 字的手機短訊。──由此可見,「神的頭」確實教許多人逃離或失足。

也許,這是人類頭一回如此無助,無法頭一轉的回望過去,只能頭直直的去面對現實。但幸好,我們有吉卜力電影的陪伴,讓我們可以得到安慰與希望,跟著小桑和阿席達卡,去處理這場自然與科技、過去與現在的戰爭。

我的閱讀心得好像寫太離題了,是時候聽聽你最喜歡的又是哪一部吉卜力電影呢?留言給我和各位吉卜力粉絲們知道吧!

raw-image

※ 寫作需要支持,歡迎給心/收藏/留言/分享文章到你的社交平臺,及追蹤我的 臉書Instagram│若有心理諮商需求與相關疑問,可電郵至【psy.couch.harris@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81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2025/04/15
心理師反思人類心理演化的不完美,探討童年經驗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並以依戀理論解釋心理治療的長遠效益。文章結合生物演化、發展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觀點,闡述人類心理的脆弱與韌性,以及情感經驗在生命意義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15
心理師反思人類心理演化的不完美,探討童年經驗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並以依戀理論解釋心理治療的長遠效益。文章結合生物演化、發展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觀點,闡述人類心理的脆弱與韌性,以及情感經驗在生命意義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24
藉由動畫《吉伊卡哇》與《風之谷》的對比,探討吉伊卡哇的世界觀,以及角色在「夠好的環境」中如何面對挫折與成長,並分析友誼在克服創傷與個體差異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24
藉由動畫《吉伊卡哇》與《風之谷》的對比,探討吉伊卡哇的世界觀,以及角色在「夠好的環境」中如何面對挫折與成長,並分析友誼在克服創傷與個體差異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09
《風之谷》不只是一部動畫電影,更像是人類心靈的地圖。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將腐海比喻為創傷後的心靈缺陷,王蟲則為心理防衛機制。各種簡化的療癒方法如同火與槍,難以治本。真正的療癒在於與創傷共存,在「假我」的防衛下,尋找到「真我」的重新萌芽。
Thumbnail
2025/03/09
《風之谷》不只是一部動畫電影,更像是人類心靈的地圖。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將腐海比喻為創傷後的心靈缺陷,王蟲則為心理防衛機制。各種簡化的療癒方法如同火與槍,難以治本。真正的療癒在於與創傷共存,在「假我」的防衛下,尋找到「真我」的重新萌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探索宮崎駿、高畑勳和吉卜力工作室的令人著迷的動畫世界。這篇文章深入挖掘了這些天才藝術家的心靈,以及他們在動畫中所傳遞的深刻信息。了解高畑勳的神奇創造過程,以及宮崎駿對生命和大自然的熱愛如何體現在他們的作品中。文章還揭示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內部運作,以及為何宮崎駿選擇零宣傳的方式上映他的最新作品。
Thumbnail
探索宮崎駿、高畑勳和吉卜力工作室的令人著迷的動畫世界。這篇文章深入挖掘了這些天才藝術家的心靈,以及他們在動畫中所傳遞的深刻信息。了解高畑勳的神奇創造過程,以及宮崎駿對生命和大自然的熱愛如何體現在他們的作品中。文章還揭示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內部運作,以及為何宮崎駿選擇零宣傳的方式上映他的最新作品。
Thumbnail
1997年正是魔法公主上映的時候,宮崎駿系列裡我最喜歡的便是魔法公主。所以這一篇的文案跟訪談都相當能引起我的共鳴。好難想像這一部動畫電影只比我小了一歲!現在回看依然是非常吸引人的題材跟世界觀。 看了真心讚嘆宮崎駿的頭腦,有許多對事物本質的洞察。
Thumbnail
1997年正是魔法公主上映的時候,宮崎駿系列裡我最喜歡的便是魔法公主。所以這一篇的文案跟訪談都相當能引起我的共鳴。好難想像這一部動畫電影只比我小了一歲!現在回看依然是非常吸引人的題材跟世界觀。 看了真心讚嘆宮崎駿的頭腦,有許多對事物本質的洞察。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在世紀終結之前,帶我逃離邪惡世界的純真 每當生活感到失意,吉卜力卻總能讓人重回自我,不論是霍爾的移動城堡中對於魔法世界的想像、心之谷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或千與千尋之於宮崎駿創作生涯的集大成,其令人感到欣榮的敏銳度,是作品總能精準捕捉觀眾共感的劇情片段,將顯現在人物經歷的故事與之投射出我們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在世紀終結之前,帶我逃離邪惡世界的純真 每當生活感到失意,吉卜力卻總能讓人重回自我,不論是霍爾的移動城堡中對於魔法世界的想像、心之谷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或千與千尋之於宮崎駿創作生涯的集大成,其令人感到欣榮的敏銳度,是作品總能精準捕捉觀眾共感的劇情片段,將顯現在人物經歷的故事與之投射出我們
Thumbnail
宮崎駿經典動畫作品, 突破好萊塢動畫電影霸權, 有著極其豐富且引人深思的劇情。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宮崎駿經典動畫作品, 突破好萊塢動畫電影霸權, 有著極其豐富且引人深思的劇情。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說到宮崎駿的動畫,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神隱少女》吧!這部存在於每個人童年的一部經典動畫作品,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擔任導演和編劇,於2001年上映,在日本拿下300億以上日圓,20年來都保持著最賣座電影紀錄。
Thumbnail
說到宮崎駿的動畫,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神隱少女》吧!這部存在於每個人童年的一部經典動畫作品,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擔任導演和編劇,於2001年上映,在日本拿下300億以上日圓,20年來都保持著最賣座電影紀錄。
Thumbnail
《神隱少女》的開頭,先有音樂,然後才有畫面。當光影重返世界,映入觀眾眼前的第一句話,恰恰就是珍重再見。奇妙的是,千尋這一趟旅途,走到最後,正好也以道別作為收束。換言之,就敘事結構來講,它以離別開場,又以離別散場,無疑暗示生命即由一次次的離別所組成。
Thumbnail
《神隱少女》的開頭,先有音樂,然後才有畫面。當光影重返世界,映入觀眾眼前的第一句話,恰恰就是珍重再見。奇妙的是,千尋這一趟旅途,走到最後,正好也以道別作為收束。換言之,就敘事結構來講,它以離別開場,又以離別散場,無疑暗示生命即由一次次的離別所組成。
Thumbnail
目前從各家書商收到的書裡,《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一定屬於頭三最愛了!從 1984 年的《風之谷》到 2020 年的《安雅與魔女》,本書按時間軸為吉卜力工作室一共 24 部動畫電影,逐一提供了恰好的介紹,包括創作動機、製作過程、花邊軼聞、以及兩位作者的英式影評。
Thumbnail
目前從各家書商收到的書裡,《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一定屬於頭三最愛了!從 1984 年的《風之谷》到 2020 年的《安雅與魔女》,本書按時間軸為吉卜力工作室一共 24 部動畫電影,逐一提供了恰好的介紹,包括創作動機、製作過程、花邊軼聞、以及兩位作者的英式影評。
Thumbnail
螢火蟲之墓 │ 1988 │ 高畑勳導演 比電影內容還虐的製作過程。宮崎駿盛讚高畑勳的代表作!​ 據說是:沒有人想再看第二次的那一部。 很多人說:第一次看是幼稚園老師放的。我還記得,我是在鄰居家、躲在一座黑色的皮沙發後頭看的,簡直像長大後看恐怖片——​是在手指後面看的。
Thumbnail
螢火蟲之墓 │ 1988 │ 高畑勳導演 比電影內容還虐的製作過程。宮崎駿盛讚高畑勳的代表作!​ 據說是:沒有人想再看第二次的那一部。 很多人說:第一次看是幼稚園老師放的。我還記得,我是在鄰居家、躲在一座黑色的皮沙發後頭看的,簡直像長大後看恐怖片——​是在手指後面看的。
Thumbnail
當時還是小學國中的我,面對狼背上美少女、勇敢正義的男主角、深受詛咒傷害的憤怒山豬、總是露出神祕笑容的山獸神,這些皆超乎我小小腦袋的奇幻世界,但同時亦給予我人與人相處以及自然環境的價值觀。 透過宮崎駿的電影,想是能打開世界觀 !
Thumbnail
當時還是小學國中的我,面對狼背上美少女、勇敢正義的男主角、深受詛咒傷害的憤怒山豬、總是露出神祕笑容的山獸神,這些皆超乎我小小腦袋的奇幻世界,但同時亦給予我人與人相處以及自然環境的價值觀。 透過宮崎駿的電影,想是能打開世界觀 !
Thumbnail
1997年的「魔法公主」,算是宮崎駿廣為人知的「假退休」之作,或許是因為打著退休之名,這部動畫中除了結局之外,,幾乎不見宮崎駿一貫的溫馨風格,欲點出的議題之深沉,有時甚至讓人就算想開起來複習,也會缺乏一股動力。不過,「魔法公主」的架構之宏大與完整,其實可以用來探討非常多除了環保意識之外的價值觀。
Thumbnail
1997年的「魔法公主」,算是宮崎駿廣為人知的「假退休」之作,或許是因為打著退休之名,這部動畫中除了結局之外,,幾乎不見宮崎駿一貫的溫馨風格,欲點出的議題之深沉,有時甚至讓人就算想開起來複習,也會缺乏一股動力。不過,「魔法公主」的架構之宏大與完整,其實可以用來探討非常多除了環保意識之外的價值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