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從各家書商收到的書裡,《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一定屬於頭三最愛了!從 1984 年的《風之谷》到 2020 年的《安雅與魔女》,本書按時間軸為吉卜力工作室一共 24 部動畫電影,逐一提供了恰好的介紹,包括創作動機、製作過程、花邊軼聞、以及兩位作者的英式影評。
雖然本書叫做完全指南,但其實英文書名叫《Unofficial Guide to the Movies of Studio Ghibli》(吉卜力電影的非官方指南),正正是這個「非官方」才讓人更加期待!
好比針對影迷大愛的《神隱少女》,書中的影評是寫道:
「複雜且稍微華而不實的情節、作為典範的角色設計和極富想像力的動畫並存於電影中。」
我在上週四的特映中,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也頭一回覺得某些場面稍微有點華而不實,但我仍然會被《神隱少女》一個又一個的瞬間所感動。
而大多數高畑勲粉最愛但也不敢多看一遍的《螢火蟲之墓》,作者則冷靜分析出畫面的美學與背後的情感:
「清太和節子站在一間被摧毀的醫院外空地,地平線還看得見剛剛被『被擦掉』的城市碎片;天空、土地和孩子的臉,與爆炸過後空氣中的單色粉塵全然融合為一體。這就是高畑勲的『細節』,在某一刻它是如此集中、精確地描述某事物,以致表現得像紀錄片;在另一刻,它卻將細節全部抹去,只留下足以傳遞情感的事物。」
更多的內容還是留給讀者自己去品嘗,我還是回到我擅長的心理學領域,分享讀後特別有感的給大家:《魔法公主》!
就我特別鍾情的《魔法公主》(1997)來說,它從一開始就充斥流血與斷肢,這樣的暴力以及善惡難分的人性,讓買下美國發行權的迪士尼公司一時手足無措,即便最後交由傾向發行藝術電影的 Miramax 發行,但他們想要把 135 分鐘的片長剪剩 90 分鐘,意圖讓它變成更合乎美國主流那種善惡分明又合家歡的動畫電影。最終在一刀未剪的形式下,《魔法公主》在美國的票房比日本差很多很多。
從商業角度看,發行商當然希望刪去血腥和文化上難懂的部份,來提高票房,但要是從精神分析的角度思考,這現象反映著美國有一個無法消化而極力排斥的經驗──原來故事裡人類和森林眾神間無止息的戰爭,是宮崎駿藉處理世界面對後冷戰時期和愛滋病危機的黑暗情緒所投影出的一部史詩。
《魔法公主》的結局是黑帽大人奪走了山獸神的頭,而化成螢光巨人的山獸神則拼命尋找自己的斷頭,過程中牠用毒汁摧毀了整個森林和城鎮。即便最後男女主角,阿席達卡和小桑把頭還給山獸神,但所有的傷害已無法挽回,古老的諸神亦已不復存在。尾片唯一的希望,是山獸神把荒土變回草地,暗示著把時代變遷後管理世界的責任,交到人類手上。
精神分析師 Bion 曾用「Godhead」(神格,或直釋「神的頭」)來逼近一種終極現實,一種只能以親身體會的方式才能領悟的創傷與不幸,然而,絕大部份的人都會從這個終極現實中逃離或失足。
我試著把《魔法公主》的山獸神的頭理解作 Bion 所謂的 Godhead,一種人類必然在浸泡的悲劇。也就是說,創傷已經發生,被戰爭與病毒改變過的世界是無法回頭!不是把頭還回去,一切便能夠從頭再來!
我們無法擁抱現代的新事物,而不同時接受它所帶來的問題,更無法緊抓過去的好,就以為能處理現在的壞。
就像智能手機與社交媒體一樣,它的整個運作邏輯總是讓人類狠狠地墮入自戀的迴路,我們被誘導去展示、被拉攏去比較、被催趕去發文、又被迫去自卑。我們享受 21 世紀即時資訊的便利、人與人零時差的交流,便無法迴避起了這個「頭」以後的科技世界得處理的種種問題。自戀也不過是作為心理師的我尤其關注的一個問題而已。
我見過不少人因為感到自己被社交媒體影響太深,就在關掉帳號及重新安裝帳號之間遊離。一位年輕女士幾乎從不在 IG 發文,但她坦誠自己會一直偷偷關注朋友的動態,然後從別人展示的光鮮亮麗中深到自卑,離開 IG 世界幾天,她便又感到孤獨而再次輪迴。
還有一位很資深的心理治療師,他說過自己以前很愛用社交平臺,但會上癮般陷進去,因此他要強迫自己刪除帳號,只用傳統的智障手機來生活,傳個訊息都得用限 70 字的手機短訊。──由此可見,「神的頭」確實教許多人逃離或失足。
也許,這是人類頭一回如此無助,無法頭一轉的回望過去,只能頭直直的去面對現實。但幸好,我們有吉卜力電影的陪伴,讓我們可以得到安慰與希望,跟著小桑和阿席達卡,去處理這場自然與科技、過去與現在的戰爭。
我的閱讀心得好像寫太離題了,是時候聽聽你最喜歡的又是哪一部吉卜力電影呢?留言給我和各位吉卜力粉絲們知道吧!
※ 寫作需要支持,歡迎給心/收藏/留言/分享文章到你的社交平臺,及追蹤我的
臉書 與
Instagram│若有心理諮商需求與相關疑問,可電郵至【psy.couch.harri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