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臺日深厚情誼

2022/08/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銅像裝進特製木箱內上了卡車,從佐渡市真野公園前往碼頭,搭乘渡輪抵達新潟縣,再開車送往東京大田的倉儲,之後從成田機場飛抵桃園,再送達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迎回了黃土水作品〈山本悌二郎銅像〉。謝長廷大使在開箱儀式上回憶這段歷程,他表示當時的心情就像彼時在機場送疫苗專機飛往臺灣的感動。
謝大使認為世界偉大的城市,不僅是經濟、工業,也應該包含詩歌、藝文、歷史等,感謝日本將這件作品還給台灣,相信將為彩色多元的高雄增添一筆重要資產,成為大家嚮往的偉大城市。這次迎回〈山本悌二郎銅像〉,是富有歷史文化的深度與藝術溫暖,也要特別感謝陳其邁市長關鍵的一封信。
〈山本悌二郎銅像〉從1959年離開,距今已有63年時間,陳其邁市長去年12月與謝大使到橋頭糖廠,了解其過去對台灣糖業以及高雄工業現代化的貢獻,致函日本佐渡市長,並在謝大使協助下啟動橋頭糖廠〈山本悌二郎銅像〉返鄉計畫,市長表示計畫圓滿進行要感謝大使、日本交流協會、佐渡市長、議會、與市民的同意,以及居中協助銅像回臺各界人員的協助與努力,終於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讓銅像回到台灣。他說:「63年其實變化非常多,包括在臺日之間,國內或國際都起了非常大的變化,但我想不變的還是臺日之間的羈絆與友情,在這之間努力的過程。假如沒有謝大使跟佐渡市的市民大家共同促成,這一段銅像回歸的過程,其實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任務。所以要感謝我們的謝大使在這段時間的努力促成,我想也會讓臺日之間雙方感情能夠更加在一起,真的是非常感謝謝大使。」
關於〈山本悌二郎銅像〉
山本悌二郎選定橋頭設置第一座新式糖廠,從探勘、興建督工到正式營運,奠定製糖產業邁向現代化。一位留德的農業經濟博士,在傳染病、抗日者、機械出狀況等考驗中完成任務,也借鏡夏威夷經驗引進小火車來運送甘蔗與製品。1921年為解決屏東農場灌溉問題,指派技師鳥居信平興築水利工程,就是最近很紅的「二峰圳」。
1927年因入閣任農林大臣辭去社長職務,在地仕紳為了感念他的貢獻,集資委託藝術家黃土水創作銅像,置於橋頭糖廠社宅事務所前廊,物換星移銅像來到他的故鄉佐渡市。現在銅像再回高雄,將由高美館翻鑄一尊銅像回置橋頭糖廠原址,另複製一尊回贈佐渡市真野公園原處,原件則由高美館修復典藏,成為高雄市重要的文化資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