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掘酸甜苦鹹鮮的秘密《品嘗的科學》|閱天地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好久不見讀友。今年開始準備轉職,斷斷續續讀了幾本書,又所讀書本無法激發足夠字數的心得,更新之事就一再推遲。
上個月去逛不常走動的圖書館,隨意翻動覺得這本書引人入勝,便就借出了。
《品嘗的科學》約翰.麥奎德著;林東翰、張瓊懿、甘錫安譯。行路出版(2016.03)。
作者約翰.麥奎德(John Mcquaid)不是專業的研究人員,而是個記者。2006年他與人合著出版《毀滅之路:紐奧良的破壞與超級風暴來襲》(Path of Destruction: Devastation of New Orleans and the Coming Age of Superstorms,無中譯本),撰寫位於美國東岸的紐奧良遭颶風侵襲的一系列報導而獲得普立茲獎,頗獲盛名。
《品嘗的科學》是作者在廣蒐資料與閱讀後,彙整而成的專書,作為研究味覺的入門讀物甚是不錯,唯一缺點就是行文不太流暢(段落之間的思緒有點跳躍),部分結論似是作者的推測,未有明確證實(畢竟變因太多,不容易實驗證得)。
以下內容是我感到驚奇的部分,依照書本分章筆記。

第一章、出錯的味覺圖

圖源:《品嘗的科學》第14頁
  • 點破味覺分佈圖的迷思(默默打臉各種形狀的酒杯)。
  • 人類的味覺感受不是酸甜苦辣,而是「酸甜苦鹹鮮」。
  • 味覺受器的靈敏度只有其他感覺器官的十萬分之一。

第二章、攝食演化

從演化談論物種的攝食變化,試著了解古生物的品嚐滋味。初時在腐肉中覓食,味覺和嗅覺分開,嗅覺用以辨明環境危險。
  1. 盲鰻(Myxini):身體像鰻魚,生活在海裡,有吸盤的嘴,食腐。大腦與感官之間的基本連結才剛建立。
  2. 摩爾根獸(Morganucodon):卵生的爬蟲類動物,卻有哺乳類特徵的毛皮、溫血動物,食蟻。大腦演化出新皮質,提高處理判斷能力。
  3. 吳氏巨顱獸(Hadrocodium):摩爾根獸的遠親,為胎生哺乳類,形似老鼠,食腐。有複雜的新皮質,感官組織能力更強。
  4. 吼猴(red howler monkey):恐龍滅絕後出現,能在林間跳躍,食葉根果。有三色視覺以利辨別,且為了尋找果樹,開始集體行動。
推測直立人用火煮食的主因在於:比起生食,熟食更易於消化,能更快提供熱量。生物學家以蟒蛇做實驗,分別餵食生肉與熟食,發現牠們消化熟食需要的能量消耗比生肉少很多,因此推測人類大腦的成長就是為了烹食,以達成烹煮所需要的肢體、感官、記憶等協調能力。

第三章、苦味基因

  • 偵測苦的味覺受器受DNA的遺傳影響。
  • 味覺受器遍佈全身細胞,包括腸道。
  • 擁有苦味基因的人較長壽,缺少這項基因者壽命較短。
  • 會引起苦味的分子通常益於人體,這些分子可舒緩疼痛、解熱、抗發炎,亦可辨別有毒物質。因此雖苦,但能幫助人類辨別,甚至治病。

第四章、發酵食品的刺激

講發酵食物的文化發展,酒飲、乳酪等,微生物引發的新味道大軍,刺激了古代人類的嗅覺和味覺。
  • 酒:由酵母菌分解,必須在無菌的環境中發酵。酒的原物料是果實,果實生長的風土氣候影響了風味,所以特地標示產地與年份,以此區分風味。
  • 乳酪:依靠細菌分解,因此會有酸味。桿狀微生物分解乳糖後使人類容易消化,而不受乳糖不耐影響。放牧為生的人較少乳糖不耐症,但穀物為主食的人例如亞洲人則相反。

第五章、甜蜜誘惑

糖是地球食物鏈的基礎,糖分子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產物,含有來自太陽的能量,而且它的化學鍵結很容易破壞,可以成為所有生物的能量來源。
但含有高濃度糖分子的食物來源不多(主要存於水果和蜂蜜),所以甜味成為可口和強大的激發因素。
儘管如此,人類發現了許多方法客服自然界的限制,然而人體的生理機能難以耐受高糖飲食,高糖飲食會擾亂新陳代謝功能,長久下來造就如今許多慢性疾病。
糖帶來愉悅感受,將人類的進食欲望提到最高,科學家正在尋找各種取代糖的人工甘味劑或天然糖替代品,但是這些物質的味道仍然和糖不完全相同,例如阿斯巴甜和甜味受體不能完美結合,無法帶來百分百的愉悅感受;而南美洲的甜菊則有苦味。
雖然代糖的味道不如糖來得美味,但可以緩解糖尿病患者的糖癮,天然代糖對胰島素的分泌速度較慢,又能解決口慾。

第六章、喜好和噁心

人類對某些食物的噁心感受,大抵來自社會經驗的學習:
  • 讓人反感的除了氣味,還有觸摸和想像的感覺混合。
  • 人類的溝通途徑有65%來自非語言,包括表情、肢體、音調。
只有少部分是由於大腦神經的活化程度:
  • 一個人的同理心越強,對噁心越敏感,島葉活化程度也越高。
這些發現可以從1980年代美國賓州大學的一個心理實驗中證得:噁心感隨年齡改變,成人後社會互動變得更加複雜,兒童則較無法辨別想像何為噁心。

第七章、天下第一辣

辣椒是痛覺和熱覺的合併感受而非味覺的一種,植物之所以含有辣椒素是為防蟲,研究發現生長溫帶的辣椒比較不辣,是因為蚊蟲較少,而比較不辣的辣椒,外皮也比較厚。
辣椒帶來的灼熱感帶來痛感,而後又阻斷了痛覺留下麻痺感,因此好幾世紀以來,辣椒被用來作為止痛藥的紀錄可追溯到哥倫布之前,用來止血、止疼;現在也多用辣椒水作防狼噴霧劑,可短暫麻痺對方而不造成重大傷害。
多吃含有辣椒素的食物對健康有一定的益處,它可以提高新陳代謝、有助燃燒熱量。

第八第九章、味覺大轟炸

二戰後嬰兒潮帶動零食產業,包括不同口味的洋芋片,為了銷售量開始篩選「好吃的化學品」,雖然研究各種化合物帶來新奇的味覺享受,但也因為讓人愛不釋手的味道間接影響了人類的健康問題。
近代,分子美食學開啟味覺的新篇章,衝擊人類感官,一般而傳統的烹飪方法已不再受用。已有許多廚師開始嘗試「改變食材原味」的料理,這或許對於不喜歡青椒味道或對海鮮過敏的人大有益處,吃青椒而沒有青椒味、不吃魚蝦而有魚蝦的口感味道。

後記

這是一篇簡單的讀書筆記,將書本中感到新奇的內容記錄下來,方便日後查找回顧。巧的是這幾天中秋烤肉,可藉此了解一番。

關於Neomi

佛性經營方格子,喜歡讀各學科的研究理論,也喜歡鑽研文字。努力在工作之餘保有生活品質、做喜歡的事,例如健身、進修。感謝在此停留的每一位朋友。
avatar-img
49會員
49內容數
閱讀是投資,書寫是報酬。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eom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講這本書,很是讓人難過,它是真實故事,也是非常大的漏洞。巧言令色可以讓一個人躍升為「資深銀行家」,真才實學的「資深銀行家」卻鑽法律漏洞,讓專業淪為「死學」,而司法體系後知後覺地追查,仍無法將罪犯繩之以法⋯⋯ 《鯨吞億萬》一個大馬年輕人,行騙華爾街與好萊塢的真實故事。
《專業之死》,講述充斥虛假資訊的社會,我們所應該面對、解決的問題。作者湯姆・尼可斯以身在大學教育的職場,對於公民不尊重專業的現象大感無奈,於是刊登一篇頗有攻擊性的文章「專業之死」,直指社會上許多人以無知為榮,對專家的建議說不,儼然成為高人一等的優秀展現,卻對自己的無知不自知。
《我們為何從眾, 何時又不?》首先以經濟學的社會行為研究進行分析,步步深入到心理學層面的行爲背後動機,以及人類先天的生理因素。各章節中有許多著名的實驗研究,都點到即止、不贅述,清楚說明該研究與書籍主題的關聯性和發現,讓非相關科系的讀者也能夠輕易理解。尤其翻譯流暢,導讀與推薦序都寫得非常好。
方格子提出「如果我全盲3天」的徵文主題,讓我不禁思考視覺與聽覺之間,哪個更重要?然而,「如果我失去嗅覺3天」會如何? 可能吃東西嚐不出味道​;認不得身邊親近的人;進入無止盡的憂鬱狀態​⋯⋯
會認識冷硬派推理小說代表作家瑞蒙・錢德勒的讀者,八成是因為村上春樹吧。時報文化出版的《漫長的告別》書背上印有村上先生的譯後記,寫著:「《漫長的告別》與眾不同,無庸置疑,它是一本出色的傑作、出類拔萃。容我誇張的說,這小說幾乎已臻至夢幻的境界。」
前段時間只要點開 YouTube ,都要先等候「今晚,我想來點⋯」點完菜。儘管這種地毯式洗腦讓人厭煩,卻也成功建立起一個品牌的形象,至少聽到這句台詞時,會直接聯想到 Uber eats。是什麼原因讓一句廣告詞成為時下的流行趨勢?它如何在快速更迭的資訊中脫穎而出?
講這本書,很是讓人難過,它是真實故事,也是非常大的漏洞。巧言令色可以讓一個人躍升為「資深銀行家」,真才實學的「資深銀行家」卻鑽法律漏洞,讓專業淪為「死學」,而司法體系後知後覺地追查,仍無法將罪犯繩之以法⋯⋯ 《鯨吞億萬》一個大馬年輕人,行騙華爾街與好萊塢的真實故事。
《專業之死》,講述充斥虛假資訊的社會,我們所應該面對、解決的問題。作者湯姆・尼可斯以身在大學教育的職場,對於公民不尊重專業的現象大感無奈,於是刊登一篇頗有攻擊性的文章「專業之死」,直指社會上許多人以無知為榮,對專家的建議說不,儼然成為高人一等的優秀展現,卻對自己的無知不自知。
《我們為何從眾, 何時又不?》首先以經濟學的社會行為研究進行分析,步步深入到心理學層面的行爲背後動機,以及人類先天的生理因素。各章節中有許多著名的實驗研究,都點到即止、不贅述,清楚說明該研究與書籍主題的關聯性和發現,讓非相關科系的讀者也能夠輕易理解。尤其翻譯流暢,導讀與推薦序都寫得非常好。
方格子提出「如果我全盲3天」的徵文主題,讓我不禁思考視覺與聽覺之間,哪個更重要?然而,「如果我失去嗅覺3天」會如何? 可能吃東西嚐不出味道​;認不得身邊親近的人;進入無止盡的憂鬱狀態​⋯⋯
會認識冷硬派推理小說代表作家瑞蒙・錢德勒的讀者,八成是因為村上春樹吧。時報文化出版的《漫長的告別》書背上印有村上先生的譯後記,寫著:「《漫長的告別》與眾不同,無庸置疑,它是一本出色的傑作、出類拔萃。容我誇張的說,這小說幾乎已臻至夢幻的境界。」
前段時間只要點開 YouTube ,都要先等候「今晚,我想來點⋯」點完菜。儘管這種地毯式洗腦讓人厭煩,卻也成功建立起一個品牌的形象,至少聽到這句台詞時,會直接聯想到 Uber eats。是什麼原因讓一句廣告詞成為時下的流行趨勢?它如何在快速更迭的資訊中脫穎而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關於一個名叫「未知甜點研究部」的實驗室,開發出一種會吃兔子的蛋糕的故事。
這篇文章是是生物科學裡一個老師覺得很迷人的領域,基因影響了身體許多蛋白質的組成,像文章中提到的MHC就是一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在巨觀世界就會呈現出各種結果,像是長相、氣味、血型、健康或疾病。而嗅覺本身就是一個極度複雜的機制,我記得他有兩萬多種分子受器,但我們的意識對這些嗅覺的結果是很「扁平的」
Thumbnail
牙敗、牙敗-- 明明是群滑溜溜、蛇一般的傢伙嘛。 「糟糕,好吃極了。完了,真的很好吃耶。」 鰻魚和初鰹,分別於梅雨時節前後出現,被角田光代封為「能夠喚起日本人血液中江戶DNA的兩項食物」。
本文介紹五處中的味處,並分為六種,並且文末提供了一些味覺的例子,來讓大家去辯論思考~
Thumbnail
大腦演化的因素複雜,慕尼黑大學生物學家珊卓拉·赫爾德斯塔布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於飲食的改變。人類約在200多萬年前首次發明石器用於打獵,開始食用肉類,而肉類比漿果或草含有更多熱量。約在80萬年前,人類發明火,比起生食,胃更能夠分解熟食的營養成分;食用熟食獲得足夠的熱量,也因此演化出更大的腦部。
Thumbnail
2024.04.15 昨天蟲哥跟蟲爸蟲媽去Costco大採購然後買了辣雞翅,晚上的時候蟲哥就把他的辣雞翅拿回房間吃,然後突然間發訊息跟蟲蟲說情勒仔吵著要吃雞翅。 蟲蟲當下反應:「真假?」 畢竟情勒仔現在嘴痛,食慾其實沒有以前好,以前確實多少會對人類的食物感興趣。 為了確定蟲哥
Thumbnail
  雖然明白有點艱難,我仍然沒放棄過解釋這個問題,畢竟我從來都不把這些文字定義成「雞湯」或「毒雞湯」,雞湯裡到底放了人參抑或砒霜,取決的從來就不是文字本身,而是面對這些文字的「人」、這個人當下的「狀態」,以及在這個狀態下對文字的「理解」。
Thumbnail
大家都喜歡吃米其林料理或是高檔的無菜單餐廳 依序前菜開始的食材來源可能是,嘗過百草飼養雞的有機蛋、魚水共生蔬菜、會咬人的干貝、聽民歌長大的豬、看過鯊魚沒死的鮪魚、帝王專用的水晶碗、日本皇室從小養到大的和牛、夏威夷空氣佐布朗尼蛋糕等等 其實90%的人都只會吃根本也聽不懂或不介意食材到底來自哪裡
Thumbnail
哲學家內格爾(Thomas Nagel)於1974年發表了一篇論文《當蝙蝠是什麼滋味》,他主張我們無從了解當另一種生物是什麼感覺。感覺和意識都是「主體的」經驗,因此無法分享,其他人也無從想像。 這是我在台北書展逛了兩個小時最後只買了這本書的理由,因為我很想知道;人真的有可能感知當一個鳥的感
Thumbnail
人類の歴史を動かした香水原料-胡椒 香水原料の王様-胡椒  中華料理ではよくルーバオ(滷包)と呼ばれる異なるスパイスが複数入った煮込みパックをお肉や卵などが入った食材の鍋の中に一緒に入れて煮込みます。また西洋料理ではスパイスを使ってお肉をその中に漬けさせます。優れたシェフからすると中華・
Thumbnail
關於一個名叫「未知甜點研究部」的實驗室,開發出一種會吃兔子的蛋糕的故事。
這篇文章是是生物科學裡一個老師覺得很迷人的領域,基因影響了身體許多蛋白質的組成,像文章中提到的MHC就是一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在巨觀世界就會呈現出各種結果,像是長相、氣味、血型、健康或疾病。而嗅覺本身就是一個極度複雜的機制,我記得他有兩萬多種分子受器,但我們的意識對這些嗅覺的結果是很「扁平的」
Thumbnail
牙敗、牙敗-- 明明是群滑溜溜、蛇一般的傢伙嘛。 「糟糕,好吃極了。完了,真的很好吃耶。」 鰻魚和初鰹,分別於梅雨時節前後出現,被角田光代封為「能夠喚起日本人血液中江戶DNA的兩項食物」。
本文介紹五處中的味處,並分為六種,並且文末提供了一些味覺的例子,來讓大家去辯論思考~
Thumbnail
大腦演化的因素複雜,慕尼黑大學生物學家珊卓拉·赫爾德斯塔布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於飲食的改變。人類約在200多萬年前首次發明石器用於打獵,開始食用肉類,而肉類比漿果或草含有更多熱量。約在80萬年前,人類發明火,比起生食,胃更能夠分解熟食的營養成分;食用熟食獲得足夠的熱量,也因此演化出更大的腦部。
Thumbnail
2024.04.15 昨天蟲哥跟蟲爸蟲媽去Costco大採購然後買了辣雞翅,晚上的時候蟲哥就把他的辣雞翅拿回房間吃,然後突然間發訊息跟蟲蟲說情勒仔吵著要吃雞翅。 蟲蟲當下反應:「真假?」 畢竟情勒仔現在嘴痛,食慾其實沒有以前好,以前確實多少會對人類的食物感興趣。 為了確定蟲哥
Thumbnail
  雖然明白有點艱難,我仍然沒放棄過解釋這個問題,畢竟我從來都不把這些文字定義成「雞湯」或「毒雞湯」,雞湯裡到底放了人參抑或砒霜,取決的從來就不是文字本身,而是面對這些文字的「人」、這個人當下的「狀態」,以及在這個狀態下對文字的「理解」。
Thumbnail
大家都喜歡吃米其林料理或是高檔的無菜單餐廳 依序前菜開始的食材來源可能是,嘗過百草飼養雞的有機蛋、魚水共生蔬菜、會咬人的干貝、聽民歌長大的豬、看過鯊魚沒死的鮪魚、帝王專用的水晶碗、日本皇室從小養到大的和牛、夏威夷空氣佐布朗尼蛋糕等等 其實90%的人都只會吃根本也聽不懂或不介意食材到底來自哪裡
Thumbnail
哲學家內格爾(Thomas Nagel)於1974年發表了一篇論文《當蝙蝠是什麼滋味》,他主張我們無從了解當另一種生物是什麼感覺。感覺和意識都是「主體的」經驗,因此無法分享,其他人也無從想像。 這是我在台北書展逛了兩個小時最後只買了這本書的理由,因為我很想知道;人真的有可能感知當一個鳥的感
Thumbnail
人類の歴史を動かした香水原料-胡椒 香水原料の王様-胡椒  中華料理ではよくルーバオ(滷包)と呼ばれる異なるスパイスが複数入った煮込みパックをお肉や卵などが入った食材の鍋の中に一緒に入れて煮込みます。また西洋料理ではスパイスを使ってお肉をその中に漬けさせます。優れたシェフからすると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