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從眾,何時又不?》|閱天地

2021/05/2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喜歡這本書,內容很有知識性。
《我們為何從眾,何時又不?》
蜜雪兒.貝德利/著;洪夏天/譯。商周出版(2018年12月)。(誠品線上

引子

2015年,藝人炎亞綸的「下雨地震說」,剛開始被群嘲,我們求學時被教導板塊移動是地殼下的運動,與氣候無關。​直到有科學研究證實,過量的雨勢真的有可能影響板塊移動,炎亞綸的言論才被反轉,甚至被網民譽為「先知」。​
為什麼社群風向突然改變?
《我們為何從眾, 何時又不?》首先以經濟學的社會行為研究進行分析,步步深入到心理學層面的行爲背後動機,以及人類先天的生理因素。各章節中有許多著名的實驗研究,都點到即止、不贅述,清楚說明該研究與書籍主題的關聯性和發現,讓非相關科系的讀者也能夠輕易理解。尤其翻譯流暢,導讀與推薦序都寫得非常好。
由成功大學經濟學系,翁明宏教授執筆導讀,提醒讀者:「書中部分論述雖新,猶待更多驗證。」在我們閱讀此書時,必須有所警惕,避免在閱讀後形成「路徑依賴」(維基百科),仍須廣納最新的各科研究一一去驗證、求解。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的黃揚名教授在推薦序中,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網路社群的現象,被社群媒體綁架的新世代,受到各方資訊的轟炸而逐漸失去了自主性,越來越多人感受到自卑、不知所措的無力感,「做自己」這件事似乎行加困難。黃教授鼓勵讀者勇敢表達自我,無論是否同於社會價值,都將有所得。
以下為閱讀筆記(不是大綱介紹),摻雜很多個人想法,
筆記順序不會依照書籍的章節目錄進行。

一、成群結隊提高生存機會

筆者曾在其他書籍(忘記書名了)讀到,不同的人種當中,為何是現在的「人類」主掌地球?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類懂得團隊合作,比起獨自打一隻野兔,共同獵食一頭鹿更能增加存活機率,至少有人幫忙把風,免得落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境地。
我們在過馬路時,傾向選擇一群人一起過馬路,這是由於稀釋效應(Dilution effect)的保護心理。藉由視覺的偽裝,達成類似群聚的效果,當群體越大,存活機率就越高。(當然這是理性的前提假設,我們不能排除一台癲狂的汽車衝向一群人的風險。)
物種之所以發展出文化傳統,是為了凝聚社會和社群,而文化的從眾力量也能幫助物種的生存。

二、從眾獲得歸屬感

我們為什麼選邊站,是個複雜的問題。人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容易與他人建立聯結,不需要太多原因,不過作者仍歸納出以下可能的原因。(書裡有更詳細的說明,在此盡量略過專有名詞簡單列出。)
  1. 幫助我們解決「選擇困難」和「資訊過載」的問題
  2. 跟隨別人的指示,就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3. 不想引起衝突和尷尬感,緩和人際關係
  4. 從身邊大眾學到行為準則,能為自己帶來更多利益
這些因素看似相近,但其背後關乎行為生態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科學界普遍認為大腦中的杏仁核主導情緒感受,動物對恐懼的感受尤為敏感,逃離恐懼可說是所有物種的本能。在引子中,若2015年時有人贊同「下雨地震說」,嚴重者恐怕得承受網路霸凌,而這是多數人所不樂見的。
我們習於服從,不只是從眾,也服從特定人的判斷與意見,比如父母和長輩。出了社會後,則服從老闆及權威人士。

三、跟隨者 v.s 逆向操作者

沿用前例,藝人炎亞綸在當時的情況裡,就是典型的「逆向操作者」(或許他本人不這麼認為)。大眾普遍同意學校地球科學課程的看法,於是有了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ty),習慣用過去經驗決定未來,而非審慎評估當前、即時的新知,或以嶄新、不同於過去的方式來思考,這是跟隨者常見的團體偏誤。
直到後來的最新發現,讓本來是逆向操作者的人成為主流。作者對跟隨者與逆向操作者的定義,是依支持的聲量來辨別,也就是說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經常變動,若要社會進步,則需要兩者互相抗衡,逆向操作者也需要跟隨者。
作者在第五章引用1998年提出的革新群聚模型,將逆向操作者分成四種類型,說明逆向操作者的行為動機,相當有意思,以下節錄:
  1. 菜鳥:還未有機會觀察人群反應,也可能不太懂得運用社會資訊,或基於某種原因而不想從眾。
  2. 先知:握有比較好的私人資訊,而且對資訊內容有所理解,不會因別人的行動而改變主意。(筆者認為柯文哲在許多重大決策上都展現了這一面)
  3. 傻子:他們並沒有比別人好的資訊,但自以為聰明,自大的高估私人見解,對群體行動的社會不屑一顧。
  4. 反叛者:也許反叛行為的本身就為他們帶來滿足感,因此傾向忽略他人行為中的資訊。
逆向操作者主動追求與眾不同,冒險犯難也為他們帶來樂趣。
跟隨者比較擔心特立獨行會面臨的損失,不太在乎冒險可能帶來的利益。

四、從眾就是不理性?

經濟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其名作《快思慢想》體認到理性與情緒兩者的差異。本書作者沿用康納曼的二元思考模式,說明我們在做決定時,其實都在理性與情緒之間拉扯。我們所做的最好的判斷,通常是結合兩者後的最佳結果。
我們做決定時,系統一會在潛意識主導,是迅速、自動、直覺和情緒性的,幫助我們躲避危險,將所費的精力減到最低。當問題變得複雜、必須仰賴認知能力的情況時,系統二就會跳出來,以緩慢、自制、深思熟慮的方式,評估選項。
通常面對選擇時,都是由系統一的直覺情緒性首先主導,但促使人們做出群聚的行為,是認知和情感間複雜的交互作用,我們很難用二元方式將之歸類為理性或不理性。然而,五花八門的網站上各持不同的論調,我們該不該信賴?
網路的匿名性,讓資訊容易受到人為操縱,民眾輕信假新聞或關於別人如何選擇思考的偽資訊,就引發令人擔憂的潛在問題:資訊快速更迭,我們被迫迅速做決定,可能再也沒時間使用深思熟慮的系統二。
社群媒體加劇迴聲室效應,我們按下「追蹤」鍵,追隨特定的人,因為我們早就同意他們的看法,於是大家一起在同溫層裡打轉。

五、從眾的破壞力

從眾並非不好,但在做決定時,我們必須警惕可能的風險。例如,該跟隨財經專家的說法選擇股票嗎?專家學者的論調就不會從眾嗎?政治選擇會否被社會資訊主導風向?
以下整理比較主要的、可能的危機。決策當前,我們應該尋找可靠的資訊內容,全面了解,並審慎思考,拒絕不清不楚、毫無根據的批判行為。
  1. 金融災難:再也沒人願意費神搞懂哪些資產有長期價值,無法保證資金會流向最有生產力、最有效率的企業和計畫。
  2. 知識泡沫:專家加入支持新概念的一小群團體,使加入團體的價值提升,但新知識的可靠性卻有待驗證。或陷入停滯階段,許多人都做相同的研究,無法帶來研究新進展與新點子。
  3. 道德危機:專家和民眾的利益相違,例如專家藉由吸睛的宣傳,提供有新聞價值的科學結果,以謀取自身利益。資訊的不對稱,而民眾難以監督。
  4. 後真相政治:忽視真相、不在乎事實的謠言,以各種似是而非和斷章取義的言論,把真相放在最後面,以達到弄假成真、操縱民心的效果。
  5. 自尊心喪失:線上的社交網路促使跟隨者沈浸於別人的思緒中,同時鼓勵人們建立虛幻而美好的線上檔案。假分享與歧視,讓人越來越迷失自我。
為了阻止自主思考能力在群聚行為中流失,有個解決方案,就是透過優秀的資訊和教育,讓人們不那麼依賴別人的意見。

結語

筆者讀後得到最大的收穫是思考自己的職涯方向,從同儕壓力和社會壓力中得到解脫。對其他人的從眾行為也有更多的了解,知道可以透過哪些管道去取得訊息,再行判斷,而不是一味地嘲諷或批判。
我們不應該排擠、歧視特立獨行的人,必須接納每一個嶄新的優秀行為,重新平衡我們的世界。

*閱讀建議

  1. 書中對「跟隨者」和「逆向操作者」使用很多不同的名詞,但意思都相近,例如:模仿者、從眾者、追隨者;以及:標新立異人士、特異者、反叛者、領袖。
  2. 書很薄,許多理論都點到為止,有很多專有名詞和實驗研究,若不喜歡專有名詞和理論說明,要慎思。但翻譯得真的很好,非常流暢。
  3. 本書是《快思慢想》系統一和系統二的延伸,若擔心看不懂建議先閱讀《快思慢想》,應該會好一些。(不過筆者沒讀過快思慢想,覺得不影響理解。)
  4. 建議看導讀,真的導得非常好,幫助理解整本書。
  5. 書末沒有結論,所以不要期待作者會給予新穎的創見,要自己思考哦。

關於Neomi

佛性經營方格子,喜歡讀各學科的研究理論,也喜歡鑽研文字。閱讀速度慢所以更新也慢。感謝在此停留的每一個人,若想多了解我,可轉彎到Instagram,或另一個部落格,謝謝。
Neomi
Neomi
嗨,我是Neomi。佛性經營方格子,喜歡讀各學科的研究理論,也喜歡鑽研文字。學業進修中,所以更新更慢。「閱讀是投資,書寫是報酬」是人生宗旨,快樂讀,寫開心。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