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真相的世代,然後呢?——《專業之死》|閱天地

2021/05/3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們為何從眾,何時又不?》中,我們提到跟隨社會趨勢並非等於不理性,理論上而言,情緒與理性的拉扯,會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定。最後結論提到從眾的破壞力,自尊心喪失的問題,卻沒想到「過度自滿」也引發大問題。
這本《專業之死》,就是在講藐視專業,故意不從眾所造成的問題。
印象很深刻,台北市長柯文哲甫上任,即道破台灣的問題:「要尊重專業。」
(圖源:三立新聞網
以下內容雜揉筆者曾閱讀過的相關資訊,所整理的心得。

一、書籍介紹

《專業之死》Tom Nichols/著;鄭煥昇/譯。臉譜出版(2018年7月)。(讀墨電子書
作者湯姆・尼可斯(Tom Nichols)以身在大學教育的職場,對於公民不尊重專業的現象大感無奈,於是刊登一篇頗有攻擊性的文章「專業之死」,直指社會上許多人以無知為榮,對專家的建議說不,儼然成為高人一等的優秀展現,卻對自己的無知不自知。
作者用美國新聞作為案例研究,提出專家與公民的隔閡,以及民主政治和高等教育所潛藏的問題。筆者依此整理出十三個要點,這十三個要點之間互有關聯,唯闡述立場稍有不同。
書中沒有提出預防、解決的方案,筆者引用已知的相關研究,列出我們可警惕的方法,末後會附上參考的資料來源。
無知是一門邪教,而且源遠流長。反智像一條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艾西莫夫(Issac Asimov)

二、不再學習的問題

  1. 仰賴網路搜索工具,暴力瀏覽
    懂得如何運用搜索工具是好事,卻有太多人只是快速瀏覽,不知道如何擇優,對有深度的內容又不願去了解。
  2. 要求即時、易懂的懶人包
    趨勢話題「懶人包」快速成長,針對片面資訊做解讀與批判的人越來越多,忽略議題的背後成因或延伸知識。
  3. 只看與自己觀點相符的資訊,加深隔閡
    大數據的結果是,只看與自己理念相符的媒體和朋友(並按讚分享),在自己的同溫層裡打轉,對持相反意見的媒體若非棄如敝屣,或則聞所未聞。
  4. 未審先判的偏見
    綜合以上因素,眼界越來越狹窄,所謂裝睡的人叫不醒,而裝睡的人越來越多,且不限教育程度,自以為是的高等學歷者所在多有。
  5. 對學生過度寬容,無知的高學歷者越來越多
    少子化、大學招不到新生,校方祭出各種辦法延攬學生,為了留住學生,過度友善的教學,造成學生犯錯、老師不敢糾正的現象。
  6. 未經同儕審查的半吊子知識
    書籍、期刊、報紙專欄在出刊前,理應接受第三者匿名審查(peer review)的批評,匿名是為了確保公平公正的對話。但現在除了部分紙媒還保有相關機制外,一些線上機構為了促進學術傳播,提供免費的研究資料,卻不見得都有經過同儕審查
  7. 充斥為了點擊率的反知識
    點擊率掛帥的評估指標,讓內容農場的網路文章如雨後春筍,文章的品質與真實性不再是首要目標,甚至出現顛覆科學的民俗偏方。
  8. 過度宣揚專家誤判的單一案例
    若有個別職業的專家出現誤判,對他者造成重大影響或損傷,因其罕見讓媒體大肆報導,卻使大眾萌生對專家的不信任,加深民眾與專家之間的隔閡。
  9. 假消息的擴散
    如第7點,假消息與反知識有異曲同工之妙,然因爲聳動的標題、情緒渲染的內容,讓假消息的擴散速度與廣度比一般資訊快上許多。
  10. 量多≠質優
    如第7點,雖說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對於高瀏覽量的內容,我們更須審慎思量。
  11. 媒體綁架
    資訊過載的社會,讓人沒有空間去辨別資訊的真實性,深怕稍不留意就與社會脫節。更有趨勢是將「一鍵分享」視為表達自我的途徑,忽略獨立思考的表達更重要。
  12. 「外貌協會」式的市場走向(形式重於內容)
    「吸睛標題、精美圖文」先決的世界,雖能幫助我們觸及更廣更多的新聞,卻也限縮了思考的深度。
  13. 專家偽證
    專家因個人私利或政治立場而假造新知,民眾卻難辨真偽。

三、如何過濾資訊?

上述十三項問題早已不是新聞,不知從何時起,新聞報導就頻頻出現「英國研究」、「專家表示」⋯⋯等用語,這些語詞的濫用使我們更加不願意相信「專家」說的話。而便利的網路搜索功能更使我們成為「懶讀者」、「新世紀文盲」,意指徒有工具但沒有長知識,習於複製貼上,欠缺思考的分享、轉傳
另外,早在2010年,就有美國的圖書館員發現一種以營利為目的、破壞學術倫理與出版制度的「學術詐騙」(學界稱為掠奪性期刊),架設虛假的數位期刊網站,詐取研究者的論文資料和金錢(若要發布論文,需給予會費或審查費用),引發著作權爭議與未經審查的期刊亂象,研究者不識出版業者亦為首當其衝的資訊素養問題。
面對兩個極端的世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2018年,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針對假新聞議題,製作了「如何識別假新聞」(How to spot fake news)圖表,協助我們思考。
  1. 了解資訊來源
  2. 查核作者
  3. 檢查發佈日期
  4. 屏除偏見
  5. 詳細閱讀內文
  6. 資料來源的可信度
  7. 確認是否為趣味的話題
  8. 向專家請教
基於以上八種方法,若我們能分辨孰真孰假、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當自己的資訊守門人(Information Gatekeeper),有足夠的能力自行篩選、評估新聞,同時更重要的「持續學習」,永遠不要以為知識的杯子能被裝滿,便能預防「專業之死」。

結語:讀後心得

讀這本書需要有點強的心臟,作者行文的語氣攻擊性很強,部分言論讓人覺得有失公允,整體而言還是不錯的。
全書用美國的新聞作反面教材,指出這些案例的不正當性,讀著就像在看一本整理過的新聞報導全集。可惜找不到作者在出書前(2013年)發表的文章〈the death of expertise〉,《專業之死》是該文章的擴寫,若能找到那篇文章將節省很多時間。
筆者對此書的評價是3.5/5顆星,主因有二:一是沒有提出專家佐證,二是各議題後沒有詳細的預防之道,以致閱讀時會覺得只是作者的抱怨,稍嫌可惜。不過「專業之死」的社會現象的確值得討論,我們不應該埋沒其功勞。

參考資料

(依提及順序排序)
  1. 〈透明同儕審查意味著什麼?為什麼透明同儕審查是重要的?〉(2017)
    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
  2. 〈開放近用的陰暗面:掠奪型出版商及其問題〉(2014年)
    林奇秀、賴璟毅,《圖書與資訊學刊》,頁1-21
  3. 「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2012年)
    國家教育研究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4. 〈IFLA Statement on Fake News〉(2018)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IFLA)
  5. 「資訊守門人(information gatekeeper)」(2012年)
    國家教育研究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補充:假新聞中又以健康資訊為多,國內有相關研究,將「網路健康謠言」分為五大類,並說明這類假資訊以何種文章形式誆騙大眾,值得深入了解。
    〈網路健康謠言之內容分析研究〉(2014年)
    羅文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於Neomi

佛性經營方格子,喜歡讀各學科的研究理論,也喜歡鑽研文字。閱讀速度慢所以更新也慢。感謝在此停留的每一個人。
Neomi
Neomi
嗨,我是Neomi。佛性經營方格子,喜歡讀各學科的研究理論,也喜歡鑽研文字。學業進修中,所以更新更慢。「閱讀是投資,書寫是報酬」是人生宗旨,快樂讀,寫開心。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