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劍橋大學的「奶昔」神經科學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喜歡的高糖高油的大腦

從日常生活經驗可以知道,我們特別喜歡高糖分與高油份的食物,例如深受大眾喜愛的珍奶與雞排。這些高糖高油的食物提供了我們特殊的「口感」與飲食體驗。食物中糖份的多寡可以由口腔中的糖份受器感知,然而,油份的多寡是如何透過口腔感測而得的,則尚不明瞭。


研究重點

來自英國劍橋大學與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期在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發表了有趣的「奶昔」神經科學。研究團隊利用不同糖份、油份比例的奶昔,當作測試飲品,讓受試者品嘗後,並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來觀測他們的大腦反應。研究團隊所設計的不同成分的奶昔,其實有著不同的黏滯性與摩擦性,例如油份高的食物有較低摩擦性與較高黏滯性。研究團隊利用豬舌與流變儀(Rheometer)來定量化分析這些飲品在口腔中造成的黏滯性與摩擦性。此研究有三項研究成果,第一,受試者願意花費較多的費用在高糖高油的飲品,而高油低糖的飲品次之。第二、研究團隊發現這些高糖高油的飲品會引發眼窩額葉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 OFC)的反應。此腦區與獎勵機制相關。第三、研究團隊發現,那些眼窩額葉皮質對脂肪較為敏感的受試者,在飲食的時候,會攝入較多高脂肪的食物。


思考

在看此篇研究的時候,我一直很好奇要如何將口感定量化,並且將口感與食物被攝取消化後的血糖提升作出區隔。這篇論文就很巧妙的將口感從複雜的飲食中,獨立抽出來研究。第一、研究人員利用豬舌客觀的定量分析食物造成口腔中力學感知的變化。第二、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在吞下食物前,透過螢幕指示要有七秒的滑動舌頭,讓口腔充分感知飲品的特性。這個七秒的時間,也足以讓研究人員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來觀測大腦如何體驗這些食物。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感知能力,或許是建立在我們對提供這種「口感」食物已經很熟悉,我們能夠預期在進食後可以帶來愉悅的感覺。研究人員冀望透過這實驗,可以開發某些低熱量食物並具備良好的口感,降低暴飲暴食者的健康負擔。


論文:

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1473-23.2023


圖片來源:

Midjourney AI圖片產生器


#神經科學

#口感

#獎勵機制

#奶昔神經科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612號神經元的沙龍
6會員
23內容數
都說千金難買早知道,大腦是我們最重要也最複雜的器官,你了解多少呢?本專題將持續關注神經科學的大小事,期望透過分享這些新聞、故事,讓神經科學走入大眾,而這些科技其實離我們不遙遠。歡迎各位訂閱與贊助。
2024/12/03
近期Nature網站上刊登一篇科普性質的文章,簡介了腦機介面為義肢帶來的革新。 義肢的使用,從原本的已運動功能為主的要求,逐漸轉化為要能更妥善的讓人使用。要如何讓義肢可以讓人使用起來更方便呢?請繼續閱讀下去。
Thumbnail
2024/12/03
近期Nature網站上刊登一篇科普性質的文章,簡介了腦機介面為義肢帶來的革新。 義肢的使用,從原本的已運動功能為主的要求,逐漸轉化為要能更妥善的讓人使用。要如何讓義肢可以讓人使用起來更方便呢?請繼續閱讀下去。
Thumbnail
2024/11/19
道德基礎理論(Moral Foundation Theory)認為有五種基礎道德價值,包含以關注個人權益的公平性與關懷同情,以及關注整體社會和諧的忠誠奉獻、服從權威與傳統,以及身心的純潔。道德感屬於人類認知功能的一部分,受到外在環境所影響,因此,道德感是否與季節相關也成為一個待探討的課題。
Thumbnail
2024/11/19
道德基礎理論(Moral Foundation Theory)認為有五種基礎道德價值,包含以關注個人權益的公平性與關懷同情,以及關注整體社會和諧的忠誠奉獻、服從權威與傳統,以及身心的純潔。道德感屬於人類認知功能的一部分,受到外在環境所影響,因此,道德感是否與季節相關也成為一個待探討的課題。
Thumbnail
2024/11/11
腦類器官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近年來,許多研究開始利用這種生物神經網路進行AI運算。本文將簡介瑞士的Final Spark公司所開發的 Neuroplatform 平台。
Thumbnail
2024/11/11
腦類器官是利用幹細胞培養出的三維神經組織。近年來,許多研究開始利用這種生物神經網路進行AI運算。本文將簡介瑞士的Final Spark公司所開發的 Neuroplatform 平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日常生活經驗可以知道,我們特別喜歡高糖分與高油份的食物,例如深受大眾喜愛的珍奶與雞排。這些高糖高油的食物提供了我們特殊的「口感」與飲食體驗。食物中糖份的多寡可以由口腔中的糖份受器感知,然而,油份的多寡是如何透過口腔感測而得的,則尚不明瞭。此文將帶您一起解惑。
Thumbnail
從日常生活經驗可以知道,我們特別喜歡高糖分與高油份的食物,例如深受大眾喜愛的珍奶與雞排。這些高糖高油的食物提供了我們特殊的「口感」與飲食體驗。食物中糖份的多寡可以由口腔中的糖份受器感知,然而,油份的多寡是如何透過口腔感測而得的,則尚不明瞭。此文將帶您一起解惑。
Thumbnail
膏梁之變,足生大疔 --《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中醫學,常見勸戒人們忌食「膏梁厚味」,飲食過於豐厚,酒類、油膩、肉品過食,容易使脾胃濕熱,積聚內熱,導致熱毒易從虛處發生。例如:關節炎紅腫熱痛、痛風、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癰疽等等。......
Thumbnail
膏梁之變,足生大疔 --《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中醫學,常見勸戒人們忌食「膏梁厚味」,飲食過於豐厚,酒類、油膩、肉品過食,容易使脾胃濕熱,積聚內熱,導致熱毒易從虛處發生。例如:關節炎紅腫熱痛、痛風、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癰疽等等。......
Thumbnail
Lesson 6- 高回頭率香水秘密竟然是源自汗味?!- 熱帶果香 在法國料理中,餐酒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點餐時,專業侍酒師都會介紹葡萄酒與搭配的起司。在眾多起司中,藍紋起司所含有的硫醇類成分則會產生出特殊的風味。但是香味科學就是這麼神奇,硫醇類的物質竟會產生令人非常愉悅的熱帶水果香氣。
Thumbnail
Lesson 6- 高回頭率香水秘密竟然是源自汗味?!- 熱帶果香 在法國料理中,餐酒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點餐時,專業侍酒師都會介紹葡萄酒與搭配的起司。在眾多起司中,藍紋起司所含有的硫醇類成分則會產生出特殊的風味。但是香味科學就是這麼神奇,硫醇類的物質竟會產生令人非常愉悅的熱帶水果香氣。
Thumbnail
十八世紀的美食作家薩瓦蘭說:“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可以知道你是誰” Tell me what you eat and I w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 你最愛的食物是什麼? 毛澤東 曾說”能吃辣的人革命性比較強” 寫了超多著名童話故事的 安徒生 最愛吃的東西是奶油XD #原來
Thumbnail
十八世紀的美食作家薩瓦蘭說:“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可以知道你是誰” Tell me what you eat and I w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 你最愛的食物是什麼? 毛澤東 曾說”能吃辣的人革命性比較強” 寫了超多著名童話故事的 安徒生 最愛吃的東西是奶油XD #原來
Thumbnail
第一章即以「味覺圖」點題,隨後從演化角度談哺乳類動物的攝食演變,再一步步針對「苦」、「甜」、「辣」分章解釋。對發酵食品如酒、乳酪,以及對食物的喜好和噁心,都分別從生物學和人類學的研究角度闡述。最後以分子美食學總結,當代不只資訊爆炸,更是感官轟炸,一般而傳統的烹飪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了。
Thumbnail
第一章即以「味覺圖」點題,隨後從演化角度談哺乳類動物的攝食演變,再一步步針對「苦」、「甜」、「辣」分章解釋。對發酵食品如酒、乳酪,以及對食物的喜好和噁心,都分別從生物學和人類學的研究角度闡述。最後以分子美食學總結,當代不只資訊爆炸,更是感官轟炸,一般而傳統的烹飪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類的需求了。
Thumbnail
記得第一次發現糖醋醬的成分是番茄醬和白醋的時候,我內心驚呼不可思議,對我而言番茄醬代表西方,白醋是東方的,是什麼緣分讓他們攪和在一起,而且還這麼美味甜蜜。最近的衝擊則是美乃滋和醬油,我的調味邏輯被摧毀了,難道我們在外面餐廳吃到的美味都是這樣南轅北轍的搭配嗎。是誰!誰這麼大膽願意犧牲自己的味蕾。
Thumbnail
記得第一次發現糖醋醬的成分是番茄醬和白醋的時候,我內心驚呼不可思議,對我而言番茄醬代表西方,白醋是東方的,是什麼緣分讓他們攪和在一起,而且還這麼美味甜蜜。最近的衝擊則是美乃滋和醬油,我的調味邏輯被摧毀了,難道我們在外面餐廳吃到的美味都是這樣南轅北轍的搭配嗎。是誰!誰這麼大膽願意犧牲自己的味蕾。
Thumbnail
食物最早的母語,食物可以帶來力量,也會療癒鄉愁,你相信嗎? 屬於飲食的記憶,也是記憶的味道,將食物的味道帶到人生某個場景,口和心就有了連動。 有句話說「吃的食物代表著你」(若你下廚的話),你煮的食物其實也代表著你。何時要煮哪種食物、煮食烹調時會放什麼佐料、食物的搭配,在在都來自著你背後的文化。
Thumbnail
食物最早的母語,食物可以帶來力量,也會療癒鄉愁,你相信嗎? 屬於飲食的記憶,也是記憶的味道,將食物的味道帶到人生某個場景,口和心就有了連動。 有句話說「吃的食物代表著你」(若你下廚的話),你煮的食物其實也代表著你。何時要煮哪種食物、煮食烹調時會放什麼佐料、食物的搭配,在在都來自著你背後的文化。
Thumbnail
《舌尖上的關局》在討論的,就是「食物的味道」和「食物本身」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從多力多滋開始,談論了現代食品「加味」的情況,接著談到加味食品與人類的關係、以及為什麼現代食物的調味需要越來越重,最後,是作者馬克·史蓋茲克嘗試蒐羅一系列「真食物」的過程,並烹煮了簡單的晚宴與朋友分享。
Thumbnail
《舌尖上的關局》在討論的,就是「食物的味道」和「食物本身」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從多力多滋開始,談論了現代食品「加味」的情況,接著談到加味食品與人類的關係、以及為什麼現代食物的調味需要越來越重,最後,是作者馬克·史蓋茲克嘗試蒐羅一系列「真食物」的過程,並烹煮了簡單的晚宴與朋友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