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照顧著有著失智症外婆的媽媽,

趁著妹妹(作者的二阿姨)接手照顧,

逃離平日疲憊身心的狀態,

女兒(作者)和她開啟討論死亡的對話。


讀著讀著,

我也回想過往

曾經懷疑過自己是否有反社會人格,

爺爺、外公、先父先後去世時,

我在喪禮上都沒有哭過。

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先父相處。

我當年為了逃避和他互動,

原本打算在菲律賓度過一輩子,

沒想到他中年發病,

成了漸凍人,

我拖到最後一刻才辭職回台灣。


我一直以為父親不了解我,

後來他過世後,

才發現他其實很懂我。

有些事情,

如果他過世前開口了,

我雖然不情願,

不過為了不讓他難過,

我會接下來。

好在,

他從沒開口要求我去做那些事。

這是我感激他的地方。


我覺得母親很辛苦,

要去健身房鍛鍊身體,

才扛得起高大壯碩的先父。

內心曾希望先父早日離世,

母親就不會這麼辛苦了。

我想當初那樣不肖的想法,

如果先父知道了,

應該會很難過。

當年看著先父嚥下最後一口氣的剎那,

其實也是衝擊很大。


再回到這本討論死亡的書。

要怎麼死,

才能讓身邊親近的人,

記住他們的最後一刻呢?


作者的母親與她細談死亡的種種,

比如說母親拒絕延長生命的治療,

她認為那些不肖子因為想彌補過去虧欠的愧疚情緒,

會更想這麼做。

其實母親不在乎那些虧欠,

只希望子女好好送她離開。


身為長女的母親,

在家庭群組設立了"孝順度積分制",

引導妹妹、弟弟輪流照顧失智的媽媽(作者的外婆)。

因為要求弟妹們盡孝很苦惱,

推出這個制度,

可以計算出外婆臥病期間各自的盡孝程度,

以此分配財產加上白包的金額。

評分準則有十項如打電話、

醫院照顧、

回家探望、

外出用餐、

飲食、

零用錢等。

對外婆投入的愛和時間換算成分數,

希望外婆離開前可以多享受一點"孝順"。


令我感到驚奇的是,

韓國還有"老人幼稚園",

失智外婆後來進去讀書,

越來越適應幼稚園生活,

讀書讀得很認真。


為了拿到國家補助,

全家人還要想辦法使外婆拿下全勤獎。


書中提到日本還有骨灰宅配服務,

過世後,

先火葬,

再以快遞骨灰到寺廟,

由廟方代替家人行最後的禮。


以下節錄一些我有感覺的句子:

一、

使用過的東西,

蘊含著一個人的生命故事。

在離開後,

這些物品還能給收到的人相同的喜悅嗎?

所以我們也該思考組成生活的各種物品,

它們的快樂保存期限。


二、

治療過程中的疼痛,

會嚴重威脅患者與家人們的生活品質。

比起克服疾病本身,

如果醫院更能重視病患與家人的生活,

且更細心注意如何減緩疼痛的話,

或許他們的生活可以帶著各自的意義繼續前進。


三、

雖然不知道是誰該向誰道歉,

或誰應該原諒誰。

不過在外婆生命的最後,

家人們就這樣安定了下來。

也許家庭,

還有人生都是如此吧,

需要經過歲月的流逝。


四、

如果改變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

老人或病患都會非常難適應。

這正是媽媽難以決定,

究竟要將外婆送到長照中心還是護理之家的主因。


五、

對老人或失智患者來說,

寵物是最好的朋友。


六、

如果懂得與死亡共處,

生命會不會更加耀眼呢?


七、

我問媽媽為什麼突然申請遺體捐贈,

媽媽說因為在醫院看病時,

對醫師們親切、

真摯誠懇的模樣心懷感激,

才決定申請遺體捐贈,

還補充說,

原本是想簽屬器官捐贈,

後來還是決定申請遺體捐贈。


八、

穿上最喜歡的衣服、

以邀請函取代訃聞,

帶著最燦爛的笑容迎接前來弔唁或參加派對的客人。

沒有繁文縟節,

和人生中一定要記住的人,

在分享回憶、

吟詩、

歌唱和跳舞中告別。


九、

如果現場所有的感謝、

諒解和愛融為一體,

留下的人和離開的人,

兩者的生與死混合同一種顏色,

其他人則透過一個人生命的結尾,

學習往後人生的價值,

並為自己訂定美好的計畫。


十、

如果感到遺憾的只是歲月本身就好了,

我開始好奇媽媽為外婆準備的最後一份禮物是什麼?



猜你喜歡:

1.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麥田

2.我是兒子,我來照顧:28位兒子照顧者的真實案例,長照路上最深刻的故事. 臺灣商務

3.我和我最後的人生:35歲癌末教授的抗癌故事與生命體悟. 遠流

4.我是照顧者-與摯愛親人告別篇. 尖端

5.我們終將離去:人生終點前的30個覺察,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希望,回到當下的自己. 遠流

6.終活筆記ENDING NOTE,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布克文化

7.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一位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暢銷新裝版). 時報出版

8.最後的演講. 方智

9.人生的最後期末考——生命自主,為自己預立醫療決定. 商周出版

10.失智症世界的旅行指南:看見失智症患者眼中的世界,理解記憶、五感、時空出現障礙的原因. 漫遊者文化

11.把時間留給自己:失智症權威醫師的自在熟齡指南. 寶瓶文化

12.陪伴第一線!最人性化的失智症照護全圖解 :以人為本的「3步驟」照顧法,居家&機構都適用!蘋果屋

13.會上錯菜的餐廳:一個發生在由「患有失智症的人」提供服務、奇特又溫馨的餐廳真人真事. 春天出版社

14.人性照護法入門. 如果出版社

15.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 寶瓶文化

16.好活與安老:從病人自主權到安寧緩和,「全人善終」完全指南. 發光體

17.「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寶瓶文化

18.顧爸媽,這樣做最安心:15項迷思╳18種常見老年病╳25則日常伴老須知,台大老年醫學權威詹鼎正親自解惑. 天下文化

19.媽媽,對不起:獨身中年大叔的照護奮鬥記. 圓神

20.照護的本質:人性照護法創始人對照護的思索及實踐. 如果出版社

21.時尚老人:優雅老化的三力生活. 天下生活

22.當最愛的人失智:除了醫療,寫一份「愛護履歷表」,才是最完整與尊嚴的照護. 寶瓶文化

23.別讓記憶說再見:全方位認識失智症.

24.陪他走更遠:失智照護專科醫師推薦的輕鬆照護方案,延緩患者病程發展、減輕家人壓力,長照必備萬用手冊. 時報出版

26.不老經濟:同理新世代高齡者6大「怕」點 ╳精選40個商業實例,成功開創銀色新商機!商周出版

27.你忘了我,但我永遠記得你:以友善尊嚴方式照護失智症親友. 心靈工坊

28.留住相愛,停止傷害:臨床實踐的失智症照顧方案,陪伴患者也照顧自己,走出情感疲勞,找回生活平衡. 高寶

29.失智症進食照護全指南:從認知困難到吞嚥困難,直到人生終點都能安心由口進食的指引. 如果出版社

30.預約。好好告別:人生最後的期末考,讓我們好好說再見. 四塊玉文創

31.走過道謝、道歉,可以無憾道愛、道別——我在電影中看見的老年照顧與安寧療護. 商周出版

32.臺灣死亡咖啡館──手冊版. 白象文化

33.我離開之後:一個母親給女兒的人生指南, 以及那些來不及說的愛與牽掛. 三采

34.妳離開之後:一個女兒失去母親後的生存旅程. 三采

35.告別的勇氣:讓我們談談死亡這件事,學著與生命說再見. 商周出版

36.人生最後一次相聚:禮儀師從1000場告別式中看見的25件事. 春光

37.別以為還有20年,你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只剩下55天. 漫遊者文化

38.我還沒準備說再見:突然失去摯愛後,你可以這樣療癒自己. 橡樹林

39.黑夜裡的送行者:從艋舺大哥到禮儀師 冬瓜大哥談生也談死. 三采

40.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一位加護病房醫師的善終宣言. 三采

41.眼淚的重量:聽23位送行者說他們看到的人生故事. 台灣東販

42.當生命走到盡頭,愛才開始:以仁為本的送行者傳奇. 圓神


生前告別體驗記憶保存火化體驗 - 和光里:

https://www.hekali.com/experience/


花回想花藝設計(告別式花藝師):

https://www.hanareco.com/


以花為橋,設計更好的方式說再見──喪禮花藝師,陪伴翻閱生命終章:https://www.twreporter.org/a/funeral-florist-interview


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向死而生,主辦自己的「告別式」:

https://www.twreporter.org/a/interview-good-death-lesson-teaching-assistant


臺灣死亡咖啡館 Death Cafe Taiwan: https://www.facebook.com/funeralinformation.tw/?locale=zh_TW


郭慧娟/走進死亡咖啡館後才明白,最溫馨的事是談死:

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4180039


洗地機清潔、遺屋清理專業推薦 | 友洗社創 | 到哪裡,洗哪裡,自己的家園自己洗:https://yowash.tw/


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https://www.facebook.com/verylove.tw/


生命桌遊館:

http://www.funeralinformation.com.tw/Detail.php?LevelNo=4756


#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엄마는 죽을 때 무슨 색 옷을 입고 싶어? 90대 할머니, 70대 엄마, 40대 딸, 모녀 3대의 인생 결산 한판 수다

#신소린

#堡壘文化

#死亡

#長照

#陪伴

#臨終關懷

#照服員

#失智症

#日間照顧

#老人幼稚園

#高齡

#熟齡

#銀髮

#時尚老人

#居家照顧

#老後照顧

#通用設計

#善終

#安寧療護

#老年照顧

#人生終點

#看護

#失能險

#傳承

#遺產

#人性照護

#預立醫療

#病人自主權利法

#全人善終

#生前告別式

#遺囑

#喪禮花藝師

#告別式花藝師

#好好說再見

#生命終章

#生死學

#死亡咖啡館

#禮儀師

#送行者

#喪禮桌遊

#生命感恩會

#生死遊戲

#生死教育

#老人幼稚園

#人生百歲

#百歲人生

#在宅善終

#百歲世代

#骨灰宅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雞蛋哥的閱讀宇宙
86會員
234內容數
雞蛋哥分享這幾年對閱讀、寫作、素食、搖擺舞、情慾按摩、自媒體經營等領域的心得
2025/04/17
第二屆博客來優秀書評人大賞,看到名單裡有自己名字, 真是開心。   優秀的書評人越來越多, 希望能再次帶動台灣的閱讀風潮。   今後會再繼續努力推薦好書、有趣的漫畫。   RITE運動代表隊|第二屆優秀書評人大賞: https://activity.books.com.tw/cro
Thumbnail
2025/04/17
第二屆博客來優秀書評人大賞,看到名單裡有自己名字, 真是開心。   優秀的書評人越來越多, 希望能再次帶動台灣的閱讀風潮。   今後會再繼續努力推薦好書、有趣的漫畫。   RITE運動代表隊|第二屆優秀書評人大賞: https://activity.books.com.tw/cro
Thumbnail
2025/04/09
國民黨黨綱第二條:反對共產主義,反對分裂國土,並堅定「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信念,共同為中華民族之整體利益而奮鬥。 現在的國民黨也不演了,直接在國會強行通過賣台法案,值得被滅。 國民黨最雙標 黨綱寫反共 實際在舔共 罷免中共代理人 是你我台灣人民的責任
Thumbnail
2025/04/09
國民黨黨綱第二條:反對共產主義,反對分裂國土,並堅定「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信念,共同為中華民族之整體利益而奮鬥。 現在的國民黨也不演了,直接在國會強行通過賣台法案,值得被滅。 國民黨最雙標 黨綱寫反共 實際在舔共 罷免中共代理人 是你我台灣人民的責任
Thumbnail
2025/04/08
💳時報商業線X閱讀小姐📖 🌞2025年首檔書籍團購 ​ 📅【4/9-4/15限時團購書單】 💹商業類: ✦《我在Amazon上班,需要紅酒與心理師:贏了面子卻輸了靈魂的12年》 ​ ✦《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習慣化如何左右人生》 ​ ✦《慷慨的感染力:在善良
Thumbnail
2025/04/08
💳時報商業線X閱讀小姐📖 🌞2025年首檔書籍團購 ​ 📅【4/9-4/15限時團購書單】 💹商業類: ✦《我在Amazon上班,需要紅酒與心理師:贏了面子卻輸了靈魂的12年》 ​ ✦《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習慣化如何左右人生》 ​ ✦《慷慨的感染力:在善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照顧著有著失智症外婆的媽媽, 趁著妹妹(作者的二阿姨)接手照顧, 逃離平日疲憊身心的狀態, 女兒(作者)和她開啟討論死亡的對話。 讀著讀著, 我也回想過往 曾經懷疑過自己是否有反社會人格, 爺爺、外公、先父先後去世時, 我在喪禮上都沒有哭過。 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先父相處。 我當年為了逃避和他互動, 原
Thumbnail
照顧著有著失智症外婆的媽媽, 趁著妹妹(作者的二阿姨)接手照顧, 逃離平日疲憊身心的狀態, 女兒(作者)和她開啟討論死亡的對話。 讀著讀著, 我也回想過往 曾經懷疑過自己是否有反社會人格, 爺爺、外公、先父先後去世時, 我在喪禮上都沒有哭過。 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先父相處。 我當年為了逃避和他互動, 原
Thumbnail
這本被網路推薦而很早就購買的書籍卻遲遲的沒有閱讀。或許是怕內容太催淚而在不恰當時淚崩,也可能是想逃避死亡的議題,總是等不到好時機翻閱。 這次為了跑新春讀墨馬拉松把輕鬆的書籍都看完只好輪到它上場。沒想到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好看,內容不會太過沈重讓人沮喪,也不是哲學般探討生死的意義的繞口。 透過死亡完成人
Thumbnail
這本被網路推薦而很早就購買的書籍卻遲遲的沒有閱讀。或許是怕內容太催淚而在不恰當時淚崩,也可能是想逃避死亡的議題,總是等不到好時機翻閱。 這次為了跑新春讀墨馬拉松把輕鬆的書籍都看完只好輪到它上場。沒想到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好看,內容不會太過沈重讓人沮喪,也不是哲學般探討生死的意義的繞口。 透過死亡完成人
Thumbnail
每每聽聞週遭友人家裡面臨長輩罹患失智症,總能感受到一股低氣壓瀰漫在彼此的談話中,不是深陷於龐大的照護所需要的經濟壓力,就是面對長輩時常情緒不穩定的精神壓力中,尤其長照中心對於失智者的症狀也頗為嚴格,能順利入住的機率實在不高,所以失智症成為了許多照顧者心中最深沈的苦痛。 本書敘述作者的母親(七十多歲)
Thumbnail
每每聽聞週遭友人家裡面臨長輩罹患失智症,總能感受到一股低氣壓瀰漫在彼此的談話中,不是深陷於龐大的照護所需要的經濟壓力,就是面對長輩時常情緒不穩定的精神壓力中,尤其長照中心對於失智者的症狀也頗為嚴格,能順利入住的機率實在不高,所以失智症成為了許多照顧者心中最深沈的苦痛。 本書敘述作者的母親(七十多歲)
Thumbnail
媽,感謝您這麼愛我,我也真的好愛妳。
Thumbnail
媽,感謝您這麼愛我,我也真的好愛妳。
Thumbnail
你曾經和家人們談論過死亡的這個話題嗎?你知道你的父母想要什麼樣的善終嗎?
Thumbnail
你曾經和家人們談論過死亡的這個話題嗎?你知道你的父母想要什麼樣的善終嗎?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很有感,雖然一開始還自己腦補成:「媽媽離開時我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莫名其妙自己加上了個「我」,在開始閱讀時才發現了這個錯誤,但有感的程度其實是一樣的。尤其人生的日子一日日地過,看著身邊的長輩、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一個個走上人生的終點。要去說再見的人,一位比一位與自己更親近,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很有感,雖然一開始還自己腦補成:「媽媽離開時我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莫名其妙自己加上了個「我」,在開始閱讀時才發現了這個錯誤,但有感的程度其實是一樣的。尤其人生的日子一日日地過,看著身邊的長輩、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一個個走上人生的終點。要去說再見的人,一位比一位與自己更親近,
Thumbnail
我才發現原來我認識的只是一部分的她,這樣相似的感覺,也在最近跟她聊到死亡話題時再度浮現,像是媽媽說她目前有幾個待葬清單,但還沒有決定好;她跟爸爸想找有電梯的房子,因為身體漸漸負荷不了爬樓梯等等的老後安排,我才知道其實他們早已著手規畫,不論是「養老」又或是「死亡」,只有我還像個孩子一樣。
Thumbnail
我才發現原來我認識的只是一部分的她,這樣相似的感覺,也在最近跟她聊到死亡話題時再度浮現,像是媽媽說她目前有幾個待葬清單,但還沒有決定好;她跟爸爸想找有電梯的房子,因為身體漸漸負荷不了爬樓梯等等的老後安排,我才知道其實他們早已著手規畫,不論是「養老」又或是「死亡」,只有我還像個孩子一樣。
Thumbnail
老爸並不知道老媽已經去世的事實,他一直以為老媽真的在別家醫院治病。當時我的任務就是,如果有人來探病,我必須先衝出去門口,提醒訪客,絕對不可透露老媽的死訊。
Thumbnail
老爸並不知道老媽已經去世的事實,他一直以為老媽真的在別家醫院治病。當時我的任務就是,如果有人來探病,我必須先衝出去門口,提醒訪客,絕對不可透露老媽的死訊。
Thumbnail
對預立醫療的理解、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照護的情緒關懷、面對死亡的態度、死後生者的追思,死亡一直都包含在生命之中,卻始終是我們避談甚至盡量假裝忘記的事,在向別人談及我最近編輯的書時,我發現自己都特別小心不敢輕易的就說出,這是一本和媽媽討論死亡的書。
Thumbnail
對預立醫療的理解、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照護的情緒關懷、面對死亡的態度、死後生者的追思,死亡一直都包含在生命之中,卻始終是我們避談甚至盡量假裝忘記的事,在向別人談及我最近編輯的書時,我發現自己都特別小心不敢輕易的就說出,這是一本和媽媽討論死亡的書。
Thumbnail
這本書的行銷策略與宣傳規畫,我與出版社行銷和本書譯者前後就開了兩次會,我們有個小小心願(當然也是作者著作本書的心願),如果,這本書能在家人間以一個輕鬆的角度,開啟對死亡的討論就好了。 對預立醫療的理解、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照護的情緒關懷、面對死亡的態度、死後生者的追思,死亡一直都包含在生命之中,
Thumbnail
這本書的行銷策略與宣傳規畫,我與出版社行銷和本書譯者前後就開了兩次會,我們有個小小心願(當然也是作者著作本書的心願),如果,這本書能在家人間以一個輕鬆的角度,開啟對死亡的討論就好了。 對預立醫療的理解、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照護的情緒關懷、面對死亡的態度、死後生者的追思,死亡一直都包含在生命之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