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師的育兒觀察】培養自信心,歷程比內容重要

2022/09/0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實務工作中我發現,許多人努力追求著成功,他們不確定自己究竟做得好不好,又或者更深層的,自己究竟是誰(通常這個問題也是被忽略的),只是每天兢兢業業,無論是在工作或是生活,擔心自己有所疏失,因此就算下班了,腦海也總是在想工作的事情。
但實際上他們真的表現不好嗎? 恰恰相反,若以世俗的成功來說,他們大多從事專業的工作,許多人收入也比我高得多。但所追求的目標卻在遠永無止盡的那頭,就像小朋友上樓梯的遊戲,只能不斷地往上爬。
當然,這是資本主義社會下正常人都會有的傾向,只是我一直很困惑,為什麼有些人的傾向特別嚴重? 難道是父母特別嚴格嗎? 或者家庭的價值觀特別強調成功? 探究童年經驗後也未必是如此。 在當了幾年爸爸後,我逐漸有了答案。
讓我講一個故事吧。
有一次我獨自帶著小犬去公園玩,當時有個約莫小學二年級的小女孩走來加入我們,看起來對小犬很有興趣。我自然很歡迎,跟爸爸小時候一樣,小犬最喜歡姊姊了!
姊姊有耐心地教小犬玩,像是怎麼搖呼拉圈、怎麼踢球,一次次地示範。但不知怎麼,我覺得哪邊不太舒服了,啊,因為與其說她是要教小犬,感覺更像是她在證明自己的優勢,像是一溜煙就跑到溜滑梯上面去面喊著:
「你看! 姊姊那麼快呦!」
因為時間有點久了,我開始找起她的爸媽,應該是她爸爸的人坐在前方划手機,然後女孩跑過去,牽起了嶄新的腳踏車滑了過來,但顯然她也才開始學,因為雖然沒有裝輔助輪,但她仍像小朋友騎滑步車一樣騎行著。
很巧的是,小犬從兩歲起就開始騎著滑步車上學,這天也騎著去公園。姊姊原本想跟之前一樣,告訴我們她可以騎得多快多好,但尷尬的是這剛好是小犬的強項,姊姊一路上都追不到,然後她臉色越來越難看,也不想讓弟弟碰她的車子: 「齁! 你不要碰啦!」。
我覺得不太適合在一起玩了,就把孩子抱開,走到遠遠的操場另一頭去,沒料到這個姊姊仍跟在我們旁邊,此時離她爸爸早就在視線之外了。
某個家長在地上擺了個火箭玩具,用力踩上去,火箭就會被空氣給噴上天,小朋友們輪流排隊玩。小犬年紀力氣都小,踩下去火箭勉強跳了一下,飛不起來,而那位姊姊年紀最大,也因此最知道該怎麼玩,她跳起來用全身的力氣踩下去,火箭飛得老高。
「你們看我好厲害!」
她享受著自己的成功,但旁邊有棵樹,有大人試著提醒她,如果火箭飛太高的話就會卡在樹上喔。
果然後來卡在樹梢上,還好風吹了之後火箭就掉了下來,只是她沒學乖,仍舊用吃奶的力氣讓火箭衝上天,直到火箭卡得又深又牢,她不知該如何收場,而她的爸爸遠在幾百公尺外,從頭到尾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發生了什麼事。
這個遭遇有如寓言故事,讓我心驚的不是現實的後果(後來大人們成功地把火箭給拿下來了),而是背後象徵的意涵 — 彷彿薛西佛斯,孩子不斷重複地表現著,只求爸爸能看到自己有多麼好,而不在現場的爸爸不可能看到的,最終以悲劇收場。
老練的治療師都知道,在互動中「歷程」遠比「內容」來得更有力量。內容為透過話語所傳達的意涵,而歷程則是相處時的方式與關係。
亦即跟大眾以為的不同,如果父母親希望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那麼並不需要口頭上稱讚鼓勵孩子(內容),而是要花時間陪在孩子身邊,不斷地看到、理解到孩子遭遇的經驗(歷程),孩子自然就會學到,自己是重要的,且值得被看到、值得被聽到,不須任何條件。
或許這是爸媽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因為如此一來,孩子就不需要透過表現、競爭與名次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用精神分析的說法,爸媽的陪伴與關注已經成為孩子穩定的內在客體,能永遠支持照顧著孩子。
同樣的道理,身為成人的我們如果想要增加自己的自信,那麼對著鏡子信心喊話可能效果有限,我們需要做的是去傾聽自己的心聲、感受自己的感覺,然後把自己當一回事地予以回應。餓了就要找營養的食物來吃,寂寞了就要找朋友一起相處,而且要找同樣能把彼此當一回事的朋友,
久而久之,或許我們就能在經驗中學到,自己也值得被好好對待,更值得活得抬頭挺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8會員
37內容數
一個治療師的工作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