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數位科技發展相對蓬勃的一年,年初蹦出全球第一間聲音科技獨角獸公司Clubhouse,以及讓藝術圈和新銳創作者瘋狂的非同質化貨幣(NFT),還有賦予虛擬實境(VR)新生的元宇宙等,熱鬧異常,也因此掀起了一波「平台熱」。
平台的概念可以分成不同層次。以硬體來說,智慧型手機就是一種匯流平台,而VR/AR眼鏡因使用者人數沒有匯流多,所以是一種分流平台。而以軟體而言,社群平台臉書在2021年Q3統計,全球使用人口有29.1億人;電商平台亞馬遜年費會員制的Amazon Prime服務,在2021年累積2億人,更遑論免付費會員人數;電腦遊戲界最大的線上發行平台Steam,在2020年每日的活躍用戶數達1.2億人——要成為一個賺錢的平台,最重要的關鍵是「使用者人數」,這是「平台熱」的跟風者容易落馬的問題核心。
本文的「平台熱」,指的是看某個數位匯流平台實收或可預期金流大,卻沒有太多規畫就創建的類似平台。它願意付出的資本只有別的平台的千分之一,甚至更少,只求有不求好,與其說是長期投資,倒更像是哄抬股價的計策。
要建立一個能買賣NFT平台,需要伺服器、機房、虛擬貨幣錢包合約提供新用戶交易、足夠多並有價值的藝術品等,其中的資安問題更需高成本投資。
根據研究機構 The Block Research對2021數位資產報告指出,幣安(Binanc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全球有66%的虛擬貨幣交易都在幣安,2021年8月它和新加坡商談時,估值約2,000億美元;而根據《金色財經》報導NFT交易平台OpenSea在2021年11月的估值約120億美元。
真的要建置平台,若沒辦法做到全球規模就很難賺錢,數位匯流的場域中,跟風的後進者與島嶼視野的經營,要獲利可說是難上加難。
主打聲音社群的ClubHouse,「開房間」直播功能後來也見於Facebook、Amazon,美國媒體雜誌《Variety》於是大膽預測2022年ClubHouse可能被收購。在數位匯流的遊戲中,大者恆大,匯流平台海納百川,終將吃下涓涓支流。像2006年陳士駿創立Youtube平台時,Google也出了Google Video與之一較高下,但Google Video的使用介面和處理檔案的過程都沒有Youtube那麼直覺化,最後Google竟以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Google Video也在2011年關閉,僅以Youtube作為影片串流平台入口。
總之,在數位匯流的場域先進者和全球化的主場優勢非常驚人,而台灣產業的問題是喜歡看大、托大,但能投入的資源又非常小,最後東一塊西一塊,拼不出完整的版圖。
但若你的產業也對平台持有一份熱情,要做也不是不行,做好事前評估和了解後進者的立場,才不會蓋起一座又一座的數位蚊子館。多的永遠是空間,而不是使用者和匯流城池裡的金流。
台灣產業還是專注在數位匯流中「小而美」的藝術,用一個最小的軟體或應用征服世界,贏得不是更漂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