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繪畫得獎其實是老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讓很多插畫師和畫家恐慌的消息,就是一名完全不會繪畫的人利用AI繪圖系統做出了一幅畫作而且居然在比賽中得獎了。

其實,這只是無限猴子理論(Infinite Monkey Theorem)的進階版,也許還加上了一點圖靈實驗的影子。

由無限猴子畫的無限猴子

由無限猴子畫的無限猴子

所謂無限猴子,就是假設有一隻猴子有無限的時間不斷打字(或是有無限隻猴子同時打字),雖然我們可以肯定猴子不知道自己在鍵盤上胡亂敲打什麼,但幾乎可以肯定牠打出來的東西之中,將會出現一部莎士比亞。這聽起來很詭異的結果是因為加入了「無限」的概念,儘管出現這結果的可能性極低,但理論上不會是零。

在無限量的隨機組合下,產生出看似有意義的組合,這在過去只是哲學家科學家們想像的假設。但電腦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我們已經可以模擬到貌似無限的效果。要組合出一部莎士比亞還難,但是靠簡單迴圈不斷重覆組合26個英文字母,直至組合出有意義的英文詞語,已經是任何一部電腦都能做到的輕鬆工作。

AI繪圖確實有隨機的成份。目前大家的玩法還是大量生產,然後輸出的絕大多數都是隨機組合的怪物。但只要反覆生產的量夠大,就能挑出看起來「合理」(或者說,合符審美觀)的畫作。而審美觀或者說藝術性,比起文學或科學更為主觀和難以清楚界定。真人創作的藝術作品,到底算不算藝術也常常會引起爭議,反過來說,要繪畫符合某種「合理」性而被接受似乎相對容易。所以為什麼大家都笑稱現在的AI繪圖很適合繪製克蘇魯風格的作品,因為克蘇魯本身的定義在某程度上就是跟一般審美觀反轉。

不用特意輸入克蘇魯關鍵字就很已經很克蘇魯

不用特意輸入克蘇魯關鍵字就很已經很克蘇魯

另一方面,由於AI本身有深度學習的能力,而且有接受輸入指令來製作圖片的功能,在隨機之上有了「自我修正」和「溝通」的介面。這又加入了人類與機器之間溝通和翻譯的趣味,以致到底要如何跟AI對話(輸入接近自己想要的目的的prompts),也成了一門工程學問。

當AI產生的畫作,通過了不知情的評判審查而獲獎,某程度上可說是通過了繪畫版的圖靈測試──只差一點,就是這參賽作始終還是投稿人不斷修正Prompts千挑百選後得出的,一旦有了人的因素就不能算成功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始終還是AI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畫什麼?無意識下繪製的作品算不算藝術,這是藝術的問題(一旦扯到作者已死的討論,又是另一個泥沼)。但到底如何才算有意識,怎麼界定意識和思考?這才是困擾人類至今仍無解的大哉問。開放AI繪畫的工具,只是將這個老問題向普羅大眾拉近讓更多人切身感受到而已。我們早已進入科幻小說實現的時代。

我們跟猴子的差別,也許沒想像中遠,但那個關鍵性的差異要跨越始終不容易。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夜透紫的沙龍
24會員
51內容數
船過留痕,貓咪蹓躂踩下貓腳印。偶然按捺不住對時事新聞吐槽就跟吐毛球一樣,是為了身心平衡。
夜透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9
讀畢全書,我的第一個感覺是:這是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故事。但轉念一想,不對,這不是超英,這根本就是最經典的香港武俠精神。 不要誤會,這絕對是一本貨真價實的推理小說。五宗案件的推理設計都絕不滲水,很紥實。飛越四個國際都會,橫跨21年的追尋,尋問著公義與復仇的答案。這是推理小說,但我卻彷似讀到了作者無
Thumbnail
2023/12/09
讀畢全書,我的第一個感覺是:這是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故事。但轉念一想,不對,這不是超英,這根本就是最經典的香港武俠精神。 不要誤會,這絕對是一本貨真價實的推理小說。五宗案件的推理設計都絕不滲水,很紥實。飛越四個國際都會,橫跨21年的追尋,尋問著公義與復仇的答案。這是推理小說,但我卻彷似讀到了作者無
Thumbnail
2023/11/30
今天看完了《年少日記》,話說在前,我是推薦的,劇本真的很有意思,也有好幾幕很有巧思。家長們都應該要看一次。 但是我還是覺得很可惜。因為劇中父母太典型……
Thumbnail
2023/11/30
今天看完了《年少日記》,話說在前,我是推薦的,劇本真的很有意思,也有好幾幕很有巧思。家長們都應該要看一次。 但是我還是覺得很可惜。因為劇中父母太典型……
Thumbnail
2023/08/27
其實不只一次從朋友圈聽說因為家務事而發生的家庭危機。以下是我的粗略人間觀察,給大家做個參考。 不做家務的人,不分男女,大概有以下三種。
Thumbnail
2023/08/27
其實不只一次從朋友圈聽說因為家務事而發生的家庭危機。以下是我的粗略人間觀察,給大家做個參考。 不做家務的人,不分男女,大概有以下三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自從AI繪圖成效可以上檯面以來,各種聲浪不斷出現,在此也藉由這一張插畫說說個人主觀的看法。
Thumbnail
自從AI繪圖成效可以上檯面以來,各種聲浪不斷出現,在此也藉由這一張插畫說說個人主觀的看法。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時代,創意的表現形式正經歷著一場革命性的變革。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以手繪表達著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想法,而現在,人工智能的崛起為創作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然而,究竟是自己親手繪製的圖像更能凸顯創作者的獨特風格,還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更能突破創作的極限,這成了一場引人矚目的創意之戰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時代,創意的表現形式正經歷著一場革命性的變革。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以手繪表達著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想法,而現在,人工智能的崛起為創作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然而,究竟是自己親手繪製的圖像更能凸顯創作者的獨特風格,還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更能突破創作的極限,這成了一場引人矚目的創意之戰
Thumbnail
一百天前,我第一次接觸到AI算圖,或者俗稱的AI繪圖,一時之間驚為天人,就一頭栽下去研究各種技巧,在大概七十天前,我寫下了 AI算圖,Stable Diffusion的頭一個月 ,又經過了兩個月,有了更多的感想,所以來寫一些研究AI算圖時的感想。
Thumbnail
一百天前,我第一次接觸到AI算圖,或者俗稱的AI繪圖,一時之間驚為天人,就一頭栽下去研究各種技巧,在大概七十天前,我寫下了 AI算圖,Stable Diffusion的頭一個月 ,又經過了兩個月,有了更多的感想,所以來寫一些研究AI算圖時的感想。
Thumbnail
AI創作引起眾人注目,首先是去年九月美國一幅AI繪製的圖畫作品於美術展得獎而引起藝術圈嘩然,台灣的相關討論則是到今年初吳淡如女士的AI炎上事件,以及後來出現的chatGPT,才開始引起更廣泛的討論。 在大家玩AI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創作者們也不免被新興科技可能的「取代說」感到有些憂慮。
Thumbnail
AI創作引起眾人注目,首先是去年九月美國一幅AI繪製的圖畫作品於美術展得獎而引起藝術圈嘩然,台灣的相關討論則是到今年初吳淡如女士的AI炎上事件,以及後來出現的chatGPT,才開始引起更廣泛的討論。 在大家玩AI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創作者們也不免被新興科技可能的「取代說」感到有些憂慮。
Thumbnail
前天晚上用BingAI繪圖 生成了兔子森林 相關圖片68張,恐龍100張,大致還算喜歡,它也有認真畫。 之後又接著玩,不知道它是否已經生成太多,便開始明顯敷衍,有不少畫得很醜 或很隨便。 是其他主題不擅長嗎?當我改回相似主題時,它畫得也不像之前那樣,真的草率很多。 因為第一次嚐試AI繪圖,不知道讓它
Thumbnail
前天晚上用BingAI繪圖 生成了兔子森林 相關圖片68張,恐龍100張,大致還算喜歡,它也有認真畫。 之後又接著玩,不知道它是否已經生成太多,便開始明顯敷衍,有不少畫得很醜 或很隨便。 是其他主題不擅長嗎?當我改回相似主題時,它畫得也不像之前那樣,真的草率很多。 因為第一次嚐試AI繪圖,不知道讓它
Thumbnail
拿著AI作圖宣稱是電腦繪圖,這事兒有說錯嗎? 先說結論,當然說錯了。但是就「A I就是人工智慧,你現在用的所有軟體,都有人工智慧。」很多人看到更是暴氣。但這句話,搞不好沒錯得那麼離譜。 雖然還是錯了就是...
Thumbnail
拿著AI作圖宣稱是電腦繪圖,這事兒有說錯嗎? 先說結論,當然說錯了。但是就「A I就是人工智慧,你現在用的所有軟體,都有人工智慧。」很多人看到更是暴氣。但這句話,搞不好沒錯得那麼離譜。 雖然還是錯了就是...
Thumbnail
AI究竟殺不殺得死藝術家?這個問題因為近期AI的快速發展而引起廣泛的討論,一個喜歡畫畫的家人前陣子也跟我討論過類似的問題,他說:「既然AI隨便都可以生成一幅比我畫的還美的畫作,那我這麼努力學習畫畫的意義何在?」
Thumbnail
AI究竟殺不殺得死藝術家?這個問題因為近期AI的快速發展而引起廣泛的討論,一個喜歡畫畫的家人前陣子也跟我討論過類似的問題,他說:「既然AI隨便都可以生成一幅比我畫的還美的畫作,那我這麼努力學習畫畫的意義何在?」
Thumbnail
在過去兩周,有一則科技新聞,相當程度的搶佔了我的注意力 – 那就是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有一個遊戲公司的員工,利用AI 圖像引擎 Midjourney,生成了一個圖像作品,並且用這個作品在一場藝術比賽中成功拿下冠軍。很多人開始擔心,是否未來插畫家與設計師的工作即將岌岌可危,當 AI 能夠做出比人類創作更
Thumbnail
在過去兩周,有一則科技新聞,相當程度的搶佔了我的注意力 – 那就是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有一個遊戲公司的員工,利用AI 圖像引擎 Midjourney,生成了一個圖像作品,並且用這個作品在一場藝術比賽中成功拿下冠軍。很多人開始擔心,是否未來插畫家與設計師的工作即將岌岌可危,當 AI 能夠做出比人類創作更
Thumbnail
創作之所以有魅力,還有那些隱藏在作品背後的故事,而故事要能感動人、啟發人,還是要能真正懂人,至少這點不會是短期內AI能夠迎頭趕上人類的能力,畢竟價值和意義是人賦予的,抽象的意志、選擇機器是無法透過資料學習的。
Thumbnail
創作之所以有魅力,還有那些隱藏在作品背後的故事,而故事要能感動人、啟發人,還是要能真正懂人,至少這點不會是短期內AI能夠迎頭趕上人類的能力,畢竟價值和意義是人賦予的,抽象的意志、選擇機器是無法透過資料學習的。
Thumbnail
最近讓很多插畫師和畫家恐慌的消息,就是一名完全不會繪畫的人利用AI繪圖系統做出了一幅畫作而且居然在比賽中得獎了。 其實,這只是無限猴子理論(Infinite Monkey Theorem)的進階版,也許還加上了一點圖靈實驗的影子。
Thumbnail
最近讓很多插畫師和畫家恐慌的消息,就是一名完全不會繪畫的人利用AI繪圖系統做出了一幅畫作而且居然在比賽中得獎了。 其實,這只是無限猴子理論(Infinite Monkey Theorem)的進階版,也許還加上了一點圖靈實驗的影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