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間軟體工程師面試經驗分享-Part.2 才式/紅樓/麗臺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面試準備是一趟辛苦的旅程,有鑑於過程中受到各路資源的協助,也想將自己的經驗與心法與大家分享 (共獲得 9 個 offer)。

(續上篇) M=可接受薪資下限、A=最優、C=最差
⭐ 第一階段全為企業邀約面談,共七間,依喜好順位列出:


3. 才式創意科技-PHP 網頁程式設計師

收到廣告行銷的邀約很驚喜,猜想他們 UI/UX 肯定超強,面試前也提醒要帶作品集。簡單和技術主管自介、聊了學經歷後就開始 demo,我是以介紹套件 (ajax, jQuery)、亮點功能為主,主管會針對有興趣的部分了解 (資料導流、事件監聽、MVC 分離等),接著再介紹公司目前的客群、專案及技術需求。
才式列舉的客戶都是大品牌 (行銷活動、官網視覺設計),因此在前端畫面、API 搭建串接及後台管理都會涉獵,但其實公司人數並不多。主管言談有不拖泥帶水的特色 (這兩點都和鯨躍超級像),感覺能明快的以技術語言溝通;HR 也是不苟言笑、一次說明白的類型,但整體沒什麼福利 (無績效或專案獎金、薪資年調、試用期滿不加薪),跟它提供的實戰機會不成正比。
坦白說拒絕這間我是有猶豫的,死寂的氛圍可能是最後那根稻草。
【結果】兩週後錄取。M-2。
【簡評】未來性 A、晉升 C、管理 B、福利 C。


2. 紅樓創新技術-APP 全端工程師

也許是喜新求變,對於新創我是有憧憬的 (感覺技術走得更前)。這間做的是消費回饋 APP,應用到 AI 大數據整合及區塊鏈,收到這個邀約讓我蠻興奮的!
但這邊我犯了一個大錯:忘記提前試用 APP,導致面試時這部分問不太下去,怪的是他們也是現場才知道我沒寫過前端框架和 APP,而卻是要找 5 年以上的開發即戰力。多數的對答都像這樣話不投機,能肯定的是我們都不是對方在找的人,也就沒和 HR 細問太多福利與薪資 (其實我猜他根本發錯邀請信了 XD)

【結果】無聲卡。
【簡評】未來性 A、晉升 B、管理 A、福利 B。


1. 麗臺科技-系統開發維運工程師

麗臺的職缺需求比較像 MIS 工程師,起初看了無感,回覆後表示可用電話聯繫,接了才發現原來他們要做電話面談 (大致確認我在找的職缺,也解釋工作上仍以醫療領域開發為主),一週後收到面試信,地點在中和。
很貼心的點是他們把所有程序壓在一起,先考 20 分鐘邏輯測驗,再由 HR、技術主管和老闆依序面談,總時長是兩個鐘頭。這間 HR 非常專業,擅長拋引子促使面試者分享 (比如點出她認為履歷最有趣的幾點,請我談一段故事) 再順勢總結或往下鑽探,回覆時也能見微知著、提綱挈領,這些手腕不但加速對談效率也給我很大的啟發,留下深刻印象!(註:隔天我就收到初試通過信了,HR 感覺希望我立即抉擇,所以回覆尚需比較評估後就沒有下文了 QQ)
人數而言麗臺屬於中大型組織,因此在職等、薪酬與福利政策上都很完善。技術主管出了資料庫設計 (提供了購物車頁面、物流業者和消費者資料) 的問題,說明目前在做健康手環的管理視圖,會需要 API 的橋接跟模組化的功能開發,網頁和APP 都有機會寫,只是公司產品線和功能繁多,在具體分工上解釋得不很清楚。老闆為人非常大氣美式,他建議我不必寫期望上限,但既然寫了就開這個數字,表明把任務做好就不必拘泥打卡時間 (太吸引我了),還主動催促我時間到了快去吃飯 XD 完全展現超暖親和力 ~

【結果】通過初試。M+3。
【簡評】未來性 B、晉升 A、管理 A、福利 A。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4會員
59內容數
我要成為 LeetCode 王!快跟我一起踏上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eetCode King 的其他內容
首先我接受了一些企業的邀約,包含禾向、博訊、弘一與鯨躍,本文會記錄我在這四間公司面試的過程。
投履歷前的三個月,在技術、思想及自我行銷上我做了哪些準備。
當《願榮光歸香港》一曲響起,悲慘世界的情節立刻掠上我心。香港到台灣只需要一張機票,而香港變台灣只需要一張選票,抵抗極權的故事四處都在發生,我們有幸生於民主自由,守護它茁壯也是我們天然的責任。
三年前的經驗告訴我:只堅持理念、論述沒用,妄想全身而退當個不沾鍋,結果就是被仇恨澈底汙遍全身。從那天起,我再也不選擇沉默。面對從未消失的惡意,我學習到的是:當戰無可避,挺身面對並死命反擊才是最佳防禦。
台灣的假新聞攻擊領先全球好多,幾年前被歐洲認證時我一點也不意外。想著只要保持警覺、多方查證來源與真實性,這書上都教過了,年輕如我們哪那麼好騙? 也許是後知後覺,我後來才發現根本沒有那麼單純。
所謂「政治正確」,並不是拘泥於作為/不作為二分的追究,而更聚焦在「行動主/客體」間,處境、影響的深層想像及反思覺察。
首先我接受了一些企業的邀約,包含禾向、博訊、弘一與鯨躍,本文會記錄我在這四間公司面試的過程。
投履歷前的三個月,在技術、思想及自我行銷上我做了哪些準備。
當《願榮光歸香港》一曲響起,悲慘世界的情節立刻掠上我心。香港到台灣只需要一張機票,而香港變台灣只需要一張選票,抵抗極權的故事四處都在發生,我們有幸生於民主自由,守護它茁壯也是我們天然的責任。
三年前的經驗告訴我:只堅持理念、論述沒用,妄想全身而退當個不沾鍋,結果就是被仇恨澈底汙遍全身。從那天起,我再也不選擇沉默。面對從未消失的惡意,我學習到的是:當戰無可避,挺身面對並死命反擊才是最佳防禦。
台灣的假新聞攻擊領先全球好多,幾年前被歐洲認證時我一點也不意外。想著只要保持警覺、多方查證來源與真實性,這書上都教過了,年輕如我們哪那麼好騙? 也許是後知後覺,我後來才發現根本沒有那麼單純。
所謂「政治正確」,並不是拘泥於作為/不作為二分的追究,而更聚焦在「行動主/客體」間,處境、影響的深層想像及反思覺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從瞭解需求到瞭解自身技能,撰寫客製化履歷的三個步驟。作者通過分享自己的面試經驗,提供了對準備面試有興趣的人的幫助。同時介紹瞭如何從服務業轉職軟體科技業,並提供了免費檔案供讀者下載。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談薪水一直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話題。大家都想要高薪,卻又怕談得不好反而失去機會。今天就來聊聊如何在面試中巧妙地談論薪水,讓你不僅能成功獲得offer,還能拿到理想的待遇。 先來看看小芳的故事。小芳是個軟體工程師,在原公司工作了三年後,決定尋求新的發展。她投遞了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職缺,
Thumbnail
去年裸辭2個月後,我開始應徵各類HR工作,企業會不會不太偏好過去公務員的經歷?因企業和職位而異。 求職期間我在2週內面試9間公司,其中2間進入複試(有些公司僅初試流程)、最後獲得6個offer。 工作經驗累積的軟實力,在跨領域轉職時至關重要!
面試除了是公司挑選我們 也是我們在選擇公司 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覺得 面試時候可以關注的重點問題
有人說,面試的錄取與否,有些時候,並不是直接因為求職者本身條件的關係,並以此鼓勵求職者們保持信心繼續前進。 這篇的幾個分享,我不敢說完全能適用此說法 (畢竟真正的原因只有公司方知道),但現在回想起來倒也覺得算是幾個「有意思」的面試經驗,微笑以對。
研究所畢業後、參加了一場大型的校園徵才活動 那時都是科技產業相關的公司到場徵才,依稀記得自己看了一堆職缺能與自己科系沾上莫名的邊就是人資。 後來被一家正在創辦TA制度的公司錄用,從這家公司開始、接觸到招募這個工作,很明確地感受到自己是喜歡招募、也熱愛這個工作,除了可以與不同的人交流外,若能適切的幫主
應徵資訊主管時,面談可能是各家公司主試人員最頭痛的問題,要怎麼問才能問出應徵者的真才實學或真正的個性呢? 看履歷資料,似乎個個本領高強,只看證照的話,又會漏失那些真正有本事的IT人。 而更重要的是,怎麼面談才能找到對的人來幫公司呢?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
Thumbnail
網上有很多關於面試的文章,我不知道是否有用,有的題目「甚至」非常矚目,自詡「面試成功 100%」。 我只能「勸導」求職者,對自己要有起碼的自信,求職的時候培養出一個心態:「就算你肯聘請我,我還是要考慮一下!」一切都是雙向的,沒有聘請我有可能是你們的損失。
Thumbnail
關鍵在於 看開口問你的人是「誰」? 如果是創辦人或部門最高主管 通常面談最後被他們問到這個問題 可以理解為對方對你有基本認可
Thumbnail
本文為求職者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有效準備心儀職務的面試。從檢視自身技能、學歷到合理與企業人資互動,文章深入探討了求職過程中的關鍵準備要點和注意行為,以提升求職成功率,最終成功找到合適的工作。該文適合希望進一步提升應徵技巧的職場人士閱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從瞭解需求到瞭解自身技能,撰寫客製化履歷的三個步驟。作者通過分享自己的面試經驗,提供了對準備面試有興趣的人的幫助。同時介紹瞭如何從服務業轉職軟體科技業,並提供了免費檔案供讀者下載。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談薪水一直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話題。大家都想要高薪,卻又怕談得不好反而失去機會。今天就來聊聊如何在面試中巧妙地談論薪水,讓你不僅能成功獲得offer,還能拿到理想的待遇。 先來看看小芳的故事。小芳是個軟體工程師,在原公司工作了三年後,決定尋求新的發展。她投遞了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職缺,
Thumbnail
去年裸辭2個月後,我開始應徵各類HR工作,企業會不會不太偏好過去公務員的經歷?因企業和職位而異。 求職期間我在2週內面試9間公司,其中2間進入複試(有些公司僅初試流程)、最後獲得6個offer。 工作經驗累積的軟實力,在跨領域轉職時至關重要!
面試除了是公司挑選我們 也是我們在選擇公司 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覺得 面試時候可以關注的重點問題
有人說,面試的錄取與否,有些時候,並不是直接因為求職者本身條件的關係,並以此鼓勵求職者們保持信心繼續前進。 這篇的幾個分享,我不敢說完全能適用此說法 (畢竟真正的原因只有公司方知道),但現在回想起來倒也覺得算是幾個「有意思」的面試經驗,微笑以對。
研究所畢業後、參加了一場大型的校園徵才活動 那時都是科技產業相關的公司到場徵才,依稀記得自己看了一堆職缺能與自己科系沾上莫名的邊就是人資。 後來被一家正在創辦TA制度的公司錄用,從這家公司開始、接觸到招募這個工作,很明確地感受到自己是喜歡招募、也熱愛這個工作,除了可以與不同的人交流外,若能適切的幫主
應徵資訊主管時,面談可能是各家公司主試人員最頭痛的問題,要怎麼問才能問出應徵者的真才實學或真正的個性呢? 看履歷資料,似乎個個本領高強,只看證照的話,又會漏失那些真正有本事的IT人。 而更重要的是,怎麼面談才能找到對的人來幫公司呢?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
Thumbnail
網上有很多關於面試的文章,我不知道是否有用,有的題目「甚至」非常矚目,自詡「面試成功 100%」。 我只能「勸導」求職者,對自己要有起碼的自信,求職的時候培養出一個心態:「就算你肯聘請我,我還是要考慮一下!」一切都是雙向的,沒有聘請我有可能是你們的損失。
Thumbnail
關鍵在於 看開口問你的人是「誰」? 如果是創辦人或部門最高主管 通常面談最後被他們問到這個問題 可以理解為對方對你有基本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