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美夢成真』不能只靠作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目標設定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87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那些在德國生活後,改變/影響我的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C在德國的沙龍
90會員
49內容數
這是YC給自己的挑戰,想挑戰自己透過寫短文的方式記錄在德國當菜鳥主管的日常。我相信寫作習慣的建立可以讓自己的思考變得更清晰且更有條理。在德國的日子裡,因為身處在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時常對周遭的事物感到驚奇,更是讓自己去思考背後的原因。如果你願意每天花2-3分鐘的時間,追蹤本專題,一起了解最真實的德國上班與生活!
YC在德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7
今天來聊點我在德國的觀察
和身邊的同事聊天不乏會聊到家鄉與居住城市相關的話題,我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大多德國人會依據自己的居住地找工作,而不會因為工作更換居住城市。 也因為如此,身邊很多同事幾乎都是當地人或是出生地在方圓50公里內!然而反觀我,會因為工作而搬到附近的城市,更不會因為地理位置

2023/08/27
今天來聊點我在德國的觀察
和身邊的同事聊天不乏會聊到家鄉與居住城市相關的話題,我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大多德國人會依據自己的居住地找工作,而不會因為工作更換居住城市。 也因為如此,身邊很多同事幾乎都是當地人或是出生地在方圓50公里內!然而反觀我,會因為工作而搬到附近的城市,更不會因為地理位置

2023/05/29
最近身體微恙,在家休息了一個多禮拜,趁這個機會來跟大家聊聊在德國生病的文化差異。
1. 病假請超過三天才需要出示證明(Arbeitsunfähigkeitsbescheinigung)
2. 崇尚自然療法:醫生開假單通常都是以週為單位,反而不太愛開藥➡️這邊指的是一般感冒但如果是病毒或細菌感

2023/05/29
最近身體微恙,在家休息了一個多禮拜,趁這個機會來跟大家聊聊在德國生病的文化差異。
1. 病假請超過三天才需要出示證明(Arbeitsunfähigkeitsbescheinigung)
2. 崇尚自然療法:醫生開假單通常都是以週為單位,反而不太愛開藥➡️這邊指的是一般感冒但如果是病毒或細菌感

2023/04/16
以平均薪資來看,在德國理工科碩士畢業與博士畢業的薪水可以相差24%左右,到底為甚麼公司願意支付這麼高的薪水呢?博士期間又會學到什麼呢?有興趣的話,歡迎繼續看下去!
以理工背景來說,碩士與博士學位的薪水可以相差到24%左右(稅前年薪)
就讀博士期間培養的技能不只在學術上被看重,在企業也被認可
德國發達

2023/04/16
以平均薪資來看,在德國理工科碩士畢業與博士畢業的薪水可以相差24%左右,到底為甚麼公司願意支付這麼高的薪水呢?博士期間又會學到什麼呢?有興趣的話,歡迎繼續看下去!
以理工背景來說,碩士與博士學位的薪水可以相差到24%左右(稅前年薪)
就讀博士期間培養的技能不只在學術上被看重,在企業也被認可
德國發達

你可能也想看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大家好,我是小飛!!!!!!
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如何找到人生目標
目標是甚麼?
目標是明確的狀態或行為,例如:得到更好的成績、完成一篇文章、為貓狗建一個屋子,目標讓我們有方向和動力去完成這件事情,完成後得到成就感,讓我們更想要完成下一個目標。
目標是心的方向,是心的原動力,當我們找到目標就能夠有目

大家好,我是小飛!!!!!!
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如何找到人生目標
目標是甚麼?
目標是明確的狀態或行為,例如:得到更好的成績、完成一篇文章、為貓狗建一個屋子,目標讓我們有方向和動力去完成這件事情,完成後得到成就感,讓我們更想要完成下一個目標。
目標是心的方向,是心的原動力,當我們找到目標就能夠有目

40 歲前的我,沒有想過目標是什麼。準確一點地說,我從來沒有「真正」想過目標是什麼,我只會做夢。做夢其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你需要學會「積極地做夢」,而不是做白日夢。什麼是積極地做夢,就是不但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還要清楚知道怎麼做。
40 歲前的我,沒有想過目標是什麼。
準確一點地說,我從來沒有「真

40 歲前的我,沒有想過目標是什麼。準確一點地說,我從來沒有「真正」想過目標是什麼,我只會做夢。做夢其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你需要學會「積極地做夢」,而不是做白日夢。什麼是積極地做夢,就是不但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還要清楚知道怎麼做。
40 歲前的我,沒有想過目標是什麼。
準確一點地說,我從來沒有「真

目標設定
說了那麼多,還不如直接來分享我自己親身的例子,分享從台灣職場到德國留學並就業的故事,希望能給也想出國的學弟妹一些方向:自從碩士班接觸了鋰電池這個領域後,心中萌生了一對我來說是無比大的夢想…就是能到Tesla工作←而這就是所謂的遠程的目標,無法在近期達成的目標。
時間軸
小結

目標設定
說了那麼多,還不如直接來分享我自己親身的例子,分享從台灣職場到德國留學並就業的故事,希望能給也想出國的學弟妹一些方向:自從碩士班接觸了鋰電池這個領域後,心中萌生了一對我來說是無比大的夢想…就是能到Tesla工作←而這就是所謂的遠程的目標,無法在近期達成的目標。
時間軸
小結

在台灣的教育制度與方式下,大多數的孩童沒有管道也沒有被教育思考成為第一名之後的人生,以及人生該如何規劃。從小學一直到高中,我想只要是接受台灣教育長大的成年人都應該只會記得就是每天讀好數學、物理、生物、歷史等學科,每次的測驗只要能考高分就行。
你人生的定位是什麼?

在台灣的教育制度與方式下,大多數的孩童沒有管道也沒有被教育思考成為第一名之後的人生,以及人生該如何規劃。從小學一直到高中,我想只要是接受台灣教育長大的成年人都應該只會記得就是每天讀好數學、物理、生物、歷史等學科,每次的測驗只要能考高分就行。
你人生的定位是什麼?

月光覺得,擴大自己的夢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就算現在看起來一點都沒有實現的可能,不代表就永遠不會達成。要對自己有信心,盡量的去排除阻礙,如此才有可能繼續不斷的前進下去!

月光覺得,擴大自己的夢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就算現在看起來一點都沒有實現的可能,不代表就永遠不會達成。要對自己有信心,盡量的去排除阻礙,如此才有可能繼續不斷的前進下去!
「我從國中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一定要朝資訊領域發展」他是那樣有自信的說著!
「哇啊~好早就找到自己的志向喔,那你最後想要達成什麼呀?」我好奇的問。
「我想創造一個,能真正人機協作的世界。生活中,我們不只跟人當朋友,也能跟機器人聊天談心」他滔滔不絕地補充著⋯⋯
「我從國中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一定要朝資訊領域發展」他是那樣有自信的說著!
「哇啊~好早就找到自己的志向喔,那你最後想要達成什麼呀?」我好奇的問。
「我想創造一個,能真正人機協作的世界。生活中,我們不只跟人當朋友,也能跟機器人聊天談心」他滔滔不絕地補充著⋯⋯

2021年轉眼已過了四分之一,這一年多因為疫情讓自己有更多空閒時間認識自己,重新認真思考自己的價值觀、想做什麼、以及想成為怎麼樣的人。藉由這一篇,跟大家一起找回在夢想道路中迷路的自己,作夢與做夢的差距,在於行動。願我們都在前往夢想的軌道上。

2021年轉眼已過了四分之一,這一年多因為疫情讓自己有更多空閒時間認識自己,重新認真思考自己的價值觀、想做什麼、以及想成為怎麼樣的人。藉由這一篇,跟大家一起找回在夢想道路中迷路的自己,作夢與做夢的差距,在於行動。願我們都在前往夢想的軌道上。

你的人生夢想是什麼?
越長大,看過越多不同人對生命的詮釋,和對嚮往的定義,也就越來越理解一件事:夢想,大部分的人都有。只是真的很多人的夢想,不像社會媒體一般鼓吹的那樣遠大,不像一般資本主義社會對成功的定義。也許『只是』開心健康的生活,也許『只是』找個好伴侶,有個健康的寶寶。

你的人生夢想是什麼?
越長大,看過越多不同人對生命的詮釋,和對嚮往的定義,也就越來越理解一件事:夢想,大部分的人都有。只是真的很多人的夢想,不像社會媒體一般鼓吹的那樣遠大,不像一般資本主義社會對成功的定義。也許『只是』開心健康的生活,也許『只是』找個好伴侶,有個健康的寶寶。

還記得前幾個禮拜才剛過完新年,我寫了篇文章,給預定要在年後轉職的朋友們。
果不其然,這幾天真的就有朋友找我聊聊,關於他該如何選擇未來想該去的公司。
而他的選擇困難,則讓我看到不同人,面對「舒適圈」的不同態度。

還記得前幾個禮拜才剛過完新年,我寫了篇文章,給預定要在年後轉職的朋友們。
果不其然,這幾天真的就有朋友找我聊聊,關於他該如何選擇未來想該去的公司。
而他的選擇困難,則讓我看到不同人,面對「舒適圈」的不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