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賦教育在人文....現代孟母 搖擺角的夢想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身體的疾病,讓她隨時有可能離開人世,但她依然快樂過日子,臉上隨時掛著笑容。身體行動不便,她依然充滿熱情,照顧兩條流浪狗,還幫忙行高學生照顧八隻流浪貓。
患有小腦萎縮症,她打造搖擺角夢想家
「我不想住安養院,所以在我能動的時候,布置一個搖搖擺擺仍然可以身心自在的角落,就是夢想的家!」進到詠寶的租屋處,外面掛著一個牌子「搖擺角夢想家」。雖然行動已經十分不方便,詠寶依然樂觀、對人生充滿夢想。
邀請我到屋內,開始為我調配中醫師研發加椰子油的能量咖啡。坐在她自己手做的木桌、木椅上,為我解釋她所患的疾病:小腦萎縮症(Spinocerebellar Atrophy,簡寫為SCA)。小腦萎縮症的學名是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症狀是進行性退化的平衡喪失,是發生率3/50000的罕見遺傳疾病,目前沒有任何治療方法。(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她的家族三代有九人都受此病影響,在照顧母親二十二年病程中,她提早看盡人生。
結婚前,她正常生活,婚後努力在保險工作上,懷孕時才查出家族怪病,三十八歲發病後,失去了家庭、工作,開始自己一個人的生活,卻放不下患有妥瑞氏症的孩子。
妥瑞症(英語: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種抽動綜合症(tics) ,發生率約1/200。通常發生於學齡前至青春期前,成年後有40%會好,60%則終身有症狀。包含聲音型和運動型抽動綜合症,會不自主控制地發出清喉嚨的聲音或聳肩、搖頭晃腦等。患者本身並非故意或習慣性做出這些動作,但一般家長會把妥瑞氏症患者,當成調皮搗蛋的壞習慣,進而要求患者,以接受或體罰等方式,刻意矯正其抽動症狀。(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為了照顧妥瑞氏症的孩子,她努力送孩子到人文就學
孩子因顏面及身體不自主的抽搐出聲,在學校被同學霸凌,但她無法在他身邊陪伴、保護,最後後她決定把孩子帶回自己身邊,為了找一個可以讓孩子安全、自在的學習環境,上網找了所有體制外的學校,最後決定把孩子從桃園帶到宜蘭人文來。
從國中一年級開始,三年的國中和四年的行高,去年順利考上華梵大學哲學系就讀。花了八年時間的陪伴,孩子在人文找到他的興趣和天賦,古箏彈的一級棒,戲劇也是他的最愛,即便有妥瑞氏症,他還是可以忍住臉部的抽搐,演完將近二個小時的舞台劇。
很多人都認為經濟能力好的家庭才能讓孩子讀人文。但詠寶認為,這是看你重視什麼。她不煙不酒,生活節儉,秉持物盡其用的原則,帶著孩子什麼都自已來。
離婚的爸爸付學費,單親媽媽花時間陪孩子生活,靠著低收入戶補助、殘障補助、打零工、協助行高在展賦校區的課程、助學貸款…讓孩子完成人文七年的學習,也參加行高到國外的行動學習。看著孩子為了在CEI國際環境會議上發言,努力提升自已的能力,詠寶很欣慰,這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現在孩子到外面讀書,她規劃自己的生活,透過不斷的復健延緩身體的退化,靠著枴杖、助步車,還可以慢慢走動。至今發病十年,當初她的媽媽發病五年就必須坐輪椅,詠寶的病情已經不算惡化得太快。
行動不便、病情只能延緩不能根治,她仍然樂觀勇敢
她相信:「人要趁活著能動時,作自己喜歡的事。」所以她為學校準備兩畦菜園,下雨天也可以去摘點地瓜葉;在自己家門口布置成木工坊,協助社大老師教孩子作輕木工;室內空間則提供萬安中醫來宜蘭義診,漸漸衍生出「書菜茶棧」,提供「體驗餐點」,分享面對人生的樂觀態度。
「人生最基本要能健康、快樂。」她語重心長的告訴我。
身體的疾病,讓她隨時有可能離開人世,但她依然快樂過日子,臉上隨時掛著笑容。身體行動不便,她依然充滿熱情,照顧兩條流浪狗,還幫忙行高學生照顧八隻流浪貓。
喝完美味的咖啡,離開她住的「搖擺角夢想家」,我看到一個為了孩子成長,努力克服自己病痛的堅強母親。發自內心無比的佩服,也祝福她繼續完成她的夢想,快樂過每一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611內容數
以人為鏡,以文為友。喜歡隨手記錄下當下的心情,也是個人的反思。您也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和意見,做為生活利用的參考,歡迎您的閱讀和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利古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代孟母----年輕世代 勇敢面對選擇的襪帽家 對於年輕的世代,有自己對教育的看法,願意為孩子做一些犧牲,面對外界甚至家族的,異樣眼光和不同意見,我是打從心裡的敬佩!孩子的教育,真的要靠父母的決定和付出,和家人的配合,才能給孩子一個有期許的未來啊! 為了孩子搬到人生地不熟的宜蘭 克服許多困難
孩子,是上天交付給父母的禮物和責任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也都需要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但父母的配合十分重要,老師只能負責孩子三成的教養責任,父母則負擔七成的功勞。 單親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失去工作卻仍努力不懈 孩子,是上天交付給父母的禮物和責任
現代孟母----用愛付出,成就學校的愛心志工 其實每個父母的願望都很簡單,只要孩子能平安健康長大,自由快樂學習,就是父母最大的願望了。能夠對學校有付出,讓學校更進步、安定,擔任愛心志工,獲不獲獎都不重要啊!
一場心靈療癒之旅 孩子的性格養成,當然關鍵在家庭。所以,家長的改變也很重要。 在訊息欄上留下訊息,約好時間去拜訪她。一個溫暖的民宿,一對和善親切的夫妻,笑臉的迎接我的到來。向先生親手泡了一杯好喝的手調咖啡,我們就在他們幫忙管理的民宿裡,聊了起來。
看到二個孩子在田野裡,愉快的嬉戲、玩樂,在學校裡能優游自在的學習,怡萍相信,她已找到孩子學習的桃花園了。 二個孩子有一段時間在yoyo家族,那是因為孩子進人文之前,已經完全放棄自己,行為退縮到幼兒時期,需要大量依附與陪伴,因此選擇進入yoyo家族,接受個別的照顧和輔導。
現代孟母----陪伴是我給妳的愛 柔媽 看她幾乎每天都在學校,幫忙老師、陪伴小柔,直到一次聊天,才知道為什麼她需要如此,細心呵護小柔。「因為孩子從小長期住院,常常開刀,且恐懼打針,導致跟我之間的分離焦慮非常的嚴重,甚至到四、五歲了,只要沒看見我就會哭。」
現代孟母----年輕世代 勇敢面對選擇的襪帽家 對於年輕的世代,有自己對教育的看法,願意為孩子做一些犧牲,面對外界甚至家族的,異樣眼光和不同意見,我是打從心裡的敬佩!孩子的教育,真的要靠父母的決定和付出,和家人的配合,才能給孩子一個有期許的未來啊! 為了孩子搬到人生地不熟的宜蘭 克服許多困難
孩子,是上天交付給父母的禮物和責任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也都需要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但父母的配合十分重要,老師只能負責孩子三成的教養責任,父母則負擔七成的功勞。 單親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失去工作卻仍努力不懈 孩子,是上天交付給父母的禮物和責任
現代孟母----用愛付出,成就學校的愛心志工 其實每個父母的願望都很簡單,只要孩子能平安健康長大,自由快樂學習,就是父母最大的願望了。能夠對學校有付出,讓學校更進步、安定,擔任愛心志工,獲不獲獎都不重要啊!
一場心靈療癒之旅 孩子的性格養成,當然關鍵在家庭。所以,家長的改變也很重要。 在訊息欄上留下訊息,約好時間去拜訪她。一個溫暖的民宿,一對和善親切的夫妻,笑臉的迎接我的到來。向先生親手泡了一杯好喝的手調咖啡,我們就在他們幫忙管理的民宿裡,聊了起來。
看到二個孩子在田野裡,愉快的嬉戲、玩樂,在學校裡能優游自在的學習,怡萍相信,她已找到孩子學習的桃花園了。 二個孩子有一段時間在yoyo家族,那是因為孩子進人文之前,已經完全放棄自己,行為退縮到幼兒時期,需要大量依附與陪伴,因此選擇進入yoyo家族,接受個別的照顧和輔導。
現代孟母----陪伴是我給妳的愛 柔媽 看她幾乎每天都在學校,幫忙老師、陪伴小柔,直到一次聊天,才知道為什麼她需要如此,細心呵護小柔。「因為孩子從小長期住院,常常開刀,且恐懼打針,導致跟我之間的分離焦慮非常的嚴重,甚至到四、五歲了,只要沒看見我就會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者吳蕙名女士,單親撫養同時有妥瑞、注意力缺失、強迫症及疑似亞斯伯格症的兒子。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各種火爆脾氣襲來,警察三天兩頭登門關切,甚至通報社會局。到了這時,作者才開始苦苦尋求各種能幫助孩子的療法。
Thumbnail
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有一位名叫意雯的女生,她的母親幾年前遭遇了中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意雯的生活徹底改變。母親曾是家中的支柱,總是以堅強和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的挑戰,但現在,她需要意雯的幫助來完成最基本的日常活動。 意雯決定放下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顧母親。她學會了如何協助母親進食、穿衣,以及進行
Thumbnail
天使心家族的創辦人雅雯分享了基金會創辦經歷和遇到的挑戰,以及新使命愛奇兒家庭發展中心的理念和募款缺口。他們透過愛心和關懷,致力於讓愛奇兒家庭可以活出喜樂和盼望,並呼籲社會大眾對愛奇兒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早就知道我是重度腦麻的爸媽,在聽完我活不過五歲之後,驅魔、撒鹽、受洗、各式各樣求神拜佛都試試看。試圖逃避這個殘酷的事實。
Thumbnail
天使心家族創始人雅雯在文章自述作為身心障礙兒(下稱:愛奇兒,Angel諧音)母親的心情和經歷,透過愛奇兒家庭中健康手足與愛奇兒的互動,分享如何理解和尊重健康手足的獨立性。雅雯深切期待愛奇兒家庭的健康手足,能在家庭中找到平衡共處的方式,好好發展自我。
Thumbnail
遇人不淑的絮,在工作上認識了思覺失調患者文時,受到他的溫柔體貼吸引。某天絮終於受不了債台高築又不負責任的老公,帶著兒子出逃到亞斯伯格症的弟弟恆的家暫住。   在絮困頓時,幫助她的是經常困守在個人世界中的兩個人,他們三人互相取暖,漫長而光亮的冬眠,也成了最好的時光。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這位個案是一位失智症的媽媽,這次女兒把媽媽帶來做療癒主要是想針對最近媽媽雙腳時常來回搓動以及嘴巴容易不自主咀嚼的這兩個部分。因為擔心是否是失智症藥物副作用造成,希望我能做些解讀並改善這些症狀。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罕見疾病的孩子和他母親的故事,描述了孩子在尋找自己生命意義的過程中,以及母親為他做出的努力和選擇。
Thumbnail
作者吳蕙名女士,單親撫養同時有妥瑞、注意力缺失、強迫症及疑似亞斯伯格症的兒子。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各種火爆脾氣襲來,警察三天兩頭登門關切,甚至通報社會局。到了這時,作者才開始苦苦尋求各種能幫助孩子的療法。
Thumbnail
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有一位名叫意雯的女生,她的母親幾年前遭遇了中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意雯的生活徹底改變。母親曾是家中的支柱,總是以堅強和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的挑戰,但現在,她需要意雯的幫助來完成最基本的日常活動。 意雯決定放下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顧母親。她學會了如何協助母親進食、穿衣,以及進行
Thumbnail
天使心家族的創辦人雅雯分享了基金會創辦經歷和遇到的挑戰,以及新使命愛奇兒家庭發展中心的理念和募款缺口。他們透過愛心和關懷,致力於讓愛奇兒家庭可以活出喜樂和盼望,並呼籲社會大眾對愛奇兒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早就知道我是重度腦麻的爸媽,在聽完我活不過五歲之後,驅魔、撒鹽、受洗、各式各樣求神拜佛都試試看。試圖逃避這個殘酷的事實。
Thumbnail
天使心家族創始人雅雯在文章自述作為身心障礙兒(下稱:愛奇兒,Angel諧音)母親的心情和經歷,透過愛奇兒家庭中健康手足與愛奇兒的互動,分享如何理解和尊重健康手足的獨立性。雅雯深切期待愛奇兒家庭的健康手足,能在家庭中找到平衡共處的方式,好好發展自我。
Thumbnail
遇人不淑的絮,在工作上認識了思覺失調患者文時,受到他的溫柔體貼吸引。某天絮終於受不了債台高築又不負責任的老公,帶著兒子出逃到亞斯伯格症的弟弟恆的家暫住。   在絮困頓時,幫助她的是經常困守在個人世界中的兩個人,他們三人互相取暖,漫長而光亮的冬眠,也成了最好的時光。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這位個案是一位失智症的媽媽,這次女兒把媽媽帶來做療癒主要是想針對最近媽媽雙腳時常來回搓動以及嘴巴容易不自主咀嚼的這兩個部分。因為擔心是否是失智症藥物副作用造成,希望我能做些解讀並改善這些症狀。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罕見疾病的孩子和他母親的故事,描述了孩子在尋找自己生命意義的過程中,以及母親為他做出的努力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