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 閱讀筆記+心得

2022/09/1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書籍資訊

圖片取自Rakuten kobo
1. 書名: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 A Therapist - HER
Therapist - and Our Lives Revealed
2. 作者:蘿蕊.葛利布 ( Lori Gottlieb )
3. 譯者:朱怡康
4. 出版社:行路出版
5. 出版日期:2020 / 04 / 01
6. 字數 / 頁數:約22萬字 / 464頁
7. 類型 :心理勵志

▋ 名言佳句

1.
很多人以為心理治療就是與心理師詳談往事,殊不知心理師的主要任務是回應當下,幫助病人覺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與思考。他們容易受傷嗎?經常感到被責怪嗎?迴避眼神接觸嗎?陷在似乎無足輕重的焦慮裡嗎?我們設法看出端倪、提供建議,並鼓勵病人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建議。(p. 374)
2.
心理治療也一樣,我們追求的是自我同理(我也是人),而非自我評價(我是好人還是壞人?)。(p. 136)

▋ 閱讀筆記+心得

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心理諮商感興趣的人,不論你是心理系的學生、正在考慮要不要去心理諮商的人、想知道心理師和精神科醫生之間的差異的人,都可以從這本書得到不少收穫。
這本書是作者以自己身為心理師多年的經驗書寫而成,當中分享許多個案,一部分是病患的人生境遇、困擾和自己身為心理師給出的引導及談話;另一部分是即使自己身為心理師,在面臨許多挫折和對自己的質疑時,求助於另一位心理師的情況,所以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A) 蘿蕊和病人(約翰/茱莉/麗塔/夏綠蒂)
B) 蘿蕊的個人經驗 + 心理師溫爾德

我個人從這本書中收穫良多,可以了解到很細微的部分,小至諮商室的配置和病人的座位選擇,大至實際上究竟病患在經過整個療程之後能夠得到什麼,以下分享我的幾個重點心得:
(1)
雖然精神科醫生跟心理師所著重治療的部分不大相同,但我個人相信能不能遇到足以信任的醫生或心理師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對於醫生來說,看診的時間可能僅為心理師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也不會跟病人聊得很詳細,但是哪怕只是敘述身心狀況而不是坦承內心的脆弱,也絕對需要有同理心的醫生,不過要找到能對上頻率的醫生或心理師老實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看看台灣實際上有身心狀況的人的就診比例,就會發現其實多數的人並沒有積極尋求治療,但是不論是沒有足夠的病識感又或是其他狀況,實際上真的所有的病患都有足夠的勇氣對他人闡述自己的痛苦嗎?能夠把自己的私事分享給一個陌生人嗎?如果終於鼓起勇氣面對了,又遇到無法理解你的人而沒有力氣找尋下一個人的幫助呢?我覺得心理治療確實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但是前提是要真正找到能互相信任的人,並且要記得雖然心理師會竭盡全力引導你,但最後能真正修正行為、改變想法和做出全新決定的人,永遠都是自己。
(2)
經常會聽到旁人對身心狀況不好的人說你就轉念一下啦,不要鑽牛角尖啦,不要一直想東想西嘛,或是對他們有抗壓性太低的這些誤解,這些直接的言語可能會引起很大的反感,但從某種層面來看,心理師確實要引導病患去看見他們沒有注意到的事情,幫助他們更了解自己。
我個人的想法是,我似乎也經常不了解自己實際的情緒狀況,總是想著再堅持一下,卻沒有給自己喘息的空間,甚至可能根本就不瞭解真正的休息是什麼;也容易對自己犯下的錯誤過度苛責,簡言之就是不想讓自己好過,但卻因此畫地自限,當然我自己清楚這樣不會幫助到因我而產生困擾的人,又或許他們看到我不上不下的處境會有一股快感,但對於我自己來說,真的有必要懲罰自己那麼久嗎?像是做了什麼滔天大罪一般?想來還是格局太小了。
另外,我還發覺到自己似乎很抗拒扛起責任,又或者嘗試全新的東西,就好像一直在原地踏步。如果我一直看著過去,那我就沒有辦法創造未來,由現在所流逝的每分每刻,其實原本都能讓我在未來變得更好更成熟,我真的要繼續無所作為停在原地嗎?不知不覺間,我一直在當一個膽小鬼。
(3)
有時候覺得人真的太喜歡比較了,學生時期比成績,出了社會比成就、比誰賺得更多,日常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比較,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嗎?可是誰能保證一輩子都順利呢?人生比起百米衝刺更像是一場馬拉松,若是一開始衝過頭,很可能後來好一陣子散盡氣力,但是保持一定程度的努力的話,有可能在下一個彎道超車。總而言之,我想說的是,現在連痛苦的比較也不例外,若是有人因為自己的際遇而灰心喪志,旁人指不定還要討論一番我以前遇到的更辛苦,明明都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些什麼,人的生長環境跟耐受度也都不一樣。當然我們不用那麼在意別人看法,但我覺得前提是得對自己有一定的自信,更何況別人能學會控制他的嘴,我卻連戴耳塞都擋不住噪音。
(4)
看完這本書後我也認為心理師的個人經歷多少會影響到治療,人是由過去經歷的一切所組成的,即使心理師在受訓的過程中會學習到既定的治療方式,但在真正成為從業人員時,多多少少都會沾染上自己獨有的風格。對於想要進行心理治療的人來說,很多人可能會很擔心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或覺得心理治療很正式、嚴肅,對於治療的未知感到恐懼和焦慮,但是看著作者身為心理師和病患的互動模式,很多時候其實就像是朋友間聊聊天一樣,比起心理師能不能看透自己內心的擔憂,似乎可以更勇敢的去嘗試。
真心推薦這本書,看完之後就會理解為什麼能在暢銷排行榜待那麼久,有那麼多人喜歡了!

▋ 相關連結

透明色
透明色
一個分享閱讀書單、筆記、心得的角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