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生過什麼事》|理解大腦的 運作方式,療癒自己與他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人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癒童年」,可以感受到童年時候所造成的創傷對人的影響深刻。但除了童年階段,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在生命經驗到各種各樣的不舒服的經歷,有的可能有所意識,但下意識地逃避不去面對處理;有的可能甚至隱而不覺,藏在日常生活中,成為習慣的一部分而毫無自覺。

raw-image

《你發生過什麼事》是歐普拉與培理醫生的討論集冊,透過不同人的人生故事,分享相仿的童年經驗,讓曾經有相似經驗的人感覺自己並不孤單。並從培理醫生的腦科學角度來檢視,該如何透過大腦的適應性,重新找到新的適應模式,看清過去的事情如何影響未來的行為,以及如何重新建立我們對自我價值的感受。

大腦是如何處理訊息?

溝通是希望把我的想法傳達到對方的腦中,但真正進入大腦的理性思考皮質區之前,首先會先透過經過下層腦,接收五感資訊。這個情緒濾網會比對過往經驗、重新分類與解讀後,才會傳達到皮質。

我們大腦的組織方式,是先產生行動與感受,然後才思考。p32

這跟《峰值體驗》與《快思慢想》中提到腦內系統一與系統二的交互應用相同,五感收集的事物的描敘與表徵資訊是透過系統一,這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做判斷,例如:明明會議室沒有對話,但感覺得到空氣中的氣氛凝重。系統一可以快速的處理印象與感覺,也就是大腦最優先處理的順序。

也因為大腦的功能,會依照當時的狀態而做改變:冷靜放鬆時,會利用「皮質」進行創造與思考,認知相對開放,可以進行抽象式的思考;但一旦遇到預期以外的事,在大腦感到威脅時,會引發從眾、僵住、逃避甚至順從的反應,此時的認知變的僵固,思考也容易卡在同個迴圈。

在溝通時,先讓對方認為自己跟他是同一國:我群的放鬆感可以降低戒心,減少因為排斥而引發的討論上的衝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實際應用了腦科學的方法。

壓力調節復原系統

在嬰兒早期發展的前兩個月裡,父母持續給予的一致性、可預期的支持非常重要,可以給孩子在未來創造正向人生的起步,並發展出有復原力的壓力調節系統

壓力並不一定都是壞的,當我們面對適度的挑戰並且成功通過後,可以增強應對的能力,經驗可以改善我們的表現。壓力的問題是:難以預期、無法控制、時間過長以及強度極端

就像做重訓一樣,透過有系統安排的訓練菜單,每次加強一點點挑戰的難度,可以漸進式的增強肌肉能力。

並且不只是重訓,在體育、繪畫等不同的技能領域裡,都可以看到人類在突破壓力後的表現。

我想起之前在 Krenz 的電腦繪圖課程中,也有提到他的繪畫課綱設計,就是逐漸墊高難度,避免一開始就因為門檻過高而放棄,而是讓實作練習中,慢慢突破門檻,就像過關打怪一樣,將該階段的能力習得成無意識狀態,這樣才有餘裕進一步學習下一階段的知識。

只要妥善設定壓力的強度、頻次,就可以好好善用的壓力成為成長的助力。

神經可塑性與學習的關係

大腦擁有適應的能力,神經網路在受到刺激後改變結構的原理,稱為:神經可塑性。

神經可塑性有10大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特定性,經由特定部位的活動,刺激大腦與該技能相關的部分,因而發生改變。不論是彈琴、寫作,或者是愛與被愛的能力,都需要多使用多練習,才能有所發展。

我們不能只是看別人煮菜,就以為自己學會料理,而是要實際的進廚房,了解刀功的切法、火候的控制、調味的掌握,在實作的過程中產生連結,才真正習得能力。

如果從來沒有被愛過,那麼,大腦中讓人類去愛的神經網路就會欠缺發展。幸好只要多加使用,多多練習,就可以產生這些能力。只要給予愛,就能讓沒感受過愛的人學會去愛。-培理醫生

總結

重新從經驗中去檢視每個人的行為,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人是錯的,就像《致富心態》提到:「每個人的背景脈絡及獨特經驗,都會影響自己的決定,所以沒有人是真正的瘋子。」

同樣的放在自己身上時,並不是把重點放在「我有什麼毛病」,而是試著改問「我發生過什麼事?」,試著從過去的生命經驗裡抽絲剝繭,慢慢理解為什麼自己會培養出這樣的價值觀、觀察與理解世界的方式。只要能夠好好理解並察覺自己的問題,就能找到方式面對並接受,即使需要時間,也因為找到方法所以能慢慢前進。


👉 用一本書的價格交換一位作者的人生觀點吧!

靈感來自於 瓦基的公益計畫,希望透過平台的力量,來增加內容的長尾影響力。如果你對這本書有興趣,歡迎使用此 博客來連結MOMO連結 購買。透過此行銷回購連結購書,你不會有損失,而我會預計將會把這 2% 的回饋統一捐助非營利公益教育團體!希望透過內容分享的方式,累積社會善意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uki 的書適圈
114會員
50內容數
喜歡閱讀「設計、心理學、自我成長」等類別書籍。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不快不慢剛剛好,所以紀錄在閱讀成長的路上,覺得深刻又值得推薦的內容。
Yuki 的書適圈的其他內容
2023/10/17
大多數跟時間相關的書,都在教你如果管理時間、善用時間,才能積極面對生活,有效率的處理工作與日常的事務。 但《四千個禮拜》卻是一本讓你可以從不同面向,重新思考與理解時間的書。 首先,可以思考的事情是:市面上這麼多省下時間、提高效率的書,會長期熱銷或是持續有創作者針對同樣的主題提供想法,正是因為這符
Thumbnail
2023/10/17
大多數跟時間相關的書,都在教你如果管理時間、善用時間,才能積極面對生活,有效率的處理工作與日常的事務。 但《四千個禮拜》卻是一本讓你可以從不同面向,重新思考與理解時間的書。 首先,可以思考的事情是:市面上這麼多省下時間、提高效率的書,會長期熱銷或是持續有創作者針對同樣的主題提供想法,正是因為這符
Thumbnail
2023/09/07
在 中,提及我們需要將決策後的結果,各自歸因技巧與運氣層面,並針對我們可以繼續精進的技巧著墨。 而運氣的部分,真的只能看天了嗎?機緣力這本書,反而提出了創造好運的技巧,透過認知心理學的理論與案例,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運氣。 機緣力是什麼 機緣力(Serendipity)這個詞,最早是來自於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09/07
在 中,提及我們需要將決策後的結果,各自歸因技巧與運氣層面,並針對我們可以繼續精進的技巧著墨。 而運氣的部分,真的只能看天了嗎?機緣力這本書,反而提出了創造好運的技巧,透過認知心理學的理論與案例,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運氣。 機緣力是什麼 機緣力(Serendipity)這個詞,最早是來自於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08/24
結果與決策之間 你最近一次自認為做出的好決定是什麼? 通常這個決定,也是對你有正面結果,你才會答出這個答案,對吧? 《高勝算決策》書裏確提到,我們會有這個觀念,是因為過度認為結果與決策息息相關。但其實決策是否奏效,還有太多資訊落差與運氣造成的不確定性,其實是某種機率問題。
Thumbnail
2023/08/24
結果與決策之間 你最近一次自認為做出的好決定是什麼? 通常這個決定,也是對你有正面結果,你才會答出這個答案,對吧? 《高勝算決策》書裏確提到,我們會有這個觀念,是因為過度認為結果與決策息息相關。但其實決策是否奏效,還有太多資訊落差與運氣造成的不確定性,其實是某種機率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曾經發生過的事,塑造了現在的你 《你發生過什麼事》是由美國知名主持人歐普拉與創傷研究專家培里醫生合著,透過兩人的對談形式,從大腦的角度出發,闡述兒童早期經驗如何影響行為模式;面對來自外在環境的壓力,大腦又是如何學會調節(或調節失敗);以及過去經歷過的種種或創傷事件,如何影響我們現在的行為展現。 「你
Thumbnail
曾經發生過的事,塑造了現在的你 《你發生過什麼事》是由美國知名主持人歐普拉與創傷研究專家培里醫生合著,透過兩人的對談形式,從大腦的角度出發,闡述兒童早期經驗如何影響行為模式;面對來自外在環境的壓力,大腦又是如何學會調節(或調節失敗);以及過去經歷過的種種或創傷事件,如何影響我們現在的行為展現。 「你
Thumbnail
書本的主軸是以歐普拉與創傷專家的培理醫生為對話式並搭配相關的科學證據。就連自己都可能不太了解自己,那又要別人多了解自己呢?因此,時常我們都會碰到不懂為何對方要這麼做,彷彿總是陷在相似的關係漩渦中,或是碰到類似的問題就會開始逃避。
Thumbnail
書本的主軸是以歐普拉與創傷專家的培理醫生為對話式並搭配相關的科學證據。就連自己都可能不太了解自己,那又要別人多了解自己呢?因此,時常我們都會碰到不懂為何對方要這麼做,彷彿總是陷在相似的關係漩渦中,或是碰到類似的問題就會開始逃避。
Thumbnail
過去發生的每一個經驗都累積成為現在的自己,而過去發生了什麼事也解釋了我們何以害怕、何以痛苦,只要理解,就能帶來寬慰與痛苦後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過去發生的每一個經驗都累積成為現在的自己,而過去發生了什麼事也解釋了我們何以害怕、何以痛苦,只要理解,就能帶來寬慰與痛苦後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人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癒童年」,可以感受到童年時候所造成的創傷對人的影響深刻。《你發生過什麼是》是歐普拉與培理醫生的討論集冊,透過不同人的人生故事,從培理醫生的腦科學角度來檢視,該如何透過大腦的適應性,重新找到新的適應模式。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人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癒童年」,可以感受到童年時候所造成的創傷對人的影響深刻。《你發生過什麼是》是歐普拉與培理醫生的討論集冊,透過不同人的人生故事,從培理醫生的腦科學角度來檢視,該如何透過大腦的適應性,重新找到新的適應模式。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一遇到痛苦、有害的體驗就會化身魔鬼氈,而遇到舒服、有益的體驗卻像不沾鍋。這種負面偏誤的機制幫助我們祖先得以存活,但到了今天,卻只會為我們製造出許多不必要的痛苦與衝突。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一遇到痛苦、有害的體驗就會化身魔鬼氈,而遇到舒服、有益的體驗卻像不沾鍋。這種負面偏誤的機制幫助我們祖先得以存活,但到了今天,卻只會為我們製造出許多不必要的痛苦與衝突。
Thumbnail
身心靈-尊重與愛-自我和解及療癒方法 關於 #童年創傷療癒 #內在小孩 #罪惡感 這陣子很適合做溝通 有些人是跟別人溝通 而我覺得 #自我照顧 溝通也很重要 你可以習慣 也可以掙扎 端自己選擇 為何會有這個結論呢? #NLP #催眠 每個過往的回憶跟體驗都會刻印在身上 揮之不去 但過去如何 僅此
Thumbnail
身心靈-尊重與愛-自我和解及療癒方法 關於 #童年創傷療癒 #內在小孩 #罪惡感 這陣子很適合做溝通 有些人是跟別人溝通 而我覺得 #自我照顧 溝通也很重要 你可以習慣 也可以掙扎 端自己選擇 為何會有這個結論呢? #NLP #催眠 每個過往的回憶跟體驗都會刻印在身上 揮之不去 但過去如何 僅此
Thumbnail
米雅推薦書名: 你發生過什麼事 What Happened to You? 作者: 作者: 歐普拉.溫芙蕾、布魯斯.D.培理 出版日期: 2022/03/04 出版社:悅知文化 「創傷如何影響大腦與行為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 全書以【對話&經歷故事】呈現【科學】角度的【創傷大腦】如何運作
Thumbnail
米雅推薦書名: 你發生過什麼事 What Happened to You? 作者: 作者: 歐普拉.溫芙蕾、布魯斯.D.培理 出版日期: 2022/03/04 出版社:悅知文化 「創傷如何影響大腦與行為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 全書以【對話&經歷故事】呈現【科學】角度的【創傷大腦】如何運作
Thumbnail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主講人:何惠玉 老師 課程主題:父母和子女互動關係如何影響孩子腦部發育,身心健康的發展 #神經科學告訴我們什麼? 大腦分為:理性思維腦、情緒或感覺腦、本能恐龍腦 孩子出生後,心理生命才被開始創造出來,也就是情緒腦。 大腦發展是有順序的:腦幹 、間腦、邊緣腦、皮質。 #腦幹:最會記得創傷的部分,沒有時
Thumbnail
主講人:何惠玉 老師 課程主題:父母和子女互動關係如何影響孩子腦部發育,身心健康的發展 #神經科學告訴我們什麼? 大腦分為:理性思維腦、情緒或感覺腦、本能恐龍腦 孩子出生後,心理生命才被開始創造出來,也就是情緒腦。 大腦發展是有順序的:腦幹 、間腦、邊緣腦、皮質。 #腦幹:最會記得創傷的部分,沒有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